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亲爱的》中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我的外婆年已七旬。一头短发像罩上一层白霜,一双大眼已深深陷进眼窝,嘴里的牙几乎全脱落了,一双粗糙削瘦的手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血管又青又紫。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刻记着七十年来的千辛万苦。但她仍然精神瞿铄,满脸红光。
那个学生,一边揉着自己的中指,一边看着陈老师的手,只见那两只手确实和一般人的手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伸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圆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起来总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妈妈不会打扮,不会跳舞,可她有一双巧手。妈**手纤巧、灵活,那白净、细柔的手指更显眼。妈妈织起毛衣来,那手指活动得像穿梭一般,令人眼花缭乱,不大会儿,就织起了一大片。
我有一双普通的手。手掌有点儿圆,软绵绵的,上面横竖交错着几条弯弯曲曲的手纹。指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手指伸直的时候稍微有点弯,像一把拉不开的弓。白嫩的手指肚儿中间凸了出来,指头尖尖的,上面深深地嵌着一片粉红色的指甲。
我妈妈是个眼科医生,她和所有的妈妈一样,有一双普通的手。这双手不曾于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曾创造过什么了不起的奇迹,但这双手整天忙碌不停,当人们进入梦乡时,这双手还没停止工作。
谁都有一双手。工人有一双强壮的手,演员有一双柔软的手—一我奶奶呢,却有一双长满老茧而又闲不住的手。多少个日日夜夜,她那双闲不住的手,为我们这个家庭带来了幸福和欢乐,使我们家里经常干干净净,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这双手,多少次让我们感受到它的温暖啊!
1. 想起过去所受的委屈,姐姐不禁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
2. 得知公公心脏病发作,不幸去世的消息后,婆婆悲痛欲绝,哭得死去活来。
3. 爸爸不让妹妹吃冰淇淋,妹妹难过得哭了起来,泪眼汪汪地跑进房里。
4. 眼看一场大火夺走了最亲爱的人,陈叔叔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悲伤,顿时放声痛哭。
难过得流下眼泪 不禁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
哭得死去活来 泪水模糊了双眼 哭得像个泪人儿
控制不住心中的悲伤,放声痛哭起来
“现在的年轻人都懂事啊,都懂得尊老爱幼,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得以发扬啦,我真是高兴!”这是我们在慰问老人时老人的感慨。
㈡ 细节描写片段
1动作描写: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摘自《一夜的工作》)
她又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盯着蝴蝶,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脚尖小心翼翼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又急又气撅着小嘴,双手往腰上一插,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2神态描写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深怀科举失败的隐痛,不幸这隐痛又被别人给戳到,他那点可怜的自尊簌簌跌落,这里的神态描写生动细腻的刻画出他内心隐痛被戳到时的痉挛,挣扎。
——《孔乙己》
3语言描写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红楼梦
4心理描写
林德太太感到自己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她的脑海里不断涌现出带上了惊叹号的语句。一个男孩!所有人当中居然是玛瑞拉和马修首先要领养一个男孩!从一家孤儿院领养!这个世界真是完全颠倒过来了!她今后不会对任何事感到吃惊了!再也不会了!
晚上,在牧师馆和阿兰太太谈话之后回到家里,安妮悄悄地跪在了窗边,在柔和的月光下,她喃喃地从心底里感谢上帝对自己的保佑,虔诚地祈祷自己理想将来能一一实现,之后便躺在白色的枕头上进入了梦乡,遨游在充满希望、明亮、美丽的梦幻世界中。
——《绿山墙的安妮》
㈢ 关于细节描写的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摘自《背影》)
2、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摘自《红楼梦》)
3、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摘自《一夜的工作》)
㈣ 笼统地说,在一部电影中,大段的细节描写在电影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看看枪火,很多细节都在镜头里,要自己发现
㈤ 描写细节的片段(50字左右)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细节描写: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
《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我 的 同 学 (人物描写片段)
瞧她那黝黑的脸蛋,透露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了她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虽然个儿矮,也并不强壮,但她仍然疯狂地热爱运动。正如她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点,雷打不断!
