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 重拍怎么说 (恩机) 正确的说发
你说的恩机就是“NG”,代表的就是NOT GOOD,“不好”的意思
2. 如果对一部旧的电影重拍我们称之为什么
对一部旧的电影重拍我们称之为:翻拍。
翻拍的意思是把他人拍过的作品进行新创作,并再次重拍成自己的作品。
电影、电视剧的翻拍:
(1)是指对已有的相同题材、相近故事的电影或电视剧的再次拍摄,属于再创造的一种(remake)。
(2)对于正式电视节目、电影、电视剧进行戏说式模仿拍摄。
望采纳~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729044.htm#2
3. 王家卫把《春光乍泄》里面剪辑下来以后的镜头拍成了另外一个电影名字叫什么哪里可以找到呢
介绍之一:
【片名】Buenos.Aires.Zero.Degree.The.Making.Of.Happy.Together
【译名】摄氏零度.春光再现
【年代】1999
【国家】中国香港
【片长】59Mins
【类别】记录
【语言】粤语
【字幕】外挂英文
【评分】8.4/10 (9 votes)
【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82978/
【格式】XviD + MP3
【尺寸】576x320
【大小】1CD 49 X 15M
【导演】李业华
【主演】Chen Chang .... Chang (archive footage)
Leslie Cheung张国荣 .... Himself/Ho Po-wing (archive footage)
Shirley Kwan .... Herself/Lai Yiu-fai's Girlfriend (archive footage)
Tony Leung Chiu Wai .... Himself/Lai Yiu-fai (archive footage)
Kar Wai Wong .... Himself
【简介】
香港2000年
记录片,柏林影展非竞赛作品。
这是一部纪录片吗? [文:洪崇仁,第385期]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这是王家卫的电影【春光乍泄】(Happy Together)里,何宝荣(张国荣饰)一直对黎耀辉(梁朝伟饰)说的重要台词。香港一九九七年回归中国,舞照跳,马照跑,但特区经济萧条;SARS风暴侵袭香港时,张国荣选择跳楼自杀,结束传奇的一生,令人唏嘘。拍电影可以从头来过,一次不好再演一次,戏外的人生是不能从头来过的。
就在张国荣百日之后,【春光乍泄】的幕后纪录片-【摄氏零度.春光再现】在台湾正式公演,并同步发行DVD,让一般观众觉得张国荣的商机再度涌现。
事实上【摄氏零度.春光再现】(Buenos Aires Zero Degree:The Making of Happy Together),原名“布宜诺斯艾利斯、摄氏零度”,于二○○○年“金马国际观摩影展”放映过,是一部由关本良及李业华导演的纪录片,拍摄时间是【春光乍泄】获得坎城最佳导演奖半年后,关李二人,原本就是【春光乍泄】的工作人员,他们与制片秘书及场记重返阿根廷拍摄现场,混合剪辑了许多电影上映版没有的片段,真实人生中穿插着戏里的浮光掠影,让人感到曲终人散的落寞。
以一个创作文本来说,【春光乍泄】的阅读颇为多层次,至于【摄氏零度.春光再现】到底“再现”了什么,倒是简单多了。我们看到了唯一女主角关淑怡被删去的种种画面,以致于【春光乍泄】最后成为了同志片,我们也看到了原来戏里梁朝伟在张国荣离去后选择了自杀,留下暗恋他的关淑怡一人愁怅,还有原先的故事大纲“布宜诺斯艾利斯情事”(Buenos Aires Affair),是说梁朝伟来到阿根廷替他父亲处理善后,却意外发觉,他父亲在当地有个情人,而且是个男人。
