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百合花电影和小说哪个好

百合花电影和小说哪个好

发布时间:2021-05-22 04:29:54

1. 《百合花》这篇小说叫“百合花”,有什么意味

略 “百合花”是新被子(新媳妇的惟一嫁妆)上的图案,也是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美品格的象征,更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斗争生活的“一朵浪花”,它情态淡雅、气味芬芳。作者以此为题,不但会让读者联想到新媳妇那美丽纯洁的心灵,也能让人体味小说含蓄的主题及“清新、俊逸”的风格。

2. 《百合花》在电影中有哪些改动

《百合花》是1981年上映的中国战争电影,根据茹志鹃同名小说改编,由钱学恪、张昕执导,崔新琴、沈丹萍等主演。
《百合花》讲述了文工团员鲁兰所在部队向敌占县城发起攻击,发现他们借来的是一床精心刺绣着百合花图案的新婚嫁妆。

3. 茹志鹃的《百合花》审美特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茹志鹃的《百合花》“正像一朵纯洁秀丽的鲜花,色泽雅致,香气清幽,韵味深长,历久难忘”,得到茅盾的高度赞赏而一举成名。这篇不足六千字的文章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从而奠定了茹志鹃“清新、俊逸”的诗性特征。几十年过去了,那通过饱含情感、细腻柔美的叙事方式来呈现人和事,以委婉清新、多层次、多视角的叙事风格展示平凡人物的思想和精神,依旧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振奋、道德的追求。
一、“以小见大”的取材方式——普通小人物,让诗性特征具有可接受的基础。
《百合花》虽写战争,却选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通讯员,写他护送卫生员到前沿包扎所、到老百姓家借被子、救护一大群担架员,突出了他的质朴、天真、纯洁、平凡……选了一个刚结婚的小媳妇,写她为牺牲的小通讯员缝补衣肩上的破洞、将唯一的嫁妆——一床枣红色底上洒满百合花的新被子填进小通讯员的棺材,突出了她的纯朴、对解放军真挚的骨肉般的热爱……小说借助这两个普通的“小人物”、平凡的“小事情”,就是要让人民知道,战争除了流血、死亡等残酷之外,还有温馨、清新的一面,更接近于既有轰轰烈烈又有纯真温馨的正常生活现实。
二、“删繁就简”的框架建构——无痕迹刻画,让诗性特征具有易感染的手段。
《百合花》故事比较简单,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整篇小说的格局近似速写,仿佛信手拈来,其实却经过细心安排。……起承转合,呼应陪衬,应有尽有。”(欧阳文彬语)茹志鹃在《谈短篇小说创作》中说:“细节和情节是两回事情,故事越单纯,笔就越闲,就能集中刻划人物,也就有更多的篇幅放在人物的刻划上。”
一是细节的前呼后应。例如:在去包扎所的路上,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离开包扎所时,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就把一个热爱自然、充满乐观的青年战士刻画出来了;“我”帮通讯员借好被子,衣服上撕破的大洞,在给“我”开饭、返回团部时挂下来的布片,受了重伤被抬到包扎所时还“露着”,已经牺牲了,新媳妇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破洞的多次出现,一方面突出了通讯员不顾自己、关心别人的优秀品质,一方面也把新媳妇热爱解放军纯朴真挚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是独特的女性视角。在小说中,作者尽量发挥自己女性的优势,借助“我”的视角,巧妙无隙地将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进行揉搓,“避开了对通讯员牺牲过程的神圣化夸张,而只是委婉地交代了结果,以后就集中写新媳妇的种种行为和反应了”。透过“我”的眼光,描述其他人物,构建彼此之间的联系,完成了情感的碰撞、交流、传递,“弥漫着全篇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柔和的情调,是一个女性诗人气质的体现”。这样处理小说的结构,在情节的联结和发展上也显得更自然,同时也加强了结构的严密性,实在是不失为处理题材和结构的一种好方法(主要是指短篇小说而言)。
三是戏剧化的表现手法。也就是借助舞台表演的优势,对人物性格、形象进行丰满刻划。首先表现在人物极强的动作性上,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途中的腼腆动作(“张惶”、“脸红得像个关公”、“忸怩”等),借被子时的尴尬情景(“扬起脸”、“绷了脸”、“垂着眼皮”),新媳妇为通讯员送别的特写镜头(“劈手夺过”、“狠狠地瞪”、“铺”、“气势汹汹地嚷”、“扭过脸去”),都是借助人物自身的系列动作活灵活现表现出来的,这很适合表演,因而更有感染力。其次表现在人物的出场上,通讯员是按照背影、正面、身形、肖像、动作、神态,像慢镜头一样一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暗合了通讯员内向、腼腆的性格;而新媳妇则是“一挑门帘”就直接站在眼前,展现了纯朴、率真的一面。
三、精雕细刻的人物形象——工笔画镌刻,让诗性特征具有可亲近的载体。
小通讯员是一个没有脱掉孩子式腼腆的19岁小战士,一个普通的人,连挨近女文工团员都感到为难,步枪筒里常常插上几根点缀的树枝或一株野菊花,为了抢救担架队员一下子扑到了手榴弹上。从最初说农民死封建,到理解农民,直到最后为救护群众而英勇献身,小说一步步把小通讯员为群众着想的心灵美推向了至高境界,就像一朵朵浪花汇成了“大跃进的激流”,达到了“从一滴水看一个世界”的目的。
新媳妇是刚过门的一位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 “长得很好看”,刚结婚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喜气。穿的却是粗布衣,唯一的嫁妆就是一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她从最初不借被子,到借被子并去帮忙,直到把被子献给牺牲的小通讯员,表现了对人民子弟兵真挚、圣洁的爱。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为革命甘愿献出一切,体现出了人性美和人情真,唤起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严肃思考,创造了一种优美圣洁的意境。
四、委婉凝练的表述风格——情感化语言,让诗性特征具有表现力的效能。
如:“他一肩背枪,一肩挂了一杆秤;左手挎了一篮鸡蛋,右手提了一口大锅,呼哧呼哧地走来。他一边放东西,一边对我们又抱歉又诉苦,一边还喘息地喝着水,同时还从怀里掏出一包饭团来嚼着。我只见他迅速地做着这一切……”读来清淡纤巧。
茹志鹃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善于从较小的角度来反映时代的本质,“以小见大”;善于将单纯明快的情节和丰富传神的细节描写相结合,用抒情的笔调创造一种优美的人情和革命的哲理相交融的艺术境界;善于借助“象征性”的道具以及笔墨的凝练含蓄,发挥传统的“隐秀”技巧,将小说的诗性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彪炳文学史册。

