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后天》发生的机理是什么
温室效应并不仅仅等于气候暖化,与此同时,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比如二氧化碳、水蒸气和CH4等,吸收热辐射造成气温下降。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得特别频繁,造成冰川融化,一方面减低了海水盐分浓度,使暖流携带热量不足;另一方面使海平面上升,地表洪水肆虐。温室效应促使全球温度升高,必然带来植物生长的极度繁盛,尤其是海藻等海洋植物的大量繁殖,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对环境引起急剧的影响,由于温室气体被大量繁殖的植物所消耗,最终会导致气温的降低。
㈡ 后天电影发生这类事件是什么原因最好用7.8年级的知识来回答
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会变的像玻璃一样阻挡了地表的热气散出去。温度就高,然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就会融化。
南极冰盖的融化导致大量淡水注入海洋,海水浓度降低。“大洋输送带”因此而逐渐停止:暖流不能到达寒冷海域;寒流不能到达温暖海域。全球温度降低,另一个冰河时代来临。北半球大部被冰封,一阵接着一阵的暴风雪和龙卷风将横扫大陆。
㈢ 电影《后天》主要讲了什么
该内容涉及剧透,所以我还是简略说一下好了。电影的精彩推荐还是亲身去看比较好哦
《后天》是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制作的的科幻片,该片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艾米·罗森、莎拉·沃德等主演。该片于2004年5月28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北半球因温室效应引起冰山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地震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的故事
㈣ 电影《后天》说明了什么道理
描述全球暖化和全球寒冷化后所带来的灾难。具有警示性,旨在环保
㈤ 电影《后天》的问题
后天2是假的,
烂片一部,
老生看过,建议还是不要下载了,否则看了有你后悔的。
㈥ 详细描述电影《后天》反映的气候现象(问题)以及影片中的基本科学原理
去看《难以忽视的真相》吧,把里面的图截下来,再上维基网络一下“全球气候异常”什么的下来就差不多了
http://video..com/s?f=1001&id=39374&url=http://www.56.com/u47/v_NDQ2MjM3MTQ.html&word=%C4%D1%D2%D4%BA%F6%CA%D3%B5%C4%D5%E6%CF%E0&fr=mi_mov
《后天》其实科学成分不多,他为了追求商业利润采取了科学界争议非常大的假说来呼吁保护环境
另:老师是让你写论文、800字短文、ppt还是别的?
㈦ 后天电影中为什么会出现自然灾害
《后天》[电影]
《后天》[游戏]
《后天》[电影]
点击认领
开放分类:影视电影艺术
《后天》(英语:The Day After Tomorrow)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巨片,投资1.25亿美元,由曾经执导《独立日》、《爱国者》等片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新生代偶像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艾米·罗森、莎拉·沃德等主演。影片讲述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北半球因温室效应引起冰山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地震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该片于2002年7月开机拍摄,2004年5月28日首映。
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后天 英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别名:末日浩劫/明日之后/明天过后/末日世界 主演:丹尼斯•奎德; 杰克·吉伦希尔 ;伊安·霍姆; 艾米·罗森; 塞拉·沃德
上映时间:2004年5月28日 类别:剧情 惊悚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Roland Emmerich 编剧:罗兰•艾默里奇 ;杰夫利•纳赫马诺夫
制片人:马克•戈登 ;罗兰•艾默里奇 影片片长:124分钟
上映地区:美国 语言版本:英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
画面颜色:彩色 主要奖项:第14届MTV电影奖、最佳动作场面
imdb编码:tt0319262 出品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
其他:影片用超眩的特效强力打造出有史以来电影中最惊心动魄的灾难,最震撼人心的特效。
目录
1剧情梗概
2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3创作背景
4影片看点
5幕后制作
6影评
7中文译制版
8荣誉记录
9轶闻
《后天》[电影] - 剧情梗概
《后天》图册
