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怒江之战》遭陈道明怒批,还值得一看吗
说起抗日剧,很多军迷粉丝们应该会很喜欢这类剧,而抗日剧的目的是让现在的人们能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但是随着现在抗日剧泛滥,抗日剧的质量与剧情却好像偏离了方向,对抗日剧的批判的声音是越来越多,比如近期老戏骨陈道明就怒批了《怒江之战》这部戏,直言这辈子都不会演这些抗日神剧!
时代在进步,并不能成为这些人误导历史的理由,年纪不大的00后、10后,只能靠我们去告诉他们真实而残酷的历史。手撕鬼子、裤裆藏雷、飞檐走壁是真实的情况吗?真是一部比一部离谱,全都在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这样的历史剧,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更重要的是尊重历史,传递正确的观念。
❷ 急求! 《南京 南京》中陈道明在谈判会上的台词 从他开始演讲的时候到结束的那一段 急需
是《我的1919》里面的吧?
陈道明饰演外交官顾维钧
台词:
“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出示日方代表牧野男爵的表,这是中国代表在会场外捡到的)。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牧野:”“我抗议,这是盗窃!中国代表偷了我的怀表,这是公开的盗窃!无耻,极端的无耻!)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你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是不是极端的无耻!?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上,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在这里发言。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事实。请看(出示照片)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劳工就达14万,他们遍布在战场的每个角落,他们和所有的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牺牲。我请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墓地照片(出示照片)这样的墓地在欧洲就有十几座,他们大多来自于中国的山东省!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因此,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的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中国的合法权益,也就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世界也不会得到安宁!
我的话完了,谢谢,谢谢!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我,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协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❸ 陈道明演的一部电影好像有关日本争夺山东半岛,
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❹ 陈道明怒斥江之战,带项链和穿短裙是拍戏的还是走秀的我们该如何看
大家都知道娱乐圈是一个大染缸,各种可能的事情都会发生,而且娱乐圈牵扯的个人利益也很大,所以一直以来娱乐圈里的人各种明争暗斗也不少,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由南派三叔写下的小说改编的《怒江之战》。
所以说我们是要对他们心怀敬重的,而不是随随便便地拍一部戏来诋毁他们的形象。这不仅拉低了他们的档次,还有辱我国中华儿女的志气。
所以说还是希望以后有类似剧情的剧的话,还是希望制片人或者导演要先把历史弄清楚,不要再闹出这样的笑话了。
❺ 一部老电影 开头就是日本大屠杀剩下白骨如山,有一口井里面有幸存者。九几年看的,当时看了很害怕,忘记
屠城血证
电影《屠城血证》于1987年上映,主要演员为翟乃社、陈道明、雷恪生、沈丹萍、吴莉婕、刘江等;导演罗冠群;影片围绕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展开,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用电影的方式展示给世人,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该片获1988年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获1991年日本东京世界和平电影节故事片奖。
❻ 陈道明怒骂《怒江之战》,演员穿着不伦不类,这看起来到底是摆拍还是作秀
陈道明对《怒江之战》这个影视作品并不喜欢,因为这个影视作品的细节方面就好像是在欺骗观众一样,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完全感觉不出来当时艰苦的环境,甚至是拍出了偶像剧的感觉,陈道明这样优秀的老戏骨,对于这样的影视作品保持怀疑态度也是非常正常的,穿着有很大的问题,并且很多的场景都好像是在作秀。
