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视剧组如何选演员
电影电视剧剧组如何选演员、选什么样的演员?笔者在此作一小结。
一、首先演员要用得合适:
演员必须合乎角色要求,其形象、气质最好与角色形象要求一致。
角色是24岁的男演员,演员的年龄范围就需要在24岁上下浮动,太小太大都不行,有的剧组严格要求演员的实际年龄和角色的年龄必须一致;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根据制作方要求或电视台需求,选取年龄偏大的当红演员,这样给造型、化妆、服装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般来说,现有的影视剧组是需要拿来就能用的演员,而不是拿来需要打造了才能用的演员。
有的演员说自己什么类型的角色都能演,那么剧组还得这样考虑:如果用一个形象偏重于武生的演员来扮演白面书生,那还得选取一个形象更“糙”更粗犷的演员来扮演武生,这样搭配才能相得益彰。
我选演员首先要看脸,看面部形象,其次看身材,然后看气质内涵。镜头里的人肯定有变化,如果是偶像剧,还得考虑经过摄像机检验,脸是否变大等等之类因素,不是所有的帅哥美女都适合偶像剧的。说到哭戏,有的人哭相难看,让所有的人都走远,有的人却能哭得梨花带雨惹人同情惹人怜悯。
二、其次要看演员的表演:
表演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有每个人说话行事的方式,演员的戏质量好不好,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问题,也没有一个权威能说演员表演必须用他的思维方法。
我喜欢选择有天生镜头感的演员、表演有特点的演员、反应灵敏并能结合自身条件表达的演员。演员需要把自己所学和自己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这样的表演才有根底,不用脑子演戏是不行的。
我个人喜欢自然松弛的表演,用声音表演举例:我个人不大喜欢话剧腔和话剧份浓厚的演员,演员是“声台形表”的综合,每个人都是话剧腔或者话剧份说话、走路,我们的影视剧也就脱离现实了。声音表演也是有独特个人色彩的,如电影《梅兰芳》中王学圻饰演的十三燕,电影《画皮》中赵薇扮演的佩蓉,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声音塑造了真实可信的人物。
剧组的演员导演或者演员副导演选角,大多凭借自己看过的别的影视剧印象、或者是报刊网络的文字图片介绍、或者是当面见组试戏。
曾经有个剧组同仁这样跟我说:见到演员的第一反应就应该有这个演员到底有多深,他能演主演还是主配还是特约!所以,提醒演员朋友们:要重视见组。
三、选角重点是看演员人品:
剧组小社会,希望剧组每一个成员都有勤奋工作、同心协作的态度。演员更得要以协作同心的精神参与剧组,大家都对演员耍大牌、迟到旷工深恶痛绝,没有一个人喜欢不尊重别人劳动的艺人!要知道:剧组从制片人、导演到场工和群众演员都是为整个戏的成功而工作,为了让演员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出现在镜头前、他们都付出很多甚至更多。
所以我所在的剧组都不欢迎演员化妆迟到、出发迟到………提倡行业自律,尊重他人劳动。
演员不怕戏不好,就怕人不好!戏方面差一些不要紧,我们可以调教;人品不好就没救了,如果我们有相应的行业协会,可以定期通报各自所在剧组演员情况;我们也可以提倡剧组和剧组之间、制作公司之间还有媒体之间经常通气,促进演员队伍健康发展。
没有艺德的演员是没有前途的,侥幸成名也是一时的流星。宁可选一个演戏有待进步的艺人,也不要人品不好的艺人,中国的演员这么多,用谁都是用。不用一线大腕、可以用二线的;二线的没有,可以多选几个三线的艺人或者熟脸艺人;实在不行,可以找一批实力外型兼具的青年艺人,外请一大批老艺术家来衬托,不乏成功的先例!
