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关乾隆皇帝的影视作品
《上书房》(袁弘饰乾隆)
《戏说乾隆》(第一、二部)(郑少秋饰乾隆)
《皇上保重》(刘德华饰乾隆)
《乾隆王朝》(焦晃饰乾隆)
《乾隆大帝》(古天乐饰乾隆 )
《宰相刘罗锅》(张国立饰乾隆)
《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二、三、四部)(张铁林饰乾隆)
《还珠格格》(第一、二部)(张铁林饰乾隆)
《还珠格格》(第三部)(狄龙饰乾隆)
《大内群英》(第二部)(万梓良饰乾隆)
《江南京华梦》(陈浩民饰乾隆)
《金玉满堂》(江华饰乾隆)
《玉指环(也称才子佳人乾隆皇)》(王皓饰乾隆)
《少年嘉庆》(张国立饰乾隆)
《天下粮仓》(聂远饰乾隆)
《龙凤奇缘》(张铁林饰乾隆)
《新嘉庆君游台湾》(寇振海饰乾隆)
《乾隆下江南》电影(刘永饰乾隆)
《书剑恩仇录》
Ⅱ 乾隆皇帝电影版有那些跪求。那位高人指点。连续剧就免了。
乾隆皇帝奇遇记
Ⅲ 推荐几部历史性比较强比较真实的电视剧或电影
《东周列国志》《大明王朝1566》《汉武大帝》《康熙王朝》
纪录片《前清秘史》《世界历史》《大国崛起》《中华历史五千年》《故宫》
这些应该够你看一阵子了。呵呵……
Ⅳ 有没有和珅被嘉庆处死的电视连续剧或电影没
和珅被嘉庆处死的影视剧有《梦断紫禁城》《乾隆王朝》。
1,《乾隆王朝》
《乾隆王朝》是由叶大鹰执导,焦晃、陈锐、贾一平、卢燕、咏梅、左小青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讲述的是王朝继续发展与守业,同时也展现了乾隆王朝盛极而衰的命运。在乾隆王朝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下,危机暗涌。
2,《梦断紫禁城》
《梦断紫禁城》是由北京翰宇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张友龄、王忠伟执导,王刚、宁静、李丁、冯远征、茹萍、盖丽丽主演的古装剧。
该剧主要讲述乾隆四十年至六十年,陕西状元、监察御史王杰和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朱珪为民族和国家利益,不顾个人身家性命安危,与大贪官和珅进行殊死的斗争,并协助嘉庆皇帝扳倒和珅的历史故事。
(4)乾隆王朝电影怎么样扩展阅读
《梦断紫禁城》主要角色:
1,和珅
初出道时也曾立志报效国家,并与廉洁的大臣朱珪、王杰结为莫逆之交。但他后来被贪官拉下水,走上受贿敛财的道路。此后,朱珪和王杰两人联手展开与先敌后友的和珅的较量。先后与相夫教子的妻子冯月瑶、理财有道、风骚蚀骨的妾长二姑以及巾帼不让须眉的名门之后青莲结下一世不解情缘。
2,王杰
少年气盛,刚烈耿直,不撞南墙不回头,一开始与和珅还是好朋友,后来发现彼此志不同道不合,方才分道扬镶,与朱珪联手展开与和珅的较量。
《乾隆王朝》主要角色:
1,爱新觉罗·弘历
年号乾隆,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实际掌权六十三年。乾隆在位前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的顶峰,但其在位期间也因轻视西方而失去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机。
2,和珅
和珅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贪官、权臣,太上皇乾隆驾崩后和珅被抄家,在被抄家时和珅家的财产相当于当时清朝中央政府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
Ⅳ 为什么在《乾隆王朝》里和坤的形象和我们历史教科书上的差这么远
一
和珅何以招来杀身之祸?
油头滑脑、不学无术的大贪官和珅的形象家喻户晓。和珅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乾隆年间,他做到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权力仅在乾隆之下。那么,历史上的和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身世回顾
《和珅列传》是嘉庆年间整理的原始档案,详细记录了和珅的身世和他的经历。
和珅(1750-1799),字致斋,原名善保,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他生于乾隆十五年,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他祖上是今辽宁清原县人,清初随清帝入关,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
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较好的教育,十来岁时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
乾隆三十四年,20岁的和珅继承祖上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第二年,参加顺天府科举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不过,没有功名的和珅,后来却因颇有才学主管了许多文化、教育事业。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岁的和坤被任命为三等侍卫(正五品),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仕途转折
皇帝的侍卫很多,但为什么和珅会得到乾隆的赏识?
