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星站计划是是哪个国家设立的
星球大战计划(战略防御倡议),亦称星球大战(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亦称Star Wars Program,简称SDI。),是美国在1980年代研议的一个反弹道导弹军事战略计划,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1983年3月23日)的一次著名演说。
2019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五角大楼发布新版《导弹防御评估报告》,提出将大力扩展导弹防御系统。这份报告被称作“星球大战”2.0版。
『贰』 ”星球大战计划”是什么计划
美国的防务计划
用卫星,导弹
把别人的导弹打下来
1983年 3月28日,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里,美国各地的电视观众正在收看电视节 目。忽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总统里根的面孔,他以非常自信的表情、极有感染力的 语气开始发表电视演说。几十年的电影演员生涯对于他的演讲技巧非常有帮助,70多 岁的高龄不但没有影响他的演技,反而使里根更具有了令人信服的领袖气质。他以平 静的、但不容质疑的口气告诉人们:
“……让我和你们一起展望有希望的未来,这就是我们要从事一项采取防御性措 施来对付可畏的苏联导弹的威胁……
至今我们已使我们的威慑战略更依赖于报复的威胁。但是,如果自由人民知道他 们的安全可以不依赖美国迅速的报复来威慑苏联的进攻,知道我们能在战略导弹抵达 我们或我们盟国的国土前加以截击并摧毁时,情况又如何呢?
我知道这是一项巨大的技术任务,本世纪结束前可能不会实现。然而今日的技术 高度成熟使我们完全有理由开始这项工作……
我清楚地认识到防御系统有其局限性并会产生问题和分歧。如果它们与进攻系统 配合,则可能被看成助长了侵略政策……
我号召给我们造出核武器的科学界将其伟大的才能转向造福人类和世界和平的事 业;赋予我们使核武器失效和过时的手段…… 我正在采取重要的第一步,我将指示作出全面和深入的努力来制订一项长期研究 和发展的计划……
美国同胞们,今晚我们正着手有希望改变人类历史航向的努力。这将会有风险, 而成果也需要时间。但是在你们的支持下我相信我们能完成它。”
美国总统里根说得如此美妙的这项计划究竟是什么哪 ?其正式名称是“战略防御 倡议”(Strategic Defene Initiative,即 SDI),简单地说就是使对手的核武器失效 和过时,与自己的进攻武器相结合会“助长侵略政策”的一项所谓战略防御计划,就 是要在太空摆战场,这与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非常相似,所以人们称其为“星 球大战计划”。
一石激起千重浪,对于这一石破天惊的计划,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反应十分强烈。 40多名科学家联名发表了一份长达106页的声明,指出该计划将冒政治上的极大风险, 包括前总统卡特、麦克纳马拉、万斯等军政要人也发表声明反对这一能引起新一轮军 备竞赛的“星球大战计划”,美国前国防部长布朗提交了一份26页的研究报告,批评 该计划;而前国务卿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国防部长温伯格等人则表示大力支持。
国际上,以苏联反应最为强烈。3月27日,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发表讲话说: “天基防卫系统将证明是非常不可靠的……我们的结论是这种系统将使制造人感到失 望,它将只能导致新的一轮军备竞赛,并使第一次打击武器得到继续发展。”
5月5日,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在《红星报》上称:“如果美国打算使太空军事 化,并因此打破目前存在的均衡,苏联除采取反措施外,没有别的选择。”
后来,苏联的新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给美国的科学家写信,强调:“当今世界 没有人不为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担忧。”并警告说:“特别是美国不要迈出这致命的 一步,否则将会导致核战争的升级和更加疯狂的军备竞赛。”
