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电影炼狱片头为什么有圣经

电影炼狱片头为什么有圣经

发布时间:2022-07-02 01:22:14

⑴ 炼狱的含义是什么 谢谢

炼 狱

(一)概念说明:炼狱purgatony一词来有拉丁文动词purgare,有精炼之意。在教会的传统中,炼狱是指人死后的精炼的过程,是将人身上的罪污加以净化,是一种人经过死亡而达到圆满的境界(天堂)过程中被净炼的体验。在非基督宗教中,也用了许多拟人化的说法来表达炼狱的思想,如轮回或灵魂在阴府中的情况等。
(二)圣经:圣经中并未清楚地论到炼狱,只有旧约晚期犹太宗教才采用了阴府的概念。耶稣时代则将阴府视为赏报之处,所以炼狱不但含有阴府的概念,也和生活中的伦理道德有关,此外,在阴府之后又有死人复活事件:
(1)旧约只有一处好似提到炼狱(加下12:40-45),里面记载犹大为死者献赎罪祭,以帮助亡者和已亡的义人平等地站在雅威面前。但并不表示此处含有狭义的炼狱之意。
(2)新约中有三处像似提到了炼狱:1)玛12:32,干犯人子的,可能有机会被净化而得赦免。2)玛5:25-26,教父们认为此处有炼狱之说。3)格前3:10-15,此处上下文中都不提到炼狱,只提到末日的审判,或基督来临时审判的庄严现象。这三处综合来说,形成了教父时代炼狱思想的一种来源。
(三)炼狱观念简史:
(1)教父时代,因为面对神学和牧灵上所产生的问题而发挥了炼狱的思想:
1)圣经中所强调是救恩为改造人内在生活的过程;这救恩过程一方面将结束,但这结束并不一定在死亡中已完成。
2)在牧灵工作上,教会自第二世纪起就开始为亡者代祷。
3)从第三世纪时,教会在感恩礼中为亡者代祷。
4)直到第六世纪,教会准许给信友一生只有一次可以领受和好圣事并做补赎。但在和好圣事之后所犯的罪以及应做的补赎,既然此事生前无法交清,只有在死后才得到完整的答案。其实,在第四世纪时的宗徒宪章中已含有相当清楚的炼狱道理,教会向爱人的天主祈求着,希望他宽恕人有意或无意中所犯的罪。
(2)综合而论,西方学者如奥斯定(Augustine,354-430)、戴尔都良(Q.S.F.Tertullian,约160-230)、西彼连(Cyprian,约200-258)等较为强调炼狱中惩罚的面目;至于东方学者和亚历山大的克雷孟(Clement of Alexandria,约140-217)、奥力振(Origen,约185-254)、金口若望(John Chrysostom,约344-407)等则多描写炼狱的教育及治疗过程的面目。
(四)教会训导:
(1)教会训导当局面对三种主张而发表了教会的看法:
1)东方教会否认炼狱的惩罚和补赎的意义。
教会在里昂第二届大公会议(1274)(参200)(DS 856-858)及佛罗伦斯大公会议(1439-1445)(参209)(DS 1304)中都主张:当人愿意做补赎时却猝然而死,他的灵魂需要被净化,其中未提大赦问题。
2)东方教会否认为亡者颁发大赦的意义。
3)宗教改革者(参273)根本否认炼狱的存在。
(2)教会在特利腾大公会议(1545-1563)面对上述两个主张而指出人虽在领受大赦时得免永罚,但并不意味着一切“时间性的罚”(temporal punishment)已被取消。所以人在生前可得大罪及永罚的赦免,但不一定也得到“时间性的罚”之赦,即仍然有暂罚(就是“时间性的罚”)存在(DS 1820)。这种思想源于教会为已亡者的代祷观念,特别是在感恩礼中为已亡者的代祷。因此应该注意,特利腾大公会议提到炼狱时,只提到圣经及古代的传承,但却不特别提出圣经的章节。然而这个理由到底是什么?却仍隐藏在他智慧的最深处。
(3)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后,教义部又于1979年5月17日所发布的《关于末世论的某些问题》文件中第七号说:有关被造的人,教会相信他们在得到荣福直观之前有某一种炼狱,但这和地狱之罚本质上不同。
(五)在当代东方文化中,系统神学要发挥和当代思想有关的炼狱神学:
(1)不应让炼狱思想过度时空化,而应强调炼狱是一个被动接受的整合过程,使整个的人被整合于其生前的基本抉择中。
(2)因着生活的天主和复活的主的共融,使生者和亡者之间动态性的关系更加密切,为此生者为死者代祷得以帮助亡者获得益处。
(3)暂罚来自于因着人的罪行所带来的后果,而非天主主动的惩罚。为此,基督徒可以和相信轮回的人交谈,共同寻找对人死后“尚未”完成的情况的神学说明。虽说“罚”已表示人在某一方面做了一些相反末日圆满的事,但在解释如何实现末日圆满则众说纷纭。