《庸庵笔记》记载:某日乾隆要外出,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乾隆责问:“这是谁的过错?”众侍卫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珅应声说道:“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乾隆马上将他升了职。
另一说法是,某日乾隆在轿中背诵《论语》,忘了下文,和珅顺口背了出来,乾隆很是欢喜。总之,年轻的和珅英俊潇洒,又颇有才学,可能在某一偶然的机遇中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从此时来运转,飞黄腾达。
乾隆四十年闰十月,26岁的和珅被提升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四十一年正月,授户部左侍郎,三月授军机大臣,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
短短半年,和珅从一名普通的侍卫,进入清王朝权力的最高层,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
云南查案
《和珅列传》中记载,乾隆四十五年正月(1780年),31岁的和珅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一起远赴云南,查办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
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
随后,和珅又向皇帝报告说,云南的行政管理混乱,许多州县都出现亏空,需要彻底清理整顿,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赞许。
当年五月和珅回京以后,又进一步向皇上表述想整顿云南的盐务、钱法和边防事务的具体意见,都得到乾隆的肯定。
云南的案子和珅办得很出色,确实表现了他的才华,所以和珅在回京的途中,就被提升为户部尚书。
结亲皇家
时隔一个月,乾隆给和珅6岁的儿子赐名丰绅殷德,又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公主许配给丰绅殷德,两人于乾隆五十四年结婚。
这门亲事,既给和珅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又使和珅在政治上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和珅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做错了什么事,也不会受到处分。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苏四十三造反,和珅受命与大学士阿桂一起督军镇压。前方将帅本来快要取胜,但和珅先到一步就瞎指挥,竟然转胜为败,致使总兵图钦保被打死。
乾隆知道情况后,命令和珅马上回京。和珅回京后,不但没有受到处分,反而兼任了兵部尚书。
据史料记载,和珅从继承三等轻车都尉,直至他获罪前后的29年中,重要的封官就有47次之多。
乾隆四十一年,27岁的和珅被授予军机大臣。3年后,领班军机大臣于敏中去世,英武殿大学士阿桂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当年在军机处任职的还有大学士王杰、尚书董诰和福长安。阿桂、王杰、董诰都讨厌和珅,结果就出现了五位大臣每天不在一起办公的奇特现象。
为此,御史钱沣专门上了一道奏折,请皇上下令恢复军机大臣在一起办公的规定,这一奏折矛头指向和珅,乾隆承认奏折所反映的情况是对的,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乾隆知道阿桂与和珅不和,常常让阿桂在外领兵或查阅工程、办理案件,军机处的实权自然就落在和珅的手中。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就曾听说“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多才多艺
和珅究竟是凭借什么功夫,讨得乾隆皇帝如此欢心呢?
和珅并非后人传说的那样不学无术。相反,他还是很有才干的。据《和珅列传》记载,和珅的记忆力惊人、聪明决断、办事利索、多才多艺。乾隆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特别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
和珅另一手腕就是投其所好。乾隆一生喜爱做诗、书法,和珅为了迎合乾隆,在这些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乾隆的书法很见功力,和珅的字酷似乾隆,可能是他刻意摹仿的,乾隆后期的有些诗匾干脆交由和珅代笔。挂在北京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据考证就是由和珅代笔。
弄钱好手
乾隆在晚年时仗着国家繁荣昌盛,生活奢华,大兴土木。他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三十个行宫;他在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仿造江南风景;建造娱乐场所;80岁时举行万寿大典。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银子,当时国库已枯竭,银子从哪里来?
