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像韩寒郭敬明这样的没有学过导演系的人为什么也能当导演,难道真的有钱就行
郭敬明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导演编导专业 请调查清楚再发表意见谢谢 我想这不在于专业对不对口 也不在于有钱没钱 现在拍电影很大众 很多大学生也会拍电影 只是登不上电影院而已 而且有些大学生拍出来的东西反而没有市面上的那么功利化和商业化 郭敬明拍片子一方面是他的确想圆自己的一个梦他爱他作品里的人物 一方面他自己也说过他有把这个梦想实现的能力也为了可以赚钱 韩寒拍电影也是他有这个资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⑵ 韩寒是如何通过电影成为一名成功导演的呢
我很佩服韩寒背后的势力,把韩寒从一个彻头彻尾的抄袭者,包装成一个不知情者崇拜的偶像。到今天,韩寒也不敢面对他历史上的造假,至于他成名之后的案例,需要的只是他的名气,而不是他的才华。漫长的历史当中,总有这样一些人,靠着运气掩盖他的卑鄙无耻,而善良的人却无可奈何,也许这就是人生。韩寒可以延续他的无耻,用他无耻换来的金钱,赚取更多的利益。而我们,就把我们贫穷的眼光,用鄙视的眼神,投向富有而无耻的韩寒
⑶ 作为当代知名作家的韩寒,他的家庭背景究竟如何
韩寒的家庭其实也就是非常普通的家庭,他的父亲在一家报社工作,也是一个非常喜爱文学的人,他的母亲是一个医生,所以说他的家庭也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家庭,可能就是因为韩寒的走红,让一些人就感觉他的家庭背景非常的厉害。
有人说韩寒的作品是别人写的,当然这些舆论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但我觉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个作品是有内涵的,他写的作品确实可以作为一个经典来读,当时我读了他的作品也感觉很震撼,感觉如此年轻的一个人能居然能写出如此老练的文字,确实可以说是天才了,我并不关注他这个人怎么样,我只关注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可以让我学到东西,那么我就认为是一个优秀的作品。
⑷ 为什么韩寒拍电影那么多人投资
因为大部分投资方都认为韩寒的名气很大,给他的电影投资一定会票房大卖,自己一定会大赚特赚。
⑸ 投资多部电影都大赚,韩寒的商业投资天赋到底有多高
从作家、赛车手、电影导演、再到商人,韩寒在这几个职位中混得顺风顺水,这是他一路走过来的阶梯,让他在35岁的年纪里就有估值20亿的身价。
到目前为止,他名下已经有15家公司,并且投资了多部电影,而最为让他出名的,无疑是他电影投资的能力。
他似乎从来抵御不住新鲜事物的吸引力,仿佛有赚钱的新行业,总有韩寒的身影,他在多个领域都在尝试探索。不再是单单靠他的写作天赋赚钱,而是靠他的独特的商业投资天赋,在巨大的商业市场中为自己博得一席之地。
⑹ 为什么郭敬明,韩寒等作家都会选择去当导演
大家都知道郭敬明跟韩寒是非常火爆的作家,并且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但是他们不好好当作家去写小说,反而当起了导演去拍电影,虽然有些不对口,但是大家看到他们拍的电影后,还是俘获了很多人的新,大家都知道,郭敬明韩寒卖书赚的钱已经非常多了,但是为什么还要去拍电影。
⑺ 韩寒:一位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靠才华的人
说起韩寒,一直都在人们的争议与质疑中,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不寻常之路。才华,是他的必杀技。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一个有才华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韩寒在小小的年纪,以作家身份一炮而红,但以写作天赋出名的他,并没有一帆风顺,一次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很多质疑的声音纷至沓来,不过是想摧毁一个天才的崛起。 但是,真正的高手,都不是纸老虎,经得住考验,受得了质疑。再说,有钱,怕啥!
韩寒很好地借助了自己的写作天赋,为自己赚得了财富。虽然外界有质疑,可是他生活得滋滋润润,还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酷的很。
说实话,韩寒出名后,完全可以出道,做一名演员、明星,因为他的颜值确实在线。
有没有韩国欧巴的感觉?