原来故事的主场景,是从一家当地的中国餐馆开始的,不是上映版最常出现的探戈小酒馆,如果照原计画发展剧情,可能我们还是会看到港味很重的视觉风格,这也是王家卫为何远离香港,大老远跑到地球的另一端,就为了“不如我们从头来过”,这一语道破了一个作者型导演在面临创作包袱时的痛悟。
在【摄氏零度.春光再现】中,可以见到王家卫如何诚实面对自己。受到制作变量的拖延,大队人马困在阿根廷数个月,也许正因为离乡背井,反而造就了【春光乍泄】里每分每秒饱胀的乡愁,正如同王家卫在【阿飞正传】里给张国荣塑造的经典个性-一只飞个不停的鸟,这只鸟自我放逐,来到了日夜不分、摄氏零度的阿根廷,死后重生,苦了全体工作人员,却成就了一个世界级的创作导演。
严格说来,这是一部所谓的“电影幕后”(the making of)。就像任何一部随片侧拍的“纪录片”,不同的是这部【摄氏零度.春光再现】重回现场再做纪录,好像在缅怀人事或说注解剧情,若是独立于【春光乍泄】本片来欣赏这部纪录片,可能较无感觉。它的存在,根本是为了满足王家卫的追随崇拜者;【花样年华】的完整版DVD,收录了四大段无法在戏院成为完整故事的切片,目的也相同。十年前,王家卫曾打算分上下两集拍摄的【阿飞正传】,多年后王的身价曲线飙到最高点时,可能就是那些从未曝光过的【阿飞正传】重见天日时。
这样的“电影幕后”,开始成为以王家卫为中心的创作团队(包括摄影杜可风及剧照夏永康)生产电影副产品赚钱的正当理由,因为王家卫导演拍摄的底片永远超过于院线版本数倍,那些掉在电影剪辑室地上的电影胶卷,就像面包师傅多洒出来的面粉一样,是可以再生产复制的文化素材。
偏偏王家卫的作品魅力不减,虽有形式上的重复,但经过包装宣传后的内容,却使全世界影迷甘于消费,愿打愿挨,本就是市场法则。放眼影坛上世界级的创作导演,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像【春光乍泄】的例子来个一鱼多吃,何况现在DVD市场已趋成熟,每部电影DVD附上电影幕后片段,已是基本菜单。
然而,这样的一部“纪录片”却让我们不得不想想,纪录片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介绍之二
●片名:《摄氏零度·春光再现》
唱片公司:巨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别:其他
唱片编号:MAT12001
初版年月:2003/07
●演员:张国荣、梁朝伟、张震、关淑怡
导演:关本良、李业华
萤幕比例:4:3
字幕:中文、英文
声音格式:stereo
发音:国粤语
●剧情介绍:
【内容简介】
张国荣‧梁朝伟
关於他们之间 Happy Forever
王家卫【春光乍泄】私藏镜头 首度公开
本片是《春光乍泄》的工作人员与制片秘书及场记重返阿根廷拍摄现场,混合剪辑了许多电影上映版没有的片段,真实人生中穿插着戏里的浮光掠影,让人感到曲终人散的落寞。
在本片中,我们看到了唯一女主角关淑怡被删去的种种画面,以致于《春光乍泄》最后成为了同志片,我们也看到了原来戏里梁朝伟在张国荣离去后选择了自杀,留下暗恋他的关淑怡一人愁怅。还有原先的故事大纲“布宜诺斯艾利斯情事”(Buenos Aires Affair),是说梁朝伟来到阿根廷替他父亲处理善后,却意外发觉,他父亲在当地有个情人,而且是个男人。
原来故事的主场景,是从一家当地的中国餐馆开始的,不是上映版最常出现的探戈小酒馆。我们还看到,受到制作变量的拖延,大队人马困在阿根廷数个月,也许正因为离乡背井,反而造就了《春光乍泄》里每分每秒饱胀的乡愁。
●前言:
