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局外人》
以一句話概括《局外人》的要旨:「在現行社會,倘若某人沒在母親葬禮上哭,便有被處死的風險。」
開始看的莫名其妙,不知道要表達什麼。從主人公說接到母親的死訊,要回去參加母親的葬禮,但他知道老闆其實不願意批假,但是他不得不準假,然後略帶抱有旅途遙遠怨言的回到母親生前住的養老院,我知道為什麼叫局外人,在常理看來與之息息相關的事情,這人表現的毫無關系,冷漠至極,這是現代社會的局外人。整個一切過程冷靜,淡漠,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是的,我們的默爾索沒有表現出哀傷,沒有慟哭,甚至拒絕再看母親最後一眼,為母親守夜的晚上抽煙,喝奶咖,為母親送葬的第二天就和女伴看了電影,發生了關系,這一切或許會被世人覺得怪,但絕不會想到這成了被判死刑的隱患。
默爾索因為陽光開槍殺死一個阿拉伯人。當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也納悶,是什麼讓他開槍,沒理由的,只能說他真的是個隨心而活的人,在那一刻他就是做了那個舉動,毫無理由。檢察官問他是否悔恨,他說沒有,他只是覺得無聊……檢察官問他是否信上帝,他說我從不信……無疑,他惹怒了檢察官,以至於檢察官抓住他對母親死亡的淡漠攻擊他的人性,甚至抨擊他的靈魂,說他十惡不赦,必須送上斷頭台。
在接到判決後,那種不甘,害怕寫的蠻好的,對神甫的不耐煩的咆哮也點出整個判決的荒謬。何為局外人,表現最真實的自我,說最真實的感受,真實的讓人害怕,讓社會所不容。
我開始也認為默爾索大概就是個性情冷漠之人,與母親並無很深的感情,但看完整篇,他經常想到她的母親,處在當下想到她母親生前所說的話,也交代送母親進養老院的原因和母親的相處,我相信他並不是無感情之人,只是因為太真實,毫無掩飾,不被現實看法束縛自己的心意,有時候簡單帶來結果是最不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