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找一部国外的电影 主题是一个物理女生将物理知识用到冰上旋转上 是旋转更多圈数 不是冰雪公主哦~~
好像是《冰雪公主》
②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重点 考点 知识点 归纳
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一、温度计
1,温度计
(1)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3)量程: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4)分度值:一个最小小格代表的值。
(5)最基本注意点: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2,温度的高低:
(1)摄氏温度:符号为t,单位符号℃,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
(2)正常人的体温是37℃。
3,体温计:
(1)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管,水银收缩时,缩口水银首先自动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故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应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内。
(2)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
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侵入被测液体后,待示数稳定后再读书。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提醒: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水结成冰属于凝固。提醒:熔化和溶化不要混淆,前者表示物质有固态变成液态;后者表示一些溶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
2,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如松香、玻璃、沥青等。
(2)熔点和凝固点: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练习: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是(C)
A海波、石英、玻璃B食盐、萘、沥青C海波、冰、水晶D松香、玻璃、沥青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熔点)不变。熔化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不断从外界吸热。
(2)非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3)晶体凝固特性:凝固过程放热,温度(凝固点)保持不变。条件:①温度达到凝固点;②不断向外界放热。
(4)非晶体凝固特性: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现象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如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了一会变干了;湿衣服经过太阳的照射变干了等。
(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如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烧开水时常看见的“白气”等。
2,沸腾现象
(1)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3)沸腾的条件:①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②液体沸腾时要保持沸腾,必须对液体加热,但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不升高。
3,蒸发:
(1)蒸发的条件:在任何地方,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2)蒸发的特点: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液体的表面积。便面积越大,蒸发越快。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的快慢:流动的越快,蒸发越快。
(4)控制蒸发快慢的方法:加快蒸发:提高液体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减慢蒸发:采用相反措施。
(5)蒸发有制冷作用:蒸发式吸热过程,会导致液体和自身温度降低。
练习: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C)
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B给墨水瓶加盖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D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
4,液化
(1)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2)液化时要放热。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则放热。
5,液化现象的判断
(1)“白气”“雾”是液化现象。如: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雾,是放热过程。
(2)“汗”是液化现象。如:自来水管表面上挂有一层水珠,是放热过程。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现象:物质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如舞台上笼罩的白雾,是由于干冰遇热升华变为气体。升华吸热,使附近空气中的水汽化为小水滴——白雾。
2,凝华现象: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如冬天树枝上的“雾凇”现象,窗户的内表出现冰花现象等。3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判断
③ 寻一部电影,开头是一个女生是物理天才,为了研究物理参加滑冰
冰雪公主
④ 求一部关于物理的电影
楼主你好,
在电影观赏中学习物理知识不失为一种优秀的学习方式!
推荐你去看一些科幻方面的电影
像《逃出克隆岛》《终结者》《机械公敌》之类的电影
其中有诸多关于电磁学、机械学、克隆技术等方面的物理知识!
不过楼主如果想认真学习专业的物理知识的话,
最好还是研读书籍为好,
毕竟电影是以娱乐为主!
希望楼主学习进步!
⑤ 有没有什么电影里有物理现象
几乎都有。首先,拍摄的故事只要是在地球上,就可以证明牛顿的‘万有引力’,这包含:东西掉地上,人飞不起来等等等等,还有,若是到了外太空,那么失重就又是一种物理现象。有游乐场的,那就一定有云霄飞车,秋千,这些都是物理现象。再有就记不清了,生活离不开物理。像是现在,我打的这些字也是听过电磁感应打出来的。电视的电路板,电器的开关....你可以把你物理书翻到最后应该有一页写着很多物理名词,边看电视,边翻肯定能找出好多。用心啊,
⑥ 是一部外国电影,应该是美国的。讲一个女的物理很棒,利用她的物理运用在花式溜冰上。很久之%C
《冰雪公主》
片名:冰上公主
英文名:Ice Princess
导演:蒂姆·费威尔 Tim Fywell
编剧:哈雷·戴维斯 Hadley Davis
主演:米歇尔·崔切伯格
MichelleTrachtenberg
琼·库萨克 Joan Cusack
基姆·凯特莱 Kim Cattrall
海登·帕内特莱 Hayden Panettiere
特雷沃·布鲁玛斯 Trevor Blumas
汤姆·巴内特 Tom Barnett
上映: 2005年3月18日 美国...