留了小长发的韩寒,文艺气息霸满屏,眉清目秀,咋一看,和谢霆锋还有点像。
两大帅哥,傻傻分不清楚……
所以说,韩寒完全可以在出名之后,出道作偶像。
然而,一个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才华的韩寒,是不甘于做一位普普通通的演员的。虽然演员、明星可以光彩夺目,受到万人拥戴,但毕竟是吃青春饭的,而且处于被动的地位,受到市场、导演等其它制约因素很多,没有话语权。
就这样,韩寒把自己对写作的热爱,往影视方向发展。随着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学IP被开发的潮流越来越强烈,他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与兴趣所结合的产品了——电影。
那么在电影这个产业里,他能做什么?导演,毫无疑问,做导演多么有成就感。
其实,做导演很辛苦,也需要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对哲学的思辨能力,以及对电影拍摄的专业技能。
韩寒从来没有拍过电影,投身电影圈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导演,做最核心的那个人物, 可见韩寒是有野心的,也是甘于拼搏的,更加是自信的。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他不仅揽了导演这个活儿,而且做得很好很出彩,这背后的学习、思考、不停地推翻与重建等等过程,肯定是很难以想象的。
其实,这一点正是当代年轻人应该学习的。不 要只看到名人身上的光彩,而没有想过他在背后的付出与压力。
韩寒把电影当做他展示的一个舞台,不仅把写作与电影结合了,还把自己喜欢的赛车乐趣也加入了进来,这才有了《飞驰人生》这部电影。
这也可以看出,他真的很喜欢赛车,不然也不会特意拍一部关于赛车的电影,也可以看出,他真的很喜欢电影,喜欢拍出他脑海里的感人震撼的故事,并把它传递给所有的观众。就好像写作一样,把脑海里的思想汇聚成文字,用书的形式 分享 给读者。
从韩寒的电影可以看出,台词总是很有意思,令人影响深刻,就好像你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一句很有启发性的句子,会画个横线,做个记号。
韩寒电影里的台词,是可以做记号的文学句子。
也是出于对文字拥有天生的撰写能力,韩寒也在电影主题曲上动起了心思。朴树的《平凡之路》、邓紫棋的《后会无期》火遍大街小巷,作词都是韩寒。这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他还帮别人写词,为自己电影的所有歌曲作曲, 才华发挥得淋漓精致,还能不停挖掘,真是宝藏男孩儿一枚。
韩寒电影里的台词,其实也是借助演员的嘴,说出韩寒想说的话。有对爱情的看法,有对爱人的思考,台词充满了温馨,走心也文艺,对年轻人影响更大。
当然,韩寒还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他的电影里不可能没有幽默这一特色,《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都可以算得上喜剧,主角之间发生了很多很有趣的情节和台词,但到了最后,观众都被感动,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触动,都有对自己身心灵的一次刷新。
可能,这就是韩寒想表达给观众的,让你一边笑,一边哭,一边长大,一边无奈,一边往前走。
下面分享韩寒导演的三部作品的台词,再来一次心灵的洗刷吧。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带不走的留不下,留不下的莫牵挂。
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可是没有人愿意听我说话。
不是所有的债,都可以还的。
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但最后你发现只有一个人懂,那就够了。
忠于自己,和你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让自己无可取代!
都是小人物,别说大话了,活着就行。
我愿我爱的男人永远活得像一个孩子一样。
任世界沧桑变化,仍希望保留着自己内心的不变。
女孩心里如果真的没有你,做什么都没有用。
这个时代真好,当我说我想静静时没人问我静静是谁。
说到做到,是我行走江湖的底线。
气质很重要,说话声音越小,气场越大。
你有权利保持沉默,但你没权利扯淡。
我们相依为命,却各自为营,各自等待,各自幻想,各自破灭
活着没有意义好像并不能构成自己终结自己生命的理由,因为放眼望去大家都活得没有意义。
有的人,活的是造型;有的人,获得是人设;我活的是本事。
难道一定要那些各方面付出都没有我多的人获胜才符合你们这个童话故事的结局吗?