导演王家卫所拍摄的电影【春光乍泄】,可以说是哥哥张国荣生命中相当重要的一部戏,也是梁朝伟目前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可是在【春光乍泄】之外,还有许多被导演收藏起来的画面,现在就要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摄氏零度‧春光再现】DVD将於七月上旬发行,将随片附赠限量原装进口的「瀑布跑马灯」。这个灯与片中主角渊源颇深,在【春光乍泄】一开始由於张国荣买了一盏瀑布灯,两人相约一起去寻找灯上的瀑布,来到宜诺斯艾利斯之后,两人在陌生的国度里相濡以沫,展开一段曲折纠缠的恋情,虽然最后只有梁朝伟一个人去了瀑布,但是这盏灯却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成为影迷最喜爱的经典收藏品。
●故事大纲:
那一年,世界的尽头,特别冷。张国荣在阿根廷片场和工作人员一起庆祝他的生日,”Happy Birthday!, Leslie.〃梁朝伟和他亲昵地拍著照,时间飞快地从眼前流逝,直到你分不清现在还是未来…而另一个你不曾知晓的故事正悄悄上演…
留下何宝荣(张国荣饰)在屋里,开门要去上班的黎耀辉(梁朝伟饰)正暗忖著,回来时何宝荣会不会再度离去,他心想:「我真想买把锁。」但他知道永远锁不住他,於是这一次,黎耀辉决定先走。殷红的血衬著惨白无力的手,无尽蔓延,跃动著画面…
猫一般的神秘女子(关淑怡饰),是连系黎耀辉与小张(张震饰)的另一种存在,她的眼神始终停留在黎耀辉身上,她对他说:「紧紧抱住我,让别人嫉妒。」早已习惯成为别人生命中的过客,她选择在瀑布旁等候著他;小张第一眼见到她,就觉得她特别,她的声音一定更特别…小张送黎耀辉回到住处,沉积厚重生命感的杂乱寓所,总觉得少了点什麼,瞥见何宝荣留下的黄色皮衣,小张将它穿上,假寐的黎耀辉睁开双眼…
这是你所不知道的【春光乍泄】,是曲终人散后,凝结在摄氏零度下的记忆残骸,它曾真实地存在过,也将永远地冰封在阿根廷,直到两名导演—关本良和李业华,重回拍摄现场,重组王家卫私藏片段,才揭开了何宝荣与黎耀辉,甚至是张国荣与梁朝伟不为人知的秘密…
●制作背景:
1996年的夏天,香港导演王家卫来到了阿根廷,他称之?“地球的另一端“进行勘景。在电影开拍之前,王家卫陷入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之中,围绕著他的,是难以理解的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探戈。
1998年初,纪录片导演关本良(Kwan Pun-Leung)和李业华(Amos Lee )也来到了阿根廷,重新造访<春光乍泄>的拍摄地点,在六十分钟的影片中,从张国荣与梁朝伟共舞探戈,在街边一起喝咖啡,到王家卫与摄影师杜可风在镜头外的窃窃私语,导演透过现实与剧情的交错,时间的流转,呈现出电影<春光乍泄>私密且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王家卫眼中的<摄氏零度·春光再现>
初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时候,我经常在街上闲逛,开拍时间越来越近了,但作为<春光乍泄>的导演,我脑海里却只有两个角色,以及一间他们布置的家,如此而已,我极度渴望更了解这两个角色的一切。
他们在哪里买烟?他们会在家喝两杯吗?喝的是水还是阿根廷?的葡萄酒?是什么牌子?他们自己洗衣服吗?附近可有便利商店?便宜吗?他们喜欢匹萨吗?夜深无聊时他们做些什么?闷热的星期天中午他们去哪里?他们喜欢看足球赛吗?他们有足够的衣服吗?他们知不知道这里的夏天其实挺冷的,就像我对这点毫无所悉一样,他们感到寂寞吗?
