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影评 > 冯小刚电影怎么样

冯小刚电影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1-11 03:57:50

『壹』 拿下多次大奖,如何评价冯小刚在电影上的成就

过去三十年来,冯小刚导演一直是中国电影无可争议的第一人他奠定了中国艺术电影在国际电影的辉煌,又开启了中国电影大片时代,堪称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当张艺谋在商业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陈凯歌陷入魔幻现实主义不能自拔;姜文虽然才华横溢,但毕竟产量有限;贾科长依然在无情的批判着这个社会,故而不受广电总局待见;徐峥虽票房大卖,但毕竟在导演这个职业生涯中,还是“太年轻”;王家卫《摆渡人》的“他喜欢”,使众多文艺青年大吃一惊;

从这个趋势看,冯小刚是目前中国名副其实的“大导演”,他接过了张艺谋的接力棒,早期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和他的《我不是潘金莲》;《活着》和他的《唐山大地震》、《芳华》、《1942》;题材对比,两者是不是很相像呢?

他现在的题材总是在触碰着广电总局的审查底线,并巧妙的打着擦边球,这也是《我不是潘金莲》得以上映的原因,他有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他会在中国现行电影审查机制下巧妙的“周旋”,取得过审,即叫好,还卖座,这点真的很难得。而不是像贾科长一样,太冲,太直白,不懂得妥协,他的许多片子沦为地下,这就是冯小刚的高明之处。

『贰』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冯小刚的电影很好看,但还是有很多人骂他

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当真。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冯小刚电影好不好看,别人说好看,他就觉得好看。

开始大家说《芳华》文艺,他去看了,没看出什么,但都说好看,他也就跟着说特别好看。

后来又说《我不是潘金莲》特别牛X,他去看了,圆圆的镜头看着恶心,不过都说拍的特别高雅,他也跟着说厉害厉害,为啥厉害,他不知道。

再给你讲个笑话,你可也别当真。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骂冯小刚,别人都骂,他也骂,至于为啥,不知道。不信?

来大家一起想,阴阳合同?你是亲眼见着了,还是人家亲口承认了?偷税的事情?人家税务部门还在查,人家都没定罪,你就这么清楚这是真事?

大家骂冯小刚无非是崔永元崔先生起头的,但是崔先生说的就都是真的?他是大罗金仙啊言出法随?

所以,有些人根本就没有自己立场,都是被煽动情绪从而随波逐流的棋子,当舆论被煽动一窝蜂共计冯小刚的时候,他们会破口大骂,等过阵子,万一冯小刚被证明清白,崔先生被指责满口胡言,相信我,还是这波人,一样会骂崔先生。

不请自来!

电影好不好看说明这个导演当得怎么样,也就是说,冯小刚老师作为一个电影导演,经得了观众的考验、观众的认可、观众的喜爱,这充分说明了: 冯小刚是一个很不错的导演,还拿了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的金贝壳奖,拿了电影大国法国的文化骑士勋章!作为电影导演的他成就很高!

但是……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冯小刚这个人的人品、素质等等等等等等……

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出了名的、卓有成就的人,就是完人了,就是没有缺点的了,一有缺点,一有点风吹草动立马被怼死,片甲不留!

但其实这事太圣人了,哈哈哈,还是……最好……或许……不这么论比较好!因为冯小刚出名不是蹭人设的,他是靠电影的,当然你说违反了法律,这就很过分了,这是 社会 的原则,必须处罚!最近也没太关注冯小刚的新闻,他究竟犯没犯法不知道,估计差不离了!

如果他利用导演在剧组的权力,压榨、欺负了其他人,那这是必须要受到谴责的!但是,如果他在私生活里怎么样了,那是人家的事!咱们管不着!

打个比方,举个熟栗子:

村西边住着一个企业家,带领村里致富的!是董事长!企业卓有成效,收入颇丰,村里收入翻了一百番,大家都很开心~然而呢,这个董事长有点好色,不爱钱就爱女人!利用职务之便,迫使一个小姑娘从了他,这就是很流氓的事情了,是为人所不齿的,是作为董事长的他不称职了!另一种呢,他勾引了隔壁寡妇,出轨了——这就属于风化问题,其他人看着眼馋啊!所以,该骂骂,该不喜欢不喜欢,但是不挨着人家当董事长带领全村致富,人家还是个好董事长!