如果你想公平就来参加体育比赛,如果你想要绝对的公平就不要来参加体育比赛。
你呢,是这一辈没故事,想拥有一段故事。我呢,是故事太多,想给故事一个结局。
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人生哪有那么多机会给你再来一条啊。
只有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那一刻,他才是真的过时了。
韩寒是作家里最厉害的导演,还是说导演里最会写书的作家?
只能说, 有才华的人很有魅力。 作家、导演这些外在身份可能已经不是韩寒所追求的了,他只希望通过电影艺术,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与当下年轻人进行分享与共勉。但从电影作品来看,他的号召力不可小觑,厉害得狠。
生活嘛,总归要一天天过,滋味要一点点尝,人生在不同的阶段是会有不同的思想感受的,韩寒天生的敏感与才华,将为他带来更多的灵感,相信他的作品会越来越多,类型也会不停地变化,期待吧!
⑻ 听说《飞驰人生》这部电影花了五个亿,这个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呢
《飞驰人生》这部电影是和今年的《流浪地球》一起在春节贺岁档上映的。而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片,也成为了有史以来中国票房史上的第2名。
虽然这部影片消耗的成本很高,但是它的票房也是很不错的,而且也有人爆出,韩寒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是为了纪念一个人,是他的赛车生涯的一位导师,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值得赞美的。
⑼ 《乘风破浪》韩寒专访:综艺电影才是真的抢钱
少年休学成为作家,而后挑战赛车、挑战电影,韩寒说自己的半个人生都活在是非争议和风浪飘摇之中。而在这风浪背后,真实的韩寒是个对所做之事极为执着的人。就像《乘风破浪》预告中的那句台词: “男人至死是少年。”,已过而立之年的韩寒至今仍充满少年感。
《乘风破浪》早在开机之前便确认了档期,认准了要在春节上映的韩寒把计划做透,把拍摄日程细化到分秒间,边拍边剪用难以置信的效率完成了这部作品。 在这期间我们看到了打着吊瓶坚持拍摄的韩寒,密集宣传期坚持亲力亲为的韩寒,以及咽喉发炎坚持接受采访的韩寒。他说人生的有效工作时间可能只有三十年,我不想浪费。 而对于高一就选择退学逐其所爱之事的韩寒来说,其实前半生的有效工作时间比一般人要长得多,过得肆意又充实。
徐太浪这个人物是致敬已逝赛车手徐浪徐浪和韩寒
关于男主角徐太浪,韩寒也坦诚的表示是致敬自己的赛车手挚友徐浪, “因为是用他的名字,虽然性格不是很像,但是呢,引用了下他的名字。” 徐浪是中国著名赛车手,也是韩寒的多年好友。2008年因意外身故的他年仅32岁,当时悲痛的韩寒还曾发文悼念。
再谈年少休学:那种感觉还是挺迷茫的《乘风破浪》的故事是从父子间的隔阂展开的,谈到自己跟父母的分歧韩寒表示:“ 也会有,但是父母到最后往往都……想想也没有办法,因为你不休学,也要被学校开除也要退学。 那最关键的其实是在外面自己生活、生存的怎么样,这点很重要。 而且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停止学习,在外面也可以继续的学习,这点是最重要的。所以到后来父母也想明白了吧,的确会有冲突和隔阂,但是一切可能也要看你自己本身的努力 ,如果真的去外面什么都不干,吃喝嫖赌,那就成个废物了。”
韩寒在微博晒出的少年时期照片
韩寒说想通了这些的父母还是支持了自己的决定, “我是想要在外面有一番自己的作为,并不是说就想离开学校吃喝嫖赌,而且当时这么小的一个小朋友, 17岁,这么小的一个少年吧算是,青少年,突然离开学校高一,其实那种感觉还是挺迷茫的,所以也花了一段时间来调整。”
