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爱国主义教育电影
为纪念建党95周年,建国67周年,加强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群众的工作热情,点燃艰苦创业的激情和梦想。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100部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欢迎阅读。更多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相关内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1、《小兵张嘎》 北京电影制片厂
2、《林则徐》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3、《闪闪的红星》八一电影制片厂
4、《万水千山》 八一电影制片厂
5、《革命家庭》 北京电影制片厂
6、《狼牙山五壮士》 八一电影制片厂
7、《鸡毛信》上海电影制片厂
8、《平原游击队》长春电影制片厂
9、《铁道游击队》上海电影制片厂
10、《地道战》 八一电影制片厂
11、《地雷战》 八一电影制片厂
12、《红色娘子军》 八一电影制片厂
13、《英雄儿女》长春电影制片厂
14、《甲午风云》长春电影制片厂
15、《上甘岭》 八一电影制片厂
16、《南征北战》八一电影制片厂
17、《烈火中永生》 北京电影制片厂
18、《洪湖赤卫队》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 《渡江侦察记》 八一电影制片厂
20、《白求恩大夫》 上海电影制片厂、八一 电影制片厂
21、《野火春风斗古城》八一电影制片厂
22、《啊摇篮》 上海电影制片厂
23、《火烧圆明园》中国电影合拍公司、香港 新昆仑影业公司
24、《开天辟地》上海电影制片厂
25、《南昌起义》上海电影制片厂
26、《长征》广西电影制片厂
27、《西安事变》西安电影制片厂
28、《开国大典》长春电影制片厂
29、《*和他的儿子》 潇湘电影制片厂
30、《雷锋》八一电影制片厂
31、《周恩来》 广西电影制片厂
32、《孙中山》 珠江电影制片厂
33、《焦裕禄》 峨眉电影制片厂
34、《蒋筑英》 长春电影制片厂
35、《聂耳》上海电影制片厂
36、《大转折》 八一电影制片厂
37、《大进军》 八一电影制片厂
38、《*在1925》 潇湘电影制片厂
39、《走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 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等
40、《周恩来外交风云》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 片厂
41、《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央新闻纪录电影 制片厂
42、《邓小平》 珠江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 目中心
43、《我的法兰西岁月》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
44、《邓小平·1928》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45、《惊涛骇浪》 八一电影制片厂
46、《青年刘伯承》长春电影制片厂
47、《国歌》 潇湘电影制片厂
48、《国旗》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49、《冼星海》珠江电影制片公司
50、《鸦片战争》 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鸦 片战争》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51、《詹天佑》上海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 目中心
52、《我的1919》 西安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 节目中心、北京电影制片厂
53、《横空出世》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 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54、《铁血大动脉》八一电影制片厂
55、《嘎达梅林》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56、《英雄郑成功》潇湘电影制片厂、福建电 影制片厂
57、《张思德》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紫禁 城影业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公司
58、《暖春》 山西电影制片厂
59、《冲出亚马逊》八一电影制片厂
60、《首席执行官》中国电影集团、山东电影 制片厂
61、《法官妈妈》 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公司
62、《生死抉择》 上海电影制片厂
63、《一个都不能少》 广西电影制片厂