苏联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语言上的警告,而是立即付诸“反措施”的行动,加紧发 展自己的空间反卫星、反导弹武器系统,研究对付美国太空武器的新战略、新手段、 新武器。1987年12月,美苏最高级会晤前夕,戈尔巴乔夫出人意料地宣布苏联也有星 战武器。据专家们研究后确定,苏联的宣布并不是恐吓,而是确有技术上的突破。苏 联自从50年代起就在研究“脉冲能”,这是星战武器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特别是苏联 对新型太空武器的研究,如作战卫星、激光、粒子束和“太空雷”等,都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据说“太空雷”能突破美国的太空防御系统,使太空防御系统失灵,然后以 常规导弹将其摧毁。这表明新的一轮军备竞赛开始了。
对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并不相信美国对盟国的承诺,尤其是法国, 态度非常明确。1984年底,法国总统密特朗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法国完全不同意空间 军事化的“星球大战”计划。同时,法国还提出了自己的“太阳神”和“锡拉库萨” —2军事太空计划。西欧17国还于1985年7月17日通过了法国总统密特朗提出的关于建 立与之抗衡的“尤里卡”计划。“尤里卡”计划的目的就是要使西欧保持与“美国平 等的伙伴”地位。可见,西欧也想在工业化和军事化的太空中占一席之地。
前联邦德国1985年6月21日正式决定支持法国的“尤里卡”计划,并决定不以政 府名义参加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
英国的态度比较积极,但也是有所保留。1984年12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访 美时曾表示支持“星球大战”计划,但仅限于支持研究,而不包括部署。
意大利对此态度谨慎,总理克拉克西访美时虽然表示支持“星球大战”计划,但 强调在部署前要与苏联进行谈判,并继续遵守1972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西欧其他国家态度都不积极,挪威、丹麦、芬兰和奥地利都宣布不参加“星球大 战”计划,荷兰、比利时态度暧昧。
日本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最感兴趣,态度也最为积极,不仅最先作出积极反 应,而且日本首相中曾根在国会答辩时还表示,对战略防御计划提供技术合同问题, 将根据1983年11月美日两国就向美国提供武器技术所达成的一揽子协议进行。
对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利益表示了不同的 立场,但不管该计划对人类是福是祸,美国都要一意孤行地进行下去。
天衣无缝
1980年,里根还在为竞选总统而奔波于各地时,他的竞选班子中有一位现代战略 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战略——“高边疆”战略的概念。这个人就是美国国防部情报局 前局长、里根竞选班子中的国防顾问丹尼尔·格雷厄姆将军。里根入主白宫后,在传 统基金会的资助下,格雷厄姆将军组建了由30多名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空间工程 师和军事战略家组成的“高边疆”研究小组。“高边疆”研究小组经7个多月的研究, 于1982年3月3日正式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High Frontier》(高边疆)。这份报告提 出了美国开拓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总体构想,系统地论述了关于美国未来在军事、经济 和科学诸方面综合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总战略,并认为“高边疆”战略是“关系国 家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是美国能否在21世纪继续保持霸主地位的关键。这一战略 主要内容就是实现“宇宙防御”和太空工业化。
“高边疆”战略得到了里根总统的认同和大力支持,于是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 大战”计划应运而生,并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
