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出自什么电影
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出自电影《闪闪的红星》。
1973年10月29日到11月14日,作曲人傅庚辰谱写完了《闪闪的红星》剧本中所有的歌曲,完成了全部乐队伴奏总谱,他回到北京后,准备开始录制电影歌曲。就在这时,傅庚辰却在音乐组一次开会的办公室里发现了《闪闪的红星》文学剧本的第三稿。
其中有一首歌词写道:“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亲人回,岭上开遍映山红。”这几句话让傅庚辰怦然心动,最终他下决心舍掉已经写好的《手捧红星盼红军》和《热血迎来红旗飘》,改写《映山红》。
歌曲鉴赏
《映山红》的歌词虽然短小精致,但却通俗易懂、意蕴悠长。歌词的每一句都带有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感叹词,歌词语调根据普通话的音腔,有声调高低的明显变化,富有音乐性,这是影响和决定音乐旋律风格及走向的重要潜在因素,有利于在旋律创作的时候“依字行腔,以腔传情",是一种“带腔的音”。
② 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出自什么电影
《映山红》出自电影《闪闪的红星》。
《映山红》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插曲,其中每一句歌词都有一个“盼”字,在点燃着漫山遍野盛开的映山红,在清新悠美的抒情意境中,我们在岭上仿佛看到当年为战争流血的红军来到。
《映山红》的歌词: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映山红哟映山红,英雄儿女哟血染成。
火映红星哟星更亮,血洒红旗哟旗更红。
高举红旗哟朝前迈,革命鲜花哟代代红。
革命鲜花哟代代红。
③ 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出自哪
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出自闪闪的红星插曲。映山红是江西民歌,是邓玉华演唱的歌曲,映山红是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作曲,邓玉华演唱的歌曲,该曲创作于1974年,后收录在邓玉华于1998年10月26日发行的专辑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中,2009年5月,该曲入选100首爱国歌曲。
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创作背景
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创作背景是在江西柳溪的一个小山村里,居住着几十户贫苦的人家,他们受尽了恶霸胡汉三的欺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故事的主人公叫潘冬子,他盼望着早日打到柳溪,除掉胡汉三,为奶奶和春伢子报仇,当父亲从延安回来后,他与父亲一起奔赴前线,踏上新的征途。
④ 《映山红》出自哪里
《映山红》出自电影《闪闪的红星》。
《映山红》是邓玉华演唱的歌曲,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谱曲,歌曲发行于1974年10月1日,该歌曲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
《映山红》
歌词: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映山红哟映山红,英雄儿女哟血染成。
火映红星哟星更亮,血染红旗哟旗更红。
火映红星哟星更亮,血洒红旗哟旗更红。
高举红旗哟朝前迈,革命鲜花哟代代红。
影片评价
剧是一部较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比较突出。
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⑤ 由陆柱国作词,傅庚成谱曲,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出自电影什么
由陆柱国作词,傅庚成谱曲,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出自电影《闪闪的红星》。《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
《映山红》是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作曲,邓玉华演唱的歌曲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该曲创作于1974年,后收录在邓玉华于1998年10月26日发行的专辑《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中。
《映山红》的歌词。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夜半三更盼天明。
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红军来。
岭上开遍映山红,若要盼得红军来。
岭上开遍映山红,岭上开遍映山红。
⑥ 映山红出自电影
《映山红》出自电影《闪闪的红星》,是电影中的插曲。这首歌曲创作于1974年,由电影编剧陆柱国作词,作曲家傅庚辰作曲,女高音歌唱家邓玉华演唱。《闪闪的红星》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是一部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
《闪闪的红星》的介绍
《闪闪的红星》上映于1974年10月1日,是一部以儿童为主角的红色电影,主演有祝新运,赵汝平,高保成,刘江,李雪红,刘继忠等人。这部电影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电影中,潘冬子是一个机智勇敢、大胆果断的少年,他积极参加对敌斗争,最终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映山红》的歌词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映山红哟映山红