《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川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杰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杰克·霍尔博士于是急告美国副总统宣布北纬30度以南全美民众尽速向赤道方向撤离,该线以北民众要尽量保暖。
而就在此时,霍尔博士得知儿子山姆(杰克·吉伦荷饰)正在纽约与自己心仪的女孩参加一个全国高中竞赛,于是决定冒险前进纽约在冰天雪地中展开救援行动。这时候灾难从纽约开始,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摧毁。突然间,巨大的海浪从海上扑入纽约城。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开始了。
当镜头再次回到美国时,那些侥幸生还的美国人都逃往墨西哥,请求进入那里的难民营。影片末尾处美国总统不得不叹息承认道,他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败笔。[1]
《后天》[电影] -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末日浩劫图册
山姆·霍尔|演员杰克·吉伦哈尔
是一名高中生,杰克的儿子。和同学一起前往纽约参加学术竞赛,突发洪水被困在曼哈顿公共图书馆,随后尝试由电话联络父亲,要守在室内并尽量保暖,等待父亲的营救。
杰克·霍尔|演员丹尼斯·奎德
气候学家,观察史前气候研究时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杰克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杰克得知儿子山姆身在纽约后,决定冒险前进纽约在冰天雪地中展开救援行动。
劳拉|演员埃米·罗森
山姆的同学,与山姆一同去纽约参加学术竞赛,之后与山姆一行人在曼哈顿公共图书馆避难。
露西·霍尔|演员雪拉·渥德
杰克·霍尔的妻子,一名医生,身处后方帮助杰克·霍尔去营救自己的儿子,与政府一起移至墨西哥。
J.D.|演员奥斯汀·尼可斯
山姆和劳拉在学术竞赛上的对手,在海水进入纽约时,与山姆等人逃亡曼哈顿公共图书馆避难。
职员表
▪ 制作人:罗兰·艾默里奇;马克·戈登
▪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 副导演(助理):安娜·福斯特
▪ 编剧:罗兰·艾默里奇;杰弗利·纳赫马诺夫
▪ 摄影:Ueli Steiger
▪ 配乐:哈洛德·克卢瑟 ;托马斯·旺克
▪ 艺术指导:巴里·朱塞德
▪ 美术设计:克劳德·帕雷
▪ 服装设计:蕾妮·爱普勒
▪ 视觉特效:埃里克·布雷维格
《后天》[电影] - 创作背景
《后天》图册
电影《后天》为唤起世界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及理论上可能引起的新冰河世纪威胁,针对全球著名地标设计了一系列相关冰冻图像,显示气候对人类的威胁的急迫性与全面性。由于影片中气候异变是先由海水淹没后因气温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非尔铁塔、伦敦大本钟都将被冻成冰柱,横向的冰柱突显地球的急速降温与急冻。选择自由女神“湿身”和自由女神“雪糕”两款图像做为官方海报。
21世纪初,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可以清楚感觉到地球气候异变。大陆冰雹,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一天16次龙卷风,2003年8月9日也创下百年最高温38.7°C。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温室效应是地球气候异变的元凶。气候暖化使得两极融冰、海水增温、洋流改变,世卫组织表示每年将有16万人因温室效应外围影响丧生,2020年死亡人数更会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万人远离家园,第三世界将因洪水、饥荒、干旱和农作物歉收大举移民,欧洲老年人将死于热浪。
注意到温室效应所带来的恐怖后果,《后天》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决心让《后天》成为全球首部完全“碳中和”(carbon-neutral)的A级制作:“拍片时大量使用的灯光、发电机和燃料,都让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我们努力让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被中和吸收掉来弥补地球,由未来森林计算拍摄这部电影将会制造的二氧化碳总量,然后在加州跟不丹种植森林。不仅如此,导演还出资购买省电灯泡到牙买加以及协助美国低收入户家庭省电计划。真正做到不恶化温室效应,证实卖座电影也能爱护地球。[2]
《后天》[电影] - 影片看点
自然灾难的大集合
《后天》最大的看点就是那些精彩的自然灾难画面,它力图展现和说明的是:如果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重大灾难,这无疑是一个有着十分现实危机感的大背景。
罗兰·艾默里奇几乎把所有关于水的灾难片里的元素都调动起来了,《天地大冲撞》中的洪水,在这次变成了冰川溶化后的滔天巨浪,狂涌入纽约市,《龙卷风》中的飓风,此次变得更加强大,掀起汽车和房屋已如家常便饭,它甚至把整个洛杉矶都撕裂殆尽。
㈧ 电影《后天》灾害的原因是哪些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然后引起的一系列灾变,剧中对原因一带而过,更多描述的是所带来的后果!
让人发省!