1982年7月,里根颁布指令,规定了美国宇宙活动的主要方针,明确了美国太空 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宇宙防御”。
1982年9月1日,美国建立了航天司令部,从而为“那些想在空间向苏联挑战的人 奠定了组织基础”。
1983年3月23日,里根发表了著名的“星球大战”演说。
1983年6月,白宫决定成立由弗来彻领导的“防务技术研究小组”和由霍夫曼领 导的“未来安全战略研究小组”,开始了对“星球大战”计划在政治上、外交上和技 术上可行性及后果的研究。
1984年1月6日,美国总统里根根据上述两个小组提交的研究报告,签署了第119 号国家安全指令,命令有关当局迅速着手研究激光和粒子束等空间武器,为摧毁可能 对美国袭击的洲际导弹做好准备。
20天后,里根在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中正式把开拓“高边疆”列入国家战略 目标,并决定建造一个永久性的载人太空站,计划于1992年送上太空,标志美国开始 全面贯彻“高边疆”战略,不仅在军事上争夺太空,同时在经济上也着手开发太空。
1984年 3月21日,白宫确定由宇航员詹姆斯·亚伯拉罕森将军负责“星球大战” 计划。4 月,美国组建战略防御计划局,里根任命詹姆斯为局长。从1985年起,美国 开始每年为“星球大战”计划投入20亿以上美元的资金,“星球大战”计划开始全面 展开。按计划预算,SDI工程将耗资近万亿美元,耗时四分之一世纪。
美国投大量人力物力、冒极大风险的“星球大战”计划能达到什么目的呢 ?“星 球大战”计划的正式名称是“战略防御计划”,而真正要防御的目标就是对美国进行 袭击的洲际导弹。其基本设想分两部分:一是“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就是在宇 宙空间建立多层防御体系,将来袭导弹的飞行轨道分为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 不同的防御手段,前级防御层可以减轻后级防御层的压力,后级防御层可以填补前级 防御层的漏洞,摧毁穿过前级防御层的来袭导弹,达到全部摧毁来袭导弹的目的;二 是“反卫星计划”,就是研制和部署天基与陆基相结合的反卫星武器系统,以摧毁对 方的卫星。
“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是根据导弹从发射、飞行到命中目标过程的特点,建 立包括4层防御网的防御系统:
第一防御层是助推期防御阶段。由于导弹从助推器点火至穿过大气层阶段,导弹 飞行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会释放出大量炽热气体,并产生强烈的红外线或可见光, 很容易被探测到。因此,防御系统必须及时探测到导弹的发射点、导弹类型和控制中 心,迅速摧毁导弹的助推器。这一阶段的防御非常关键,因为发射后的导弹在助推后 期会放出若干个分弹头,包括再入飞行器的假目标,这将给以后的防御阶段增加极大 的困难。因此,此阶段摧毁一枚导弹,相当于其后防御阶段摧毁数个弹头和数以百计 的诱饵,效费比高。按计划每颗反导卫星可摧毁100枚以上的导弹,摧毁率可达99%。
第二防御层是后助推期防御阶段。这一阶段通常持续6分钟,导弹母舱将放出多 个弹头飞向不同的目标,再入飞行器、假目标和其他辅助穿透设备也在此时被释放。 它们沿弹道曲线惯性飞行,穿出大气层飞向目标。这一防御阶段使用陆基或舰载激光 武器摧毁漏网的弹头,理论计算摧毁率也可达90%。
第三防御层为中断拦截层,即对再入大气层之前飞行的前两层漏网的导弹弹头和 突防装置进行拦截。这一阶段导弹飞行时间约10~15分钟,弹头数量多,真假混杂。 计划用电磁轨道炮或由地面发射激光武器以及其他非核反导弹武器碰撞杀伤等手段摧 毁,按要求命中率也要达到90%以上。
第四防御层为末端拦截层,即对重返大气层后的弹头进行拦截。此时弹头飞临目 标只剩几分钟时间,可用反导导弹、动能武器、粒子束等武器摧毁所有漏网弹头,命 中率也要达到90%以上。
如能达到理论计算的要求,对来袭导弹总拦截率可高达99.999%,如此一来,美 国就算装进了保险箱,不用担心在核大战中与对手同归于尽了。
“反卫星计划”实际上是战略防御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是利用太 空基地的监视系统,对敌卫星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指令天基或陆基定向能武器系统 摧毁敌人卫星。 由于卫星在监视、预警、通信、导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战略防御 系统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对方的卫星失去作用。因此,美国早在1977年就开始研制反卫 星武器,基本的设想是在截击机上使用攻击导弹摧毁对方的卫星,这一研究已取得了 一定的进展。到SDI计划提出来时,美国已开始研制激光反卫星武器,并通过了可行 性论证报告。