(如果你喜欢这份答案,烦请点一下“关注”,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讨论)

作品也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大家是对他的人性产生的唾弃,有钱还逃税犯法,恶心的脏圈太无法无天,一帮子下九流,明面上的男盗女娼。带坏了人民思想,如果说娘炮风是让带歪当今 社会 的阳刚之气的话,那脏圈就是带歪 社会 主流价值观的,让拜金主义盛行的帮凶,狗肉很好吃,但不妨碍狗是畜生。

冯小刚导演凭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他拍的电影既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还富含哲理和批判精神。他的电影好看,我愿意看。我对他的人品也持正面看法——尽管有时暴粗口不怎么雅。总之我没有理由骂他。至于小崔因个人恩怨骂他,其实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再说了,小崔经常满嘴跑火车骂人,实话不多,我是不敢信他的话。

没错,电影是好看。但电影好不等于人品好。就象郭mr一样,才子加流氓,也很好的融为一体,在我们这个跑风漏气的极致体制内,也牛逼的生活了一辈子。但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再完美包装的流氓,终究也逃不过 历史 的检验。

冯小刚的电影还是可以的。《芳华》就挺不错,但因为不太了解那时候的 社会 ,所以共鸣就好了些。他拍得还是不错的,至少不会是难片,比很多人都要好。《集结号》挺好的,虽然故事像两个故事般,但还是挺不错的。

『叁』 有多少人不喜欢看冯小刚的电影为什么

问题君所说,很多人不喜欢冯小刚,不再为冯小刚的电影买单,那是崔永元炮轰冯小刚之后的事儿吧。在此之前,我看冯小刚的电影局面一直挺不错的。

1989年,峨眉山电影厂出品了一部开创了中国电影语言新格局的影片——由米家山执导,张国立、葛优、梁天主演的《顽主》。在当时,都还是以主旋律电影、戏剧电影、 社会 主义家庭伦理电影为主力的中国电影市场,《顽主》无疑是个异类。三个 社会 青年,在北京开了一家3T公司,专门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

当时还只是美工师的冯小刚,看完片子后立刻闻到了电影市场变革的气息,他借鉴学习老友王朔的口语化文字风格。尝试将《顽主》的荒诞形式和王朔的痞味儿语言结合起来。也是从那时起,这两种风格的融合就成为了冯小刚今后的创作方向。

某年,以某综艺节目为依托的某电影公映,获得高票房。冯小刚对其进行了炮轰,当时跟人聊到此问题,觉得他是最没有资格去评价、炮轰的人,因为在这些以恶俗综艺为依托拍摄的电影满中国圈钱之前,掌握优质电影资源又比较俗的,就是他。

冯小刚是中国贺岁电影的开先河者,撇去人设不说,他无疑是有一定才华的。你现在看他的电影票房一般般,是因为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已被全面激活。如今票房莫名趋高的电影,未必比过去冯小刚的作品雅、深、高,都快俗出恶心来了。

这之前,他在相当一段时间领跑中国票房。他招人不待见的地方是作为一个“大导演”难得的市井,跟这个吵,跟那个争,与这个对骂,跟那个互熬。你要真是个艺术家,你哪有时间、精力、兴趣俯下身子、放低姿态,掺和到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这些世俗和俗事里。

如今人设崩塌,大有墙倒众人推的效果,其实客观想想,他曾经有那么庞大的观众基础,喜欢他的人至少在电影格调、品位上很一般,如今,这些人都跑哪儿去了。

唯一喜欢他的作品是《甲方乙方》,因为是京味儿贺岁元素的第一部。该电影元素的生命力本身不强,没完没了的重复也就没意思了,好导演都得不停尝试和突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至少不被淘汰。反言之,如果冯小刚一直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如鱼得水,也就证明了市场极端没进步、不 健康 。

