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攜作品參加國際電影節
明確報名要求,參考評審團偏好,合理安排時間
首先,在參加任何電影節之前,必須先完成的是背景調查。投遞影片跟投遞簡歷一樣,盲投不會增加成功的概率,只會浪費寶貴時間,背景調查一般包括兩個方面:明確報名要求和評審團偏好研究。
大多數電影節是對所有影片開放申請的,對於電影本身無特別的要求。但是部分電影節會存在特殊規定,比如需要影片必須是導演的處女作,或者是前三部作品,或者影片的時長不能長於3小時,影片沒有在其他地方展映過等等。在確定申請之前,一定要明確這些報名要求。
另外,不同的電影節有特定的審美口味,或者評審團成員對某一類影片有偏愛,在做了了解之後,我們才能因地制宜,找到合適的電影節。你可以分析歷史獲獎影片甚至展映影片的類型和風格,如果提前知道了評審團成員,那就了解每個人的審美偏好。
時間安排上,在影片進入後期製作時,就可以考慮報名參加電影節。根據影片的預計完成時間和上映檔期,結合電影節舉辦時間,合理安排電影節的申請。
為了獲獎而調整電影檔期的情況也非常普遍。比如,2002年《上帝之城》在沖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敗北之後,選擇了將影片在影院放映時間延長到54周,從而利用規則上的漏洞獲得了2004年四項奧斯卡提名。
提交影片,利用首映權與邀請函來謀求最佳主場
確定了要參加的電影節後,接下來需要的是提交影片,這個時候要注意截止日期,還有參賽費用和首映問題。
關於參賽費用,其實有時可以申請豁免,當然這要看參賽電影的情況和與電影節的既往關系。
而首映的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顯而易見,一部電影只有一次全球首映的機會,如果影片質量很高,那麼對於電影節來說,拿到全球首映權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首映的選擇可以作為籌碼,同最想去的電影節或者想進入的競賽單元協商。
另外,在申請電影節時,需要先對所申請的電影節進行分類。一種是申請起來希望不大的電影節,一種是或許會入圍的電影節,還有一種是可能保底的電影節,這樣可以保證一部電影憑借盡可能少的申請入圍其中的某個電影節。在收到某個電影節的邀請後,還可以作為與其他電影節商談的籌碼,去爭取更有分量的邀請。
准備階段:與電影節聯系,做好媒體公關
在獲得了一個或多個電影節的邀請後,就可以准備起程前往電影節現場了。
在准備過程中,你的影片會被告知是進入了哪個單元,競賽單元還是展映單元。進入競賽單元的影片將由評委會成員觀看評選,評委會成員由評論家,學者,電影從業人員以及觀眾組成,一同觀看完影片後他們會討論出獲獎結果,並在頒獎典禮中公布。
那麼在前期准備中,媒體公關就成為獲獎與否的重要環節,大型商業製片公司通常會以巨額的公關費用,通過操縱媒體引導輿論以達到獲獎目的。
TWC的老闆、的創始人哈維•韋恩斯坦就是個中翹楚,他的常用手段就是選擇更符合奧斯卡口味的電影,在電影節評審期間發布大量通稿,塑造影片的正面形象。並同時舉辦私人晚宴和明星慈善晚會邀請評委參加私人觀影會,以達到影響評委傾向的作用。
據說,在面對呼聲高的競爭對手時,韋恩斯坦還會不惜通過媒體以及私人關系抹黑競爭對手,來確保自己推舉的電影可以成功獲獎,這也是他在好萊塢經常被人詬病的主要原因。
參加電影節:觀眾,評委,媒體與商業的四重考量
電影節的組成通常包括一系列電影展映,專題研討會和頒獎典禮。電影市場可能是附屬於電影節,也有可能單獨舉辦。你需要做的,並不只是按照官方團隊的安排參加放映那麼簡單,幾個重要的事項需要特別下功夫:
a)觀眾交流
一般電影節官方會在參展電影放映結束後做一個15-30分鍾的問答,分享拍攝影片的過程。利用問答時間與觀眾分享主創最想表達的內容,與觀眾在觀影結束後進行各種交流,都會對影片的口碑造成影響,所以一個良性的觀眾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b)媒體采訪
如果影片進入了電影節的重要單元,電影節官方會為主創准備媒體采訪的時間(專訪或群訪);如果官方沒有給你安排媒體采訪,你可以在參展之前提前主動聯系當地媒體和國內媒體,讓行程相對有序。畢竟,增加曝光度是每個主創團隊或者發行方都想要的結果。
c)認識電影節選片人
電影節的選片人對電影至關重要,他直接決定著影片是否入圍,幸運的話,通過選片人會可以與更多的業內人士結識,這是電影持續走向更多電影節的有效路徑。
d)認識買家
在電影市場中,是一個認識買家的最好機會,全球的電影內容采買和銷售,對於獨立製片和小型的區域性發行公司,都不是一件易事,因此電影節會是一個擴展可能性的優質場所。
比如戛納電影節的電影交易市場,位於戛納電影宮的地下一樓。每天下午兩三點,交易市場里隨處可見眉頭緊鎖、嚴肅交談的買方和賣方,在這里每天都有大量電影成交,推動電影產業的商業發展。
❷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2014年6月21日,西安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 在上海電影節舉辦啟動發布會,宣布將於2014年10月20日至25日舉行,另外,本屆福州作為分會場。 現場,執委會表示要將此電影節打造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後的中國境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電影節計劃每年舉辦一屆,由陝西省、福建省輪流主辦。
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閉幕,主辦方宣布,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將於2015年9月22日至26日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城市——福建省福州市舉行。
❸ 歷屆的戛納電影節如何才能參加