在阿根廷的日子裏,我逐渐失去了时间的概念,西班牙语对我是陌生的,既看不了报纸,听不懂广播,更不明白电视里所说的事情,我彷佛与世隔绝,时间对我而言毫无意义可言,日复一日,我逐渐了解放逐的滋味。
我开始想,如果我是一个自我放逐的过客,我想我会保留一些象征性的记录,为了自娱也为了提醒自己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度过的日子,为了保存我最后一丝的理智,这些记录将会是我的伴侣,唯一的伴侣,在摄氏零度世界里的伴侣。不分昼夜,没有方向,无论冷暖…换句话说,这部片就是我在那段时间的象征性记录。
● <摄氏零度·春光再现>导演的话
某一天,王家卫突然把一堆录影带放在我们面前。纷繁复杂的影像看得我们眼花了乱,我们试图在纷乱无章的片段中理出头绪。在黑暗中不断被这些声色撞击之后,一支三分钟的影片?生了。王家卫看了叫它<春光乍泄预告片>。接著他打开一扇拱门,把我们丢进另一个黑暗的小房间,里面堆满了底片。
当中还有一架称之为剪接机的东西,我们对它一无所悉。当我们试图把底片小心翼翼地放入剪接机时,它起了翻天覆地的反应,结果我们就这样被困在王家卫的底片世界裏。
王家卫说,这堆底片蕴藏著一个仍未被发掘的生命。听完后我们立刻一头栽进其中,企图找到可以让它们接合起来的黏著剂。就我们的记忆所及,那个足以让这堆底片拼凑成有一个有灵魂的生命体的神奇胶水,只能在阿根廷找到。
1998年,我们踏著王家卫曾走过的路,回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希望在那裏能够发现<春光乍泄>的诞生。
●评论:
《春光乍泄》是很久之前就买了碟看的一部电影,当时就连续看了两次。
后来才知道,其实《春光乍泄》拍的时候是有很多个版本的,甚至里面原来还有个女主角,可王家卫竟然可以剪片子的时候把一个女主角剪得连一个镜头都没有~~很想知道故事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一个什么故事,最近知道原来早有人因为这,拍了一部关于王家卫的记录片了,名字就叫《布宜诺斯艾利斯-摄氏零度》,当时电影里的两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其中一个是电影海报和剧照的摄影师),自费重回阿根廷,寻找电影背后失落了的故事。
尽管不是王家卫的电影,但大部分镜头都是当时《春光乍泄》的废弃镜头和胶卷,经过再创作有意识地剪在一起,由于胶卷磁费用昂贵,电影又是大部分自资的,因此《春》的画面只能用摄影机通过胶片磨纱取景器翻拍,却增添了一种回忆的质感。
放逐,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可怕的,可短时间的放逐自己的生命,可能可以让自己更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本身。关淑仪在记录片的镜头也不是很多,但正如梁朝伟在《阿飞正传》出现的短暂的一个镜头一样,足以让很多人深深地爱上她。仿佛在关身上看到了王菲的影子,暧昧而迷茫的表情依然带着对自己坚持被放逐的执着,却又想冲破牢笼重回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寻找一个笑容对于很多人来说,往往比寻找一个性伴侣更加困难。在身体背后,在下半身之上,有那么一群人,依旧用上半身思考着。熟悉的摇晃镜头,快速摄影技法充斥着阿根廷天涯海角般色彩的画面,冷,我感觉。
在另一个故事里,何宝荣自杀了带着黎耀辉的名字。张震依旧带着他的录音机,录着周围陌生的一切。关淑仪那个没有让我们知道名字的角色,最后去了那大瀑布那,等待着某人的经过,其实,等待的是一个走远了的自己。
《春》代表了一个王家卫阶段的结束,《摄氏零度》绝对是一部值得王家卫迷珍藏的片子。
下载地址1:http://lib.verycd.com/2004/05/11/0000011836.html
4. 如何去区分电影的抄袭,翻拍和致敬
如果两部作品你都看过,并且能清楚地感受到后一部作品是抄袭前一部,那一般就是抄袭。如果你只是能找出一些相似之处而不能确定是抄袭,哪怕相似之处再多也不能确定,需要受别人影响你才有可能会认为是抄袭(比如看了某人写的文章),那一般就不是抄袭,而只是非故意的雷同。如果你感觉两部作品并不相似,只是某些地方突然会出现明显是在模仿的细节,那就是致敬。怎么区分是巧合还是抄袭:如果只是关键创意相同但故事不同,首先故事肯定不是抄的,其次单就这个创意来说,很难知道这是作者独立想出来的还是看了别人的创意后模仿的。因为我就经常遇到别人说我的短片里的某个创意在某个作品里出现过,但我确实没看过,但同时假如我看过并且模仿出了相似的创意,实际上也说得通。所以外人真的很难判断。如果两个作品在人物设置和故事结构上高度相似,那要先看它们是不是类型片。严格意义上的类型片,比如超级英雄片、警匪片、恐怖片等,有固定的结构和相似的故事核,很容易雷同。