在这种情况下,乾隆非常需要像和珅这样的人,因为和珅是一个弄钱好手。他在不大动用国库的情况下,就想方设法满足乾隆的需要。
皇帝八十大寿,和珅命外省三品以上大员都要进献,在京各部长官要捐出工资,淮南淮北的盐商要捐银四百万两。
和珅还创立了议罪银制度,就是让有过失的官员交罚款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银子,多则数万两、数十万两。这种议罪银直接交到内务府,入了皇帝的私人腰包。许多督抚大员都受到过这种敲诈,而他们对付的办法就是把损失层层摊派下去,最后加倍落到了老百姓头上。
大肆搜刮
努尔哈赤后人昭梿在《啸亭杂录》中说,和珅多方搜刮勒索,使得原来入不敷出的内务府,没用几年的时间就扭亏为盈。乾隆的腰包被塞得鼓鼓的,能够随意享乐,当然高兴,对和珅也就更加依赖了。
和珅不仅在崇文门税关勒索商人和官员士子,而且通过各种方法搜刮大量银两与珍宝。和珅在填满皇帝腰包的同时,也在毫不含糊地往自己怀里装银子。凡是外省进贡皇上的礼物,都要经过和珅这一关,有时交一二件给皇上,其余都落在和珅的手里。这些珠宝分别藏在许多地方,在当年和珅的住宅,有一部分珠宝就藏在特制的夹墙里。
这种事情,打着效忠皇上的旗号,自然不容易被人发现,就是发现了,谁又敢说三道四呢?
看来,和珅是认准了这样一条:只要讨得皇帝欢心,其他什么都好办,哪怕是犯了什么过失或是顺便也给自己搂钱,皇帝也不会在意。那么,和珅既然已经把乾隆皇帝伺候得到了离不开他的程度,又怎么会丢了性命呢?
和珅之所以能够成为乾隆的宠臣,权倾朝野,不仅因为他给乾隆搞到了不少银子,更因为他在官场玩弄权术也十分高明。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所有这些,最终都未能挽救他的性命。
培植势力
和珅一方面依靠乾隆掌握朝中大权,同时利用权术拉帮结派,培植亲信,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和珅拉拢亲信军机大臣福长安,福是乾隆孝贤皇后亲侄子,其父傅恒和哥哥福康安都曾任军机大臣等高官。此外,山东巡抚伊江阿,和珅的老师吴省钦、吴省兰等,都成了和珅的亲信。他的弟弟和琳,更是几年之内就从一个内阁言官升为四川总督。
和珅对那些正直大臣,则不择手段地排挤打击。大学士松筠对和珅不屈服,被发配到边远地区任职。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德高望重,和珅总想扳倒他。军机大臣王杰、董诰也是和珅压制的对象。
和珅对付同僚的手段非常高明,讨好皇上更是与众不同。从当时朝鲜《李朝实录》中可以看到来华朝鲜使臣的描述:和珅虽贵为大学士、军机大臣,每当皇帝吐痰时,他就马上端个盆子去接。
参劾权臣
由于和珅的种种恶行,总有人想弹劾他。当然,那并不是传说中的刘墉,实际上刘墉比较圆滑,不敢仗义执言,反而是一些级别不高的官员敢于碰硬。
乾隆五十一年《夏季档》记载:御史曹锡宝本想参劾和珅的家人刘全,从中打开缺口。但他做事不慎,将奏稿拿给同乡吴省钦过目。吴省钦连夜向和珅告密,曹锡宝因此事被革职留用。
曹锡宝等人没有搬动和珅,反而使和珅有所警惕,他决定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以绝后患。他规定:以后所有送给皇上的奏章,都必须同时送一份副本给军机处,这样谁去皇帝那儿告他的状就不容易了。他还规定,御史位置空出时,只能用60岁以上的老臣担任。和珅用权力几乎把所有通向皇帝的渠道都堵死了,这样他以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嘉庆继位
嘉庆元年,乾隆把皇位传给第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当起太上皇。但遇上国家大事和重要人事任免,他都要亲自过问。
形势发生变化,和珅不得不采取措施防备嘉庆。他一面极力讨好嘉庆,又竭尽全力限制嘉庆培植自己的亲信。嘉庆即位时,他的老师朱珪时任广东巡抚,上了一封表示庆贺的奏章,和珅就跑到乾隆面前告了朱珪一状,不过乾隆未予理睬。
嘉庆元年八月,乾隆准备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嘉庆向老师表示祝贺,和珅又向乾隆告状,说嘉庆笼络人心。这次乾隆生气了,幸亏军机大臣董诰劝谏,乾隆才作罢。但不久,和珅还是鼓动乾隆将朱珪从两广总督降为安徽巡抚。