64、《真心》 天山电影制片厂、上海永乐电影 电视(集团)公司
65、《红河谷》上海电影制片厂
邓小平 影片
66、《孔繁森》北京电影制片厂、山东电影制 片厂
67、《紧急迫降》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68、《冲天飞豹》 青年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 节目中心
69、《良心》 天山电影制片厂
70、《世纪之梦》 湖北电影制片厂、湖北经济 电视台
71、《下辈子还做母子》南京电影制片厂
72、《离开雷锋的日子》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73、《我和乔丹的日子》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74、《危险智能》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75、《女生日记》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76、《宝莲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77、《我们手拉手》深圳电影制片厂
78、《飘扬的红领巾》 潇湘电影制片厂、今古 影视策划公司
79、《少女穆然》 湖北天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0、《我是一条鱼》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81、《少年英雄》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
82、《纸飞机》潇湘电影制片厂、南通电视台
83、《六月男孩》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84、《棒球少年》 福建电影制片厂
85、《真情三人行》上海电影制片厂
86、《TV小子》珠江电影制片厂
87、《枪手》 八一电影制片厂
88、《背起爸爸上学》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89、《花季雨季》 深圳电影制片厂
90、《灿烂的季节》长春电影制片厂
91、《我也有爸爸》上海电影制片厂
92、《风雨上海滩》广西电影制片厂
93、《凤凰琴》天津电影制片厂
94、《世纪大典》 (纪录片)中央新闻纪录电影 制片厂
95、《国庆纪事》 (纪录片)中央新闻纪录电影 制片厂
96、《宇宙与人》 (科教片)北京科学教育电 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97、《中华文明—英雄时代》(纪录片)中央电 视台
98、《中华文明—青铜的光辉》 (纪录片)中央 电视台
99、《中华文明—礼乐与争霸》 (纪录片)中央 电视台
100、《中华文明—铁血帝国》(纪录片)
B. 中国蓝盔的观后感
2018年12月1日下午,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爱国影片《中国蓝盔》,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通过描写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在非洲严格履行联合国赋予的使命,派出了以“兵王”杜峰,王刚为首的作战小组冒着生命危险,阻止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当代维和军人为了当地百姓的和平与安全的崇高理想,在异国土地上通过鲜血乃至生命来践行的大国担当和责任之情。
故事发生在硝烟弥漫的非洲大陆某国,充满了各种不安定因素,恐怖分子虎视眈眈,身边的危险也步步紧逼。在不断升级的炸弹威胁,以及联合国调查组遭绑架的残酷绝境下,中国维和部队严格履行联合国赋予的使命,派出以"兵王"杜峰为首的战斗小组紧急处置,于是一场场与暴乱分子之间兵刃相见、枪炮对阵的较量,就此展开。
《中国蓝盔》聚焦了中国当代的维和部队,这也是我国首部维和题材的电影,通过影片中演员们的精彩塑造与诠释,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军人涉外维和的英勇,豪迈与担当,激起了我们的责任与情怀。
一部电影,见证一支平凡又伟大的中国维和部队,影片中的一句台词,也让我印象格外深刻:"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虽然国内安定祥和,但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不能只顾关起门来自己搞发展,更要通过国家的不懈努力与无私奉献,书写了大国担当的新篇章。
(2)爱国主义电影中国什么官扩展阅读:
不少学生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C. 如何评价《我的1919》这部电影
《我的1919》是一部独特的影片。
它表现的是一件封存已久的往事,即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这是在近代国际外交风云中,中国面对西方列强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尽管这声音确实微弱单薄,但是,它毕竟是自1840年至1919年长达80年间中国外交官第一次挺起脊梁。