比如警匪片,主角一定具有公务员性质(就算是普通人实际上也被临时赋予了公务员任务),他一定会遇到外部危机和内部危机,内部危机一定是来自于自身工作、学业、人际关系、家庭,而来自人际关系、家庭的危机一定是同时源自于自身缺陷和他人对自己的误会,不可能有别的选择了……也就是说人物设置和故事走向上的选择并不多,难以做到不相似。另外,在特殊故事核之下,也容易写出人物和结构相似的故事。比如“穿越到过去解决自己现在的危机”,就很容易相似,不能轻易认定抄袭。而如果是非严格意义上的类型片,以及非特殊故事核,由于人物设置和故事走向的选择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高度相似,那么抄袭的嫌疑就比较大了。
5. 电影翻拍和重拍的区别
没有严格的区别,可以通用。
6. 电影被重拍,重拍英文怎么说
remark 例句:徐小明导演此次重拍电影的主要目的在于正本清源、还中国武术真貌。Hsu Hsiao-ming director remake the movi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get to the root, Chinese martial arts they really are.
7. 电影中重拍一个镜头导演是怎么说那2个英文的
NOT GOOD,就是NG的简写。
NG就是演员在拍摄过程中出现失误或笑场或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镜头,有些电视剧也用它来做为片尾来吸引观众,使大家了解拍摄过程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即花絮)。拍片子过程中经常听到导演喊NG,就是说不好,让演员再来一次。
(7)把电影一个片段重拍叫什么扩展阅读
电影的其他术语
1、穿帮
“穿帮”镜头形成于拍摄现场,完成于剪辑台上。通常源于道具、场记、剪辑人员的马虎大意。由于影片的各个镜头是分开拍摄的,如果在拍摄同一景致的镜头之时,画面中的布置稍有差别,就会在银幕上形成一道“硬伤”。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错误。这就是影片内容与史实不合,或出现了不符剧情发生年代的景别、道具或对白。
2、彩蛋
电影中不仔细寻觅,会被忽略的有趣细节;还有就是影片剧情结束后,在演职员表滚屏时或之后出现的电影片段(通常是一些幽默场景或是跟续集有关的情节线索)。
这种在电影片尾再附加片段的手法被称为“斯丁格”(stinger)。这是一种常常被人们忽略但却是电影中出彩的部分,目的就是提高观众的观影趣味。
8. 电影拍摄技巧中,一直重复一个镜头叫什么。
多重抓取!!
9. 电影镜头的时空跳转,是不是一个镜头反复出现了2次在不同的地方,还是指过去的事情描述突然跳到现在
镜头语言————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因为可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 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我的镜头会说话’,也就是一般所讲的‘镜头语言’。 而大部份的入门者还是在婴儿‘学讲话的阶段’,所以无法透过‘言语’很清楚的表达他想说的话, 甚至于颠三倒四语焉不详,更甚至语无伦次令人摸不着头绪。所以你只要把‘镜头语言’搞懂, 你就能‘言之有物,畅所欲言’,三言两语的把你要表达的事情说得凊凊楚楚,不再让人有不知所云的感觉。以上用‘语言’当做比喻,来说明摄影就像在讲话,用词美不美倒是其次,要让人听得懂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要透过镜头来表达一件事件,让别人很轻易的就可看出你的影片到底在表达什么, 例如你拍摄一个中正纪念堂的大门,大家只要一看到这画面马上就可以了解, 而有的人就是怕你没印象,左边拍一次右边再拍一次,这就好像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老先生, 一直在你耳边一直重覆着同样一件事,你说烦不烦? 还有许多人在拍摄静物时,如花朵、器皿、图画等,画面虽美但不很生动的主题,镜头却停滞很久, 这就好像明明三言两语可表达清楚的事情,却用了长篇大论来说明,当然你会没有耐心再听下去。 同样的在影像的世界里,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 所以你在拍摄时把它幻想成你在说故事,如此一来就不会脑袋空空,不知道要拍些什么画面及内容。
《乱》---镜头语言的颠覆
看完黑泽明的电影《乱》,我压抑得长久呼吸困难,虽然这部改变自莎士比亚《李尔王》的悲剧我早已熟知,但当结局到来,我仍心似刀绞。
情感如此强烈,镜头却如此冷静,冷静得让我无法承受!