英雄儿女哟血染成
火映红星哟星更亮
血撒红旗哟旗更红
火映红星哟星更亮
血撒红旗哟旗更红
高举红旗哟朝前迈
革 命鲜花哟代代红
革 命鲜花哟代代红
⑦ 映山红出自电影什么的主题曲
《映山红》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
《映山红》是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作曲,邓玉华演唱的歌曲,亦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该曲创作于1974年 ,后收录在邓玉华于1998年10月26日发行的专辑《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中 。
(7)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出自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映山红》歌词的每一句都带有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感叹词, 歌词语调根据普通话的音腔,有声调高低的明显变化,富有音乐性。该曲的音乐旋律带有一种江西地方民歌的韵味,旋律的演展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体现出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不仅唱出了生活在黑暗之中的苏区人民渴盼红军归来的强烈心声,更是唱出了苏区人民与黑暗势力殊死搏斗的革命意志。
⑧ 映山红出自电影什么的主题曲
《映山红》出自电影《闪闪的红星》。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作曲,邓玉华演唱。其歌词为: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映山红哟映山红,英雄儿女哟血染成。
火映红星哟星更亮,血撒红旗哟旗更红。
高举红旗哟朝前迈,革命鲜花哟代代红。
革命鲜花哟代代红。
(8)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出自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映山红》的歌词虽然短小精致,但却通俗易懂、意蕴悠长。歌词的每一句都带有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感叹词, 歌词语调根据普通话的音腔,有声调高低的明显变化,富有音乐性,这是影响和决定音乐旋律风格及走向的重要潜在因素,有利于在旋律创作的时候“依字行腔,以腔传情",是一种“带腔的音” 。
该曲的音乐旋律带有一种江西地方民歌的韵味,旋律的演展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体现出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⑨ 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出自电影什么
《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歌曲赏析:
《映山红》的歌词虽然短小精致,但却通俗易懂、意蕴悠长。歌词的每一句都带有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感叹词。
歌词语调根据普通话的音腔,有声调高低的明显变化,富有音乐性,这是影响和决定音乐旋律风格及走向的重要潜在因素,有利于在旋律创作的时候“依字行腔,以腔传情",是一种“带腔的音” 。
⑩ 映山红出自什么电影
《映山红》出自电影《闪闪的红星》。
《映山红》是邓玉华演唱的歌曲,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谱曲,歌曲发行于1974年10月1日,该歌曲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
《映山红》
歌词: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映山红哟映山红,英雄儿女哟血染成。
火映红星哟星更亮,血染红旗哟旗更红。
火映红星哟星更亮,血洒红旗哟旗更红。
高举红旗哟朝前迈,革命鲜花哟代代红。
(10)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出自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映山红》创作背景:
这首歌却是一首计划外的作品。1973年10月29日到11月14日,傅庚辰写完了《闪闪的红星》剧本中所有的歌曲,完成了全部乐队伴奏总谱,回到北京后准备开始录制。
就在这时,傅庚辰却在音乐组一次开会的办公室里发现了《闪闪的红星》文学剧本的第三稿。其中有一首歌词写道:“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亲人回,岭上开遍映山红。”这几句话让傅庚辰怦然心动。
最终他下决心舍掉已经写好的《手捧红星盼红军》和《热血迎来红旗飘》,改写《映山红》。
《映山红》的歌词虽然短小精致,但却通俗易懂、意蕴悠长。歌词的每一句都带有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感叹词, 歌词语调根据普通话的音腔,有声调高低的明显变化,富有音乐性。
这是影响和决定音乐旋律风格及走向的重要潜在因素,有利于在旋律创作的时候“依字行腔,以腔传情",是一种“带腔的音” 。该曲的音乐旋律带有一种江西地方民歌的韵味,旋律的演展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体现出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不仅唱出了生活在黑暗之中的苏区人民渴盼红军归来的强烈心声,更是唱出了苏区人民与黑暗势力殊死搏斗的革命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