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影评 > 把游戏看得像电影怎么做到的

把游戏看得像电影怎么做到的

发布时间:2024-02-27 10:16:03

A. 3d电影和游戏怎么做的

首先要解决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3D的图像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人看到3D电影或图片会有立体感?
人有两只眼睛,位置在左和右,也就是不在同一个位置,那么两只看到的东西实际上是不一样的,物体的立体感就是这样产生的,也就是一只眼睛只能看到二维(长和宽)的东西,两只眼睛才能看到三维(长宽深)的东西,而这个多出来的深度就是靠两眼看到物体的差别来产生。
所以我们看2D的电影就没有立体感,因为两只眼睛看到的东西是相同的。
要看到有立体感的电影或图片,就必须要两只眼睛看到的东西有差别,为了实现这一点,一般通戴眼镜,使进入左眼的图像和右眼的图像不一样。
红蓝眼镜利用的是色差的原理,比如将左眼看到的图像印成蓝色,右眼看到的图像印成红色,然后利用同色的眼镜过滤的原理,使得左眼只能看到蓝色图像,右眼只能看到红色图像,这两幅有差别的图像在我们的大脑中一组合就变成了立体图像。
具体这个立体图怎么去做的,其实很简单,把左眼和右眼的位置各用一个镜头,然后同时拍下图片,利用色差做到同一张纸上。
总的来说,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是色差、时差、偏光)使左右眼看到的是左右镜头拍下来的。
如果还不能理解可以想一下立体声和单声道的差别,其实原理是一样的。

B. 游戏特效为什么做不到像电影特效里的那样真实

游戏由于机能所限,不能达到影视特效的真实级别。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毕竟原来做过VFX相关的工作,一个200帧的流体特效镜头搁那种工作站的机器进行解算,也要1、2天的时间。记住,这只是解算,还不是渲染要花去的时间。什么是后期合成。讲简单一点就是在电影里那些用3维软件渲好的图片,把它们层层叠加整合成一个镜头的过程,就是合成。有点像是PS里的各个图层相叠加,在加点调色滤镜之类的效果,只不过PS做的都是静帧的,而后期合成时是动的。这就是简单的概念。后期合成在电影中很重要吗,很重要!合成是整个3维电影中,比较接近成片的一个流程。也是技术与艺术结合最精密的一个环节,从欧美从业人员收入情况中就能看出,整个VFX链中,合成师的收入是最高的。并不是你把模型搭好,材质贴图上上去,打好灯光,调好动画,就能直接丢给剪辑师了。合成师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影片的最终效果,也是最能体现真实效果的。机器渲染的图片为什么要分成一层一层的交给合成师,不是全渲在一层上,分层渲染保证了合成的可调性。通过调节各层来到达最终真实的效果。通过每一层的叠加最后达到最终效果。你说全都渲到一层上能达到这个效果吗?我说可以。但是,这只是一个测试的作品。如果你都渲成一张图上,导演说一句要改!那没办法,你得重新改好了再渲。如果你是分层来完成,可能只要再改其中几层,或者在合成方法上做调整来进行修改,节省了很多时间。也会有人说,现在的游戏引擎也能做到这个效果,也能通过材质分层。是的,游戏也可以,但是它有人手工合成达不到的境界。

C. 从看电影到“玩”电影,电影技法究竟如何在游戏中融合和应用


与刚刚诞生时相比,如今电子 游戏 产业无论是发展劲头、制作方式还是 娱乐 兴奋点上都开始逐渐向“第九艺术”的定义靠拢。作为极度依赖技术发展的产业,随着数字工业技术爆发似的发展,电子 游戏 开始逐渐成熟并且呈现出融合其他艺术形式的趋势,而在各方面“相性”都极具共通性和互补性的电影艺术则首当其冲。

索尼作为将 游戏 以电影化叙事手法展现的大户,旗下《底特律:成为人类》《最后生还者》等一系列大作都得到了玩家的广泛好评,而PS4收官大作《最后生还者2》虽然遭遇了剧透和跳票等种种挫折,也因为制作上的过硬水平得到了各大 游戏 媒体的一致好评。2020年,Square Enix的《最终幻想7RE》、Monolith Soft的《异度神剑:决定版》也大量引入了电影化表现手法, 游戏 艺术的电影化融合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先说一句,“电影技法”的融合是一个思路,不仅仅限定于3A 游戏 哦。

电子 游戏 非常重视“沉浸体验”,尤其从RPG诞生开始,以“剧情”作为主要线索的表现手法更是加深了玩家的沉浸体验感觉,从此 游戏 与电影开始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有人开始将RPG称为“互动电影”。

当然,彼时2D为主的画面在人机交互上仍然存在着微妙的割裂感,引领玩家 探索 前进的要素更多侧重于剧本和 游戏 系统,与“电影”能扯上关系的最多就是几张插画。然而随着 游戏 机3D机能的逐渐强大,大量精美的CG动画和剧情演出随之引入使得 游戏 的表现力开始大幅增加。