这虽然不是一个抗日神剧,但是里面的情节甚至还没有那些手撕鬼子感觉好,因为神剧也依旧是抗战剧,它的初衷是没有变化的。但是这就给人的感觉是用抗战的题材来做出一种偶像剧的感觉。这样只想着赚钱,对于作品不认真的态度是不会受到大家的认同的。
❼ 陈道明主演的那部他参加巴黎和会的那部电影叫什么
片名是:《我的1919》
1999年摄制, 彩色宽银幕, 100分钟
内容简介:
影片描写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本片获1999年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男演员奖,获2000年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一部感人肺腑的历史名片……
编剧 黄丹 唐娄彝
导演 黄健中
摄影 张中平
美术 李瑶
录音 章文 刘燕
作曲 许舒亚
制片主任 王中军
主演 陈道明 许晴 何政军 修宗迪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
《我的1919》———顾维钧的悲哀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动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顾维钧无疑是片中最耀眼的人物,作为一名年轻的外交官,他勇敢,机智,才华横溢,具有极强的爱国情感,他为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倾尽了全力。面对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待客的无礼,他表现得不卑不亢,严肃而自信,得到了对方的尊重;在巴黎和会的发言中,他机智地利用日本代表的一个怀表痛斥日本帝国主义强占山东的强盗行为,这更是轰动了整个巴黎;而在日本代表的威逼利诱下,他表现出了极大的蔑视,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可是,顾维钧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他的政府让他悲哀,一心想当皇帝的袁世凯,只是在想着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他领导的北洋政府,腐败无能,胆怯懦弱,早已把国家利益、民族尊严抛到一边。顾维钧这边还在义正词严,据理力争,那一头却一封封电报催着要代表团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我在想,当他接到这一封封要命的电报时,是多么的心灰意冷。
他的同事让他悲哀。同样是外交官,同样是谈判代表,他的同事却害怕承担责任,没有人敢出席会议,出席会议也不敢发言,都把重担往顾维钧身上推,而当顾维钧的演讲取得成功时,又指责他“耍小伎俩,非大国风范”,表现出的更多是一种嫉妒,和这样的同事共事,让他是多么寒心。
而我认为,顾维钧最大的悲哀是来自国人对他的误解。在整个巴黎和会中,他为中国的利益殚精竭虑,花费了多少心血,做了多少努力,他比任何人都辛苦,比任何人都累,中国外交的失败绝不是他的责任。可是同胞却不理解。他们聚在他的住所,责问他,辱骂他。当为中国付出全力的他听到别人叫他“卖国贼”时,我能感觉到他的心在流泪,在滴血。
顾维钧是强大的,强大来自他的内心,来自他高尚的灵魂,然而他又是孤独的,在那个时代,在那个环境中,他孤立无援,他无法抗拒那些强权。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留在了中国的外交史册上,他也将留在今天中国人的心中。
❽ 电影《我的1919》简介是什么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趁机攫取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
代表团团长陆征祥等人放弃国家利益而离开,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顾维钧进行外交斡旋失败后,在大会上慷慨陈词:“山东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拒绝签字!”
(8)陈道明怒斥日本是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顾维钧:演员陈道明
以一个爱国者的形象出现在影片中的,有一种内敛、深沉、冷静和智慧的气质。他思维缜密,对时局的分析准确。他能够顾全大局,顶得住周围的压力,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
身上体现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震撼了观众。同时,他对当时政府的软弱无能,又无可奈何,满怀悲愤,爱国之志无以施展。
肖克俭:演员何政军
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梅:演员许晴
肖克俭的妻子,代表着女性的觉醒。她不再是旧式的,逆来顺受,没有原则只求一家安稳的小女人。站在了丈夫是背后,支持自己的丈夫。
❾ 陈道明演的一部电影好像有关日本争夺山东半岛,
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❿ 陈道明怒斥《怒江之战》:项链加短裙,是抗战还是胡闹,你怎么看
陈道明,是很优秀的演员。在很多影视剧中有精彩表现,给人的感觉是温文尔雅的,但他却对《怒江之战》印象不好,认为这个抗战剧是在胡闹。
一、电视剧中充斥着美女加帅哥,没有任何抗战气氛
《怒江之战》属于抗战神剧,没有任何借鉴的价值,怪不得陈道明生气呢!不能让抗战神剧再出现,也是每个演员的修养。大家对抗战神剧,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