剧情简介
电影《我的1919》是由黄健中执导的历史故事片,陈道明、何政军、许晴等参加演出。影片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我的1919》彰显了爱国主义,弘扬了主旋律;两部影片场面气势恢宏,情感与艺术水乳交融、震撼人心;都选择了“从个人角度回顾历史”的纪实性叙事手法,这对中国历史题材传统电影来说,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D. 看完<东京审判>这部电影后有什么感想谢谢
最近,国内推出了三部爱国主义教育的电影,而东京审判是上映最早,也是受评价最高的一部。一句话概之,是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
影片开头梅博士因排位顺序问题,拒绝出席记者见面会,为捍卫祖国荣誉而斗争。这一段在我观看这部电影之前,已经听我政治老师详细解读过。但当我看时仍然被他那种民族感,荣誉感所震撼。在他国审判官眼中这些是鸡毛蒜皮的事,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获得应有的利益和地位。而在中国审判官眼中,这是对中国200万牺牲人民的不屑,对抗日战士浴血奋战的不公,对中国抗日成就的不理。所以当大法官最终调整顺序时,他也领悟到这调整对中国人的重要意义所在,并感叹地夸奖梅博士为斗士。
其后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最让我发我深思做出要数那出场作的假和尚那一段。面对前面三位大师残被阉割,他为了求生而选择了奸污那姑娘。有人会抨击他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但试问一下自己,你会选择怎么做。是舍生取义?还是苟且偷生?我的自问变成了自责,我不能舍生取义,不能像三位大师那样能毅然以生命捍卫仁义,但难道就只因像假和尚这样贪生怕死的行为,我们就从道德伦理等方方面面打倒他?试反过来想,如果当时他也义无反顾就死,谁又能在远东法庭上鉴证当时在南京这残忍的一幕。人总会有自己的弱点,当人被击中的弱点,在那时人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是他人的扯线玩偶。也许这是那人最本性的一面,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挣脱那根线,宁愿就死也不舍义呢?也许抗战年间大多数人会,我也从我父辈身上看到了这一点品质。但当时不也有很多像假和尚一样懦弱的人,何况我们这些一代不如一代的青年人。的确,在没有战争的年代,具有舍生守节意识的人毕竟不占多数。突然,我脑海中浮现出一段鲁迅说的话,一句让我读后很自卑,也很害怕的话,是鲁迅先生写来讽刺读经者的:我看不见读经之徒的良心怎样,但我觉得他们大抵是聪明人,而这聪明,就是从读经和古文得来的。……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再进一步,并可以悟出中国人是健忘的,无论怎样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都不要紧,经过若干时候,自然被忘得干干净净;只要留下一点卫道模样的文字,将来仍不失为"正人君子"。我有时会想,我在义务教育春风滋润下,却有时干出一些与教育主旨不符的行为。而在同龄人中,我还扮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也许我比同龄人更正人君子,可我仍然是一个类似假和尚那样的人。我开始怀念鲁迅,鲁迅现在离我们太远了。像我犹且读上他几篇文章。而我身边大多数人则因白话文不易懂而不读。我较同龄人更"正人君子",但仍是鲁迅怦击过的那种人,可见当代学子不少已沦为鲁迅年间失去灵魂的人了。鲁迅先生,您在哪啊!
影片中还有介绍关于日本人对战时中国战区士兵写书信时,不允许提及战事,而且国内媒体也控制得相当好,以至于在日本战败后,很多日本人认为是中国人的错,并对中国产生了仇恨,有的甚至不亚于中国被害民众对日本的仇恨。但影片中同时也有一个从中国战归士兵的角色,这个角色是与未上过前线的日本人作对比的。就我个人认为,这个角色反应了日本人并不是没有良知,也不是什么天生就健忘的人。就那名士兵而言,他不但自己深深的忏悔,而且大义灭亲,把自己杀人成性的弟弟给亲手杀了。日本人自己都难以忍受那种残忍的画面了,很难想象当时中国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是如何煎熬的。但受过武士精神教育,有强烈民族优秀思想的军事家们就已经不同于普通日本民众。他们有大大的野心,有自己充足的理由去侵略,有不肯反思的决对自我肯定。他们在法庭上的百般阻挠与挑衅让全世界惊叹,惊叹的不是它的,而正是他们的无知与不悔改。日本民众性本善,是一代又一代狂野的领导者扭曲他们的人生观,善良的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决对忠实的天皇、内阁却是十恶不赦的大恶魔。所以才有现在日本教科书被改,却只有少数日本人提出异议。他们太相信他们的国家,他们的领导人。而我们现在中国施行义务教育,人们大多用抨批的眼光看待,不相它,说他不好、无用。我想我们义务教育就是十年后,也很难整体提高国民素质。因为我们扎根里的思想就不行。效仿明治维新时普及教育,像他们一天给后一代一杯牛奶一样的做法是好的,但也应就我国国情调整一下。现在他们文化侵略太泛滥了,我们民族文化意识太薄弱了,徒有一身本领,到时别国一点金钱诱惑就离开中国,教育还是失败的。怎么办?还是让领导人想去吧!何必杞人忧天呢!