《乱》的镜头,颠覆了我以前所学习的那些语言法则。
片子中的镜头几乎全部是远景和全镜,象老人的一双智慧的眼睛,远远的、平静的注视着故事的发生。人性中的欺骗、狭隘、自私等丑陋的一面,都赤裸裸暴露在这种宽容的注视之下。
在我们的经验当中,人物情感迸发的时候,要用特写来强调表现,既表达人物分明的情绪,也含蓄地表达导演的主观感情,让观众也达到一种情感的统一。
《乱》没有。
几乎找不到一个中景,更别说特写。
看不到演员的表情,让你感到,悲剧正在镜头前上演,阴郁的内心却隐藏在生活之下。
在我们的经验当中,故事发展到高潮的时候,一定要通过镜头的剪接率和景别的跳跃等手段来创造出紧张节奏,达到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统一。
《乱》没有。
永远平视的长镜头,人物运动缓慢,镜头几乎没有外部运动,其景别也决定了没有景别的跳跃。
即使是表现残酷、壮烈的战争场面,仍然是长镜头、固定镜头、远景、全景。
如此缓慢而平静的述说。
这样的镜头语言,造成观众心理的强烈反差,让我难以通过镜头去发泄情绪而一再压抑,然后一再积累。
最后,当胜利到来,三太子却被冷箭射中,死在老王怀里时,死里逃生的老王放声痛哭。
悲剧达到最高潮,镜头仍然冷静地远远注视。
看不到老王的表情,只听见悲痛的号啕。
此时,积累已久的情感在冷静的镜头下终于爆发,我无法哭泣,却几乎因为呼吸困难而昏过去。
把一切镜头的、剪接的技巧降至最低,屏弃外在的表现,一切都让位给故事,让位给情感,让位给观众内心深处的思考。
镜头组接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什么影视节目,都是由一系列的镜头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组接起来的。这些镜头所以能够延续下来,使观众能从影片中看出它们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那是因为镜头的发展和变化要服从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我们将在下面的内容里做详细的叙述。
(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
镜头的组接要符合生活的逻辑、思维的逻辑。不符合逻辑观众就看不懂。做影视节目要表达的主题与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确定根据观众的心理要求,即思维逻辑选用哪些镜头,怎么样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2)景别的变化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的发展不宜过分剧烈,否则就不容易连接起来。相反,“景”的变化不大,同时拍摄角度变换亦不大,拍出的镜头也不容易组接。由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景”的发展变化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形成了各种蒙太奇句型。
·前进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指景物由远景、全景向近景、特写过渡。用来表现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剧情的发展。
·后退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由近到远,表示有高昂到低沉、压抑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由细节到扩展到全部。
·环行句型:是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由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再由特写——近景——中景——远景,或者我们也可反过来运用。表现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再由高昂转向低沉。这类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在镜头组接的时候,如果遇到同一机位,同景别又是同一主体的画面是不能组接的。因为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景物变化小,一副副画面看起来雷同,接在一起好像同一镜头不停地重复。在另一方面这种机位、景物变化不大的两个镜头接在一起,只要画面中的景物稍有一变化,就会在人的视觉中产生跳动或者好像一个长镜头断了好多次,有“拉洋片”、“走马灯”的感觉,破坏了画面的连续性。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把这些镜头从头开始重拍以外(这对于镜头量少的节目片可以解决问题),对于其他同机位、同景物的时间持续长的影视片来说,采用重拍的方法就显得浪费时间和财力了。最好的办法是采用过渡镜头。如从不同角度拍摄再组接,穿插字幕过渡,让表演者的位置,动作变化后再组接。这样组接后的画面就不会产生跳动、断续和错位的感觉。