和珅还将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监视嘉庆的言行。
嘉庆二年,首席军机大臣阿桂病故,和珅成为首席军机大臣。大学士王杰因看不惯和珅告病退休,董诰因为母亲守孝也回了老家,在军机处和珅可以呼风唤雨。
这时乾隆已年老力衰,记忆力下降。和珅真正成了乾隆代言人,他的专横比往日更甚。
嘉庆城府很深,他把和珅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却不露声色。当有人说和珅不好时,嘉庆反而批评说:我正要依靠他来治理国家,你们为什么来说他的不是呢?甚至有些重大事情仍然让和珅去处理。这样,和珅终于被麻痹了。
权臣垮台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珅的靠山倒了。当天,嘉庆任命和珅与睿亲王等一起总理丧仪大事,并召朱珪迅速回京。
正月初四,嘉庆谴责在川镇压白莲教的将帅冒功请赏,并解除对这件事负主要责任的和珅与福长安的军机大臣职务,命他们昼夜在大内守灵,隔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正月初五,官员纷纷上疏,弹劾和珅弄权舞弊,犯下大罪。
正月初六,嘉庆进行人事调整。
正月初八,嘉庆命令上奏文件直接送给他,军机处不得抄录副本。
正月初九,在公布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宣布革除和珅、福长安职务,交由刑部,并命查抄和珅家产。
正月十一,嘉庆宣布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并要各省督抚表态。
正月十五,直隶总督胡季堂首先表态,请求将和珅凌迟处死。
正月十八,在京大臣奏请将和珅凌迟处死,将同案的福长安斩首。嘉庆表示,为了国家的面子,恩赐和珅自尽。对福长安改判死缓,但要让他亲眼看着和珅自尽。
随后,除了和珅的亲信伊江阿、吴省兰、吴省钦等人受到处分外,其他由和珅保举或向他行贿的官员都不予追究,保证了政局稳定。
富可敌国
嘉庆为什么要铲除和珅?
有人说和珅被杀是因为他太富了,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说他的家产值白银8亿两,是清王朝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所以招来杀身之祸。
从查抄家产的清单中可以看出,和珅长期把持崇文门税关,索贿受贿;大量兼并土地;开设当铺银号,放高利贷;开设煤窑、跑运输……大量银子进入他的私囊。
巨大的财富使和珅过着帝王般奢华的生活,他在北京、承德等地都建有住所。和珅在北京什刹海畔建起豪宅(今恭王府),府内甚至仿乾隆宁寿宫建起楠木房,并仿皇帝建制修建垂花门等。和珅还在北京海淀建有淑春园,即今北大未名湖。
和珅不仅享受着姬妾成群、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梦想着死后像皇帝一样风光,他在河北蓟州(今蓟县)修建巨大坟墓,规格甚至超过亲王,民间称之为“和陵”。和珅被抄家时,坟墓被平毁。
和珅被抄家时,除各处房产花园外,还抄出银子300多万两、金子32000多两;土地10多万亩,收租房屋1000多间;各处当铺银号以及各种珠宝、衣物等。其总家产折合白银约有1000万两。当时,清政府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七八千万两。
杀身之祸
通过和珅仿皇帝建制修建房屋、陵墓等,不难看出他已不光是贪恋钱财,权欲之大已到了惊人地步。这才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主因。
嘉庆四年,嘉庆在张诚基奏折上批示:“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
其实嘉庆对查抄和珅的家产是适可而止的。嘉庆四年正月,他在直隶布政使吴熊光奏折上明确批示,“不必过于株连搜求”。甚至后来大臣萨彬图奏称目前抄出的不足和珅家产十分之一,请求再深挖严追时,遭到了嘉庆的严厉批评。
由此可见,嘉庆杀和珅是因他权力太大,已经严重威胁到皇权,嘉庆甚至怀疑他可能会谋反。