类型: 爱情片 剧情片 家庭片 喜剧片
地区: 加拿大 美国
语言: 英语
时长: 92分钟
颜色: 彩色
别名: 冰雪公主,冰上女孩
出品:迪斯尼
观看地址: http://www.okjn.cn/xj/9901/
剧情:丑小鸭上演冰上奇迹
天生聪慧的高中女生布莱尼·凯茜·卡勒里(米歇尔·崔切伯格饰)是一名学习积极分子。尽管考试成绩得个A+对凯茜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可是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实现自己的理想,梦寐以求成为一位花样滑冰的冠军。望女成凤的单身母亲(琼·库萨克饰)希望女儿可以步入哈佛大学,因为凯茜的金牌梦想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而已。曾几何时,凯茜也认为自己是不可能做到的,害羞和笨拙一度成为她逃避训练的借口。
花样滑冰冠军身上不屈不挠的奥林匹克精神打动了凯茜,透过观赏和模仿电视上的花样滑冰节目,凯茜独自一人来到结冰的池塘上开始训练。凯茜也尝试着通过各种行动让辛勤工作的母亲可以理解自己,于是她决定做一个和花样滑冰有关的体育报告。
凯茜希望自己可以象妮基、蒂芬尼和吉恩(海登·潘妮迪尔饰)这三个出色的滑冰神童代表美国参加花样滑冰的巡回表演。
不安和焦躁经常困惑着凯茜,但是幸运之神也同时在向她招手。最后的机会帮助凯茜登上本地的溜冰场,欣喜若狂的她终于可以与其他优秀的选手同场竞技了,滑冰的小天才以近似疯狂的旋转吸引了众人的瞩目。
凯茜得到了与傲慢的吉恩一起训练的机会,并得到吉恩的母亲兼教练蒂娜(吉姆·坎特拉尔饰)的专业指导。蒂娜是一名花样滑冰前世界冠军,现在的目光转向培养下一代世界冠军。严师出高徒,凯茜开头的喜悦心情马上又被改变了,课程和训练频繁冲突,甜蜜与眼泪伴随着她。为了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凯茜还必须冲出母亲的包围圈,她的现实生活情不自禁地陷入到这样的一个世界:冰上的旋转腾空、跳跃转体与好友、男友之间展开了残酷的竞争。在溜冰场,凯茜喜欢上了吉恩哥哥磨冰机工人泰德,从泰德身上她得到了浪漫体验到了爱。
凭借坚韧不拔的决心和艰苦努力的训练,凯茜成为夺得巡回赛冠军的最有力竞争者。比赛临近了,凯茜的信心开始激扬,她要靠自己的完美舞姿证明自己是真正的冰上公主。
华裔滑冰皇后加盟
《冰上公主》让真正的演员成为了滑冰选手,真正滑冰选手却成为了演员。两名世界级别的花样滑冰选手客串演出。花样滑冰运动员布莱恩·博伊塔诺是1988年冬季奥运会男子花式滑冰金牌得主。
另一位友情现身的则是华裔冰后关颖珊。关颖珊是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花样滑冰选手之一,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共获得43项冠军,包括五届世界冠军、九届全美冠军,以及两枚冬季奥运会银牌,从她少年时至今,12个年头来,她在全美赛上共取得42个满分。现年24岁的关颖珊,在滑冰场上的卓越成就,在美国国内是无人能逼近的。“你最终会发现实现梦想的方法,知道梦想成真的时间。你将看到自己在世界面前光芒四射,整个世界也会因为你的光芒四射而欢喜若狂。” 关颖珊在滑冰史上建立了地位,不论是耐久性或优越性,都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由于关颖珊是历来花式滑冰界最出色的好手之一,因此被迪士尼视为是在影片中饰演比赛评论员的不二人选。关颖珊被《人物》杂志评选为2000年世界上最美丽50个人。关数年前,也曾应邀为迪士尼的电视冰上舞蹈节目中担任过各种比较重要的角色。去年年底,迪士尼发行的
DVD动画大片《米老鼠温馨圣诞》中的虚拟花样滑冰场景都是以关颖珊为原型设计制作的。