从小就害怕氛围枯燥,希望作品有趣有用在谈到拍完《后会无期》那样的文艺片后,选择喜剧题材,韩寒表示自认《后会无期》也是喜剧,并表示从小就怕氛围枯燥,“ 首先我觉得《后会无期》也蛮喜剧的,我觉得它是2014年应该也算是,如果你要说好笑的电影,在电影里数笑声我觉得前三名也排得上,只是说它表述手法很文艺。 但是呢,这部片子(《乘风破浪》)就可能会用特别快的节奏,特别商业的手段来表达这样的主题,我觉得这不冲突, 因为我一直很喜欢库布里克,然后也喜欢卡梅隆,他们都什么片子都可以驾驭,想拍忧伤的、文艺的、爱情的、科幻的、军事的、战争的,就所有的一切(题材)他们都能驾驭的很好。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优秀导演应该具备的。 ”
“因为我平时这个人吧,在很多时候氛围就怕很枯燥,包括我小的时候看有人上台念自己的作文,下面有的同学在那里睡着了。我当时心里想:我以后千万不要这样,我写的作文在上面念,或我要拍的电影,(观众)千万不能睡着,或者不能看我的书看的很无聊。这个是我潜意识里形成的一种东西,所以呢,我就特别希望东西本身有趣,所以有趣有用也是我的追求之一。”
谈到《乘风破浪》中大量的笑点,韩寒则说绝大多数都是写剧本的时候设置的,最后的效果也得益于演员的表演, “绝大多数还是剧本,因为在片场磨的往往不会有特别好的效果,我不相信有人能在片场磨出一部特别优秀的喜剧片。第二呢,我觉得演员的表演也很有关系,只有演员的表演到了那种境界,到后来你就相信“她是他妈,他是他爸”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感觉就会更强烈。所以也要感谢这些演员很优秀的表演,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演员演的没有可信度,那你其实怎么都很难去(让观众)发笑。”
《乘风破浪》拍摄期间,韩寒曾发微博征集大家看过的最俗的台词, “我本来想用一句最俗的台词来反讽一下,后来觉得可能大家get不到这个点,可能就觉得我自己很俗,后来就没有冒险用这一招。而且这种(微博网友)很俗的答案全是我以前上一部电影里的台词。”
韩寒在微博征集最俗台词,热评亮了
彭于晏很可爱,口音可以理解为福建人关于选择彭于晏来演会不会担心口音问题,韩寒表示: “一开始他会去(努力)咬字,希望说的更像普通话,我说:你不要这么说话,因为你这样的话,你一紧张反而表演不好,你就放开来说。就算台湾腔也没关系,我们后期可以配。那后来他一放松反而也说的很好,他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台湾的那种感觉,‘都是你的错啦’,就是这种,但是还是蛮可爱的,就觉得带着一点点这种感觉也很可爱,哪怕理解为他是福建人嘛,就可以啦。”
接地气的剧组
边拍边剪,中国电影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效率关于《乘风破浪》选择了边拍边剪的工作方式,韩寒直言是为了效率,“因为这样的工作效率会更高,而且这样的话,容错率会高,纠错率也会更高,就是你纠错更快,一旦有任何问题,现场第二天马上就可以纠错了。 我们其实剪辑完了以后,我们拍摄完了以后第三天初剪就结束了,第十三天精剪就完成了,然后,就是剪辑效率是非常的惊人的,应该说中国电影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效率。一来是靠我们的剪辑指导很优秀,另外呢就从我导演开始,每个人都想的很明白很透。 因为我看到有挺多人说我们的剪辑很棒,节奏也很好,其实我觉得还是得益于一个是想得明白,另外一个是专业人才。”
《乘风破浪》剪辑指导白玉侠
谈到目前中国电影的剪辑现状,“ 因为我觉得其实剪辑真的不用花那么多时间的,只要你想透了。 就很多的剪辑花了很多时间,很多导演每个礼拜去剪辑房去一次,待个三小时就出来了,然后连续一年都这么忙,最后只剩一个月了,噼里啪啦在里面剪,感觉是像剪了一年零一个月,但其实他们的有效工作时间还没有我们长。 因为我们每天结束了剪,第二天再调再剪,一道一道,我们的有效工作时间是非常非常多的。 ”
年纪越大,越喜欢美国大片谈到平时喜欢的电影类型时,韩寒坦诚的表示喜欢:“ 美国大片。喜欢看美国大片,因为我很小的时候,初中就看很多的香港电影、台湾电影、艺术片啊、东欧北欧(的电影),那个时候反而这些看得多。 后来慢慢长大了吧,反而就看这种商业片、香港电影、美国电影,觉得节奏比较好看, 而且艺术片可能(因为)我本身也是写小说出身的,所以好多的手法,但是知道他们要做什么,表达什么,他们玩的那些套路是怎么样的,所以对我来讲,反而不能很有效的打动我 ,那还不如看一些快节奏的商业片。”
