① 3D電影是怎麼拍攝的
3D電影在拍攝的時候,就是用兩架攝影機模仿了人的眼睛。行內有『昆蟲眼』、『人眼』、『巨人眼』之說,如果要拍很近的景,兩個攝影機要像蒼蠅的眼睛一樣離得那麼近。一般的話兩個攝像機之間的距離跟人眼差不多。如果要拍遠景,兩個攝像機就要分得像巨人的眼睛那麼開。
根據拍攝距離的遠近,有一個公式來算出兩個攝像機之間的距離應該擺放得多遠。但是光靠公式也不行,主要還是要靠經驗。有時候兩個攝像機可能會垂直著或是斜著放,然後再用一面鏡子,才可以完成拍攝。
(1)3d電影如何偷拍擴展閱讀:
3D技術的應用:
3D技術的應用普及,有面向影視動畫、動漫、游戲等視覺表現類的文化藝術類產品的開發和製作,有面向汽車、飛機、家電、傢具等實物物質產品的設計和生產,也有面向人與環境交互的虛擬現實的模擬和摸擬等。具體講包括:3D軟體行業、3D硬體行業、數字娛樂行業、 製造業、 建築業、 虛擬現實、地理信息GIS、3D互聯網等等。
② 怎麼使用視頻
重啟下試試,如果還是那樣可能是攝像頭沒裝驅動。從官網上下載與你的型號一致的驅動~
③ 3D電影是怎麼樣拍攝和放映的
3D的原理:人的眼睛有兩只,兩個眼睛的距離大概是7厘米左右,正是由於這個距離,所以人看物體的時候是有一個角度差,越近的物體,看的角度差就越大(把一根手指放眼前,左眼看到在右邊,右眼看到在左邊)。而大腦也正是根據這個角度差的大小,來感覺這個物體離眼睛的遠近,這就是3D的基本原理。3D電影就是運用這個原理製作。
3D電影拍攝時需要使用兩台攝像機(或者直接一台3D攝像機),兩個鏡頭分別模擬人的兩隻眼睛的角度,來拍攝兩個角度的畫面。這是真3D的拍攝模式,立體動畫片就是直接製作兩個畫面。還有偽3D是指先拍出來一個畫面,然後用人工把這個畫面的物體根據距離的遠近來調整角度。還有電視上的2D轉3D,就是直接把一個畫面復制出一個來平移幾厘米。這三種的立體效果是真3D最好,偽3D由於是後期加工,所以效果參差不齊。2D轉3D就可以忽略不計。
3D電影製作出了,那麼剩下的就是3D效果實現了。目前,主流的一共有三種輸出方式,偏色(已被淘汰,但是由於價格便宜,所以很多人仍在使用) 偏光和快門(電視目前主要這兩種)。但是不管是哪種輸出方式,其目的就是讓兩個畫面分別進入左右眼,比如左畫面只讓左眼看到而右眼看不到,右畫面只讓右眼看到而左眼看不到。 具體的三種輸出原理為:
偏色:是通過顏色的過濾來實現,一般多的為紅藍。把兩個畫面重合到一起,然後重影的部分使用了紅色或者藍色,而眼鏡的一紅一藍的鏡片正好可以過濾掉各自的顏色,那麼兩隻眼睛看到的畫面就不同了。這種輸出方式由於需要改變顏色,並且兩個鏡片顏色不同,最主要的是不能過濾掉完全的畫面,所以重影比較多,立體效果較差,人在看時眼睛極為不舒服。
偏光:這種方式有兩種,第一是投影,是用兩台投影機來投射出兩個畫面到一塊金屬幕布上,投影前面分別有一片偏振片,這兩片偏振片的方向是不同的(兩片偏振片重疊後看不到任何東西)。然後投射出來的畫面是被偏振片阻擋後的畫面,再通過偏光眼鏡來觀看,就阻隔掉了另外一個畫面,就形成了3D;還有一種是偏振電視(目前被吹噓成不閃式)是把一個屏幕隔行的分成兩部分,濾光膜再把這兩部分分開,戴上偏振鏡片後,一隻眼睛看到一半畫面,另一隻眼睛看到另外一半畫面。而3D電影切掉一半的解析度以後,兩個畫面交錯著顯示。
快門:是通過顯示設備的高速切換(一般的顯示設備刷新只有60HZ,而快門的有120HZ,把這兩個畫面交替著顯示,每個畫面每秒顯示60次)交替顯示,而在交替過程中,顯示設備給眼鏡發射信號,當顯示左畫面時,左鏡片可以看到東西,右鏡片關閉。當顯示右畫面時則相反,但是由於閃動速度快,所以人眼感覺不到閃動(有人說快門式閃動很厲害,那是因為60HZ的眼鏡碰上了50HZ的日光燈,造成了眼鏡看日光燈光源是每秒閃12次,當然會閃得很厲害了)。