《冰上公主》是关颖珊首次跨足大银幕的演出,在影片中关颖珊饰演的角色就是自己本人,担任比赛的客座评论家。
迪士尼的万金油:励志加青春
最近一份由运动爱好者投票的调查表明,在美国冰上运动是仅次于橄榄球的第二项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
花样滑冰不仅完美地结合了速度和力量,而且其挑战重力的优美动作更令老美如此如醉。另外,花样滑冰运动也带给年轻人梦想成真的机会,它是少女选中的少数几项最愿意奋斗争取冠军的体育项目,这就是为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公主们准备的运动。花样滑冰给爱幻想、梦想成长为飞天鹅的当代丑小鸭们带来了希望。正因为这些原因,迪士尼如法炮制了2005年的灰姑娘冰上奇迹。卖座青春片永远离不开美少女,迪士尼相中了有花样滑冰基础的19岁女孩米歇尔·崔切伯格。
从《冰上公主》身上可以看到传统励志电影《劲舞》(Flashdance) 和《魅力四射》(Bring It ·n)的许多影子。《冰上公主》原本是《公主日记》编剧梅格·卡波特的一个简单故事,她的功力主要就是将过去的童话故事和当代大背景结合起来。因为《公主日记2》,梅格·卡波特没有机会完成《冰上日记》,于是迪士尼请来了海德利·戴维斯。戴维斯利用自己的经验,将芭蕾舞女戏剧冲突和幽默的滑冰角色注入到影片中。戴维斯的灵感完全来自于她自己的故事:“就像电影里的凯茜,成长在新英格兰的我在冬天的下午也经常去结冰的池塘上滑冰。不过,和电影里不同的是我钟情的是芭蕾。当然,滑冰和芭蕾都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的表演艺术,我也曾和波士顿芭蕾舞团的女孩子们一起共舞过。《冰上公主》的中心冲突在我家也发生过,我的父母也希望上大学。于是,我放弃了芭蕾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时光不能倒流,现在我没有遗憾,不过《冰上公主》就是我对梦想的弥补,是我的梦想中的糖果仙女。”
看看这里
http://wenzhounet.org.cn/crystal-craft/
⑦ 坐井观天、一孔之见、水涨船高着几个词语含有什么物理知识
坐井观天反映了“光的直线传播”
一孔之见反映了“小孔成像”
水涨船高反映了“浮力” 因为船始终是漂浮,重力不变浮力不变,因此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所以水涨船升.
用“顺口溜”巧记物理知识 1 仪器读数
测量仪器要读数,最小刻度要记住;天平游码看左边,量筒水面看底部;压强计读高度差,密度表上标倍数; 电流电压先看档,电能表上有小数.
2 中学物理课本中涉及的物理学家例如:伏特、托里拆利、伽利略、安培、库仑、帕斯卡、阿基米德、奥斯特、欧姆、牛顿、法拉第、焦耳和瓦特等12位,他们分布于:意大利、法国、希腊、丹麦、德国、英国.可编顺口溜如下: 意有伏托又有伽,法有安库还有帕;希腊米德丹麦奥,德欧英牛第焦瓦.
3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虚像正,放大缩小要分清.
4 力的图示法若要表示力,办法很简单,选好比例尺,再画一段线.长短表大小,箭头表方向,注意箭尾巴,放在作用点.
5 电源、电压、电流电源像有电源力,推动电荷到正极,正负极间有电压,电路接通电荷移.
6 安培定则歌导线周围的磁感线,用安培定则来判断.判断直线用定则一,让右手直握直导线.电流的方向拇指指,四指便指磁感线.判断螺线用定则二,让右手紧握螺线管.电流的方向四指指,N极在拇指所指端.
7 安装电灯要点火地并排走,地线进灯头,火线进开关,开关接灯头.
8 安全用电顺口溜电灯离地六尺高,固定安装最重要.广播碰到输电线,喇叭怪叫要冒烟.