不过,嘉庆对和珅的功绩和才能还是肯定的。嘉庆十九年,清国史馆将编好的《和珅列传》送嘉庆过目。嘉庆见记载极简单,只记录了和珅的官阶履历,很不满意。他批示:和珅并非一无是处,他“精明敏捷”,任职30年还是做了很多事的。只是和珅“贪鄙性成,怙势营私,狂妄专擅”,才不得不加以重罚,为此嘉庆下令重新编写。
盛极而衰
乾隆时期,和珅也许运气太好了,盛极而衰。嘉庆元年以后,和珅的家庭接连遭到不幸。
嘉庆元年七月初七,被和珅视为掌上明珠的次子刚满两岁就夭折了,当时他正随驾避暑山庄,听到这不幸的消息极为伤心。
两个多月后,和珅弟弟四川总督和琳又染瘴气身亡。和氏兄弟手足情深,和琳又是他官场上的一大支柱,突然暴亡,和珅格外悲痛。
嘉庆二年,和珅的孙子夭折。
嘉庆三年,和珅结发三十年的妻子冯氏也撒手而去。和珅虽妻妾成群,但与冯氏感情最为深厚。
不到一年,和珅本人也成了泉下之鬼。和珅死后,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在河北蓟州草草埋葬了和珅。
和珅始终认为是被自己的才华给害了。和珅的确是个有才的人,但他最大的才华却是玩弄权术。他能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靠的是紧紧傍着皇帝、讨得皇帝欢心的本事,然而这种本事却不能让他永远享受富贵,最终还是皇帝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二内容简介:
和珅在当政的短短25年里,就聚敛了如此难以想象的钱财,在惊骇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和珅究竟有何手段,竟然在乾隆皇帝眼皮之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清朝几乎15年的国库收入卷入私囊?且看他空前绝后的四大敛财手段。
那么,他的庞大家产究竟有着哪些奇珍异宝?他又有着怎样非凡的手段,竟然可以创纪录地攫取如此让人瞠目结舌的钱财?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纪连海教师,将与我们一同清点和珅蔚为壮观的家产,曝光他疯狂敛财的隐秘手段,并探究这位清朝第一贪官真实的心路历程,揭示他的贪婪之谜。《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全文)
这一讲我们给大家介绍,和珅贪婪的原因和他敛财的表现。我们继续来分析一下。
我这里有一组数字,来源于清末一个著名的外交家,清朝一个著名的外交家薛福成,他写的一本书叫《庸庵全集》,他这《庸庵全集》里面专门有一节,这一节的题目叫《查抄和珅家产清单》,我给大家念一念,看看和珅家被抄的时候,他们家有多少家产。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60000两,纯金,大金元宝100个,有人说才100个,我没说完,1000两一个,100个,多少,十万两;小银元宝56600个,这也不多啊,100两一个,566万两。还没完呢,这还只是九牛一毛,接着念。银锭900万个,900万个,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铜钱,150万文。还没完呢,吉林人参600余斤,玉如意1200余柄,皇上家有多少?他们家有1200余柄,珍珠手串230串,还有珍珠,您那珍珠不算,我说的珍珠是桂圆那么大的珍珠,人家记的就是桂圆大珍珠,10粒,大红宝石10块,大蓝宝石40块,看来还是红宝石值钱,银碗40桌,咱就算一桌10个,谁家一桌才摆10个啊,银碗40桌,珊瑚树11支,每支都一米以上高,那时不是这么记的,三尺有余,珊瑚树11支。还有,纱缎绸罗,绫罗绸缎,做衣服的料子,一共有14300匹,毛呢哔叽20000板,狐皮550张,貂皮850张,还有其他的皮又各种粗细皮56000张,铜器和锡器361000件,名贵瓷器10万件。还有床,什么床,成炕的床,满炕就是一个床,一张床,什么床,金子做的,镂金八宝炕床24座,西洋钟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家人606名,妇女600名。查抄时曾经把和珅的家产编为109号,其中26号已估价的价值多少钱呢呢?价值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还有83号没估价。如果按我们估价的再一算,又应该有8亿多两,那也就是说和珅的家产一共有多少,一共有11亿两,11亿两是一个什么概念,还真不好说。