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
“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小子,不错嘛!”她握紧了板子,轻轻地把球往空中一抛,以闪电的速度把球运了过去,留下两声脆响。对手是个能将,不好对付。时间过去了很久,也没分出个胜负。她心里有些着急,那黄色的小球似团小火焰,烧得人心里发慌,尽管她左闪右闪,提打旋杀,对手却纹丝不动。
她心中很是恼火,额头上的汗珠都要发烫了,她一声怒吼,眉毛把汗搅在了一起,球“刷”地蹦了过去,正中对手要害,对手往后一个踉跄。冷不防输了一个球!
1.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执著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因盲眼而被忽略了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
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㈥ 电影剧本要有细节描写吗
要啊 不过要转化为试听语言的,人物的表情是可以直接描写的,但是不可以太细腻,不像小说那样,它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剧本是为银幕而写作哦,表情这个可以直接写。至于心理描写,在电影剧本中有另一种表现方式。有得心理活动可以通过表情来体现了,但是相对复杂的一些,比如内心的想法,可以通过内心独白,也就是心声来表现,很多方式的。
㈦ 关于细节描写的片段
1、只有二十个月的乔治特,是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五月里她还在吃奶,现在她把小脑袋抬起,坐在摇篮里,望着自己的脚,开始咿咿呀呀地说起话来。一线晨光落在她的摇篮上,很难说得出到底最像玫瑰色的是乔治特的脚呢,还是清晨的阳光。
2、妹妹刚生下来时,样子真难看:塌鼻梁,肿眼泡,整天闭着眼睛睡觉。圆圆的脑袋上,长着毛茸茸的头发,小脸儿通红通红的,一点没有她现在这么好看。
3、我的弟弟小国,长得挺逗:圆圆的脑袋,脑门上留着巴掌大的一块头发,长着两只招风耳,见人就咧着嘴笑。实际上,他是心里坏。他刚刚会玩,就跟我着对,我拿啥,他要啥,奶奶给我做的纸老虎、胖娃娃,他抓过去就玩,我摸都摸不到。我要写字,他就夺铅笔;我吃馒头,他连鸡蛋都不吃了,也要吃馒头……
4、小毛头长得很小,头只有我的大洋娃娃那么大;脸圆圆的,红红的,像只大苹果。她睡得很甜,两只眼闭得紧紧的,像两条线;两根眉毛像两只弯弯的新月;小嘴巴经常一动一动,好像在吃奶。她浑身被小被子包住,还用绳子扎紧,一动也不动。
5、她大概叫琅琅,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凸额头,塌鼻梁,一头顶柔软的卷发,总是不声不响,像个沉静的小哲学家。
6、乌黑油亮的头发,红红的小脸蛋,两只小眼睛像小猫那样睁着,伸直了他胖胖的手臂,手臂上还有五个小窝窝。
7、何满子四岁,剃个光葫芦,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一样。
8、这小家伙,才五岁,长得特别惹人喜欢。大脑门,高鼻子,一双跟他妈妈一样漂亮的黑眼睛。他整天跟在爷爷身后转,给爷爷传话,取东西,送报纸。别人说他是爷爷的“警卫员”。
9、姐姐七岁,是一年级学生,穿着白衬衫和蓝色的学生裤,胖墩墩的像个小东瓜,又像是个胖鼓鼓的花生米。她的名字就叫小胖。她跑起来很吃力,脸蛋累得通红,微微凸出的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
10、梁好是我四姨的独生女儿,今年快四岁了。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趣,就逗着她问:“‘梁好’,你为什么不叫优秀呀?”她一听,就扬起那胖乎乎、白嫩嫩的小手,噘着嘴,瞪着眼,装出历害的样子对我说:“我打你!”大家看着她那怒气冲冲的滑稽样,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梁好长得很招人爱。稀稀拉拉几绺黄头发,随意贴在她那高高的脑门上。天热时梳成辫子,活像两根炮竹捻儿。深深的眼窝,长长的睫毛,一对很神气的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笑起来眯成缝,一发脾气瞪得像小圆球。
11、你看过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吗?我家也有个“一休”呢!那就是我四岁的表弟应驰,他那又光又大的脑袋上,一根头发也没有。白里透红的小脸蛋上嵌着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像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透着那股机灵劲儿,就甭提了。他那模样多招人喜爱!