如果有人触了电,首先要去断电源. 谜语1、你声小它装哑, 你高声它回答,专要俏学腔调,找遍天涯不见它.(猜一物理学现象)回声
2、房间只有绿豆大,万千兄弟都住下,电子器件新一代,生来追求小型化.(猜一无线电元件) 集成电路 3、闪闪一银河, 风吹不起波 ,遇热河水涨,遇冷河水落.(猜一物理实验仪器)温度计4、一个老汉,
肩上挑担,为人公正,偏心不平. (猜一物理实验仪器)天平
5、来无影,去无踪,能传景,能传声 ,(猜一物理现象) 电磁波
6、顺风耳,千里眼.两种绝技一身兼,交谈不愁隔天涯,有它宛如面对面.
(猜一物) 电视电话
7、通道还比头发细,保密性好容量巨,能打电话能发报,互不干扰极便利.
(猜一物)光导纤维通信
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制电影和电视.军事医疗都运用.(猜一物)全息照相
9、嘉奖胜利(打一物理名词) 夸克
10、无词歌(打一物理名词)光谱
线要是着了火,不能带电用水泼.11、浪打浪(打一物理名词) 冲击波
12、一心只读圣贤书(打一物理名词) 光学
13、杯弓蛇影(打一物理名词) 视差
14、光阴似箭(打一物理名词) 时速
15、退居二线(打一物理名词) 位移
16、破涕为笑(打一物理名词) 变相
17、我自巍然不动(打一物理名词) 固体
62、一模一样(打一物理过程)平面镜成像
63、馒头入屉(打一物理过程) 蒸发
64、小小铜帽头上戴,亮亮锌衣穿起来
顶天立地一根柱,呼电呼流它全才(打一物理器材)干电池
65、安全线保险丝
66、潜入敌人心脏工作(打一物理学家名)伏特
67、卧倒射击(打一物理学家名)伏打
68、异口同声(打一物理名词)共鸣
69、面目全非(打一物理名词)变形
70、越走越快(打一物理过程)加速运动
71、两队拔河 实力相当(打一物理名词) 平衡
72、景德镇的作坊.(打一物理名词)磁场
73、黑白倒置(打一物理器材)底片
74、一变七,七合一,一就是七,七就是一.(打一物理名词)白光
18、外强中干(打一物理名词) 表面能
19、暑期攻读(打一物理名词) 热力学
20、淘汰赛(打一物理名词) 输出
21、火炬接力(打一物理名词) 热传递
22、两耳不闻窗外事(打一物理名词)抗干扰
23、心切切盼儿归(打一物理名词)等离子24、喜怒哀(打物理过程)三态变化
25、疏通河道(打物理名词)整流26、考工(打一物理名词)核技术
27、攻书不畏难(打一物理名词)应用技术28、谢绝送礼(打一物理名词)反馈
29、心有灵犀一点通(打一物理名词)互感30、一人唱万人合(打一物理名词)共鸣
31、车如流水马如龙(打一物理名词)行频
32、明察秋毫(打一物理现象)毛细现象33、等量齐观(打一物理过程)长度测量
34、取长补短(打一物理名词)平均值35、半斤八两(打一物理过程)质量单位换算
36、物换星移(打一物理名词)机械运动37、习与性成(打一物理名词)惯性
38、势均力敌(打一物理名词)二力平衡39、事半功倍(打一物理名词)效率
40、热火朝天(打一物理名词)空气对流4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打一理名词)扩散
42、一孔之见(打一物理现象)小孔成像43、不分青红皂白(打一物理名词)色盲
44、随声附和(打一物理现象)回声45、回光反照(打一物理现象)光的反 46、万变不离其宗(打一物理现象)能的转化和守恒47、一手遮天(打一物理现象)光沿直线传播48、以静制动(打一物理名词)静摩擦
49、表里如一(打一物理名词)密度50、闹矛盾(打一物理名词)摩擦
51、屡教不改,本性难移(打一物理名词)惯性52、给聋子带耳机(打一物理名词)无用功53、咱们工人有力量(打一物理名词) 功54、千里相逢,一日一里(打一物理名词) 重量55、半斤八两玩压板(打一物理名词) 天平56、泵上去石,石浮水上(打二字表示一物器械) 水泵57、支起半吨(打一物理器材) 千斤顶
58、上下一体(打一物理单位) 卡59、自相矛盾(打一物理名词)开关
6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打两物理过程)断路、通路61、捷径(打一物理名词)短路75、外面口字少一,里边口字多一,上面正差一笔,下面少欠一点.(打一物理名词) 同步76、说它是钟不是钟,不报时来不出声.表针表盘全齐全,电路测试它全能.(打一物理仪器) 万能表77、明察秋毫(打一物理仪器) 显微镜
78、一个小铜人,臂在肚子里,电荷一下去,双手就举起. 验电器
79、对红(打一物理单位) 赫80、孔明的儿子拍照(打一光学名词) 小孔成像
81、心有余而力不足(打一光学名词) 光心82、俺大人不在(打一电学名词) 电
83、抑制怒火(打一物理单位) 大气压84、只见熊走,不见足迹(物理名词一) 能85、敢怒不敢言(物理名词一) 空气86、闹矛盾(物理名词一)摩擦
87、抵押品(物理名词一)物质88、冲胶卷(物理名词一)现象
89、咱们工人有力量(物理名词一)功90、大脚走路,一分为二(物理名词一)距离91、千里相逢,三星伴月(物理名词一)重心92、歪脖子(物理名词一)斜面
93、屡教不改(物理名词一)惯性94、计时秒表(物理名词二)能量,度
95、我的本领真高强,人人没我活不成,天天与你相接触,看不见来摸不着,
不得烧来不得吃,你猜我是啥名堂.(物理名词一)大气压
96、最近照片(物理名词一) 现象97、弱者制强(物理名词一) 压强
98、木匠干活(物理名词一) 杠杆99、指头触电,手有感觉(物理名词一) 摩擦