综艺电影才是抢钱,因为找不到好的团队在很紧张的拍摄日程之下,韩寒直言没有遇到什么难以攻克的困难,“还好, 因为演员也都很配合,虽然大家的时间都很紧,演员的时间也都很紧,但是大家其实也都非常的辛苦。也很少存在超时这一说,其实大家都是在往一个方向努力的。 ”
而较短的制作周期可能造成的外界误解,他也话锋一转谈起了“抢钱电影”,“ 大家其实都很信任我们的团队, 因为相对来说短的制作周期人家肯定会说“抢钱啊,不抢钱啊”,但是类似的电影制作规模的, 像我、彭于晏其实都是蛮挑剧本的,然后我们也都是希望自己走更长的长线的,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抢钱)行为。综艺电影是真的会抢钱, 就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是因为任何的综艺电影,他们找不到一流的团队,就特别优秀的(电影)团队,是很难去接一部这种拍综艺类节目的电影,所以这就导致了,可能综艺电影结果拍出来质量不好。 并不是说综艺电影本身不行,比如说《爸爸去哪儿》等别的这种好的综艺电影,交给一个顶级的团队,一样拍的很好,只是那些团队不会接而已。所以最主要的还是团队本身。”
作家还是其他职业转行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能力今年几部作家转行的导演作品都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在谈到这点时韩寒表示:“我其实个人也一直想去看国庆上映的《爵迹》,还有《摆渡人》,但是因为那段时间我正好是一直在忙后期,所以就一直没能去看。国庆的时候是在拍摄,最忙的时间。然后十二月的时候是在做后期,我没有看这部片子, 我觉得电影还是要看过以后才能发表评论的。那我觉得其实无所谓什么(行业)转行的,很多导演是从摄影师转行的,甚至有从分镜师转行的、剪辑师转行的、主持人转行的、演员转行的,最关键的我觉得是他的能力,不在于他原本的行业。这个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没有必要带着对固定的某一个行业,带着某种偏见,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还是看他们做的作品。 ”
韩寒直言还未看过《爵迹》
我也有过失败, 先把眼下在做的事情做好彭于晏曾说“韩寒是想做什么事就一定能做成的人” ,而韩寒则谦虚表示:“也不一定啦,失败的事情我就不说出来了而已嘛, 有很多事情我做的失败的,做的不好的,太多了。”
虽然有过失败,但韩寒表示每件事都会全力以赴,“ 就像当年我们(《乘风破浪》)拍的时候就希望进春节,也知道春节的竞争很残酷,但是我觉得这是磨练团队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那对我们自己也有信心。 而且我们知道我们说了以后肯定会有很多人可能会对我们的制作产生质疑。我觉得他们说的也没有错,在没有看过片子之前,这都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也提供提前的看片,来让人家打消这种顾虑。 我觉得一切都是向更多人证明我们团队非常的优秀。因为电影不单单是导演本身,还是很多人一起工作的结果,就我们整个团队都非常的优秀。”
而在导演、作家、赛车手三个身份时间的分配上,韩寒表示先把眼下在做的事情做好,“还是更倾向于……我觉得眼前的工作吧, 眼前是导演那肯定是拍电影,眼前是赛车那就安心去赛车,先把事做好。赛车我也代表着一个车队他的成绩, 因为我们车队就两个车手,那今年还挺开心拿到了年度总冠军,但是就是说你也是代表一个车队的几乎一切。 那拍片子也是很重要,你也不能说在现场说去比赛就去比赛了,所以说先把眼下在做的事情做好再说。”
(采访 / 文 顾北;剪辑 许晨阳)
⑽ 韩寒拍第一部电影时的启动资金是哪里来的
按理说韩寒的第一部电影的启动资金是自己的积蓄,也就是自己多年的稿费,但是不排除还有别的投资商,比如出演的贾樟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