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7000万两,11亿,什么概念?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和珅当政多少年?25年不到,他自己家产多少?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都给他了,太能贪污了,太有钱了,这么多钱怎么弄来了,你搬也得搬一会儿吧,清朝国库15年的收入让您搬也得搬会儿,他哪弄的啊,有的人就问我,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清朝的制度有问题?您别说,清朝的监察制度没问题,问题在于什么,我举两个例子,咱们上一讲说了,这和珅担任户部尚书,管钱的,还担任一个什么官啊?管官的官,监察部长也是他,他自己贪污又自己查,您说能查出来吗?不是制度问题,他利用了乾隆皇帝对他过度信任,这才是他能够敛财成功的秘诀。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招,受贿。
他受的贿,跟别人不一样,有的人给你钱,行贿,他是被动的。的确和珅受贿都是人家主动给他钱,而且特别愿意、特别高兴,高兴给他钱,为什么呢?我们可以想到,您作为地方官员,您作为一个小官,你要想升官,怎么升啊?要千方百计地去找门路,打听消息,看看上面有什么动静?我应该怎么做啊?所以那时候不净见这些人吗,地方官员勾结,巴结太监,为什么勾结巴结太监啊?太监挨着皇上,他好见到皇上啊,一见到皇上,皇上一句话就知道,哦,我该怎么做了,所以历史上这种事多了。何况和珅?和珅几十个官职于一身,从他那儿一不留神跑出一句话是不是自己就可以升官了?所以很多人都特别愿意给和珅送礼,这个送礼而且还能够立竿见影。您升官了,和珅我告诉您一句话,您升官了,您升官之后,您赚大钱了,您能不回报我吗?您肯定回报我和珅,和珅就这样赚钱了。
咱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说的是有一个叫国泰的人,我查了一下,史料里面都管他叫国泰,实际上姓刘,汉军籍,应该有姓,但是没人说。国泰这个人呢,当时当特别小的一个官,泗阳县令。泗阳现在在微山湖底下,找不到了,泗阳县当时在山东,他就当泗阳县令,当县长。官太小了,后来想办法,不行,我得升官,主动就给和珅送礼,结果和珅就记住了,国泰这个人。说1780年,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和珅抓住机会了,马上给国泰写了一封密信,信中说,今年某某时,某某月,某某天,乾隆第五次南巡开始,乾隆一生有六次南巡啊,第五次南巡开始,我估计他今年肯定要去泰山祭天,还肯定要去孔庙祭孔,祭祀孔子,孔府、孔庙、孔林。然后他从山东奔江苏那边走,那这路上必然会经过你的泗阳县,在你泗阳县他不会跟你这儿住,你要想让他跟你这儿住怎么办,他又不进县城,他就走大道,我算计着,乾隆爷从你县哪儿过呢,县城正东边,50里地,那个马路边上过,你要有心你在那儿给我修一个行宫,给皇上看,修得好看一点,要修得跟世外桃源一样,不能跟北京城一样,北京有的宫殿你那儿也有,皇上看了还不烦,你得修得有点变化。国泰闻讯立即招募全县的能工巧匠开始修,修好了以后开始晾屋子,晾房子。
转眼乾隆帝1780年真的动身了,真就南巡了,他这一动身南巡,还真的祭完了孔庙,祭完了泰山,祭完了孔庙还真就过了泗阳县,在马路上,就听着,因为他在马路边上,很小的道,四周都是土地,也不挨着县城,就听着潺潺流水之声,好像这儿怎么那么好啊,瞧瞧然后和珅就引着皇上,您看是不是那边有什么动静?瞧瞧,和珅就把他引到宫殿里面去了,乾隆爷一看,这么高兴,哎哟,世外桃源,太好了,谁修的?和珅说,这个县的地方官叫国泰,您想召见他吗?召见,马上叫过来,乾隆爷就让和珅把国泰给叫来了,国泰早跟和珅串通一气了,所以面对着皇上说话滔滔不绝,问一答一,答得非常好,和珅在一旁敲锣边,国泰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皇上还不升官?