100、不会走的“动物”(物理器材一)砝码101、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又发旧时花.(物理名词一)自现象102、黑云压城城欲摧(物理名词一)大气压
10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物理现象)奔流到海不复回.势能转化为动能 从物理角度赏析《枫桥夜泊》唐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枫桥夜泊》的艺术价值,在于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抒发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怀.从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描绘了秋江夜泊的环境和诗人的感觉.
寒山寺位于苏州阀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梁时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到唐贞观年间,浙江天台山的高僧寒山和拾得,来到这里住持,才改名“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残月西沉,令人压抑;乌啼凄哀,催人泪下;霜华满天,寒气逼人.“霜满天”造语奇崛,本来,秋霜落地,凛然生寒,这是自然现象;可是在心绪悲凉的诗人看来似乎繁霜满天,寒意逼人,颇有凄神寒骨、心灰意冷之感.写秋霜弥漫,冷风凄凄,实乃传达诗人的凄冷心绪.尤其刺耳的是“乌啼”,本来,它就是凶险、不祥、不利的预兆.
秋寒霜重,夜籁人静.那么“霜满天”这种现象合理吗?我们得从霜的成因分析: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另外,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此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是,风大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
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霜的形成,不仅和上述天气条件有关,而且和地面物体的属性有关.霜是在辐射冷却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物体表面越容易辐射散热并迅速冷却,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这就是说,一种物体,如果与其质量相比,表面积相对大的,那么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草叶很轻,表面积却较大,所以草叶上就容易形成霜.另外,物体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于辐射散热,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更容易形成霜.所以从物理角度看是不合理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突出钟声清旷悠扬,惊心动魄的特点.本来,夜半钟声是向四面八方传播扩散的,可是在愁眠不展的诗人听来似乎格外响亮,格外刺耳,似乎是专冲着困顿潦倒的诗人而来的,故而有“到”客船而不到别处的感受.显然,钟声无形无情,如此却有情有势,负载了一层浓得化不开的愁苦,似乎充盈天地,溢满胸怀的全是羁旅离愁.寒山古刹的钟声就这样一声接一声回荡在枫桥的夜空,弥漫在文人的心头,它敲响的是漂泊流浪之音,它划破的是清空寂寥之雾,它甚至穿越时空,飘飘荡荡,向现在也向未来诉说着一个个动人心魄的人生故事. 远处寒山寺的钟声能传到枫桥江畔吗?是否是诗人的臆造呢?探究表明: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高,空气的疏密程度小,则声音传播的速度大;反之,气温低则空气的疏密程度大,声速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当遇到温度高的空气时,声音便偏向温度低的区域.当某区域的气温变化比较复杂,声音便会一会儿拐向高空,一会儿拐向地面.这样便会形成奇特的声音跳跃现象.深夜,寺内气温较高而枫桥河畔的气温较低,寒山寺的钟声便可传到数里外的枫桥河畔就不足为怪 汉语成语与初中物理仔细研究某些汉语成语可以发现,有些汉语成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在物理和语文课堂教学中相互渗
透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大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突破学科
本位,淡化学科界限,强化知识渗透.下面就从物理学的角度例析有关的汉语成语.