⑵ 高分战争高能电影感人至深,电影《炼狱》讲了什么事

俄罗斯电影《炼狱》由亚历山大·涅夫佐罗夫编剧并导演,是一部战争题材影片。

粗糙甚至粗暴的战争片,但残酷、血腥、真实的程度堪称影史之最。追求战争大片视听盛宴的不用看了,这部影片只有近身肉搏式的纪录片式的呈现,以及,无需VR表现却胜过VR的炼狱场景。 完爆95%以前所看的战争题材电影。这个片子对战争的描写真实到近乎纪录片的程度。95%的篇幅都是巷战。没有任何主旋律的东西,没有任何口号,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宣传,只有血淋淋的还原,只有种族仇恨和宗教仇恨。 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反战片,让你看到可以让人泯灭人性、丧失尊严的战争,让你看后对战争望而生畏,而不是那种在战场上可以耍帅、谈笑风生间就取鬼子项上人头的抗战娱乐片!

⑶ 如何评价俄罗斯根据车臣战争而拍摄的电影《炼狱》

看了炼狱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被影片中近乎实战的镜头所震撼,该片的真实感可见一斑。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俄军和车臣军队围绕格罗兹尼的一家医院展开争夺,医院几度易手。一队俄军被车臣叛军包围,陷入困境。危急时刻,上级的救援部队——一支特战分队及时赶到,并冲入医院支援;一辆T-80坦克在接近医院时履带被炸断,坦克指挥员拒绝了车臣叛军的诱降,用炮火为被围困的俄军打开了胜利之门。

⑷ 俄罗斯反映车臣战争的电影《炼狱》

南非的也说不定,两国家都有说英语的雇佣兵。

⑸ 炼狱神曲的故事背景

里圣经亚当纪:据传最初的天使,拥有“小耶和华”,“契约之天使”,“天军之王”,“万物创造者”称号的上帝身边最伟大的天使“路西法”因其傲慢拒绝臣服于圣子基督,又因神先创造了天使,之后又以土块创造人类,然而神宠爱人类甚于天使,把人类放置在高于天使的地位上。路西法和一些天使不满能力低劣的人类较受宠爱,而群起反叛。率天众三分之一的天使于天界北境举起反旗。经过三天的天界剧战,路西法的叛军被基督击溃,在浑沌中坠落了九个晨昏才落到地狱。人类助从天界击败“路西法”导致他对人类充满了怨恨,进而变为堕落天使。对人类展开报复,并聚集势力意举重回神界……

⑹ 如何评价俄罗斯根据车臣战争而拍摄的电影《炼狱》

《炼狱》是典型的低成本影片,这是俄罗斯人自己拍的关于第一次车臣战争的电影。摄影师用写实手法,刻意拍摄了许多以往战争题材片所未描绘过的惨烈场景。车臣雇佣军把俄军士兵的头割下来,挂在火箭弹上射向对方;俄军坦克手奉命把战友们的遗体碾碎。这里没有《黑鹰坠落》里"不丢下每一个人”式的宣言,只有呛人的硝烟、无限的仇恨以及苦涩的胜利。
血水泡涨的泥土,残缺的尸体,废墟的城市,无一不向我们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导演在片中没有向我们展示以往熟悉的镜头:大集团的冲锋,口喊乌拉的士兵,不堪一击的敌人。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缺乏训练的士兵,残酷的巷战,血腥,惨烈,自始至终贯穿影片。没有指挥官的运筹帷幄,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大无谓的表现,也没有正义对邪恶的藐视,真实表现是本片最大的特点,但片中也有战友间的情谊不经意的流露。

