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从豆瓣电影评分算法说起
在PingWest看到一篇《豆瓣电影打分规则竟如此简单粗暴…》,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豆瓣创始人阿北最近写了一篇博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阿北博文是为了回应一些外界对豆瓣电影评分的质疑,然后作者看到这篇博文后,觉得豆瓣电影的评分算法有点low,就写了这样一篇吐槽文章。
那么这个很low的算法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此处引用阿北原文。
简单说就是计算每部电影评论的算数平均值,并按此值来排名。
对这个算法持怀疑态度,因为如果按照这神手个算法的话,假设一部小众文艺片有10个用户给了全五星,和一部经典老片比如《十二怒汉》相比,小众文艺片排名比《十二怒汉》还要高,不过这在豆瓣电影TOP250里面不太可能。阿北可能只是为了文章写作方便或是保密起见,把算法故意说简单了,因为假如豆瓣公布了详细的算法,那电影发行方的水军们十分有可能针对这个算法制定出有效的刷分策略的。可怜我还真信了。
下面是阿北当年在知乎上的 回答 。
顺着PingWest这篇文章给的链接,我又去阮一峰博客看了他在2012年写的《基于用户投票的排名算法》系列文章,以及这些文章里的参考文章,发现排名算法很好玩很有趣,非常有收获,推荐阅读。
看完这些文章,我就想知道知乎的评论排名算法是怎么样的,于是去知乎找到他们产品经理 @黄涛的回答 ,知乎在2014年底更新的算法使用的正是Reddit在2009年引入的评论排名算法,也就是阮一峰老师在系列文章第5篇中介绍的「威尔逊区间」算法。在用这个算法之前,知乎用的是直接利用好评减去差评的结果来给评论排序,这种算法的缺点我就不介绍了,可以查看参考资料[1]。
「威尔悉磨逊区间」算法的数学基础是数学家Edwin B. Wilson在1927年提出的威尔逊区间修正公式,后来芝加哥工程师Evan Miller在2009年写了一篇 博客 ,认为该修正公式睁瞎斗可以用来做排名。
这个算法的核心思想是这样的:
因为常见的置信区间计算公式「正态区间」不能很好的照顾小样本数量的准确性,而威尔逊提出的修正公式能很好地修正小样本数量的准确性问题,所以大家采用「威尔逊区间」算法较多,像Reddit、Yelp、Digg,还有知乎。
不过这种算法也有缺点,缺点就是对于那些得票少的新评论很难获得出头之日,因为得票少,置信区间就会宽,排名位置就会低,得到的关注也就会更少。
前面阿北的回答里面提到了IMDB,IMDB是亚马逊旗下的一个类似豆瓣的电影排名网站,他们在处理TOP250电影排名问题时采用了「贝叶斯平均」算法来解决,这个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既然新兴产品的评分数量很少,那我就为你人工补偿一定的投票。关于这种算法在阮一峰老师系列文章第6篇中有介绍。
更多参考资料:
Ⅱ 豆瓣为什么可以评价影片豆瓣评价的客观吗详细说一下谢谢
您好题主,至于豆瓣为什么可以给影片评分这个很简单的,因为豆瓣的功能之一就是给电影评分,豆瓣它更像一个集品味系统(读书、电影、音乐)、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听)和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友邻)于一体的创新网络服务,一直致力于帮助都市人群发现生活中有用的事物。
然后说下豆瓣评分是否客观----个人觉得比较客观。(因为评分的事情,本来就是主观性的,所以我只能用“比较”一词。).至于豆瓣是否有防刷分的机制或者说是算法,这个豆瓣的创始人在一次访谈中就肯定过是有的,然后,您可以参考这篇知乎内容网页链接
望采纳,谢谢您
Ⅲ 豆瓣评分是什么很专业吗
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作为例子分析:
该电影现在共有34367人打星号,其中:
50.6%打5星
35.7%打4星
12.1%打3星
1.2%打2星
0.3%打1星
那么所有人打星的平均数为:
50.6%×5+35.7%×4+12.1%×3+1.2%×2+0.3%×1=4.348星
假如一部作品满分为10分(5星),那每颗星相当于2分。
那么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得分应为:
4.348×2分=8.696分
所以电影页面标出该电影评分为8.7分。
Ⅳ 知乎怎么评分电视剧
在知乎上怎么评分电视剧?找到你要评价的电视剧,在下面给他评分就行了。
Ⅳ 为什么《山河令》可以拿到知乎开分 8.6,豆瓣开分 8.2 的高分
近日,一部颇有大火之势的古装武侠剧开播了。
它就是由张哲瀚、龚俊领衔主演的《山河令》!改编自著名作家priest的《天涯客》,目前在优酷独播,已经连载7集。
这位大作家的作品在之前已经给大家提过一次了,本文再次梳理一下告知大家。
原著作者priest目前已经影视化的作品有《有翡》、《镇魂》、《山河令》,还未影视化的小说有《默读》、《杀破狼》、《残次品》等等。
priest大大在网文届,算得上独树一帜,因为稍有“耽美风”,而被人熟知,她善于构建各种各样正常不正常的世界观,是“女性向”作家的一面旗帜。
《山河令》是从《天涯客》改编得来,虽已播出,但是依旧有耽美笔风留存。
原著粉到处安利
说实话,对耽美作品有抵触的人,看这种剧可能会尬到发狂,说不定脚趾在地上能抠出一副“清明上河图”。
但要是钟爱此类作品的用户,疯狂到处安利也到可以理解。
毕竟本剧的台词,在正常的用户看起来都是在挑战电视剧的极限,主角二人互相一个眼神,就会让喜爱这种题材的观众“颅内开车”。
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
首先得科普一下“耽改剧”,不过科普“耽改剧”的时候,得先说明一下“耽美风小说”。
“耽美风”小说改编的“耽改剧”,这种类型的电视剧是由双男主的故事路线进行铺架,二人在共同遭遇了一些危险或是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下,互相之间有了莫名的情愫,小说中可能更向往异性情愫发展,但是电视剧是不允许的,编剧便会微调感情线变成“兄弟情”或者类似“羁绊”复杂的莫名情愫。
而这类“耽改剧”,启用新人的程度高,投入资本比较低,但是风险回报高,只要命中部分喜爱此种类型的观众嗨点,大火之势,如同燎原!
显而易见,仅仅只播出了七集的《山河令》命中了观众嗨点,各路打分平台纷纷亮出网友推荐评价,都是拥有极高的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