(3)镜头组接中的拍摄方向,轴线规律
主体物在进出画面时,我们拍摄需要注意拍摄的总方向,从轴线一侧拍,否则两个画面接在一起主体物就要“撞车”。
所谓的“轴线规律”是指拍摄的画面是否有“跳轴”现象。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拍摄机的位置始终在主体运动轴线的同一侧,那么构成画面的运动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否则应是“跳轴”了,跳轴的画面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是无法组接的。
(4)镜头组接要遵循“动从动”、“静接静”的规律
如果画面中同一主体或不同主体的动作是连贯的,可以动作接动作,达到顺畅,简洁过渡的目的,我们简称为“动接动”。如果两个画面中的主体运动是不连贯的,或者它们中间有停顿时,那么这两个镜头的组接,必须在前一个画面主体做完一个完整动作停下来后,接上一个从静止到开始的运动镜头,这就是“静接静”。“静接静”组接时,前一个镜头结尾停止的片刻叫“落幅”,后一镜头运动前静止的片刻叫做“起幅”,起幅与落幅时间间隔大约为一二秒钟。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组接,同样需要遵循这个规律。如果一个固定镜头要接一个摇镜头,则摇镜头开始要有起幅;相反一个摇镜头接一个固定镜头,那么摇镜头要有“落幅”,否则画面就会给人一种跳动的视觉感。为了特殊效果,也有静接动或动接静的镜头。
(5)镜头组接的时间长度
我们在拍摄影视节目的时候,每个镜头的停滞时间长短,首先是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难易程度,观众的接受能力来决定的,其次还要考虑到画面构图等因素。如由于画面选择景物不同,包含在画面的内容也不同。远景中景等镜头大的画面包含的内容较多,观众需要看清楚这些画面上的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就相对长些,而对于近景,特写等镜头小的画面,所包含的内容较少,观众只需要短时间即可看清,所以画面停留时间可短些。
另外,一幅或者一组画面中的其他因素,也对画面长短直到制约作用。如同一个画面亮度大的部分比亮度暗的部分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如果该幅画面要表现亮的部分时,长度应该短些,如果要表现暗部分的时候,则长度则应该长一些。在同一幅画面中,动的部分比静的部分先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因此如果重点要表现动的部分时,画面要短些;表现静的部分时,则画面持续长度应该稍微长一些。
(6)镜头组接的影调色彩的统一
影调是指以黑的画面而言。黑的画面上的景物,不论原来是什么颜色,都是由许多深浅不同的黑白层次组成软硬不同的影调来表现的。对于彩色画面来说,除了一个影调问题还有一个色彩问题。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画面组接都应该保持影调色彩的一致性。如果把明暗或者色彩对比强烈的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除了特殊的需要外),就会使人感到生硬和不连贯,影响内容通畅表达。
(7)镜头组接节奏
影视节目的题材、样式、风格以及情节的环境气氛、人物的情绪、情节的起伏跌宕等是影视节目节奏的总依据。影片节奏除了通过演员的表演、镜头的转换和运动、音乐的配合、场景的时间空间变化等因素体现以外,还需要运用组接手段,严格掌握镜头的尺寸和数量。整理调整镜头顺序,删除多余的枝节才能完成。也可以说,组接节奏是教学片总节奏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
处理影片节目的任何一个情节或一组画面,都要从影片表达的内容出发来处理节奏问题。如果在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里用了快节奏的镜头转换,就会使得观众觉得突兀跳跃,心理难以接受。然而在一些节奏强烈,激荡人心的场面中,就应该考虑到种种冲击因素,使镜头的变化速率与青年观众的心理要求一致,以增强青年观众的激动情绪达到吸引和模仿的目的。