四、第四是演员技能丰富:
作为演员,有的演员文戏武戏都拿捏得当,有的演员只能演文戏,有的演员只能演武戏打戏。我想,如果一个演员有多种技能,必然能促进其表现力。作为演员,驾驶、骑马、游泳、舞蹈、声乐、武术等等,多多益善。想找替身来代替,戏份少的时候还可以应付,碰到成吉思汗的角色,不会骑马的已经退出了竞争圈;碰到浪里白条和阮氏三雄的角色,不会游泳的演员也只有走开的份。
八十年代的明星龚雪的国画、张金玲的陶艺绘画,许还山、唐国强、张铁林一手惊艳的书法,章子怡有舞蹈功底演打女有基础,徐帆、秦海璐、王馥荔、蒋勤勤有京剧功底,陶慧敏、石小群、何赛飞、李玲玉有越剧功底。
艺多不压身,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6级八个女生,四个有舞蹈功底,四个有戏曲功底,成功走出章子怡、袁泉、梅婷、秦海璐、胡静等,可见一斑。
2. 如何成为一名影视演员
1、成为明星后转行于演影视
如明星吴彦祖从模特转行,郑元畅,林志玲等。可以参加节目选秀比较流行,曝光率、话题性都比较高,但每一场大型选秀获得成功的演员也在少数群众演员,跑龙套做起。
2、做群演
王宝强6岁时开始练习武术,8岁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之后来到北京的剧组当武行做群众演员,之后就被伯乐发现。跑龙套这种精神在香港方面是比较敬业的。跑龙套的都是70年代以前的演员很多,也比较苦,所以大多都是实力派个性演员。
3、去找一些影视基地(北京的北影影视城、飞腾影视基地等)。
自我推荐,相对签约演员比较辛苦,向剧组、活动方提交个人履历获取机会,往往成功率也比较低。有资金也可以自己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什么人适合拍电影扩展阅读:
演员素质培养技巧
1、观摩与模仿
所有演技派大神们,毫无例外的观摩了大量的舞台剧演出和电影表演,并开始模仿某些表演,锤炼表演基本技巧,模仿的过程并不在于学的像不像,而是通过多种模仿案例,发现、理解表演的过程;
2、切磋与对练
在美国,有很多表演训练班,甚至在很多社区,都有各种社区表演团体,在好莱坞,更是有很多以表演为主题的Party,从教育学角度来说,这被称之为“伙伴学习”。伙伴学习的过程对于表演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练习“反应与判断”,并在其中琢磨表演的“节奏”。
3、生活观察与体验
优秀的演员必定经过艰辛的生活锤炼,他们在艰苦的打工生活里观察人群,接触各种朋友,所以在好莱坞的很多咖啡馆里,甚至街头卖汉堡的大叔,都有可能是锤炼了几十年的“卧底演员”。
3. 普通人怎么样可以拍戏
1、跑龙套:
对于一些没钱没背景的普通人来说,他们要想进入演艺圈并取得成功那是比登天还难,但是现实中毕竟也存在过成功的例子,比如王宝强就是从跑龙套开始,然后成名的。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先从跑龙套开始做起,很多影视城在拍一部戏或者电影的时候都需要群众演员,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前往影视城去碰碰运气。
2、投简历:
如果你有演艺才华,可以先拍摄一部自己满意的短片,然后把短片寄到演艺公司去(此举类似投简历的形式)。运气好的话被哪位高管或者导演看中你在短片中的演技,可能就会邀请你参演他们的某部作品也说不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长点心眼,避免上当受骗。
3、参加选秀:
参加选秀活动也是普通人进入演艺圈的一种途径,现在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很多的选秀节目,只要你有能力和才华,就有可能被哪位导演所看中,这样就有机会进入演艺圈去唱歌、演戏了。而且现实中也存在一些明星从选秀走向成名的例子。
4、报考艺术学校:
很多明星都是科班出身,然后毕业后直接进入演艺圈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有兴趣要把演艺作为自己的事业,此时也可以去报读某个艺术学校,在里面接受系统的学习。如果在校期间你表现出色并有一定的颜值的话,你将来进入演艺圈并获得某位导演的青睐的几率就大很多了。
5、利用身边资源:
如果你的亲戚或者好友本身就在演艺圈中工作,此时你也可以借此求助他们,让他们帮忙给你介绍进入演艺圈中。虽然有熟人介绍成功的几率会高很多,但关键还是要看你是否有演戏的能力。
6、苦练演戏技巧:
就像步骤五说的一样,最终还是看你个人是否有演戏的潜力在,所以如果本人真的很想进入演艺圈中,在未进圈子里前就应该苦练演戏的技巧,平时可以多模仿别人,多看一些关于演技方面的书籍,毕竟机会还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7、提高社交能力:
每一个行业都非常讲究社交能力,如果此时你有一个跟导演见面的机会,你就要把握这次机会在导演心目中留下印象,此时就考验一个人的社交水平了。跟导演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你幽默风趣,能调节气氛,这样就能获得导演的好感,可能就有机会去参演他的戏,就有机会进入演艺圈了。