㈨ 电影《后天》描述了什么想象这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电影《后天》:
本片描绘了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异变,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的故事。丹尼斯·奎德扮演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霍尔教授,他根据观察和研究史前气候的规律,提出严重的温室效应将造成气温剧降,地球将再次进入冰河时候的假设。结果,这个预言变成了现实,龙卷风、海啸和暴风雪接踵而至,人类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末日浩劫。哈尔教授告诉美国总统向全球宣布北纬30度以南的居民从赤道附近撤离,以北的居民要做好保暖。与此同时,哈尔得知他的儿子山姆不顾危险居然一个人前往天灾侵袭中的纽约营救女友,他也奋不顾身地前往冰雪覆盖下的北方地区进行救援,在救援与被救的过程中,电影细腻地交织了父子之间的动人情感和大灾难下人们所表达出来的真挚感情。
㈩ 电影后天讲的是什么
影片鉴赏: 《后天》虽是一部科幻性的灾难片,但题材源自美国国防部一份机密报告,报告中提到全球气候变暖,在未来20年内将引发人类浩劫。2002年7月,“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力挫派拉蒙、环球和华纳兄弟等大电影公司,夺得《后天》的摄制权,并重金聘请曾拍摄过影片《独立日》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克执导。这位大牌导演擅长导演科幻灾难片,使影片场景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真实地反映了温室效应给大自然带来的灾难。艾默里克希望通过他的电影让观众注意到地表升温的现象,注意到温室效应将会带来怎样的恶果。 全球变暖从而导致南北极冰块融化,现在的气候自然系统也迅速剧变,最后造成新冰河世纪的降临,于是人类面临了史无前例的灾难。这是电影最初的构思来源,它所揭示的话题有一定的真实性,而且目前已经有一部分的症状,到底有没有那么严重,也许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料到。实际上,温室效应并不仅仅等于气候暖化,与此同时,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比如二氧化碳、水蒸气和CH4等,吸收热辐射造成气温下降。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得特别频繁,造成冰川融化,一方面减低了海水盐分浓度,使暖流携带热量不足;另一方面使海平面上升,地表洪水肆虐,这都是生态系统崩溃的反应。地球现在持续在冰期与暖期间循环,已经运转到了暖期尾声,即将迎接冰河时期的到来. 电影《后天》结尾,山姆和其他几个幸存者等到了前来营救他的爸爸杰克。纽约劫后余生的人们等到了营救他们的直升机。一个光明的结尾,一个抚慰人心灵的结尾,一个人们期待得到的结尾。像无数部好莱坞灾难大片一样,《后天》总算让我们吐出一口气,带着心有余悸的心满意足走出电影院。 看到这里,相信有人也会像我一样,悲观地在心里默念:山姆等到了杰克,但是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对资深影迷来说,会习惯性地挑剔拷贝的质量;会嘲笑冻裂楼体的严寒竟然像追踪猎物的猛兽一般,在炉火前停步不前;会诧异科考探险者居然能够把脸单独暴露在冰冻的天气下而若无其事。苛求真实在这里没有太大的意义。 因为这个光明的尾巴无非是一个象征。包括杰克和山姆,包括“大人物”们,都无非是象征。象征着人类的理智,象征着人类的未来,象征人类的短视和反省。理智让我们对灾难保持警觉,未来命悬一线,而短视使我们对灾难毫无戒备并且自食苦果。 在好莱坞大片里,每当地球和人类灾难临头,不管是彗星撞地球,还是外星人入侵,或者是致命病毒袭击,总会有一个凡人英雄,凭着超人的意志和九死一生的好运气,拯救人类于生死边缘。《后天》里没有“救世主”,在巨大灾难面前,谁也不能充当英雄,但却不乏智者和勇士,杰克就是这样一个主角。还有英国科学家莱逊。他们预见到了人类即将遭遇的悲剧性结局。在灾难片里,英雄常常是这样一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在平时与“英雄”和“勇气”毫不沾边,比如杰克,一个古气候学家。而现实恰恰如此,假如不是“非典”,谁会知道一个叫钟南山的疾病防治中心的医生? 自从“9·11”以后,美国的电影更加关心现实,也更加富于批判精神。《大象》如是,《华氏911》如是,《后天》亦复如是。批判现实主义正在成为新的主旋律。《华氏911》将矛头毫不留情地直指布什政府,剥下他的外衣给世界人民看。《后天》同样以灾难预言的方式批判了美国政府的政策取向。影片结尾,幡然醒悟的继任总结,向全世界公开忏悔,反省了过去的环境政策,感谢“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收留”了美国难民。这毫无疑问是针对美国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而做的最辛辣的嘲讽,或者,也可以看作是以极端的方式所给出的一个善意劝谏。 电影的主旨是提请每个人:关心我们的未来!片名“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无疑是一个警示——别以为灾难离我们很远,它就在眼前。 山姆得到了来自父亲的承诺,父亲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没有弃自己的儿子不顾。可是,谁能给我们的后代以承诺,为他们的未来负责? 科幻小说和电影往往有着惊人的预见力,后世的现实往往就是曾经的想像。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事实。也许是因为人类的创造最初总是植根于想像之中。登月、飞天曾经存在于遥远的传说中,今天的电脑时代、网络时代当初也只存在我们的大脑皮层中。谁敢说,《终结者》和《黑客帝国》只存在于电影中?谁敢说《28天》《28周》永远不会出现?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