弗洛伊德曾表示:“富于想象力的作家创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他按照使他中意的新方式,重新安排他的天地里的一切。”日渐成熟的3D技术无疑给了艺术家们更多的发挥空间,1997年决定初代PlayStation胜利的RPG名作《最终幻想7》,用出色的3D画面和宏大的世界构造,告诉了玩家什么叫做“华丽”,而在任天堂以不朽名作《塞尔达传说:时之笛》树立了3D 游戏 普遍的操作方式——第二人称自由(背后)视角操作之后,玩家 探索 的自由度、目之所及的场景都开始成倍增长,使得 游戏 制作人可以更加自由地创造自己的心目中的天地,铃木裕创造的沙盒RPG鼻祖大作《莎木》则充分展现了 游戏 世界存在的无限可能性。

CG技术推动了电子 游戏 和电影的融合,2000年前后大量3DCG动画开始加入 游戏 ,甚至 游戏 业界已经开始利用CG技术制作电影,坂口信博耗时4年重金打造的大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虽然用1.42亿美元打了一个漂亮的水漂,但从画面角度看来却仍算得上是顶级表现,5年后同样是SE出品的《最终幻想7BC》则获得了广泛好评,充分展示了 游戏 与电影之间的高度融合性。

游戏 硬件的提升给了艺术家们更多创造的空间,《鬼泣4》在公布之初曾大力宣传无缝连接技术,即CG动画后无需加载读盘画面立即进入战斗画面,进而提升玩家参与剧情的热情;真人配音技术早已是 游戏 的必备要素,人脸扫描也逐渐成为了3A大作必经的“手续”之一;次世代主机大力宣传的光追和SSD技术则将 游戏 表现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继续推进。

随着电影拍摄逐渐“绿幕化”, 游戏 技术和电影技术之间似乎只隔着一张窗户纸,彼此之间的大量融合和借鉴开始变得繁多起来,无论是制作精度、制作体量甚至是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双方都开始互相对标——比如跳票了一次又一次的《赛博朋克2077》。 游戏 的“电影化”开始变得稀松平常,未来的 游戏 已有转向大规模电影化制作的趋势。

小岛秀夫一般被认为是 游戏 电影化之父,虽然现在小岛监督总被冠之“已经在做了”的名号,但其 游戏 电影化的功力至今仍是业界翘楚。1997年,小岛秀夫在E3上展示的《METAL GEAR SOLID》让人惊呼“互动式电影”时代来临,而其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对镜头的深刻理解。

镜头是电影技法在 游戏 中最典型的运用,从1973年NASA Ames开发了 历史 上第一款第一人称视角“三维” 游戏 《迷宫战争》,效仿的就是电影中的主观镜头,而为了弥补第一人称视角在观察范围和距离上的缺陷,又效仿电影的双人过肩镜头开发了“过肩视角”,近些年《生化危机3RE》《战神4》以及大量第三人称射击 游戏 中十分常见,加上前文提到的背后视角和“上帝视角”,基本上构成了 游戏 的基本视角。与电影通过布设摄像机达到模拟视角的效果不同, 游戏 将视角使用进行了进一步延伸,能够完成很多电影中不能完成的灵活操作。

除了玩家可以自由操作的镜头之外,为了表现特定场景,在 游戏 的过程中还会强制更改机位,并采取摇镜头、跟踪镜头、特写镜头等方式提升 游戏 氛围。2020年初大作《最终幻想7RE》中,克劳德与艾丽丝从教堂向第五区逃亡的过程中,为了表现地形的危险,采取了大量的推拉和跟踪镜头,导演还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前景遮挡和背景贴图,不仅营造了贫民窟的萧条,还反衬了艾丽丝的乐观,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和谐。

近些年,电影中的剪辑手法也开始在 游戏 中得到了大量运用,比如最具 游戏 特色的 游戏 菜单功能如今已被制作人们玩出了花样,比如《女神异闻录5》的 游戏 菜单中,心之怪盗团各种花式炫酷动作让很多玩家都觉得非常新鲜。

而传统的电影剪辑手段也在 游戏 中得到大量运用,比如在推进 游戏 主线剧情过程中,依靠“画中画”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比如《刺客信条》《异度神剑》等通过闪回的方法,将蒙太奇运用到 游戏 的流程中以凸显人物的背景和精神状态等;再如《鬼泣5》《鬼武者3》等 游戏 ,操作多位主角推进故事流程的做法,本身就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思想等,这些技法的运用在表现力上无疑爆了旧时代单线剧情好几条街。

然而, 游戏 在运用电影技法的过程中仍有许多不得不去考虑的因素,在沉浸体验和交互方式上,比起电影被动灌输导演的想法, 游戏 则是一种更加主观的参与,同时因为 游戏 在流程上必定存在着 探索 的过程,因此出于氛围营造和心理诱导等方面考虑, 游戏 会更多地考虑用好长镜头( 游戏 主要操作都是在长镜头背景下完成的),而过多地使用特写镜头等特效,则可能会造成 游戏 节奏的拖沓。