1.关于力现象的汉语成语
1.1 刻舟求剑
《汉语成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据说从前楚国有一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
,他在船沿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记号,等船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
见《吕氏春秋·察今》).比喻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因船相对剑是运动的,则船和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
化,则确定剑的位置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岸上的石头、树木、花草等.
1.2 一泻千里《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泻:水急速往下流.本指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后比喻文笔流畅,气势奔放.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当相对高度越高时,水落到低处转化为的动能越多,动能越多,则速度越大.所以“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的解释突出了江水的流速大.
2.2 釜底抽薪《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釜:锅.薪:柴草.把锅底的柴火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扬汤止沸是反义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沸腾是要吸热的.如果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加热,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沸腾就会马上停止.
2.3 抱雪向火《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向火:指烤火.抱着雪烤火,当然不会暖和.比喻所做的事和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反,即使费力、也不会有好结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向火的目的是人体取暖,即吸收热量.而抱着雪向火,雪不仅会从火源处吸收热量,还会从人体中吸收热量.这样人体不仅不能吸收热量,反而要放出热量.事以愿违,南辕北辙.
2.4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所凝成的.比喻事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放热.冰冻三尺必须是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使大量的水或冰放热,形成大量的低温的冰.
3.关于声现象的汉语成语3.1 掩耳盗铃《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掩:捂.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盗铃铛.《吕氏春秋·自知》记载:有一个人想把一口钟偷回家,但那口钟太大,背不动.于是他就把那口钟砸烂,钟发出了响声,他怕别人听见,就用手把耳朵捂住.人们称此为“掩耳盗钟”.后世多说“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减少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这个偷铃的人只注意到了在人耳处,且是在自己耳朵处减弱.这样做,别人照样可以听到铃声.很显然,是自欺欺人.
3.2 夜深人静《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深夜了,人们都安静下来进入了梦乡.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深夜,工厂没有机器的轰隆声,农村没有鸡、狗、猫、鸭等各种动物的鸣叫声,也听不到人们大声的喧哗声.此时处在30dB~40dB的较理想休息和睡眠的安静环境中,真可谓万籁俱寂.
3.3.震耳欲聋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震得人的耳朵都要聋了.形容声音特别大.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dB以上会干
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并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
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
双耳完全失去听力.“震耳欲聋”的噪声环境当然就是130dB~150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dB.
4.关于光现象的汉语成语
4.1 漆黑一团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糊里糊涂,一无所知.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健康的眼睛能看到物体的条件是有光线射到人的眼睛,这些光线有的是光源本身
发出来的光;有的是物体把日光、月光、灯光等环境光反射后射到人的眼睛,不管是哪种情况,人眼把射
来的光线反向延长后即得到光源或物体的位置.如果是什么东西也看不到,当然就是漆黑一团.
4.2 一叶障目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比喻目光短浅,为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树叶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射到树叶上发生反射,不能射到
人的眼睛里去,因此,人眼不能看到远处的物体.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镜中花朵,水中月亮.①比喻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景象.②也比喻诗文中空灵
的意境.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镜中的花和水中的月都体现了平面镜成像的物理原理.平面镜成的像都是虚像,
因此在镜中看到的花在水中看到的月都是虚像1.3 沉李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