4. 《百合花》对17年文学有什么影响

而《百合花》的清新、俊逸风格更是受到矛盾的赞赏,而这一风格的形成则主要是由作家的生活而决定的。
茹志鹃青少年时代长期无家可归、无人可依的经历使她到部队产生了有了家的强烈感受。因此她总是以非常热情的、信赖的、毫无异议的、单纯的这么一双眼睛去看待生活。而这一视角又意味着作家面对生活是不可能保持有警惕的心态,从而决定了她创作的基调。
茹志鹃的取材切入生活的角度别致,她的作品无一从展开战争血与火的残酷场面来进行正面描写。而她总是以战争作为背景,着力揭示战士和群众的美丽心灵。此外作家比较细腻的情感,善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的一起伏一回旋,并以生活的细节予以表现。
这些都是作家及作家在《百合花》中所呈现的清新、俊逸、精致、美丽。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中是绝无仅有的。它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部队年轻的通讯员与一个刚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之间近于圣洁的情感交流。因此作家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的枪林弹雨,只为烘托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诗情画意的一种情感交流。文中作者以较大的文墨刻画了我与通讯员一路行走的过程或是年轻通讯员护送我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又以大量的笔墨重重的刻画了通讯员羞涩而纯洁的情感或心灵。也正基于此使得文章在前奏部分就有了清新、美丽的一种感性画面。
由于作家摆脱了英雄概念的束缚,小说人物身上的美好感情都得到了自由充分的表现,刻画出了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圣洁情感。而这感情在百合花里也显得精致而美丽,而我与小通讯员在护送路上的情感交流也是极单纯清新甚至令人一生回味。
茹志鹃的小说中有一股浓浓的抒情味。她善于运用第一人称叙事。《百合花》中我既是叙事者又是一个充满感情具有性格的人物,我与通讯员由生气、好奇、捉弄而至于亲热牵肠挂肚地关爱的情感变化贯穿始终。谱写了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相对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小说创作中普遍写事件跟政策的呆板粘滞,茹志鹃的作品无疑给文坛带来一股清新、俊逸之风。
此外,单从对通讯员的描写:“他精神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了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的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便放在路边的石头上…...”以及对新媳妇的外貌及性格作者也用了比较简洁明快的语言来描写,从而体现了一种既简明又单纯而精致的风格。
《百合花》作为茹志鹃的代表作,因而的《百合花》清新俊逸风格表现是极为强烈的。

5. 电影与小说的区别

1、两者的性质不同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两者的特点不同

电影具有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综合的现代艺术,复杂而繁多的科系。

小说具有价值性、容量性、情节性、环境性、发展性、纯粹性特点。

3、两者的起源不同

电影是从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

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

6. 百合花与同时期革命文学有何不同

《百合花》与同时期的革命文学在创作环境与思想上有不同

茹志鹃的《百合花》以一个女性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法写出了炮火和硝烟中人性的压抑和反叛。作者有意淡化对重要历史事件的叙述和对宏大战争场面的描写,而突出极富生活气息和人物个性的细节刻画,这无疑是与五、六十年代的主流创作思想格格不入的。

《百合花》讲述了文工团员鲁兰所在部队向敌占县城发起攻击,发现他们借来的是一床精心刺绣着百合花图案的新婚嫁妆。

作者简介

茹志鹃(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上海人,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1] ,王安忆的母亲。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侠,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

7. 电影《百合花》对小说进行了哪些改编,对人物形象的呈现、主题的表达有没有

电影百合花中对小说进行了很多的改变,对人物形象的呈现主题表达的特别完善。

8. 百合花的电影介绍

电影名:百合花 制片国家:中国大陆 上映年份:1981年 影片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类型:战争故事片

阅读全文

与百合花电影和小说哪个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露全点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241
虎虎虎电影国语免费版 浏览:34
免费观看罗布奥特曼剧场版大电影 浏览:320
迅雷看看在线电影如何下载 浏览:996
如何录制微电影的视频 浏览:625
怪兽卡车电影超清免费观看 浏览:303
日本有部游戏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626
分析电影的故事线该怎么分析 浏览:373
想你的名字一样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27
在电视上怎么播放手机电影 浏览:810
走着笑着好看吗电影 浏览:329
爱寻迷电影全集免费观看 浏览:351
为什么越界看不了电影了 浏览:736
经典的好看的最新的电影 浏览:509
怎么用游戏来展示电影 浏览:666
电影怎么变大屏 浏览:699
星美电影院全国多少家 浏览:741
有哪些调教类的电影 浏览:81
中国电影票房如何计算 浏览:319
特别好看的电影都有哪些 浏览: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