还有一处不明,就是为什么法官们大多不赞同死刑。其中有些是宗教因素,而更多是自己让为太过残忍。但对比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没有让他们像墨索里尼一样挂尸广场示众,只是曲曲死刑,已经够仁慈的呢。也许是那两颗原子弹让西欧让美国人都认为下手太重,以至于他们有同情之心,于是出
最近,国内推出了三部爱国主义教育的电影,而东京审判是上映最早,也是受评价最高的一部。一句话概之,是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
影片开头梅博士因排位顺序问题,拒绝出席记者见面会,为捍卫祖国荣誉而斗争。这一段在我观看这部电影之前,已经听我政治老师详细解读过。但当我看时仍然被他那种民族感,荣誉感所震撼。在他国审判官眼中这些是鸡毛蒜皮的事,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获得应有的利益和地位。而在中国审判官眼中,这是对中国200万牺牲人民的不屑,对抗日战士浴血奋战的不公,对中国抗日成就的不理。所以当大法官最终调整顺序时,他也领悟到这调整对中国人的重要意义所在,并感叹地夸奖梅博士为斗士。
其后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最让我发我深思做出要数那出场作的假和尚那一段。面对前面三位大师残被阉割,他为了求生而选择了奸污那姑娘。有人会抨击他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但试问一下自己,你会选择怎么做。是舍生取义?还是苟且偷生?我的自问变成了自责,我不能舍生取义,不能像三位大师那样能毅然以生命捍卫仁义,但难道就只因像假和尚这样贪生怕死的行为,我们就从道德伦理等方方面面打倒他?试反过来想,如果当时他也义无反顾就死,谁又能在远东法庭上鉴证当时在南京这残忍的一幕。人总会有自己的弱点,当人被击中的弱点,在那时人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是他人的扯线玩偶。也许这是那人最本性的一面,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挣脱那根线,宁愿就死也不舍义呢?也许抗战年间大多数人会,我也从我父辈身上看到了这一点品质。但当时不也有很多像假和尚一样懦弱的人,何况我们这些一代不如一代的青年人。的确,在没有战争的年代,具有舍生守节意识的人毕竟不占多数。突然,我脑海中浮现出一段鲁迅说的话,一句让我读后很自卑,也很害怕的话,是鲁迅先生写来讽刺读经者的:我看不见读经之徒的良心怎样,但我觉得他们大抵是聪明人,而这聪明,就是从读经和古文得来的。……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再进一步,并可以悟出中国人是健忘的,无论怎样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都不要紧,经过若干时候,自然被忘得干干净净;只要留下一点卫道模样的文字,将来仍不失为"正人君子"。我有时会想,我在义务教育春风滋润下,却有时干出一些与教育主旨不符的行为。而在同龄人中,我还扮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也许我比同龄人更正人君子,可我仍然是一个类似假和尚那样的人。我开始怀念鲁迅,鲁迅现在离我们太远了。像我犹且读上他几篇文章。而我身边大多数人则因白话文不易懂而不读。我较同龄人更"正人君子",但仍是鲁迅怦击过的那种人,可见当代学子不少已沦为鲁迅年间失去灵魂的人了。鲁迅先生,您在哪啊!
影片中还有介绍关于日本人对战时中国战区士兵写书信时,不允许提及战事,而且国内媒体也控制得相当好,以至于在日本战败后,很多日本人认为是中国人的错,并对中国产生了仇恨,有的甚至不亚于中国被害民众对日本的仇恨。但影片中同时也有一个从中国战归士兵的角色,这个角色是与未上过前线的日本人作对比的。就我个人认为,这个角色反应了日本人并不是没有良知,也不是什么天生就健忘的人。就那名士兵而言,他不但自己深深的忏悔,而且大义灭亲,把自己杀人成性的弟弟给亲手杀了。日本人自己都难以忍受那种残忍的画面了,很难想象当时中国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是如何煎熬的。但受过武士精神教育,有强烈民族优秀思想的军事家们就已经不同于普通日本民众。他们有大大的野心,有自己充足的理由去侵略,有不肯反思的决对自我肯定。他们在法庭上的百般阻挠与挑衅让全世界惊叹,惊叹的不是它的,而正是他们的无知与不悔改。日本民众性本善,是一代又一代狂野的领导者扭曲他们的人生观,善良的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决对忠实的天皇、内阁却是十恶不赦的大恶魔。所以才有现在日本教科书被改,却只有少数日本人提出异议。他们太相信他们的国家,他们的领导人。而我们现在中国施行义务教育,人们大多用抨批的眼光看待,不相它,说他不好、无用。我想我们义务教育就是十年后,也很难整体提高国民素质。因为我们扎根里的思想就不行。效仿明治维新时普及教育,像他们一天给后一代一杯牛奶一样的做法是好的,但也应就我国国情调整一下。现在他们文化侵略太泛滥了,我们民族文化意识太薄弱了,徒有一身本领,到时别国一点金钱诱惑就离开中国,教育还是失败的。怎么办?还是让领导人想去吧!何必杞人忧天呢!