最讨厌他的作品是《私人订制》,严重的套路重复,黔驴技穷的节奏。

最接受不了的是《非诚勿扰》竟然拍了两部。

他的电影给人严重的拼凑感,想到一句好词儿、一个好情节、一截好桥段,就想方设法呈现出来,严重的小品式格局。他最擅长的煽情手法其实最低端,却俘获了很多人的心。等到观众群体都成熟了,就会明白。

很多人把他和张艺谋、陈凯歌放在一起比,张、陈再差也没可比性,你拿从业者和艺术家比,怎么比。

并不喜欢冯小刚的电影,更不喜欢他多年积累的那些影迷基础,在他倒霉的时候集体消失。

我们先抛开冯小刚近期的一揽子恶心事儿,就单纯电影的好坏来谈一谈。

我一直都保持一个观点,冯小刚不是中国最好的导演,但他可能是善于钻营市场的导演,他对观众口味了如指掌,所以他的一系列电影还没有扑街的,虽然没有大红大紫的成为爆片,但无疑都能赚到钱

冯上刚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贺岁片这一概念,从最初的《甲方乙方》《一声叹息》《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等开始,一年一部贺岁,几乎垄断了贺岁档。冯氏电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一个 搞笑 ,走喜剧路线,在他的电影里,不要找什么艺术和意义,就是逗你一乐。

所以说,他在电影圈的地位,虽然混的脸熟,但一直也没有张艺谋和陈凯歌他们高,因为张艺谋有《红高梁》《活着》、陈凯歌有《霸王别姬》等这些电影艺术上的高峰,和冯小刚相比,他们对电影艺术的追求更单纯更初心一些。

也许是他意识到了这种差距,所以在这些年有了名声之后,开始不再单纯走以前的风格,他先后尝试了《集结号》《唐山大地震》《我不是潘金莲》等类型影片,一个导演,一生中如果没有一件拿得出手的杠鼎之作,是很悲哀的一件事儿。

所以公平的讲,冯小刚的人品不论,只管电影的话还是有部分人喜欢看的

对于冯小刚的电影,怎么说呢。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看定影就图一个乐。

冯小刚的电影我是从《甲方乙方》开始的, 甲方乙方的经典不用赘述,台词金句迭出,人物个性十足,节奏紧凑不显凌乱的结构彰显着导演的才华横溢和奇思妙想。 二十年前的冯氏幽默如此打动人心。一个好导演,一群好演员,一个好故事,一部好电影!用老百姓的故事,讲述老百姓的冷暖,充满了人情味和年味,每个小故事都很接地气,开始还略幽默滑稽,越往后却越感人肺腑。

再到后来的《不见不散》《大腕》《天下无贼》《集结号》等一部部电影,让我们看到冯小刚在电影上面的才华。其实冯小刚不止导演作品好,演技其实也是能算上一流了,在《功夫》中的表现,就可见一斑。再到后来更是凭借着《老炮儿》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真正的影帝。

现在的冯导比当年多了成熟少了锋芒,即使时不时博人眼球的唇枪舌战让人觉得他还是那个不驯的冯小刚,但他确实是变了,愈加花哨的技巧令他的才气愈发捉襟见肘。

然而江郎才尽是因为思想令人复杂。艺术之纯粹,源于艺术家一尘不染的赤子之心,从赤子之心变成追求的那一天起,他就输了。

这个问题的提问者,应该是受近期崔永元事件影响。

其实客观一点来看,冯小刚导演拍的片子真心不错,近几年来比如《1942》《芳华》《我不是潘金莲》,都是一些紧抓 社会 焦点,比较能引起一部分人共鸣的电影,不能以偏概全。

王朔的小说开启了一个京式调侃时代,从最初的编辑部的故事开始,一路成就了很多电影人,冯小刚是其中之一,也是目前做得最出色的之一,也是他开启了冯氏幽默,国内贺岁片的开创者之一,也带出来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和演员,这是贡献,无法抹去的成绩。别的,不讨论,也不发表任何没有资质的评论。谢谢

问我吗?14亿中国

『肆』 如何评价冯小刚在电影上的成就

如何评价冯小刚在电影上的成就?