这样,堪称天衣无缝的“星球大战”计划在理论上已被证明是可行的,在技术上 是可能的,似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里根总统最后的拍板,为“星球大战”计 划扫清了最后的障碍,太空摆战场已在所难免。
“亚瑟王之剑”
对于“星球大战”计划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能否研制出有效拦截导弹的武器。在 古代神话中和科学幻想中,有很多具有魔力的武器,随手一指,就会有强大的光束或 风束将敌人消灭。太空摆战场,就需要这种武器。在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中,有一 类全新概念的武器,就是束流武器。
SDI计划中,要研制的束流武器主要有4种:高能激光、粒子束、等离子束和强微 波射频武器。其共同特点与抛射武器不同,其战斗部不是被抛射出去通过碰撞或爆炸 摧毁目标,而是像射出的高压水柱,它们是以强大的能量束射向目标并摧毁之,射速 极快,可达或接近光速。对于束流武器的研制,近几年来,在武器输出能量、光束质 量、精密跟踪与控制及试验研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激光技术出现于60年代,由于其无可比拟的特点很快就在军事上引起了重视。19 76年美军用LTVP—7型坦克装载 100千瓦激光炮击落2架无人驾驶靶机;1983年美军用 400千瓦激光炮击毁5枚“响尾蛇”导弹;1989年美军用“米拉克尔”中红外高能化学 激光器,第一次成功地拦截和击毁了一枚快速低飞的巡航导弹。30多年的研究,激光 技术在武器上的运用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化学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 器、X射线激光器等都成为对助推段导弹进行拦截的最有效的高能激光武器。
SDI 计划中,部署在天基的高能激光发射器,其输出功率要达到几百至几千千瓦, 其中有两项关键技术:一是如需要达到每平方厘米10~20千焦的破坏阈值,就必须有 25兆瓦的功率做保证;二是要有15米直径的反射镜部署在空间轨道上,用以聚焦折射 激光束打击目标。这两项技术美国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最后解决只是个时间问题。
粒子束武器类似于激光武器,主要是以电子或中性粒子为弹丸,利用电磁场把亚 原子粒子加速到近光速的高能状态,再靠磁场的作用聚集成密集的高能强粒子束流射 向目标,以巨大的动能摧毁目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带电粒子源使这些粒子经过 一个电位场的加速,形成粒子束。由于粒子束在击中目标的瞬间可产生8000摄氏度的 高温,不仅可使目标表面迅速破碎和气化,而且高能粒子束还会在目标附近形成附加 电场和大电流脉冲,在瞬间将目标内部的电子器件击穿。可见,粒子束武器对目标的 破坏能力比激光武器更大。目前,粒子束武器研制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粒子束 必须能传播较远的距离才能有效摧毁目标,在几百兆电子伏能量和 0.25~1安培流强 的条件下,怎样才能产生扩散度很小的中性粒子束?二是中性粒子束不能穿越大气层, 这就必须将粒子束武器部署于太空的轨道上,缩小加速器的尺寸和减轻其重量就成为 另一个难题。按SDI计划的要求,美国要在低轨道上部署 10~40个粒子束武器,每个 重达60吨。
等离子体炮虽然叫做炮,但不是用炮管发射等离子体炮弹的炮,也是一种用加速 器产生多股高速大密度等离子体攻击目标的武器。这些等离子体内磁场很强,足以使 等离子体保持一段时间,因而可像中性粒子束一样作为武器使用。等离子体炮最大的 优点是制造和使用比中性粒子束武器容易,而且体积小,效益高。
强微波射频武器是一种以高强度辐射场包围目标,使其敏感的电气和电子线路产 生致命的电压和电流而遭到破坏,是攻击C�3I系统、隐形飞机和反辐射导弹的有效 武器。其基本原理是使用超高功率微波发射机、大型天线及有关设备组成射频武器系 统,利用大功率微波的电磁场,以光速迎击并摧毁来袭目标的电子器件,使之控制失 灵。
可见,束流武器就是把能量汇聚成为一束极细的能束,沿着精确的制导方向以近 于光速发射出去,对目标进行杀伤。其特点是能量集中,速度极快,射程远,精度高, 比抛射武器有很大的优越性,堪称“亚瑟王之剑”。
谁击落了轰炸机