说回小岛秀夫,他对于电影技法的理解无疑是业内顶尖的,甚至有人说小岛监督去好莱坞也能做个三流导演,但在 游戏 中运用了大量的CG播片也同样被很多玩家的诟病,这是过多电影技法的弊端——而 游戏 “电影化”的弊端不止于此。

法国著名刊物《电影手册》编委让-米歇尔·弗罗东,在2005年发表的《电影的不纯性——电影与电子 游戏 》一文中指出:“大众类的电影参照电子 游戏 和其他视听工业产品的模式,日益趋向于制造一系列壮丽场面;通过爆炸和搏斗的场景描绘,以及着重突出瞬间炙烈感情的场景描绘,不断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的分泌。”如今15年已过,从《阿凡达》到漫威电影宇宙的发展过程中,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电子 游戏 语言和电影融合的脚步,但更深度的融合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电影借助 游戏 的表现手法无疑构建起了拍摄电影的新思路,但也间接促成了更多“打怪升级”似的爆米花电影的诞生,很多从业人员已经表现出对“绿幕流水线”的担忧,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 游戏 的叙事方式的表现手法,很难浓缩进2小时的电影中,反过来,电影的表现手法也不能全部融进 游戏 中,二者在内容创意、故事设置和文化想象等方面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大量播片”就是全部照搬最直接的体现。

而随着现金技术的提升,无论是 游戏 还是电影都容易陷入“炫技”陷阱而忘记了制作的初心,毫无疑问,电影化的3A 游戏 在场景表现、演员表现、剧本描述以及音乐渲染等方面都达到了业界顶尖水平,对于世界的还原极为真实而鲜活,但往往到了最后却忽视了最体现 游戏 价值的“ 游戏 性”,比如《底特律:成为人类》等 游戏 ,虽然在结束 游戏 后会引发玩家强烈的思考,但 游戏 玩法却往往被忽略掉了,相比之下同以“选择”作为推进 游戏 主要动作的《逆转裁判》,玩法上给很多玩家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 游戏 电影化过分重视技术的体现。

另外,重视电影化表现的 游戏 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R星倾全力打造《荒野大镖客:救赎2》,一度陷入了“加班门”事件;“波兰蠢驴”集中全部力量打造《赛博朋克2077》已经多年,也代表着一旦 游戏 失败就会血本无归;《最后生还者2》历经多年打磨,最后卷入了“剧透门”,导致玩家差评如潮,这些都表示着 游戏 的投入产出比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 游戏 的价格却没有任何改变,在保持多年60美元的大背景下,确保 游戏 质量和销量对于任何一家3A厂商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电子 游戏 在 探索 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借鉴电影技法的历程,毫无疑问“电影化”有效地提升了 游戏 的表现力和玩家的参与感,在业界竞争更加激烈、硬件换代即将到来的时代,可以预见未来 游戏 向电影借鉴融合的力度将越来越大,“第九艺术”的未来如何真叫人期待。

D. 游戏玩家对动作冒险片《神秘海域》的评分很低,游戏改编电影路在何方

我个人认为,要想让游戏改编电影的质量获得认可,一方面就需要相关的IP厂商不能急于求成,要对电影细节和演员进行把控选择。同时需要成立调研部门,根据客户群体来决定电影的定位和拍摄剧情。

在游戏电影的改编中,神秘海域虽然历经了诸多拍摄难题,但是一经上映还是赢得了一些粉丝的支持和相关群众的认可,但由于该电影的篇幅限制和存在的一些固有问题,导致游戏玩家对他的评分都普遍看低,这个情况其实也反映了在游改电影上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要保证游改电影的质量,需要IP厂商不能急于求成,自身需要对电影的细节和演员进行把控。

许多游改电影会拍的很烂,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游戏厂商由于自身的游戏制作周期长,且没有专业的电影行业从业人员,因此在电影的把控和拍摄上就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导致了许多人对于游改电影的批判和批评。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想保证游改电影的质量,首先要IP厂商对该电影进行重视,同时自身也要花出足够的时间,对电影的细节和演员进行选择。

E. 游戏特效为什么做不到像电影特效里的那样

为什么游戏里的特效做不到像电影特效这么真实呢?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阅读全文

与把游戏看得像电影怎么做到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王漫妮和小张看的什么电影 浏览:878
第一次看电影怎么买饮料 浏览:93
男生爱上酒吧女生是什么电影 浏览:621
电影导入ipad怎么看 浏览:785
在微信上如何买电影票 浏览:788
中老年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1
有什么好看的怪兽类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367
好看的电影适合中年人 浏览:845
腾讯视频怎么分享电影 浏览:662
中国好看的爱情电影有吻戏视频 浏览:904
那些关于深海的电影好看 浏览:565
最好看特工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957
电影水怪免费观看 浏览:525
如何评价如影随心这部电影6 浏览:808
吕四电影院什么电影院 浏览:470
绿巨人电影哪部最好看 浏览:829
悍战电影是什么意思 浏览:374
电视剧张柏芝主演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86
四亿电影好看的 浏览:924
好看苏联二战电影大全 浏览: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