个人认为,冯小刚开创了国产电影的新局面。在他之前,大多国产片导演走的都是所谓的国际路线,拍一些富有旧中国气息的东西,行走在各大电影节,获得很多荣誉,而在本土的票房市场上,则根本不行。是一位优秀的商业片导演。这一点可以说毋庸置疑,票房成绩就能证明。

1、了解观众口味

冯氏喜剧开启了中国贺岁片的先河,并一路走红。和葛优的黄金搭档,太太徐帆的支持,张国立等好友的相助,还有一众当红明星的加盟,保证了影片的演员阵容,加上王朔、刘震云的编剧,使其制作水准稳定。

更重要的是,电影的题材均从大家喜闻乐见的生活中汲取,反映的是老百姓在当下的真实经历,因为熟悉便有了亲切感,能发自内心的捧腹大笑。这也是冯小刚的高明之处,他太懂得迎合并讨好普通观众了。

『伍』 冯小刚拍了这么多电影,为什么票房相对来说不是很高

半写实电影

从《唐山大地震》到《1942》,从《我不是潘金莲》到《芳华》,一部又一部的半写实电影成为了冯小刚一直不肯割舍的题材。

《天下无贼》里刘若英哽咽地吃烤鸭,《唐山大地震》里徐帆那句你这是去哪了啊,《集结号》里张涵予那句我的兄弟就埋在这煤窑下面我证明,《芳华》里的苗苗那句你能抱抱我吗,都充满了感动,让人流泪不止,但是本来想去放松地看完冯导的电影心情只会更沉重。

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电影院绝对不适合去看冯导的电影,冯导的电影更适合一个人在家里静静地看。

『陆』 如何评价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

《芳华》应该是前几年比较热门且评分较高的一部文艺青春片。电影出的时候我也正值我所认为的青春韶华阶段。时隔近四年,我回头看这部电影,并不是想追忆谁的青春,感念谁的芳华,而是以一种现在的人来看有点“左” 的思想审视这部电影。总的来说,《芳华》就像一部伤痕文学作品,雕刻着虚无主义的伤痕;像一首朦胧又彷徨的诗歌,模糊意识形态的定位。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电影剧情的发展来看,片中两个主角的出现和遭遇,一个是在贬低集体主义,一个是在唱衰英雄主义。不难发现冯小刚常通过塑造文工团部分成员的负面形象来制造矛盾和对比,不断借此方法突出何小萍敢爱敢恨,善良单纯的正面、令人心生怜爱的形象。好像在那个强调集体主义的时代,干部子弟就该咄咄逼人,对待新人就该高高在上,文工团内部就该勾心斗角、落井下石。

『柒』 抛开电影之外的纷争,冯小刚的《手机》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手机》是冯小刚执导的一部作品。冯小刚的经典幽默喜剧至今仍以导演培训学校为例。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由葛优饰演的主持人严守一把手机忘在家里了。严守一和情人在手机里的秘密被妻子于文娟发现,不久二人离婚。后来,她和戏剧学院的老师沈雪成为了男朋友和女朋友。在生活中,沈雪注意到严守一把手机的模式改成了震动,开始怀疑。原来,严守一并没有和情人武月分手,这让严守一的生活越来越糟糕。那么抛开电影之外的纷争,冯小刚的《手机》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接下来是小编的碎碎念:

『捌』 冯小刚时隔6年再度主演电影,他的演技究竟如何

怎么说呢,个人觉得冯小刚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在对待角色上面还是有很强的代入感。

说起冯小刚这位知名导演,相信很多观众都是非常的熟悉和了解,看过他所导演的电影,很多人都还是很受欢迎的,至少在他的电影当中能够感受出电影所带来的内涵,这一点可能和其他数导演来讲冯小刚最近的一些导演作品还是很经典的,至少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冯小刚对电影事业的那份热情和执着。所以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冯小刚也再次爆出将翻拍《忠犬八公》这部电影自己将担任主演。

总之不管怎么样对于冯小刚他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外界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所以从他自身导演的作品来看她所出演的角色,肢体上和语言上都能够发挥的淋漓尽致。

『玖』 冯小刚的电影(冯小刚新片口碑爆表)

稳了!