还有一处不明,就是为什么法官们大多不赞同死刑。其中有些是宗教因素,而更多是自己让为太过残忍。但对比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没有让他们像墨索里尼一样挂尸广场示众,只是曲曲死刑,已经够仁慈的呢。也许是那两颗原子弹让西欧让美国人都认为下手太重,以至于他们有同情之心,于是出手较轻。但最终该惩罚的还是惩罚了,该判死刑的还是判了死刑,结果还是让中国人能接受的。但中西文化思想之别,还有待我自己琢磨一下。
"东京审判"的确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它留给人们很多思考,也许人们在思考中,会唤醒那颗沉迷的心灵。
手较轻。但最终该惩罚的还是惩罚了,该判死刑的还是判了死刑,结果还是让中国人能接受的。但中西文化思想之别,还有待我自己琢磨一下。
"东京审判"的确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它留给人们很多思考,也许人们在思考中,会唤醒那颗沉迷的心灵。
E. 我国四部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的名字
四部?百部吧.
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是指代表中国先进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纽带,启迪美好心灵的火炬,对塑造民族文化、弘扬正气有着重要意义的影片.
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展现了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民族气节和大义,不畏强权、坚定不移的民族信念。优秀的爱国主义影片具有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有着健康向上、催人进取的思想的内涵。
百部爱国主义影片为:
1、《小兵张嘎》北京电影制片厂
2、《林则徐》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3、《闪闪的红星》八一电影制片厂
4、《万水千山》 八一电影制片厂
5、《革命家庭》 北京电影制片厂
6、《狼牙山五壮士》 八一电影制片厂
7、《鸡毛信》上海电影制片厂
8、《平原游击队》长春电影制片厂
9、《铁道游击队》上海电影制片厂
10、《地道战》 八一电影制片厂
11、《地雷战》 八一电影制片厂
12、《红色娘子军》 八一电影制片厂
13、《英雄儿女》长春电影制片厂
14、《甲午风云》长春电影制片厂
15、《上甘岭》 八一电影制片厂
16、《南征北战》八一电影制片厂
17、《烈火中永生》 北京电影制片厂
18、《洪湖赤卫队》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渡江侦察记》 八一电影制片厂
20、《白求恩大夫》 上海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
21、《野火春风斗古城》八一电影制片厂
22、《啊!摇篮》 上海电影制片厂
23、《火烧圆明园》中国电影合拍公司、香港新昆仑影业公司
24、《开天辟地》上海电影制片厂
25、《南昌起义》上海电影制片厂
26、《长征》广西电影制片厂
27、《西安事变》西安电影制片厂
28、《开国大典》长春电影制片厂
29、《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潇湘电影制片厂
30、《雷锋》八一电影制片厂
31、《周恩来》 广西电影制片厂
32、《孙中山》 珠江电影制片厂
33、《焦裕禄》 峨眉电影制片厂
34、《蒋筑英》 长春电影制片厂
35、《聂耳》上海电影制片厂
36、《大转折》 八一电影制片厂
37、《大进军》 八一电影制片厂
38、《毛泽东在1925》 潇湘电影制片厂
39、《走近毛泽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等
40、《周恩来外交风云》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41、《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42、《邓小平》 珠江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43、《我的法兰西岁月》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广东电信实业(集团)网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44、《邓小平·1928》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45、《惊涛骇浪》 八一电影制片厂
46、《青年刘伯承》长春电影制片厂
47、《国歌》 潇湘电影制片厂
48、《国旗》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49、《冼星海》珠江电影制片公司
50、《鸦片战争》 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鸦片战争》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51、《詹天佑》上海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52、《我的1919》 西安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制片厂
53、《横空出世》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54、《铁血大动脉》八一电影制片厂
55、《嘎达梅林》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56、《英雄郑成功》潇湘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
57、《张思德》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公司