乾隆爷一高兴,立即降旨,升国泰为道台,不是县长了,是什么了,道台就相当于地级市的市长,当官了,市长。您想,和珅一封信,国泰从县长当市长了,花的谁的钱?花的政府的钱。讨谁的高兴?一个人高兴,皇上高兴啊,您想想,这个和珅没费劲。所以有了这件事,国泰立即从家里卷了20万两白银送给和珅,感谢和珅。他应该感谢,别的投靠和珅的那些人,没有投靠和珅那些人,谁不动动心眼。哎呀,瞧人家国泰,命多好,和珅一句话,我也赶紧送礼去吧,送了礼明天也许我就升官了。和珅家门口门庭若市,他能不发吗?这就是和珅发财的第一个,受贿,发人情财,合法的,你想想对不对?和珅给国泰出主意的时候他没想国泰给我多少钱,我就是白给你一个主意,正好皇帝从那儿过,捎带手,你干好了是你的功劳,干不好跟我没关系,讨皇上高兴就升你当官,皇上升你当官,你就得感谢我,就给我钱,这种受贿应该说在当时没有人责怪,这谁都觉得理所当然的,在当时的社会里,和珅这种做法是很正常的,现在不见得了,不是那样。这是和珅敛财的第一种手段,受贿。
和珅敛财的第二种手段那就是贪污了。
说起贪污,那你怎么贪污?你得利用职权进行贪污,和珅最容易贪污的职权是什么?财政部长,管钱的,和珅在户部任上,28岁就担任户部尚书,一直担任到49岁,21年。那你说,他要利用这个职权得贪污多少?所以和珅可以利用这个职权进行贪污。诸位,我说的是可以,不是说必须。为什么呢?我查了,查了正史,满清朝的正史没有一个史料,没有一段史料证明和珅在这个官职上贪污过,没有。有的都不是正史,都是野史,说他怎么怎么贪污,编的故事编得可好了。我其中看到一个最能证明他贪污的野史是这样说的,您听听他贪污过没有,说野史上说,北京城当时只有一个税关,只有一个关口,在哪儿呢?崇文门。进进出出的人你到这儿都得上税,上税的人包括几部分:一部分商人在这儿上税,一部分官员得上税,还有一部分,你上北京,三年考一次试,三年考一次进士,举人考进士你得上税,这三部分人上税。有人说我也是商人,我就卖菠菜的,那不上税,不算,小本生意不用上税。刚才咱们这三部分官员、商人和举子们得上税。那你官越大,上的税越多,这是崇文门税关。咱们谁都清楚,北京崇文门的税官那最肥差,再肥也不会肥过这儿,乾隆皇帝对别人都不放心,我这个角我给别人,别人都贪污去了,满朝我瞧瞧,也就和珅,还值得我信任,让他干吧,和珅就担任了崇文门税关的头。
有一天,山东的布政使,布政使就相当于省长,山东省省长从山东进京,你那阵儿当官,隔三五年你都得来北京一趟,见见皇上,考问考问你,瞧你干得怎么样?这一年正好赶上他来了。山东布政使叫什么名呢?叫陆中丞。这么一个人,他从山东任上来北京,他还不知道北京的规矩,所以到崇文门一进来,人家不让进,你交税,我没钱,我哪儿有钱啊?没钱不让进。没办法,人知道他是官,官不让进,官想进就得交钱,他一想,算了,把官帽放旁边,官衣脱了,我一个老百姓,那是我家人,他带了三个人,把衣服脱了,把帽子脱了,让两个人给我看着,把被子搁那儿,褥子搁那儿,有人说还有被褥?对啊,那个时候外地进京的官员,你都得走驿路,你得走固定地儿,有驿站才能住,驿站里面提供马匹,不提供被褥,你进京你就自己背着被褥来,所以陆中丞把换洗的衣服,把被子、褥子、官衣、官帽都搁旁边了,自己一个人这回我进去行了吧,我就是老百姓一个,要钱没有,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人家没法,给他放进来了,进来以后,跟别的大臣借衣服,借官衣、官帽,借被褥,他也总得有俩朋友,这样算是见了皇上。
我看到的,和珅在户部尚书任上贪污的事,这个是最典型的。所以我看完这段,我就有几个想法,我觉得,这件事不能证明他贪污。
第一,在户部尚书任职,和珅贪污过没有?史料,正史上没有,这是野史,野史首先不可信。第二,即使这件事是真的,也不能证明他贪污了,不但不能证明他贪污,也不能证明是他属下贪污,为什么?收税,这个税拿自己家去,没有证据证明,说他拿自己家去了,野史里面都没说。第三,即使他的属下贪污了,这也不能证明和珅贪污了,顶多给和珅一个什么罪呢?就是用人不当,用人失查,承担连带责任,和珅不是直接责任,所以我说这个叫什么,是可以贪污,但是并不能证明他的确是贪污了。
除了户部之外,和珅还掌管着一些和钱有关的职务,比如内务府的几个门脸,一个内务府的粮库,你说皇上家一顿饭吃多少粮,有人统计过吗?今天运十吨,十吨吃几天,不知道吧,运没运进和珅家谁也不知道,粮库,内务府的粮库,和珅是内务府总管,这个咱们前面介绍了,这是第一个管职。