黄轩、杨采钰和徐帆主演,冯小刚新片《只有芸知道》继淘票票点映开分9分之后,12月18日晚猫眼评分出炉:9.3分!

这是一部不管你过去对冯小刚,其人或其作品,爱也好恨也罢,看完后,都一定会重新认识他的电影。

猫眼和淘票票双九分的高口碑,是经过两轮超前点映,逾万名观众给冯小刚新片打出的分数。

昨晚跟刀刀一起去看点映的闺蜜,在影院里哭完半场,回家后半夜发来消息:“如果是你的话,你选择做先走的人,还是留下的人?”

还没等我回答,闺蜜就说:“我要做留下的人,因为我要好好把爱人送走,要不然,我不放心。”

跟闺蜜一样的人不少,翻翻微博,有位女观众昨晚看完《只有芸知道》的点映,彻夜难眠,今天凌晨两点发文说:“现在都睡不着,2019年我流泪最多的电影,后劲儿太大了。现在脑子里都是一条蓝色长椅、一个牵着大狗的男人,他在等她回家。”

的确,冯导新片后劲太大,大风大浪都见过如贾樟柯也说:“即使心硬如我,也绷不住了”。

新片里的两句戳心台词,也被看过电影的观众牢牢记住了: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过的日子。”

“半路留下的那个人,苦啊!”

看完冯小刚新片的观众,似乎有两种“观后反应”:有另一半的人,在为“先走还是留下”的提问而揪心失眠,没有另一半的人,同样会“大脑空白”。

有位年轻女孩昨天深夜发文:“看完电影之后,脑海全是空白,留下的那个人,苦啊,但觉得她很幸运,有个那么爱她的人,也很感慨他们遇到的人,房东林太、梅琳达、还有最后那位船长,都是善良温暖的人。希望我们都是被偏爱的那个,如果没有,也多爱自己。”

冯小刚新片,为何让国人向来并不张扬的情感,释放得如此强烈?当然是:真实。

除了建立在冯小刚挚友张述与爱妻之间真实经历的剧情故事,也来自冯导这一次的讲述方式:是如此克制、豁达、沉静。

让我想起苏轼在《与侄书》中,关于文章之道的论断:“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非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只有芸知道》,与苏轼名篇《江城子》同样讲述了一个“永失我爱”的故事。

漂泊半生的男人隋东风,中年猝失妻子罗芸,随后他决定替亡妻完成遗愿,他带着她的骨灰看了鲸鱼、回到了故土……当隋东风一项项完成了妻子的愿望,也完成了与爱妻的道别,他重新拿起笛子,重新开始生活。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告别,冯小刚的电影,从来不惧怕面对“死亡”,也向来善于诠释“告别”。

在《大腕》里,他用荒诞解构“死亡”。在《非诚勿扰2》里,他用哲学讨论“告别”。在《芳华》里,他用一场盛大的欢舞,为“不可追的青春”做祭文。

《只有芸知道》,对死亡和告别这两个议题,选择了看似平淡实则绚烂之至的表达。

震撼的美景与沉静的叙述形成反差,别离的痛楚与表演的隐忍形成反差。

黄轩的表演,杨采钰的表演,都是收着的。

餐馆被烧那场戏,黄轩没有特别大开大合的情绪,只是默然蹲了下来,可通过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

海上撒骨灰那场戏,黄轩更是将永失我爱的肝肠寸断,向内收到几乎极致,却丝丝点点渗透进了观众心里。

不愧是大导们最爱的男演员。

全片表演,只有一处是“放”的,就是徐帆长达2分钟的个人独白。

徐帆扮演的“林太”在隋东风(黄轩 饰)与罗芸(杨采钰 饰)的婚宴上想起了已故的丈夫,失声痛哭,一句“想他”,两个字不但承包了千万观众的泪点,同样看哭了监视器后的导演冯小刚。