12、宋老师见她睡得时间太长,想弄醒她,就用手捏捏她的鼻子。这下可把她弄火了。只见她脸涨得通红,眉毛皱紧,想哭,但又没哭,只是把头颈一伸一缩的,过了不多久,又呼呼大睡了。
13、弟弟从幼儿园回家后,闷得够呛,趁奶奶在厨房做晚饭,他蹑手蹑脚地溜出屋。路过厨房时,他更加放慢了脚步,用脚尖踮着地,蹿出门去。一出家门,就像个出笼的小鸟跑着,唱着,真快活。弟弟不知往哪儿跑好,他一会儿拿根小木棍指挥蚂蚁“列队出操”;一会儿爬到工地的钢筋架上“探险”。乐得他拍着手直叫好。
14、邻居家有个七岁的小男孩叫宝宝。宝宝十分胖,脸上的肉把眼睛都挤成三角形了,可他还拼命吃。这不,他正在吮一支棒冰,弄得满地都是冰水。
15、甜甜胖乎乎,大约三岁左右。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圆圆的。大大的脑袋瓜上面有一撮黑油油的头发调发地垂下来,盖在他那宽宽的额头上方。那两道淡淡的、短短的小眉毛下面,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啊,多么活泼的眼睛,好像会说话似的,还流露出一丝调皮的神色哩!那美丽的眼睛下面有一个微微上翘的小鼻子,还有两片红红的小嘴唇。身上还围着一块小围兜,围兜上锈着一朵盛开的牡丹花。肉墩墩的小手抱着一块绿皮红瓤的西瓜。
16、我有一个妹妹,今年一岁。她很活泼,也很可爱。每次,人家问她眼睛在哪里,她就把眼睛眯得很小;问她鼻子在哪里,她就把鼻子摸一摸;问她嘴巴在哪里,她就把舌头伸出来,非常好笑。
17、小平今年刚三岁,个儿不高,胖乎乎的,很讨人喜欢。别看他人不大,倒是早早地戴上了一副眼镜。不管是跟你说话还是玩儿,他的手总是不时地向上推推眼镜,上幼儿园的孩子就戴眼镜了,真像个小大人。
18、我的表弟帆帆,今年五岁。因为属狗,全家人都管他叫“狗子”。他长得又瘦又小,大脑袋像个葫芦瓢,一天到晚总是晃来晃去的,像是在思考什么问题。
19、我有一个可爱的弟弟,圆圆的脸蛋,细长的眉毛下长着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你要是问一个问题,他那黑葡萄似的眼珠便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在他那高高的鼻梁下边,长着一张小巧的嘴巴。平时总是笑嘻嘻的,要是生起气来,两只嘴翘得老高老高,这时大家都打趣地说:“真可以挂上两只油瓶呢!”
20、这时,我看见爸爸身后还有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儿。我把他拉到身边打量着:矮矮的个子,圆滚滚的头有点儿歪,一身沾满尘土的衣服包着他小铁蛋似的身子,他眯着眼睛,上下眼皮直打架。长途颠簸,他太累了,我忙把他拉到沙发上坐下。
21、堂弟住在陕北农村。我第一次见到他,还是在三年前的春节。想起那时叔叔一家来北京的情景,我心里就仿佛被什么压抑着,总是乐不起来。那次弟弟一进家门,我不禁大吃一惊,他的样子简直像个乞丐:头上扣着一顶又脏又大的棉帽子,小脸又黄又瘦,脖子乌黑,棉袄的前襟裂着,上面只剩下两个扣子,袖口上油亮亮的。棉裤瘦得裹在腿上,膝盖上还露着发黑的棉花。光着的小脚上拖着一双破棉鞋。
22、我的表弟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他胖乎乎的红脸蛋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黑黑的眉毛下,长着一对水灵灵的大眼。腰间经常系着一根小皮带,显得格外神气。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小胖子”。
23、他的小脸,就像熟透了的小苹果,圆圆的,胖胖的;两只胳膊像两段嫩藕,胖乎乎的。
24、小妹五岁了,长得可漂亮呢!好那盛开的玫瑰花一般的小脸。秋水一般的大眼睛,仿佛有许多小问号藏在里边。她那红红的小嘴,微微向上翘,像个小月牙儿,好像总是在微笑。那双葱白般的小手上还嵌着五个浅浅的小窝窝。她的脑后还高高地翘起个马尾辫,唉,我简直无法形容,不管谁见了,都说:“瞧这小姑娘,多漂亮!”