(3)什么人适合拍电影扩展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演员的行列当中。对于演员发展渠道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签约经纪公司
一般签约经纪公司的演员外貌条件普遍都比较好或者有名气,通过经纪公司包装经营获得更多演出机会与名气。
第二种:自我推荐
相对签约演员比较辛苦的方式,向剧组、活动方提交个人履历获取机会,往往成功率也比较低。
第三种:选秀
比较流行,曝光率、话题性都比较高,但每一场大型选秀获得成功的演员也在少数。
网络-演员
4. 要哪些人才能拍电影 比如导演 赞助商什么的
拍摄电视剧的工作人员:从介入剧组开始一般为制片人、制片主任、制片、策划、编剧、导演、监制、出品人、制作人、摄影师、摄影(呵呵,一般有师就有无师的)、男女演员、场记、副导演、导演助理、有的还有执行导演、美术师、美术、录音师、灯光师、道具师、化妆师、服装师、烟火师、置景师、剧务主任、剧务、场务、司机、视频技术、前面说到的每个职务根据不同都有无师的职务和助理职务,一般20集现代剧的工作人员(不含演员,因为没有定稿的剧本是无法确定演员人数的)在40-60人,像《笑傲江湖》这部电视剧的剧组单纯的工作人员就超过200人,演员几千上万人次,这个也是根据剧情的场面大小来定的。像现代韩剧,就那几个人能演几十上百集,剧组工作人员也是40人左右。
5. 拍电影需要什么人比如 导演 演员 制片那些什么的要全噢
导演:就不用多说了;
编剧:负责整部电影的剧本创作。有的导演拍电影不用剧本,比如王家卫。
出品人:简单的说就是投资方;
监制:负责整部电影的统筹安排,包括请导演、请演员等等各方面的统筹工作,通常,牛B的监制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影片的走向。比如,为人熟悉的《倩女幽魂》《东方不败》等是由程小东导演、徐克监制的,但通常被说成徐克电影;
制片人:电影拍成什么样他说了算,不过它一般不怎么直接管,而是请监制负责;
执行监制:就是分管电影各方面或者做监制下手;
执行导演、副导演:做导演下手或单独负责影片的一部分拍摄;
摄影:不用说了;
动作导演:负责影片的动作设计;
美术指导:负责整部电影的美术效果,比如影片整体色彩效果、美感之类的;
服装造型设计:负责演员的服...导演:就不用多说了;
编剧:负责整部电影的剧本创作。有的导演拍电影不用剧本,比如王家卫。
出品人:简单的说就是投资方;
监制:负责整部电影的统筹安排,包括请导演、请演员等等各方面的统筹工作,通常,牛B的监制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影片的走向。比如,为人熟悉的《倩女幽魂》《东方不败》等是由程小东导演、徐克监制的,但通常被说成徐克电影;
制片人:电影拍成什么样他说了算,不过它一般不怎么直接管,而是请监制负责;
执行监制:就是分管电影各方面或者做监制下手;
执行导演、副导演:做导演下手或单独负责影片的一部分拍摄;
摄影:不用说了;
动作导演:负责影片的动作设计;
美术指导:负责整部电影的美术效果,比如影片整体色彩效果、美感之类的;
服装造型设计:负责演员的服装造型的设计;
剪辑:负责影片的后期处理,按照剧本安排和导演的要求对拍摄后的出片进行剪辑整理;
配乐:负责电影的配乐和主题曲和插曲的创作;
音响效果师:负责电影的音响效果,比如动物的声音、兵器碰撞的声音、爆破的音效等等;
视觉效果师:负责电影的视觉效果,比如场面的恢宏度等等;这两个效果对于大片非常重要,而且各大奖项得这两项奖的一般都是大片;
还有其他很多,比如灯光师、剧务、茶水、配音等等。。。。。。
6. 电影导演在选演员时主要考虑演员的哪些方面
电影导演在选演员时主要考虑演员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通过专业的副导演根据剧中人物的要求收集演员资料
也就是所谓的见组照片和可能的视频资料,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找到相对合适的人选,这里一般也就是根据演员的脸谱和剧中人物的脸谱进行“对号入座”,如果有视频的资料话,就再根据这个目标演员是否上镜和表演水平做一个初步判断,选出想见的目标人选,当然这里说的人选基本是所谓一线之外的,因为一线演员大家都比较熟悉,而且一般他们也比较忙,不怎么会需要见人。
四、最后就是由制片部门跟演员或经纪人谈酬金价格和工作档期
这个环节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对于新人来说,毕竟竞争比较激烈,价格不会是自己希望的那么理想的,这就是所谓市场经济的普遍法则其实,在这里我想提醒有些经纪人,你的演员你希望他有好角色,有好价钱是正常的,但你也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而不是当他是“摇钱树”那样的话搞不好会影响他的发展的。
只有经过了这几个环节后,才能决定是否起用哪个演员。说难其实不难,只要认真对待,好好做人就可以了,如果说难也难,毕竟这不是一个绝对的客观判断,是由人来决定的,他一定有人的心理因素。
7. 普通人能自己拍电影吗
能,比如河北传媒大学的学生拍的《麻辣隔壁》 都好几季了,自己拍了然后卖给优酷或者腾讯视频什么的赚点费用,说不定你拍了会一炮而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