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夺冠》这部电影上映这么多天,影评怎么样
从这部电影的评价上来看,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的电影,亮点比较少。
就在前段时间,《夺冠》的导演陈可辛发了一篇微博,他这样写道:“女排夺冠的路上一向都是难,难,难。我们剧组拍摄也一样。三年的难,难,难。终于等到9月25日这一天。”事实上的确如此,《夺冠》这部电影也是一波三折,经历了春节档撤档、重新定档、再次提档后,《夺冠》终于上映了。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发稿时间,《夺冠》票房已经累计7.76亿。
那么,为什么《夺冠》这部电影不那人让人看好?
事实上,这主要还是因为体育题材的电影受众太少,这种题材其实并不太适合用电影的方式去呈现,哪怕足球篮球这种受众广得多的运动也几乎没有大爆的电影。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改名和撤档的原因,毕竟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观众的热情也被消耗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夺冠》上映的时间其实有很大的问题,刚好在国庆档之前,虽然排片很高,但是由于市场非常冷清,基本上这部电影也很少有人会去看,除非是非常喜欢排球的人。
总而言之,现在市场对《夺冠》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也许是由于时代的原因,现在的主力观影人群对女排精神没有概念,因此,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意思。
㈡ 外界对电影《夺冠》做出了什么点评
整整8个月后,影片终于在9月25日与大家见面,从“中国女排”到“夺冠”。
一些队员刺伤了肉,他们的腿被撕开了。墙上的每一个洞都是队员们经过数千次练习才凿出来的--
真的,很苦。
在会场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自行车大队、电影院张贴的海报和女孩们制作的波浪卷。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已经快几分钟了。
㈢ 韩国电影《冠军》影评500字
当时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出于对车太贤的喜爱。不过故事就如简介所言,平铺直叙,没有多少高潮迭起。不过总是这样的简单让我们内心感动。这是一部讲述对胜利,对亲情,对生命的珍惜的励志剧。
片中不得不让我吐槽的两个地方是,永远2B的韩国黑社会及永远长得相似的女主角。我总是觉得在哪个地方看到永远类似的妹纸。
冰雹,现实中名为露娜的瘸腿马,对于胜利的追求令人唏嘘,虽然电影中的冰雹并没有像现实里,最后取得冠军,华丽的谢幕,但是这份追求,另坐在电脑前看着它眼睛的笔者我都觉得自己可耻的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了。but,今天是星期天,就让我可耻的浪费一下吧。
片中车太贤的对手也值得让我描述一笔,体育,除了胜利与失败以外,也不乏有对于情心的,对于友谊的一面。最后引领着冰雹及车太贤往正确的终点奔跑,也许是出于报恩,但是这不也是体育中令我们心驰神往的一面吗?——虽然我本来以为他们要慢慢的踱步走向终点呢,看来编剧狗血的程度还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啊。
不得不说最后车太贤掉落马背的地方,其实他是自己跳下来的,因为他知道冰雹已经不行了,为了减轻冰雹的负担,也为了让冰雹放弃奔跑,他毅然跳下马背。好像很多人没有看出来。人类,之于动物也不只是工具,尊重一切生命,挺好。
㈣ 电影夺冠播出后网友都是如何吐槽和评价的
其实在夺冠这一部电影播出之后,网友们给予的评价多数还是一些好评,像吐槽还是很少看到的。那么可能有一些观众的吐槽是认为对于整个的故事可能并没有那么的真实,毕竟你在去创作作品的过程之中,是要在真实的故事上面再去加一些艺术的成分的。你不可能去把一个真实的故事完整的呈现出来,因为你做一个艺术的作品创作的话,你其中必定是要有符合艺术范围的东西在的。
所以说在看到他们的这个呈现之后,整个人有一种被激励到的感觉,那么其次的话呢,就是这个作品之中选择的这些演员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不错的。这些演员虽然说本身不是女排成员,但是他们对于这个角色的塑造,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到位的。你在看到他们的表演之后,你会很容易的被吸引进去,整个故事的情节也会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感受。所以说我在看完这一部电影之后,我认为他还是非常不错的。
㈤ 日本票房《壮志凌云2》初登场夺冠,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影片的
提起《壮志凌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很多人都是通过这部电影对于飞行员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立志想要当一名飞行员,如今《壮志凌云2》已经在很多国家上映,在日本这部电影初登场就夺得了收视冠军,网友们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都非常的高,一方面大家认为这部电影圆了他们年轻时的梦想;另一方面大家看到了汤姆·克鲁斯的风采依旧,都非常的激动,影片中很多动作都是汤姆·克鲁斯亲自拍摄非常的真实,所以这部影片能够获得大家的喜欢。
三、最后这部电影圆了很多人年轻时的梦想,所以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特别喜欢。