58、《暖春》 山西电影制片厂
59、《冲出亚马逊》八一电影制片厂
60、《首席执行官》中国电影集团、山东电影制片厂
61、《法官妈妈》 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公司
62、《生死抉择》上海 电影制片厂
63、《一个都不能少》广西电影制片厂
64、《真心》天山电影制片厂、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
65、《红河谷》上海电影制片厂
邓小平 影片
66、《孔繁森》北京电影制片厂、山东电影制片厂
67、《紧急迫降》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68、《冲天飞豹》青年电影制片厂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69、《良心》 天山电影制片厂
70、《世纪之梦》 湖北电影制片厂、湖北经济电视台
71、《下辈子还做母子》南京电影制片厂
72、《离开雷锋的日子》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73、《我和乔丹的日子》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74、《危险智能》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75、《女生日记》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76、《宝莲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77、《我们手拉手》深圳电影制片厂
78、《飘扬的红领巾》 潇湘电影制片厂、今古影视策划公司
79、《少女穆然》 湖北天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0、《我是一条鱼》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81、《少年英雄》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
82、《纸飞机》潇湘电影制片厂、南通电视台
83、《六月男孩》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84、《棒球少年》 福建电影制片厂
85、《真情三人行》上海电影制片厂
86、《TV小子》珠江电影制片厂
87、《枪手》 八一电影制片厂
88、《背起爸爸上学》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89、《花季雨季》 深圳电影制片厂
90、《灿烂的季节》长春电影制片厂
91、《我也有爸爸》上海电影制片厂
92、《风雨上海滩》广西电影制片厂
93、《凤凰琴》天津电影制片厂
94、《世纪大典》 (纪录片)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95、《国庆纪事》 (纪录片)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96、《宇宙与人》 (科教片)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97、《中华文明:英雄时代》(纪录片)中央电视台
98、《中华文明:青铜的光辉》 (纪录片)中央电视台
99、《中华文明:礼乐与争霸》 (纪录片)中央电视台
100、《中华文明:铁血帝国》(纪录片)
101、《小英雄雨来》(电影)
F. 爱国主义影片
爱国主义影片有:《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或型、《攀登者》、《开国大典》、《迟来的告白》《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闪闪的红星》、《地道战》、《鸡毛信》、《铁道游击队睁肢》、《英雄儿女》、《林则徐》、《上甘岭》等。
《铁道游击队悉团世》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摄制,由赵明执导,曹会渠、秦怡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鲁南铁路沿线有一支铁道游击队,他们破坏日军铁路运输,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影片描绘了抗战期间一支活跃在铁路线上的游记队员的传奇经历,情节曲折、险象环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同时,影片也注意突出主旋律,充分展现了游击队员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影片渲染紧张气氛的同时,还注意穿插了抒情的环节,反映了战士们朴素美好的内心世界。影片插曲旋律优美,朴素真切,自问世后被广为传唱。
《一江春水向东流》简介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由蔡楚生、郑君里导演和编剧,白杨、陶金、上官云珠、舒绣文、吴茵主演的一部剧情片。该片代表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电影工业水准的巅峰之作影片改编自传统故事《铡美案》,讲述对抗战前后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思,是战后中国电影的重要内容。
如果说《八千里路云和月》偏重于对战争的反思,那么蔡楚生、郑君里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则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以更为广阔的人生画面,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苦斗和受难,在抗战后继续忍受的欺压诉之于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