25、我的表弟明明,今年已经五岁了,一直同我生活在一起。他机灵、淘气而又幼稚,胖乎乎的身体,圆圆的脑袋上理着个小平头,那对乌黑发亮的大眼睛老是忽闪忽闪的,仿佛对一切都感到神奇似的。那张说话漏风的小嘴,总喜欢提些天真的问题,有时问得稀奇古怪,使别人无从回答。高兴的时侯,他总是“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同时嘴角边出现两个小酒窝。同样,哭起来,他也真够呛!不过,在他脸上,酒窝总是比眼泪出现的时侯多。
26、我的旁边儿,坐着一个比我瘦小的男孩。蜡黄的脸,嘴唇紧闭,眼睛却很大,露出好奇、胆怯、哀伤、渴望的神情。他没有新衣服,也没有新书包,粗布上衣还有几个小窟窿,短的露出腿肚子的蓝布裤子,一双沾满泥水的赤脚,一个旧布缝制的书包 ……
27、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的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28、我的表妹文文,今年五岁,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她个头很高,身体稍微有些胖,凸额头,塌鼻梁,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红红的小脸蛋像朵要开的花,两只眼睛亮亮的,我们都叫他“小蓓蕾”。
29、小海燕,这个五岁的小姑娘多么逗人喜欢啊!她留着齐耳的娃娃头,一身一身花裤褂可漂亮啦!说起话来,两个眼珠一闪一闪的,宛如一对明亮而美丽的珍珠在闪耀。你要问她:“在幼儿园里生活得快活吗?”她便拖起长长的童音:“快——活,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朗诵诗歌……”她讲起故事来,嘿!真诱人哪!什么“井底小青蛙”呀,什么“小蜜蜂和大黑熊”呀,真是有声有色。她时而眨眨那睫毛长长的大眼睛,时而做出天真烂漫的动作,只要你听见她讲故事,你就舍不得离开……
30、记得儿时,每到“六一”儿童节,妈妈就会在我的两个梳得高高的朝天辫上,系上个大蝴蝶结,在给我穿上崭新合体的连衣裙,把我打扮得漂漂了亮亮的。我踏着小板凳,站在大衣橱的镜子前,抿着嘴,晃着小脑袋,欣赏着自己的“光辉现象”,内心充满了一种女孩子的自豪感。
㈧ 电影归来中的细节描写
《归来》是2014年张艺谋导演拍摄的电影,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尾点,由邹静之编剧,陈道明、巩俐、张慧雯等主演,郭涛 、刘佩琦、祖峰、闫妮、张嘉译等客串。该片主要讲述了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的在大时代际遇下的情感变...
㈨ 细节描写(8个片段)
《母爱》
天下最伟大的爱是什么?我想没有什么爱可以和母爱相比美了.母亲象一只蜜蜂不停地辛勤劳作,自已却在自欺中慢慢地消耗着自已的生命,没有后悔,也没有怨言.
我还只有七岁就没有了父亲,可想而知,一个女人正值年轻时失去丈夫,是一种怎样的悲伤,依稀记得,当父亲离去的一刹那,母亲没有了眼泪,目光呆滞,我想她的泪早就流干了,亦或是她不相信这是真的,那年她才38岁.
