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为何受欢迎
看了非诚勿扰,看完了还是挺高兴的。倒不是一个纯粹的喜剧,剧中舒淇扮演的笑笑一度让我心揪,葛优所演的秦奋也是属于那种嘴上没正经但是人品正直实在的一个角色,这样的两种人都是讨我喜的,因为在他们身上能看到一些我,以及我的一些念想。
我是重情的,却没有笑笑那般不近人情的近乎单纯痴情;我是现实的,却又没有秦奋那样的实在和洒脱。我羡慕这些个性,却也有些惧怕,羡慕别人,成为了别人,也就不是自己了,怎样的态度,都有相应的无奈和苛求。
今年应该是去影院看片最多的一年,却也是惊喜和失望最多的一年,新片其实大多都是图热闹,但是我还是庆幸没去影院看《赤壁》,我想下部我也肯定不会去影院看的,事实证明,好奇害死猫啊。
最后,不管是人还是电影,有诚意的,敬请骚扰吧。
『贰』 求《非诚勿扰》影评以及对 女主人公 的分析!!!!
海归秦奋(葛优 饰)的天才发明“分歧终端机”因能公平和平地解决人类分歧,被风投者以200万英镑高价买走。秦奋也开始踏上网上征婚的路途,一路笑话不断,不是重遇Gay友,就是遇到推销客,秦奋颇有点心灰意冷,以致遇到清冷女子梁笑笑(舒淇 饰)时便开门见山请求对方说明来意。这次更为棘手,笑笑爱上有妇之夫,陷于苦恋中不停挣扎,这次纯属听从家里人安排才出来与秦奋见上一面。不再打算再见的二人尽情地分享了生命中最隐秘的秘密。
然而不久,打算和旧爱分手的笑笑找到秦奋,说要嫁给他,但想与他先去北海道一趟。因她与旧爱的爱情是在那里开始的,如今想在那里结束。秦奋答应了。二人踏上北海道之旅,秦奋在北海道的老友对他们盛情招待,三人游遍北海道各处,秦奋知道自己得不到笑笑的心,却不知道笑笑心中抑郁难解的结正冲向海底的漩涡……
这部影片确实回归了到冯小刚早期拍摄影片的风格中去,整个故事情节和拍摄手法与《不见不散》有着出奇的相似,只是《非诚勿扰》在拍摄画面和情节上更追求唯美,当然唯美也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的,毕竟冯导现在已经是名导了(也拍过史诗巨作《夜宴》、战争片《集结号》等等,不过反响如何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呵呵),可惜拍电影不是作饭啊,回归是回归了,但味已经变了,也可能是由于个人原因对(冯式幽默+感人情节+出奇意料的结尾)的这种味道已经厌倦了,总之感觉就是一般,没有自己应有的特点在里面,但是正如冯导自己说的作为一部贺岁片他确实起到了让娱乐大众的目的(比一些港台和欧美的商业片要强多了),但做为冯小刚的回归之作确实有些让人失望(可能是希望的越多失去的越多,有点要求高了)。总体来说这部片子正如媒体前期报道的一样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冯式风味的影片,作为一部娱乐消遣的片子去看还行,但是没有触动你内心深处的那种感觉(就是看完了没什么感觉,这大概就是定义娱乐和商业片的概念吧-_-!),相比《集结号》给观众带来的心灵的震撼,这部电影真的有点不痛不痒的,不知道是冯导拍摄太多影片导致这部没有什么创意,还是其他的原因,记得前些日子看CCTV-6采访冯导的时候问冯导说:为什么片子叫非诚勿扰?冯导说:是自己诚心诚意拍的一部电影,是一部真诚的电影....,今天我也是诚心诚意的看完这部片子,但看完之后感觉好象并不是这样......失望啊!!
冯小刚在电影开始的旁白中说道:大地鲜花盛开,孩子们重展欢颜。冯小刚 “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主角”招牌贺岁剧已然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最坚强堡垒,巍然耸立于十年来的每一个因之而温暖的冬天,这一次又以《非诚勿扰》的名义走进观众的视野,相信冯小刚花5000万元拍的能够博回两个亿票房的豪言绝非虚言,“中国的观众最认可的就是我们这种带点文艺的商业片”。
但是,今年的冬天因为金融海啸的到来而显得比往年更为冷峻严酷,纷繁世事让人更添失败主义的无常和焦灼。包括《非诚勿扰》在内,我感觉今年真正让人自始至终开怀大笑的贺岁片几乎没有,反而都不约而同有一个共同的悲凉主题:孤单。
《叶问》的叶问是孤单的,《女人不坏》里的3个女人是孤单的,《桃花运》里的5个女人是孤单的,《硬汉》里的刘烨是孤单的,《爱呼2》里的林嘉欣是孤单的,《梅兰芳》里的孙红雷对章子怡说:“谁毁了梅兰芳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
《非诚勿扰》里的葛优和舒淇更是企图通过征婚及被征婚的方式解除彼此的孤单。
孤单为什么不约而同成为今年贺岁片的主题?