从电影语言到表演,新片气质上的克制和沉静,与观众观影时的情绪,形成了一种强烈反差。

《只有芸知道》最后,黄轩坐在长椅上的那一幕,久久留在我的脑海里。

《芳华》也有这一幕,何小萍和刘峰坐在长椅上,过尽千帆皆不是,遍体鳞伤鬓如霜,才有了一个久违的拥抱。

张国立在北京首映后,用了八个字来形容冯导新片:“安安静静、干干净净”。

李少红导演则感慨:“小刚拍得最暖心的一部电影。像是他人生经历万千浮华和风浪之后,突然平静下来,体会到最宝贵,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爱,是那么简单。是生活,又那么平凡。”

在过去21年里,拍摄了8部爱情电影的冯导,在年过六旬时选择脱掉铠甲。

“纯真年代嘻皮笑脸是刀枪不入的铠甲,年过六旬是时候直面本心了,在《芳华》里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里我脱掉了铠甲。我双鱼座,就别伪装成变形金刚了。”

向以辛辣著称的冯小刚,这一次在新片里,落笔处温柔万分。

我今年62岁了,过了60岁之后,我们的性格好像被身体支配的,会改变,心肠越来越软,总想拍一些纯粹美好的故事 ”,冯小刚在路演时说。

可是,“老炮儿”柔软起来,真要命啊!

仔细想想,若是能破开铠甲,一探这八部爱情电影的内核,就会发现:冯导的心上,开了一朵悲观主义的花朵。

有观众看完新片,也发现了这一点:“虽然冯导被称作喜剧导演,但爱情一直‘藏’在他的电影里。”

《夜宴》里有句台词,贯穿于冯导作品始终:“我想让他知道,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抛弃他,我不会,爱情不会。”

这句话,跟《只有芸知道》新片里,徐帆说的一句台词呼应上了:“爱会化解一切,留下的人,会带着惦念更好地活下去。”

新片里,脱下铠甲之后,冯导一如过往那些年,用温柔又犀利的讲述方式,唤醒那些对情感已经麻木的心灵。

这,就是冯小刚新片“后劲太大”的原因。

有位观众在昨晚的点映之后,写道:“听到对极光许愿可以实现,我幼稚地对着电影屏幕,许了愿望,我希望这一生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坐在我右边的人,父母,都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一生没有那么多追寻的东西,父母在、爱人在就够了。电影里说,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

是啊,人生这条路上,我们经常奔跑得太快,忘记了回头看看身边的绝美风景。

也忘记了最平凡、最珍贵的东西早已在身边。

幸好,这个冬天,我们遇上了这一部电影。

今日主笔:某小刀。

@刀刀叨文艺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拾』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影片,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很好很让人有感触。《芳华》是用电影艺术反映了导演和编剧的那一段亲身经历,我想这是最主要的,怎么看这部电影,自有每个人的感受和见解。

很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军人看过芳华这部电影之后都落泪了,久久不能平静!小刚导演的电影没有之前电影的娱乐性、票房号召力。未来五十年之后再看冯的电影你会发现它是可以穿越时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就是芳华。

冯小刚的军人题材的电影,尽管有很多人不接受其中的一些片断和事列!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 都会觉得比较贴近现实!现在的人也许觉得不可能,但它们还真就发生过!冯小刚只是大胆把他讲出来而已!不过军人的情感表达得非常到位和感人!希望冯小刚还有军人题材的电影出现!

阅读全文

与冯小刚电影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孩子的游戏电影有哪些 浏览:426
投资电影产业股东应该注意什么 浏览:88
下载的电影右下边有电影名字怎么办 浏览:904
花样年华电影粤语免费观看完整版9 浏览:784
平板视频怎么播不了电影 浏览:449
阿甘正传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浏览:966
小红军电影大全免费 浏览:346
网剧如何改编电影 浏览:668
朋友圈免费看电影怎么赚钱 浏览:803
香港太空馆电影如何 浏览:235
哥斯拉大战金刚是什么电影 浏览:520
电影剧本有多少场景 浏览:405
快手怎么发完整电影求解 浏览:25
如何远程同步看电影 浏览:848
荒火电影免费看 浏览:912
迅雷下载电影怎么移到手机里面 浏览:114
欧美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影 浏览:530
中国大的电影公司有哪些 浏览:64
丹麦电影评价怎么说 浏览:546
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喜剧在线看 浏览: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