⑺ 炼狱是什么意思

炼狱是什么?1、初期教会自主后第二世纪起就开始为亡者代祷了。「炼狱」一词虽不是圣经的名词,在圣经里并没有这个词语,但却有这个意思。这种「没有名词却有个意思」的情形就像天主是「三位一体」那样,「三位一体」这个名词是圣经所没有的,但圣经却有这个意思,直至圣经时代以后,才有些人透过反省并且用个专有名词,来说这些在圣经里早已存在的概念。 2、圣经有几处地方提到有关炼狱的概念,它们分别是(一)加下(即玛加伯下)12:40-45,这段圣经指出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为亡者祈祷和献祭,为叫他们获得罪赦(可惜基督教不以这卷书为正典圣经,关于它和其它次经的正典性,请参阅「两教圣经的异同」一项);(二)玛/太12:32「出言干犯圣神的,在今世及来世,都不得赦免」,这节圣经似乎暗示有些罪在来世是可得赦免的;(三)玛窦福音5:25-26,它提及要还清最后一文钱,才能出狱;(四)格/林前3:10-15亦暗示人死后有某种好似从火中经过一样的「净化」和「炼净」的过程。 3、根据这几段圣经,在早期教会的教父时代,即是宗徒时代之后的那个时代,已经有炼狱这个道理浮现出来。新旧约正典圣经在主后397年才订出,但在此以前(圣经正典还未订出以前),亚历山大的克雷孟(Clement of Alexandria,约主后140-217)、西彼连(Cyprian,约主后200-258)、金口若望(John Chrysostom,主后344-407)、奥斯定(Augustine,主后354-430)等东西方教会的教父已经讲炼狱了。在这里顺带一提教父是甚么,他们是早期教会的教友或神职人员,亦是神学家,有些还是宗徒的弟子,他们除了生活很圣洁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从他们的著作,你可看到早期教会对基督信仰的理解和反省,它们为后世教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综合圣经和教父的反省,炼狱是指人死后的一个「净炼」、「净化」的过程,即是说如果一个人在他死的时候,还有一些小罪、或生前未做补赎、又或没有充份悔罪的心情等等,那么,在他死了之后,虽然他们的永远得救经已确定,但暂时不能立即接近至圣至洁的天主,要在炼狱中炼净之后,才能进入天国。 5、有炼狱的道理,并非说基督的救恩不完整,而是说我们自己不足而已(请参阅拙作「炼狱并非说基督的救恩不济」),其实我们在现世生活或多或少都体会到这种炼狱的境界:天主是真善美和幸福的根源,与天主永远在一起就是「天国(上天堂)」,而不要天主,永远与这个美善幸福的根源分开就当然痛苦,这就是「地狱」。今日我们信了主,已经是选择了天主/天国,但却未曾达至圆满--我们并非那么完全地归向他,与他在一起,有时基督徒都会贪恋一些不应有的福乐而犯罪远离天主的,我们还需要不断更新和净化自己,炼狱就是这种过程和境界的一种表现。 6、一个信徒若生前未能百分百完全归向天主,仍需「炼净/净化」(purification),那么,他死后(虽然已选择了天主/天国)也应未能立即完全投身于天主的怀抱中,仍需一个「炼净/净化」的过程,这过程就是天主教所讲的「炼狱」。 7、既是「炼净/净化」,按理应会是有点辛苦的,我们(在世时)生病要戒口,都会觉得有点辛苦,作禁食祈祷的操练,也会挨受一点饥饿之苦,从罪和「炼净之苦」的角度来说,炼狱可说是「(在那里)为他的罪承受最后的刑罚」云云。

⑻ 炼狱的教会训导

1.教会训导当局面对三种主张而发表了教会的看法:
1)东方教会否认炼狱的惩罚和补赎的意义。
教会在里昂第二届大公会议(1274)(参200)(DS 856-858)及佛罗伦斯大公会议(1439-1445)(参209)(DS 1304)中都主张:当人愿意做补赎时却猝然而死,他的灵魂需要被净化,其中未提大赦问题。
2)东方教会否认为亡者颁发大赦的意义。
3)宗教改革者(参273)根本否认炼狱的存在。
2.教会在特利腾大公会议(1545-1563)面对上述两个主张而指出人虽在领受大赦时得免永罚,但并不意味着一切“时间性的罚”(temporal punishment)已被取消。所以人在生前可得大罪及永罚的赦免,但不一定也得到“时间性的罚”之赦,即仍然有暂罚(就是“时间性的罚”)存在(DS 1820)。这种思想源于教会为已亡者的代祷观念,特别是在感恩礼中为已亡者的代祷。因此应该注意,特利腾大公会议提到炼狱时,只提到圣经及古代的传承,但却不特别提出圣经的章节。然而这个理由到底是什么?却仍隐藏在他智慧的最深处。
3.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后,教义部又于1979年5月17日所发布的《关于末世论的某些问题》文件中第七号说:有关被造的人,教会相信他们在得到荣福直观之前有某一种炼狱,但这和地狱之罚本质上不同。

阅读全文

与电影炼狱片头为什么有圣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比较感人的日漫电影有哪些 浏览:570
猫眼电影如何剪辑挂小程序 浏览:864
电影鸟怎么使用 浏览:524
电影连环画册值多少钱 浏览:668
好看国产抗战电影排行榜 浏览:425
看购福利如何将电影卡转让 浏览:589
流浪地球票房中国电影可以分多少钱 浏览:876
印度怪物电影有多少 浏览:128
没网址怎么看vip电影 浏览:703
红日亭电影有多少演员 浏览:644
怎么用手机剪辑电影到抖音 浏览:445
兴国电影院有哪些 浏览:337
民国服装好看的电视剧电影 浏览:58
2020年出来的好看的日本动漫电影 浏览:292
电影有个叫巴林是什么电影 浏览:472
云翔最近打算拍什么电影 浏览:975
壁虎电影免费网站 浏览:457
免费看电影蛮族 浏览:818
免费观看搭错车电影 浏览:999
哥斯拉电影大全中文版免费观看 浏览: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