当年在看第一部影片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没有看过瘾,想要看第二部,如今《壮志凌云2》出现也算是圆了他们的梦想,可以说对于这部电影很多人都有一种怀旧的心情的,所以网友们喜欢这部影片。
㈥ 《奇怪国家的数学家》夺得韩国电影票房冠军,你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是什么
我认为这部影片的主题较为鲜明,内容极具深度和广度,口碑和质量较高,这就是我的评价。因为我的确特别认可该影片的剧情和人物设定,而且该影片能够带给我们新鲜感。而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样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且获得我们的支持和认可。
某些韩国影片的确能够成为观众的选择对象之一,因为这些影片不仅能够抓住观众的心理,而且会进一步引起我们的共鸣。例如影片《奇怪国家的数学家》,该影片夺得韩国电影票房冠军,对于这部影片,我的评价有三个:
一、该影片的质量远超同类型影片。
我对这部影片有着较高的评价,因为我特别喜爱剧中的人物和相关的剧情。相较于其他影片而言,这部影片的确具有更高的质量,因为其画质、剧情、演员和影片的背景毫无瑕疵。影片中隐瞒身份的北韩数学家能够与南韩学生建立深厚的情谊,并且传递社会正能量和温暖,这就是该影片的价值和质感。
以上就是我的相关评价。
㈦ 电影夺冠真实评价
电影《夺冠》以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为主线,再现了中国女排3个不同的阶段,中国女排现役队员的参演更让影片增色不少。作为中国体育的最大IP,想把“中国女排”拍好并不容易。导演陈可辛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做减法围绕两代女排队员和3场比赛来讲故事。《夺冠》并非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无声,远没有《夺冠》这样受关注。除了中国女排这一特殊题材之外,拍摄手法、故事处理、人物预设等方面,陈可辛都拿捏得比较到位。
中国女排是一个集体,要想还原过去30多年历程,135分钟的影片时长是不可能的。陈可辛说,过去两年的故事积累,足足可以拍5部电影。如何取舍,如何更准确地还原、展现女排精神,这就要求导演和编剧得有取舍。
从1981年至今,中国女排共拿到10个世界冠军,《夺冠》一头一尾选取了其中两场比赛,对应新老女排两个阶段。
第一场是1981年第3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在最后一场3比2战胜日本队,拿到中国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另一场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但影片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中国队决赛3比1战胜塞尔维亚的那场球,而是聚焦到与东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队的8强战。
这两场比赛虽时隔35年,却是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时代在变、队员在变、对手在变,但中国女排的精神从未改变。
上世纪60年代,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的调教下一度创下118场国际赛事连胜纪录。中国队能在大阪从霸主日本队身上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对提升国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用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话来说,“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你们后悔一辈子!”
里约奥运会与巴西这场球也是世界排坛的经典之战。此前小组赛,中国队以第4名的成绩勉强进入淘汰赛,8强对手则是世界第一、主场作战的巴西队。从2008年至2016年,中国女排与巴西队的交手战绩为1胜18负。即便这样,中国女排仍顽强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后接连战胜荷兰和塞尔维亚夺冠。
巩俐称出演女排英雄压力与挑战并存。
之所以选择郎平为主线,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成绩和影响力,更因为她是唯一一个全程见证和参与了中国女排成长的人。郎平运动员时期随中国女排拿到4个世界冠军,执教期间又率队拿到3个冠军。中国女排的10个世界冠军中,有7个直接跟郎平相关。
《夺冠》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老女排,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
㈧ 韩国电影《冠军》观后感、或者是内容
前几日看了部电影,名为《冠军》,觉得这是一部很棒的电影,画面精美且韵味深长,令人看后沉思良久。虽然片名是冠军,但是在整部影片中,似乎所有的人对于冠军都没有很强烈的欲望,这有别于许多其他有关比赛的影片。影片后半部分都是在写比赛,可是导演突出的,并不是比赛本身,而是大家对李承浩的关心和李承浩的坚持,不放弃。在济州岛认识的朋友们组团来劝阻他,驯马师尝试让别人来骑冰雹等等,导演都在有意识的,用周围人的一系列行为来潜移默化的让观众忘了冠军的重要,陶醉在父和女,人和马之间深厚的感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