第二个
Ⅵ 乾隆王朝和珅演员
陈锐 饰 和珅
陈锐,出生于1961年,广东省广州市人,中国电影演员。
1978年考入珠江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相继出演《梅岭星火》、《东方剑》等影片。2007年参演《上海王》饰演黄佩玉;2012年参演《娘要嫁人》饰演齐之君;2013年参演《大陆小岛》。
《乾隆王朝》是由叶大鹰执导,焦晃、陈锐、贾一平、卢燕、咏梅、左小青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Ⅶ 乾隆王朝中十公主的扮演者是谁
左小青,1977年6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99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财神到》,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02年,出演历史剧《乾隆王朝》。2004年,因在都市情感剧《中国式离婚》中,饰演娟子一角而被观众所熟知。2007年,主演青春情感励志剧《大约在冬季》,并获得2010年华鼎奖最佳女演员奖。2009年,出演时装情感剧《苦咖啡》。
Ⅷ 大清十二帝影片
满清十三皇朝 全部
《太祖秘史》——清太祖 努尔哈赤
《少年天子之顺治篇》——顺治帝 福临
《康熙王朝》、《康熙秘史》、《少年康熙》 ——康熙
《雍正王朝》——雍正
《乾隆王朝》——乾隆
《嘉庆皇帝》——嘉庆
《末代皇帝》——宣统帝 溥仪
Ⅸ 谁能介绍些好看古装电影剧
我给你推荐一些古装历史电视剧和电影:
原始社会:
《伏羲女娲》
战国、西周、东周: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越王勾践》
《孔子》(92版)
《屈原》(95版)
《东周列国》 (分为《春秋篇》、《战国篇》)
《大秦帝国》(07版)
《西风烈》
秦汉:
《楚汉风流》
《陈胜王》
《汉刘邦》
《吕后传奇》
《秦始皇》
《汉武帝》(1997版)及其“公仆版” 《汉武大帝》(2004版)(前一部重“史实”,比较客观;后一部重“精神”,比较感性——可以对比观看)
《司马迁》
《昭君出塞》
《王昭君》(1987版)
《汉宫飞燕》
《蔡伦》
《张衡》
三国两晋南北朝:
《诸葛亮》
《关公》
《三国演义》
《乱世妖后》
《北魏冯太后》
《胡笳汉月》
隋唐:
《隋唐演义》(1996版)
《隋炀帝》
《开创盛世》(2006版)
《大唐名相》(1991版)
《贞观之治》(2006版)
《武则天》(大陆1993版)
《大明宫词》
《贞观长歌》
《文成公主》
《唐明皇》
宋辽夏金元:
《赵匡胤》
《杨家将》(大陆1991版)
《大辽太后》
《包公》(大陆1986版)
《贺兰雪》
《敦煌》(中日合拍)
《苏东坡》(1995年孙松版;2008年陆毅版)
《李师师》(1991年何晴版)
《岳飞》 (1991年樊志启版)
《梁红玉》
《辛弃疾》
《成吉思汗》(电影版,电视版)
《蟋蟀宰相》
《魂断钓鱼城》
《北条时宗》(中日合拍)
《马可波罗》(中意合拍)
明代:
《传奇皇帝朱元璋》
《郑和下西洋》
《郑成功》(陈庭威版)
《大英雄郑成功》(何家劲版)
《大明王朝1566》
《海瑞》
《海青天》
《戚继光》
《明宫三大案》
《袁崇焕》(大陆1986版)
《谁主中原》
《江山风雨情》
《长河东流》
《秦淮八艳》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中国、菲律宾合拍)
《琉球之风》(1993年日本大河剧,中日合拍)
清代
《努尔哈赤》(大陆1987版)
《皇太后秘史》
《孝庄轶事》《孝庄秘史》
《康熙大帝》《康熙王朝》
《雍正皇帝》《雍正王朝》
《乾隆王朝》
《宰相刘罗锅》
《大清洗冤录》
《前清秘史》
《嘉庆皇帝》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演义》
《垂帘听政》
《洪秀全》
《太平天国》
《火烧圆明园》
《北洋水师》
《胡雪岩》
《乔家大院》
《末代皇帝》
《满清十三皇朝》(香港亚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