1987年9月27日,美国一架B—1型轰炸机突然坠毁,6 名机组人员3人遇难,令人 惊讶的是击落飞机的是一只大鸟。一只重 6.8公斤的白鹈鹕竟然撞落了几十吨重的轰 炸机。巨大的冲撞力是从哪产生的呢 ?原来是靠速度而产生的,这就是动能。物理学 有个动能公式:E=MV,物体相撞时产生的动能E等于物体的质量M与物体运动时的速度 V 的乘积。也就是说,动能的大小既取决于物体本身的重量,也取决于物体运动的速 度。
小鸟撞毁飞机的怪事以前也时有发生,这给科学家以很大的启示:既然只有飞机 千分之一重的鸟可以撞落飞机,那么靠物体碰撞时产生的动能也可以作为一种武器摧 毁目标。于是,动能武器的概念就提出来了。所谓动能武器就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头 通过直接与目标相撞而摧毁目标的武器,包括非核动能拦截弹、电磁炮和反卫星导弹 等。
在“星球大战”计划中,对于摧毁来袭的导弹,运用爆炸特别是核爆炸以摧毁来 袭导弹,虽然十分有效,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副作用,而使用动能武器则可以消 除这种不利的影响。于是,美国开始大力研制动能武器,共设立了包括大气层内外非 核摧毁技术、超高速发射技术、对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助推段截击技术等11个技术项 目。
非核动能拦截弹是利用与来袭导弹碰撞时产生的巨大动能来摧毁目标,而不是靠 核装料的爆炸摧毁目标的一种拦截导弹武器。根据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不同的使用 特点可分为两种。用于大气层外拦截的是一种以陆基为发射台的三级拦截弹,拦截点 的高度在160公里左右,以9公里/秒的速度撞击并摧毁目标。与核装料弹相比,其最 大的优点是既可携带几十枚弹头摧毁不同的目标,又避免了自相摧毁的负效应。用于 大气层的拦截弹通常是两级火箭导弹,飞行速度在5~6公里/秒,射程200公里左右, 拦截高度15~50公里,发射重量5~7吨。 1984年6月10日,美国陆军在南太平洋夸贾林岛上空185公里处以“民兵”—1 型 模拟导弹为目标,对非核动能拦截弹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同时,美国还进行了 小型雷达寻的拦截的研究,至1987年已先后进行了7次靶试,大部分拦截成功。
电磁炮是靠电磁力而不是靠传统的发射药把弹头加速,以弹头的动能摧毁目标的 新武器系统,包括“直流低压导轨炮”、“交流同轴线圈炮”、“重接炮”和“电热 炮”等。其基本原理是以两根导轨和一个电枢形成一个电路,通过电枢的电流同导轨 上数兆安级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之间形成洛仑兹力,推动电枢沿导轨加速行进,带动有 制导的战斗部加速,最后以 10~20公里/秒的高速射出,弹头产生的撞击力足以摧毁 任何目标。
电磁炮的特点是速度快、炮口动量大、加速均匀、对弹头影响小、命中精度高、 杀伤威力大、发射时无声响、无烟雾、无炮口火焰等,电磁炮的发明揭开了火炮发展 的崭新一页。美、英、德、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目前都在重点研究坦克电磁炮,利 用电磁炮弹的穿甲特性使其在反坦克战场上大显身手。美国急于将电磁炮用于“星球 大战”计划之中,虽然由于超导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炮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距离在太空中实用还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提高射速。
反卫星导弹的研究开始较早,60年代美、苏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70年代美国 开始研究非核战斗部,1977年正式命名为“ASAT卫星拦截弹”。这种小型寻的飞行器 是采用红外制导、自动识别跟踪和瞄准目标的攻击武器,其有效作战半径在1000公里 左右。1984年初至1985年底,美国先后进行了5次试验,其中第三次是在1985年9月13 日进行的,以一颗废弃的卫星作靶子,F—15战斗机在 10公里高空发射了一枚反卫星 导弹,该弹在自身制导装置的引导下进入目标卫星轨道,随后分离出一个15分斤重的 自动寻的弹头,以每小时1.74万公里的迎面速度冲向目标,将卫星撞得粉碎。