目前也有裸眼的3D出現,主要是通過屏幕前面有一層光柵來實現,但是不管是哪種方式,其目的就是讓你的一隻眼睛看到只看到一個畫面,另一隻眼睛只看到另一個畫面的。
④ 3d電影是怎麼拍攝的
3D立體影視拍攝是用兩部攝像機模仿人類雙眼6.5公分左右的距離來進行立體拍攝,由此可知兩部攝像機之間的間距不能太大,根據雙機軸間距與物距成正比的關系,在拍攝近景時就需要較小的雙機軸間距,這就是3D垂直拍攝支架形成的原因,3D拍攝最重要的是控制景深,這就需要協調軸間距、夾角、焦距和物距的關系。天遠多維自主研發的立體拍攝參數計算軟體確保了設置3D參數精確可靠。通過這款操作簡單快捷的軟體,攝影師、導演或攝影指導可以完全掌控3D深度,輕松實現預定的立體效果。
當然一部好的立體效果作品還需要後期創作,前提是有較好的前期3D拍攝素材。
⑤ 3d電影怎麼拍槍版
目測還真拍不了,拍出來的應該是不會有3D效果的,因為3D電影需要同時以好幾台機器以多角度拍攝。希望能幫到你。
⑥ 3D電影是如何拍攝和製作出來的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
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
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
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6)3d電影如何偷拍擴展閱讀:
3D電影觀看不宜人群
1、獨眼、雙眼矯正視力相差3行以上、斜視、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術恢復期的患者。有關專家提醒做過激光近視眼手術的患者在恢復期內不可經常觀看3d電影,在3個星期內最好不要看3d電影。
2、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鬱或狂躁者。3D電影的畫面內容多為飛行、旋轉、快速切換、穿越起伏的運動場景,對於平時有恐高、暈車症狀的觀眾易產生精神緊張和心理不適,此外3D電影音樂和畫面比較刺激,看後感覺會比較高興,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會發生血壓升高、頭暈、胸悶等不適。
3、高度近視眼患者、遠視眼患者、老年人、有閉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淺前房、窄房角」的觀眾都屬於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觀看3D電影。
眼睛長時間處在光芒較暗環境中,瞳孔擴大,就會使周邊虹膜堆積,房角變的更窄,影響房水循環,導致眼壓升高,誘發閉角型青光眼。另外電影畫面場景驚險刺激,可興奮人體自主神經系統,也可以使瞳孔散大,引起青光眼發作。
⑦ 3D電影怎麼樣就能看到最逼真的畫面了
我以前也總是為去哪裡看3D電影而犯愁,總感覺只能去電影院,每次都是去電影院看的,因為只有在電影院看才能看到3D電影的真正效果啊,但我現在就不用去電影院看了,因為我買了不閃式3D顯示器,效果非常好,和以前在電影院看到的效果沒什麼區別,每個場景是都是那麼的鮮活逼真,每次看電影的感覺都是自己是男主角,嘿嘿~~是不是有點自戀啊,其實這是我真實的感覺,您要是不信我說的,自己可以去試試看啊~~!!!
⑧ 3D電影怎麼拍攝
多台相機一起拍攝,放映的時候也是一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