孤单常被视为是“人类痛苦最普遍的来源之一”。在即时通讯如此发达的资讯奴隶时代,孤单似乎早已渗透到每一个现代人最忘乎所以的灵魂深处。
《非诚勿扰》也不例外,冯小刚这次相对以往的冯氏喜剧多了几分浪漫的同时,更多了些伤感和孤单,因而也更为精准地把握住了当下国民的基本心绪状态。
冯小刚说:“今年发生了很多的事,雪灾、地震、金融危机,其实大家觉得2008年有点不太顺利,但我还是相信未来是不错的。所以要拍一个喜剧让观众在年底的时候心情放松一下,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当然一部电影是没有那么大作用的,但是一部电影可以让观众在看的时候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一种放松。爱情故事总是有些忧伤,我觉得应该变成一个开心的、励志的,以给大家打气的状态来拍这个电影。电影还是为大众服务的,尤其《非诚勿扰》这部电影,用电影忘掉今年的忧伤。”
冯导在片中将舒淇设计成第三者,更多考虑的还是从故事的合理性出发,在冯小刚眼中,舒淇也是一个很性情的人,跟影片中的梁笑笑有着一些相似的特质。生活中舒淇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人,不喜欢化妆、不打扮,很性情的一个人。很多时候也不好热闹,喜欢独处。她在生活中更是沉默居多,她自己坦言最近几年不喜欢和其他人在一起,拍完戏之后就愿意一个人呆着。
这种孤单构成了舒淇特有的魅力,让无数男人象葛优那样在内心深处迷恋和牵挂着她。
人的一生就是逃离孤单的过程,是一种对于喧嚣的厌恶。寂寞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总在你思想毫无遮拦的时候悄然而至,侵袭着你的心灵,让你无法回避。
但《非诚勿扰》中让我最为震撼的还不仅是葛优、舒淇两人的浪漫爱情故事,而是在快结尾时,在日本北海道,他们在日本的中国朋友、影片中的配角乌桑在送别葛优演的秦奋,独自开车回家,边开边哼着一首关于友情的日本民歌,汽车穿过高速公路,穿过黑泽明曾经拍摄过《梦》的那条著名山坡,突然,他把车停在路边,突然痛哭起来,那一刻我的眼睛也顿时潮湿起来,一种彻骨的孤独感突然漫延着我整个的心绪。
突然觉得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孤独的,只不过大多时候我们不去想,或没法去想。
孤单是感觉跟别人缺乏有意义的接触,是一种内在的空虚,有时掺杂有悲哀、灰心、被孤立、不安、焦虑、被拒绝,常感到自己被排斥在外,不被需要,或被人拒绝,有时即使是在人群之中也觉孤单。
乌桑代表了无数在现实生活中无所归依的孤独身影,他们的肉身和灵魂相互遥迢,为了生存而被迫成为独自一人,任痛苦、绝望和不愉快肆意地吞噬我们,使我们用尽力气也难以挣脱。
孤单源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使得人与人不再有密切的接触,孤单因此成为通病。孤单更来自我们不曾察觉或承认的罪、来自罪恶感,所有的责任、感情、承诺、道德、传统、忍耐,都可能是孤单的源头。
《非诚勿扰》不同于冯小刚以往的贺岁电影,它在愉悦大众眼目的同时,也赋予了电影本体明确的精神向度,它藉着明媚的影像重新建立人与人的深度关系,澄澈了孤单的解决之道。
『叁』 《非诚勿扰》这部电影看后的感想
不会欣赏, 没觉得怎么好
『肆』 你怎么评价电影《非诚勿扰》
首先我在非诚勿扰这部电影中明白了很多关于感情上的事情,在我看来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而且很现实,虽然剧情有些老套,但是他的教育是非常大的,而且主角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的,他说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值得观看。
『伍』 《非诚勿扰》这部电影好看吗看完后有什么感触
感觉这部电影刚开始时是冯氏幽默
让人搞笑
分歧终端机展示后范围的一句“刷不了赖了”让人搞笑
及上面(胖太阳)回答的第一点
后面征婚那段独白也有意思
在一个个接待征婚者时
有模仿《爱情呼叫转移》的嫌疑
感觉无聊
后面一起去北海道旅游那段
没法说
因为我没看懂
那段最没意思
总之
不看后悔
看了不会立刻后悔
我也是现在来十分后悔
敬上
『陆』 电影非诚勿扰想告诉人们什么~
冷幽默频频让读者发出会心的微笑,而在貌似肤浅的“搞笑”背后,却能洞见故事温情和深沉厚重的一面--对生活的积极、对友情的真诚和对爱情的执着。
『柒』 非诚勿扰这部电影想表达什么
很搞笑,不过看过之后再回想,好像就没什么(我是指内涵),不过还是很值得一看
『捌』 《非诚勿扰》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大体内容是什么
非诚勿扰(TS)剧情介绍葛优扮演的有“特殊才能”的“海归”,想通过征婚的方式解决终身大事,影片的故事由此展开。舒淇扮演方中信的情人,方中信家有娇妻,但又不舍情人,这让舒淇很郁闷;而舒淇的父母不知道女儿的情况,逼着她与葛优相亲,没想到还真擦出了火花……
经过4年的转型,冯小刚终于干起了老本行——继续拍他擅长的贺岁喜剧。昨日获悉,今年冯小刚的喜剧贺岁片《非诚勿扰》由华谊投资5000万拍摄,该片的成本虽然只有他上部《集结号》的一半,但也创下冯氏贺岁喜剧最贵的纪录,这部反映都市男女征婚的喜剧片目前正在海南热拍,并将于今年年底国内上映。
据王中磊介绍:“《非诚勿扰》这个片名来自冯小刚导演亲笔给葛优写的‘征婚启事’。”据知情者透露,电影的卖点也恰好是这个片名的反讽,虽然叫《非诚勿扰》,但葛优面对的征婚女青年将五花八门、纷扰不断。在开拍之前,冯小刚也曾表示:“这一次你要不笑,除非给自个儿打一针麻药。”为求故事“真实”,冯小刚今年“五一”秘密在婚介所进行现场“征婚”,所以剧中一些小单元都是真人真事。《非诚勿扰》是冯小刚用独有的视角记录了今天中国都市男女的众生百态,妙趣横生之处颇有些给大龄青年指点迷津的意味
『玖』 【非诚勿扰】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具体讲的什么
具体讲的是葛优扮演的角色去登征婚启示,寻找伴侣的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里面对话很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