“智能卵石”拦截弹是在“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中提出来的,是对该计划进行 修改的产物。“星球大战”计划总共要耗资近万亿美元,需要20多年的时间,这一直 是该项计划反对者的主要攻击之处,而且该计划在具体实施中发现,存在的困难要比 最初设想的多得多。特别是美国国会加强了对该计划预算的审批控制,批准的经费逐 年减少,这使白宫不得不寻求一项较易实现又降低费用的折中计划,以争取各方都能 接受。
1989年 2月9日,美国SDI计划局局长亚伯拉罕森在离职报告中声称:“我认为只 要继续努力,按参谋长联席会议关于改进后的第一阶段作战使用要求,采用‘智能卵 石’方案,在2年内可被证实,3年后可开始部署。”在降低经费的问题上,他特别强 调说:“到1994年,一套‘智能卵石’系统将可随时部署,费用为 250亿美元,仅是 SDI计划第一阶段所需费用的1/3。”在此,他正式建议采用“智能卵石”方案。亚伯 拉罕森的建议得到了新任总统布什的支持,“智能卵石”计划开始实施。
所谓“智能卵石”就是一种灵巧的小弹头,具有能独立探测、跟踪、识别和攻击 目标的全自动装置。由于其重量较轻,一枚“大力神”运载火箭可携带百枚“智能卵 石”进入预定轨道,这比发送重达数吨的庞大束流武器发射装置要经济得多。特别是 “智能卵石”的全自动装置,使其只要地面给它一个指令,就可见机行事,完成拦截 任务,不必依赖易遭攻击的指挥控制中心。
这种“智能卵石”装有能探测数千公里外飞行目标的高分辨红外探测器,敌方导 弹一露出云层就会被发现,高功能计算机同时会指令启动小火箭发动机,引导“卵石 ”高速冲向目标,并与之同归于尽。这种方案比原计划经济易行,技术上容易实现, 因此,美国计划于本世纪末部署10万枚“智能卵石”于太空不同轨道之上,代替原计 划中的激光、雷达网与电脑组成的作战管理综合网络。
动能武器与束流武器相比,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遇到的困难较少,费用也较低, 这使美国政府改变了两者并重的政策,而是突出重点,侧重于动能武器的研制,并逐 年增加经费,使动能武器的研究与试验逐渐接近于实用。
动能使飞鸟可以撞毁飞机,动能武器击落来袭导弹的日子也不会很远了。
“星战计划”计划向何处去
美国耗资巨大的“星球大战”计划看上去令人眼花缭乱,似乎天衣无缝,难道“ 星球大战”计划真的像美国人所吹嘘的那样万无一失、无懈可击吗?美国真的有必要 进行这项计划吗?
对于“星球大战”计划,美国人一直非常乐观,在该计划提出之前,美国的“氢 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就曾断言束流武器拦截导弹是可行的;“星球大战”提出之后, 里根总统的科学顾问乔治·基沃斯又宣布80年代末就可研制出攻击地球同步轨道上卫 星的激光武器;1984年3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德芬尔在《战略防御倡议》报告中说: “我相信,当我们进入下一代时代时,我们巨大的财富,我们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 将使总统的理想变为现实。”而SDI计划局局长亚伯拉罕森信心最足,1984年5月他在 国会关于SDI计划的证词中十分肯定地说:“在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能把较成熟的 波束发生器的性能提高到武器性能的水平。”但事实证明,这些人的乐观根据是不足 的。
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激光专家布洛姆伯根和帕特尔为首的17人束流武器技术评 审小组在经过1年多的研究后,于1987年4月23日提交了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竟然是 束流武器目前在关键部件上性能要提高几个数量级才有实用的可能,这将需要至少10 年以上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本世纪末部署束流武器已无可能。
SDI计划共设计了 5大项目,其中4项是单项技术,只有最后一项是系统分析和作 战指挥及管理,而系统分析这项最为重要。因为星战计划包括 4个主要防御层次,每 个层次又将使用多种拦截武器攻击数以万计的真假目标。这种包含近百个子系统的大 系统,系统效能非常关键,即使单项技术达到了要求,全系统的总体性能和功能如何 是难以进行全面实验的,最后可行性、可靠性报告很难找到充分根据。