(8)镜头的组接方法
镜头画面的组接除了采用光学原理的手段以外,还可以通过衔接规律,使镜头之间直接切换,使情节更加自然顺畅,以下我们介绍几种有效的组接方法。
·连接组接:相连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一系列镜头表现同一主体的动作。
·队列组接:相连镜头但不是同一主体的组接,由于主体的变化,下一个镜头主体的出现,观众会联想到上下画面的关系,起到呼应、对比、隐喻烘托的作用。往往能够创造性的揭示出一种新的含义。
·黑白格的组接:为造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如闪电、爆炸、照相馆中的闪光灯效果等。组接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所需要的闪亮部分用白色画格代替,在表现各种车辆相接的瞬间组接若干黑色画格,或者在合适的时候采用黑白相间画格交*,有助于加强影片的节奏、渲染气氛、增强悬念。
·两级镜头组接:是又特写镜头直接跳切到全景镜头或者从全景镜头直接切换到特写镜头的组接方式。这种方法能使情节的发展在动中转静或者在静中变动,给观众的直感极强,节奏上形成突如其来的变化,产生特殊的视觉和心理效果。
·闪回镜头组接:用闪回镜头,如插入人物回想往事的镜头,这种组接技巧可以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变化。
·同镜头分析:将同一个镜头分别在几个地方使用。运用该种组接技巧的时候,往往是处于这样的考虑:或者是因为所需要的画面素材不够;或者是有意重复某一镜头,用来表现某一人物的青丝和追忆;或者是为了强调某一画面所特有的象征性的含义以印发观众的思考;或者还是为了造成首尾相互接应,从而达到艺术结构上给人一完整而严谨的感觉。
·拼接:有些时候,我们在户外拍摄虽然多次,拍摄的时间也相当长,但可以用的镜头却是很短,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长度和节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同样或相似内容的镜头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当中可用的部分组接,以达到节目画面必须的长度。
·插入镜头组接:在一个镜头中间切换,插入另一个表现不同主体的镜头。如一个人正在马路上走着或者坐在汽车里向外看,突然插入一个代表人物主观视线的镜头(主观镜头),以表现该人物意外的看到了什么和直观感想和引起联想的镜头。
·动作组接:借助人物、动物、交通工具等等动作和动势的可衔接性以及动作的连贯性相似性,作为镜头的转换手段。
·特写镜头组接:上个镜头以某一人物的某一局部(头或眼睛)或某个物件的特写画面结束,然后从这一特写画面开始,逐渐扩大视野,以展示另一情节的环境。目的是为了在观众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表情或者某一事物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就转换了场景和叙述内容,而不使人产生陡然跳动的不适合之感觉。
·景物镜头的组接:在两个镜头之间借助景物镜头作为过度,其中有以景为主,物为陪衬的镜头,可以展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景物风貌,也表示时间和季节的变换,又是以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在另一方面,是以物为主,景为陪衬的镜头,这种镜头往往作为镜头转换的手段。
·声音转场:用解说词转场,这个技巧一般在科教片中比较常见。用画外音和画内音互相交替转场,像一些电话场景的表现。此外,还有利用歌唱来实现转场的效果,并且利用各种内容换景。
·多屏画面转场:这种技巧有多画屏、多画面、多画格和多银幕等多种叫法,是近代影片影视艺术的新手法。把银幕或者屏幕一分为多,可以使双重或多重的情节齐头并进,大大的压缩了时间。如在电话场景中,打电话时,两边的人都有了,打完电话,打电话的人戏没有了,但接电话人的戏开始了。
镜头的组接技法是多种多样瓣,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根据情节的内容和需要而创造,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和限制。我们在具体的后期编辑中,可以尽量地根据情况发挥,但不要脱离实际的情况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