1. 注冊資格
證件分為五種:電影節、媒體、市場、影迷和「三日戛納」證件。
電影節證件是為電影行業專業人士准備的證件,包括演員、經紀、製片人、導演、編劇、影院經營者、宣發公關、文化機構、電影節主辦方、技術人員、版權交易方等等近30個工種都可以申請這個證件。申請時間為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過了截止日期之後,到4月25日之前,仍可以進行延期申請,但是要補交100歐元的手續費。申請的方式為:在戛納官網上注冊賬號,並且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媒體證件的審核更為嚴格。具戛納電影節官方數據,每年有來自90多個國家、2000多家媒體、超過4000名記者奔赴戛納,同時戛納媒體辦公室會根據媒體機構的規模、覆蓋人群、影響力、以往對戛納的報道內容等標准分發具有等級差別的證件,不同的等級決定持證者所能達到的區域與入場的優先順序。今年的申請截止日期為2019年3月31日,過期不候。
市場證件涵蓋了電影節證件的許可權,同時額外還包括參加電影市場放映的許可。通常,買家(或者發行商)是電影市場服務的主體,但是任何在電影工業內從事相關職業的人士都可以申請此證件。「早鳥」(2月1日至3月1日)價格為290歐元,3月2日至4月30日價格為正常的345歐元,而在電影節開始之後仍可以現場注冊,價格為400歐元。同時可以在此基礎上附加製片人社交活動和產業工作坊的PASS,價格各為75歐元。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白金級別的證件,包括觀影時優先入場的許可權、社交沙龍、特別活動、大師課及會議等入場資格,價格為1980歐元。
影迷證件面向廣大電影愛好者和教育人士,可以觀看包括主競賽單元、影評人周和導演雙周的影片,但是無法到訪專業人士區域,比如電影市場和行業活動。主要申請的個體包括:電影學相關專業的學生(需要學校出具證明)、電影俱樂部成員(需要出具俱樂部會員身份)等。此項注冊從2019年2月1日開始,截止日期待定。
「戛納三日」證件是戛納去年開始發放的一種證件,目標群體是18-28歲的電影愛好者,為他們提供在三天內觀看官方單元的入選影片。去年這一整件的有效時間是電影節結束前的最後三天,預測今年也會同理。可以開始提交申請時間還未公布。
2. 預定住宿、購買機票
戛納本是法國南部風景宜人的海濱小城,在戛納電影節盛事期間,更是房價飛漲,寸土寸金。因而,提早進行行程計劃與制定,才能盡可能保證電影節期間諸事順利。
而對於普通的從業者而言,距離電影宮步行20分鍾以內,也可以找到不少性價比較高的商務賓館,諸如:諾富特酒店(Novotel)、卡爾頓公寓式酒店、宜必思酒店(ibis)等等,根據離電影宮的距離遠近及舒適程度,價格也有所不同。這些預定都可以在酒店官方網站、繽客(Booking.com)、安可達(Agoda.com)完成。
另外一種方式則是短租,通過愛彼迎(Airbnb)平台尋找合適的民宿。同理,在電影節期間,民宿的價格也會大幅上漲,預定也應當盡早,同時,也可以通過尋找室友或合租者來降低支出。
在交通方面,戛納沒有機場,因而前往戛納大多降落在附近尼斯的機場(Aéroport deNice-Côte d'Azur),之後乘坐計程車或者公共交通,可在半小時左右到達戛納。而北京到尼斯並沒有直飛航線,大多
3. 申請申根簽證
法國屬於歐洲申根(Schengen)簽證區,中國公民到訪戛納,需要獲得相應的法國申根簽證。
❹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哪舉辦
你好,這得看你說的是哪一年的電影節,比如2020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定於2020年10月11-16日在西安舉辦。
❺ 絲綢之路電影節是粉絲可以進去嗎
不可以吧,
❻ 一般人可以去現場看上海國際電影節明星走紅地毯嗎還是需要什麼手續
這個不需要任何手續,這是完全免費的,呵呵,千萬不要忘了帶身份證
❼ 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現場如何
第50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當地時間4月29日晚在休斯敦萬豪酒店舉行頒獎典禮。在參展的33部中國影片中,10餘部影片榮獲多個大獎,中國電影點亮本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
由中國第六代著名導演於曉洋執導,改編自作家熊正良的獲獎小說《我們卑微的靈魂》的電影《為幸福歌唱》,捧起了本屆休斯頓電影節銀雷米獎。電影圍繞一個生活在大都市裡的送報工馬福,因為兒子的一把模擬槍而引起的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在看似荒誕不經的故事裡所導致的人們生活和精神的裂變。刻畫了一批同樣生活在城市邊緣的小人物的生活常態,敏銳的捕捉和反映時代變遷對人們靈魂世界所造成的影響。
❽ 第二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在哪裡舉辦怎樣作為觀眾到現場比如說必須以學校為單位進場
創辦於1993年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今年將迎來20周歲生日。它於每年春季舉辦,一年一度,立足北京,輻射全國,秉承「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的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大學生拍」為特色,雲集年度優秀影片,閉幕紅毯星光璀璨,享譽影視、教育、文化三界,是華語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國家電影節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