而最让美国人头疼的是SDI系统的生存能力。天基部件长期位于可预测的轨道上, 体积又大,生存能力非常低,相比之下,比弹体、母舱和弹头要脆弱得多,容易被反 卫星武器、激光武器、太空雷等所摧毁。如果不能解决其生存问题,耗资巨大的 SDI 计划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星战计划使用了大量的计算机,这又增加了一个非常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软件 的错误率。目前最好的软件技术是在1000行程序中出现 3个错误,而短短几十分钟的 战斗计算机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整个SDI系统要连续进行1000万到1亿行无错误 的计算机程序运算才能保证防御的有效性。即使按1000万行程序,以千分之三的错误 率,就是要出现 3万个错误。而一两个关键性错误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失灵。可见,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星战计划距实战还十分遥远。
除此之外,星战计划要部署到太空中的总物资量多达 9万吨,航天飞机至少需要 5000次的发射才能完成这一空前繁重的运输任务。以目前美国航天飞机每年平均发射 十几次至几十次的能力看,要100多年才能完成。
世上没有突不破的防线,不要说星战计划一时难以实现,就是真的实现了,有矛 必有盾,几十年的时间内对手完全有可能研制出破解的武器系统,靠发明一两样新式 武器以取得一劳永逸的安全是不现实的。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耗费地球有限的资源 和财富,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把人类互相残杀的战场摆到太空,这明智吗 ?上苍 如果有灵,会不会发出埋在人类心底的一句疑问:
“星球大战”计划,你将向何处去?!
寿终正寝
『叁』 徐峥演的电影星什么计划
摘要 您好,星辰大海计划
『肆』 疯狂外星人电影完整版
**8hf女孩小钱在波f星人的转移计划中gfd幸运漏网,偶遇了波星人的通缉犯小欧,一个为了fg寻找母亲,一个为了逃避追捕,连同小钱dg的宠物猫猪猪,一同踏上了f冒险旅行。
『伍』 电影星际穿越完整版百度影音观看
《星际穿越》的故事设定在未来地球上,剧烈气候变化已影响到农业,农作物难以种植导致人类的粮食严重紧缺。马修·麦康纳饰演的主人公库珀是一位飞行员、工程师和单身爸爸,他与安妮·海瑟薇等被选中作为拯救人类未来计划的一员,因而被迫离开深爱的女儿和儿子,前往太阳系之外另寻生机。
类 型;冒险,悬疑,科幻
主 演;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韦斯·本特利,卡西·阿弗莱克,迈克尔·凯恩,麦肯基·弗依,马特·达蒙
高清完整分享,望采纳
『陆』 星辰大海什么计划在哪看
摘要 1、“星辰大海计划”是一个为了鼓励年轻演员而专门设立的一个电影频道的活动,选择一些备受观众朋友认可的年轻演员,给大家树立更多的扮演。
『柒』 奥特曼星计划是什么
尊敬的楼主我是上刀山下火海,跑遍了天涯海角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五个字,您仔细听着啊:恐怕没有吧。
对不起啊楼主,可是我真的尽力咧。只有RAH 初代A,初代星计划B、C 星计划与RAH初代C对比,从外面看,个人比较喜欢初代C。
『捌』 星空计划上面是什么电影
奥特曼传奇、超奥特8兄弟、超时空大决战、星光战士、超银河传说、远古复苏的巨人、贝利亚的银河帝国。
『玖』 快手电影星熠计划是什么意思
摘要 是快手推出的短视频创作激励活动。
『拾』 最近有什么新出的电影
《刀见笑》 看大片正在播放《刀见笑》电影完整版|《刀见笑》在线迅雷下载|《刀见笑》电影全集剧情介绍 电影《刀见笑》在线观看全集: http://www.126dyw.cn/ 电影《刀见笑》电影抢先版/《刀见笑》电影在线观看/ DVD版在线观看: http://www.126dyw.cn/ 由知名广告导演乌尔善执导的电影《刀见笑》成功入选今年多伦多电影节《疯狂子夜场》单元,这个单元素来青睐极具特色的类型片,而且入选电影皆在全球拥有极好的市场表现和影迷口碑,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功夫》、《拳霸》等影片都曾入选这个单元,进而获得全球市场的关注。而这个单元开设三十多年以来,从未有内地导演的影片入选。《刀见笑》成为中国内地首部入选该类型片项目的电影,影片届时将在多伦多举行全球首映式。 这部电影集结了国内外优秀演员安藤政信、张雨绮、游本昌、刘晓晔、徐冲、韩鹏翼担当主演,讲述了一把传奇菜刀辗转三世的故事,在这三世里,各种不同的人物心怀各异的动机,试图利用这把菜刀实现各自的欲念,却最终被这把菜刀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杀猪匠少三两爱上了青楼花魁寐娘,为了这个灿烂的人生目标,他卖肉不缀,却被江湖豪侠一刀仙尽情凌辱。