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国电影里面怎么说“警察”的谢谢:)
书面语是ploice
但是警察们口语中往往用的是cop
❷ “对不起我是警察”这句话是谁说的
1、1992年9月2日在法国首映的《落水狗》中的橙先生说的。
橙先生由蒂姆·罗斯/Tim Roth饰演,在剧情的最后,橙先生说:“I'm sorry. I'm a cop.”(对不起,我是警察。)
2、2002年出品的一部警匪片《无间道》中的陈永仁说的。
陈永仁由梁朝伟饰演,在剧情的最后,天台上刘建明(刘德华饰)说:“能不能给个机会?”陈永仁(梁朝伟):“对不起,我是警察。”
(2)警察电影上怎么说的扩展阅读
影片评价:
1、《落水狗》
《落水狗》的上映标志着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正式登上世界电影舞台。它真实客观的体现了昆汀·塔伦蒂诺特立独行的电影风格,复杂的黑帮人物、浓厚的暴力美学、机智幽默的对话、极富时代特色的配乐,独一无二的叙事方法都是昆汀电影构成不可或缺的元素。
《落水狗》的成功,第一要归结于剧本写的很好,几个角色的人物关系处理得并不缓慢,而且带有合理的紧张感。第二就在于对于影片气氛的营造,除了快意恩仇的暴力美学,也有柔情。
2、《无间道》
(1)正面评价:影片有突破、故事有新意、叙事手法紧凑。
《无间道》以曲折离奇的心理交锋为着手点,在大量的娱乐元素之外,更有一些与哲学相关发人沉思的东西。片中刘建明想要做一名好人,但他却因此充满了无奈与彷徨,最终他走向了人格的分裂。在无间的黑与白中,很难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这是人生最痛苦的时刻。
《无间道》使人感动的不是大人物的一举一动,而是小人物内心的挣扎。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但是过去的一切并不能抹去,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南方都市报》评)。
(2)反面评价
《无间道》有个明显欠缺,就是将刘德华、梁朝伟饰演的那两个卧底角色设计得过于对应。此外夸大黑社会的势力也是该片的一个明显问题,认真追究起来,香港又不是哥伦比亚,剧中的毒贩在现实中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本事(网易评)。
❸ 在某些电影中警察为什么被叫做“条子”
■ 这是在大陆地区人们给警察取的外号。
(黑话的一种 ,上海传来的。后流传到香港和台湾)
因为很久以前有一些地下赌场常常在警察来时,喊「警察来了」太明显了,所以后来就改喊「有条子」或是「条子来了」,喊到后来就变成警察的别称了。^_^
■ 因为基层员警的制服上都绣著代表阶级的横杠,看上去就像麻将牌的「条子」一样,所以看到巡逻的员警就戏称「条子来了」!
■ 在台湾地区「警察」叫做「条子」是过去眷村(注1)流传出来的「黑话」,是年轻人常用的暗语喔...
●有此一说
因为早期的警察是地方上的保正,而保正手上都会拿一条鞭子,如果有人不服就会拿一条鞭子鞭打犯人
因此叫警察叫条子,好比现在也有人叫警察为戴帽子的。
(注1)眷村(早期从大陆地区来的外省人在台湾所住的地方)
❹ 电影中称呼警察CAR 怎么拼写啊谢了!!!
cop〔俚语〕警察
需要纠正一些观点:美国警察很讨厌这个称呼,当年警察戴着六角警徽时候,老百姓警察为“挂着铜皮 copper 的家伙”
❺ 电影中警察抓坏人的时候经常说的话是怎么来的
那句话的名字叫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说的一切都能够用来在法庭作为控告你的证据。你有权在受审时请律师在一旁咨询。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的话,法庭会为你免费提供律师。你是否完全了解你的上述权利?”
这一告诫的形成,缘于美国的一个案例。事情是这样的:米兰达是一个青年,他在1963年被亚利桑那凤凰城警方以绑架和强奸一个18岁弱智少女罪名逮捕。他在警察局接受了两小时的讯问后,签下一份坦白文件。但是事后,他又说并不知道“宪法第五修正案”赋予了他沉默的权利。也就是说,米兰达不知道自己有沉默权,也不知道自己有取得律师帮助的权利,而警察也没有告诉过他。他的律师在法庭上抗议说,根据宪法,米兰达的坦白不可以作为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的证据。虽然宪法修正案已经存在了近200年,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司法一直沿用历史上传下来的原则:要是嫌犯“自愿”作出的坦白,就可以递交法庭作为证据。并不强调警察必须告知嫌犯他有什么样的权利。“自愿”而不是强迫,是那个时候惟一的标准。所以,米兰达的坦白还是作为主要证据,在法庭上将他定了罪。他被判了20年监禁。他以自己“没有被告知权利”作为理由,一路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接受最高法院的复审。
1966年,沃伦首席大法官主持的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指出公民在接受讯问以前有权知道自己的宪法第五修正案权利,警察有义务将它告诉嫌犯,告知权利之后,才能讯问。因此,米兰达一案被宣布无效,发回重审。
从此以后,如果美国警察在抓人的时候忘了这几句关键的话,那么人犯所作的一切供词在审理时都将被判无效,而最终人犯也可能会被法庭放走,因为他的权利在逮捕时受到了侵犯。自1966年起,美国所有的警察在讯问嫌犯以前,都必须将“米兰达警告”先告诉嫌犯,不管警察那时候是多么忙乱,多么匆忙,心情多么不好,形势是多么紧张。这就是著名的“米兰达警告”的由来。
米兰达一案发回重审的结果:最高法院作出米兰达一案裁决以后,米兰达一案重新开庭,重新甄选陪审员,重新递审证据。米兰达本人原来的坦白当然是不能用了,幸好检方找到了新的证据。米兰达曾经跟以前的女朋友吹嘘过自己的犯罪经历,警察找到了这个女朋友,她在法庭上作了证。米兰达再次被判定有罪。1972年,米兰达获假释出狱。1976年,34岁的米兰达在酒吧里与人争执斗殴,被刺身亡。警察逮捕了一个刺杀他的嫌疑犯。在讯问开始前,警察向嫌犯传达了“米兰达警告”,嫌犯选择保持沉默,但警察还是依法将其起诉。
❻ 电影中,警察冲入犯罪嫌疑人的屋里,发现一切安全的话,经常会说一个单词。是'clear' 吗
是的。这个词用作战术术语时,解释为(该区域)“已清查且确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