一夜间母亲苍老了许多,我仿佛看到了有几条皱纹悄悄地爬上了母亲的脸.从此以后,母亲用她柔弱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像上足发条的时钟,忙得昏天黑地,忘记了日月星辰.每天天没亮,母亲就起床为我们做好饭,然后倚在门口送我们兄妹三个去读书,久久地还在目送,是呀,母亲所有的希望,就在我们三个孩子的身上,然后她又开始忙家务,等出工的时间一到又要去赚工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总是这样对我们说,等你们长大了就好了,她也总是这样安慰自已,坚持住,等孩子大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这样母亲美丽的青春沉入了遥远的梦中,好多个夜晚等我醒来,看到母亲还在灯下为我们缝缝补补,也依稀能看到母亲模糊的双眼,我想那是对父亲的一种无法抑制的情感,只到今天我都不敢在她面前多提父亲的,我怕她又想起那伤心的往事.
终于有一天,我们都大了,能自由地飞翔在蓝天白云间了.而此时的母亲也老了,白发似一根根银丝,从空气中悄然落下,留在母亲疲惫的额头.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母亲伸展了一下自已酸痛的筋骨,自言自语地说,终于都好了.
看到这一幕,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我觉得母亲在向我们倾泄爱的时候,她却让自已的爱心偏心地忽略了一个,那就是她自已.时间抽走了母亲的美貌和力量,用取而代之的是皱纹和迟钝.
让我们珍惜母爱吧.这生命中不可替代的惟一.在离家远行的途中,在无数思乡的梦里,在事业成功的喜悦中,在心灵疲惫的日子里,想想母亲,常回家看看吧,抱抱母亲,我想这也许是她这一生中最大的欣慰.
《走着父母的老路》(中国青年报 2006-9-17)
年轻的时候,以为自己决不至重复父母亲走过的老路。
比如,找个老公,必定是亲密爱人,两人相亲相爱,相濡以沫,毫无怨言地白头偕老。他一定不会像父亲指责母亲那样批评我,而我也不会像母亲唠叨父亲那样惹他生厌。
比如,对待孩子,一定全力以赴把他培养成天才、栋梁,我要和他一起学习,做个无所不能的母亲。决不会像我父母亲那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累得倒头便睡,最多只是骂骂我的学习成绩不够好,而回答不出我提的问题。
但是,年近中年,我慢慢地发现我错了。我实现不了我自己曾经梦想过的美好愿望。
当男朋友变成老公,所有的浪漫都埋进了坟墓,只剩下柴米油盐的现实,日子越过越凑合。当他一边翘着脚看着电视,一边对正在厨房忙进忙出的我指手画脚:“嗨,地板怎么这么脏?也不拖一下!”于是我一蹦三丈高,指着他高声叫道:“你,这算什么意思?我忙死了,你闲死了,有时间看电视没有时间拖一下地……”一顿怒喝,将他骂得从椅子上滚下来,心不甘情不愿地去拖了地。
或者,他一边聚精会神地玩电脑,一边哼哼哈哈地应付我的牢骚。我憋不住:“喂,你重复一遍我刚才说了什么?”“啊?你说什么?”他心不在焉的神情与我父亲有什么两样。我欲哭无泪:当初嫁的好像不是这个人吧。
为了表明自己的贤良,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做饭、买菜,再赶回来喂孩子吃饭、洗碗、送幼儿园,然后赶去上班。一下班就赶回家,接孩子,做饭、吃饭,洗碗,好不容易干完一再重复的活儿,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却累得立马睡着了……
将孩子生下来时炮制的天才培养计划老早就被抛到太空去。每当他捧着一本书,可怜巴巴地站在我面前,说:“妈妈,给我讲一个故事吧。”我总是不耐烦道:“去去去,找你爸爸去。”“爸爸说找你,你又叫我找爸爸,我到底要找谁?”
一天,儿子走进厨房,问:“妈妈,你说冥王星绕太阳一周是多少个地球年?”我的天,这么深奥的问题来问我,我哪里晓得?本以为一句“不知道”就轻松把他打发了。不想,在我这里经历过多次挫折的他低声发泄着不满:“妈妈,所有的问题你都不会回答,我觉得你像个傻子!”这一声“傻子”将我惊得说不出话来,怎么和我小时候对母亲的评价如出一辙?
终于明白,只长着一个脑子两只手的我有太多的事情忙不过来,有太多的问题回答不出来。我不是一个全才,少年时代的愿望都是美好、幼稚而遥远的。虽然,学历上我超过了父母,但是从本质来看,我们的人生之路没有太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