屡遭挫折的少三两万念俱灰,赌气寻死,却意外得到一把无坚不摧的菜刀,一场啼笑皆非的江湖故事由此展开。 《刀见笑》自2010年2月发布首款预告片和部分剧照之后,一度推迟上映时间,俨如销声匿迹。如今高调亮相多伦多电影节,海外媒体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让人感觉到推迟上映的背后必定有重磅信息。谜团终于揭开,以《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等鸿篇巨制享誉全球的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正式宣布加入这部影片。福斯国际制片公司(Fox International Proctions)总裁Sanford Panitch 为促成合作,多次亲自赴中国洽谈,谈到这部电影时,他难掩喜爱之情:“《刀见笑》堪称一部别具风格的中国类型片的代表作品,福斯国际制片公司很高兴能参与制作这样富想象力的影片,更加高兴能够将它推荐给国际影坛,帮助中国电影‘走出去’。我们很高兴能有道格先生及乌尔善这位有才华的新秀导演的支持,相信这将有助于赢得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瞩目。”他还透露,《刀见笑》将会规划在中国以外的其它国家发行 在这沉默的半年之内,《刀见笑》俨然已经赢得了国际大腕的关注,因作品《谍影重重》、《史密斯夫妇》而广获赞誉的国际知名导演兼制片人道格 李曼非常看好这部影片,他说:“这部影片是乌尔善冲击大荧幕的电影处女作,是部极富想象力的影片,改变了我对中国电影的认识。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华语影片,这真是件让人十分兴奋的事。”他毫不犹豫地答应制片方将毫不吝惜自己的影响力,为这部电影摇旗呐喊。 《刀见笑》电影高清视频地址: http://www.126dyw.cn/ 《刀见笑》qvod在线观看--《刀见笑》在线下载地址: http://www.126dyw.cn/ 《刀见笑》的监制余伟国和唐郗汝表示,影片在粗剪阶段为了听取各方意见而邀请圈内的人士观摩,没想到在没有任何后期包装的状态下,影片精彩的内容和奇特的风格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好评,不止一家投资方表示希望加入合作,贡献资金和资源把这部电影在后期阶段打造地更好。在仔细地衡量了各方面的资源配置,并结合对影片本身的市场预期,两位监制果断地扩展了影片的合作阵容。如今,福斯国际制片将海外的整体宣发资源引入,国内由北京太合环球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星引力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优朋普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紫旭绚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山西博龙投资有限公司镇守,将电影、网络和与电影相关的其他产业的资源配置有效整合。 对于电影能获得好莱坞顶级电影公司的青睐,导演乌尔善感到非常兴奋,他坦诚最初听到这个消息他也感到有些意外,拍片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是希望能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对于电影视觉表达和内容表现的技术和思想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虽然对于电影节他是一个新人,但在影像表达方面他已经默默积累了十多年,可谓厚积薄发。也许正是这种纯粹做电影的心态,反而帮助他表现出了令人兴奋的才华。 关于导演乌尔善 中国最优秀的广告导演,拥有十年成功的商业广告制作经验,其广告作品屡获国际国内专业大奖。在当代艺术领域,其影像、装置、综合媒体等当代艺术作品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中频频展出。2007年入选“亚洲星引力电影计划”,一举成为该计划的国内首位新人导演,并于2009年执导自己的第一部商业电影,也是“亚洲星引力电影计划”第一部电影《刀见笑》。 《刀见笑》电影在线下载: http://www.126dyw.cn/ 《刀见笑》高清在线观看: http://www.126dyw.cn/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