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一部很久以前电影 是讲母爱的
我也看过这部电影,在网上一直也没找着,但我记得剧情是这位母亲生了一男一女,丈夫因为车祸去世了,婆婆本来就不喜欢这个媳妇,想把她赶走,拉扯中这位母亲头部撞伤了,变得疯疯癫癫被婆婆关进了笼子。后来婆婆的义子谋夺了他们家的财产,把他们一家四口都扫地出门。媳妇的病突然好了,负起照顾全家的责任,有一次婆婆生病了,想吃肉,因为没钱买不起肉,媳妇把自己手上的肉割下来给婆婆吃,婆婆知道了很感动也很后悔之前的所作所为。为了儿子和婆婆这位母亲不得不忍痛把小女儿卖了,最后这位母亲好像是被一个黑社会的什么人上了,想取她当老婆,但她死活不同意,结果被杀了,而片尾就是她儿子为了让妈妈见上妹妹一面,跑了好长的路找到了收养妹妹的那家人,并跪着恳求他们让妹妹见妈妈最后一面,结果兄妹一路跑回家,摔得一身伤,但最终也没见到妈妈最后一面。
不知道你看的是不是和我看的是同一部电影,当时记得电影名是《妈妈再抱我一次》,可是在网上怎么也找不到。
2. 有没有一部关于母爱的电影让你久久难以释怀
让我久久难以释的一部电影是妈妈再爱我一次,记得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自己还很小,但是当时也哭得稀里哗啦,但是那时的伤心和现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的体会是不一样的,自己长大以后回顾这部电影更能进一步的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3. 求一部讲母爱亲情的电影,八九十年代的
妈妈不要丢下我 又叫 婉丽
4. 求一部中国老电影名,讲母爱的。
电影名:《豆花女》
别名:金枝泪
上 映:1992年
地 区: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类 型:剧情片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制作公司:峨眉电影制片厂 Emei Film Studio [中国]
台湾鸿庆影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
]演职员表
导演:陈朱煌
编剧:刘正谦
制片人:刘小重
摄影:彭大卫
美工:张临湾
作曲:黄正祥
录音师(收音):屠六庆
演员表:狄莺
李小飞
谢小鱼
剧情介绍
在海难中丧夫的金枝带着女儿小娟,到矿山以卖豆花为生。她与矿工黄天柱结合后,黄的儿子小鱼从不理解到逐步懂得了后母的爱心。黄在矿井事故中被炸断双腿,在金枝的鼓励下,他装上假肢站了起来。黄为寻找在暴雨中卖豆花的金枝死去,金枝独自撑起了生活的重担,小娟也退学做工,让小鱼读书。小鱼考取出国留学,她又拿出小娟的嫁妆钱。小鱼学成回国前,为抢救同学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5. 讲母爱的电影很多,讲父爱的电影有哪些
海洋天堂
长江七号
我的爸爸是英雄
当幸福来敲门
父子迷情
加州之王
父与子
美丽人生
我是山姆
因父之名
6. 小时候看过一部讲母爱的电影。母亲瘫痪了,最后被荆棘扎死了,好像是村里人干的,女儿很坚强。
我也一直在找这篇电影,我是小学三年级 一九九九年在电影院集体看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山村里,那家人很穷,母亲很善良,但是村里人都说她妈妈身上有鬼,最后用荆棘把她给刺死了,一直很怀念这篇电影,但就是想不起电影的名字。找到了上海电影译制厂1986年译制泰国电影《妈妈不要丢下我》,又名《婉丽》 剧情:婉丽出生在泰国一个不幸的家庭,爸爸因没有工作,出家当了和尚。体弱善良的妈妈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为了让婉丽上学,找不到工作的妈妈四处奔波,卖冰棍、卖水果,甚至卖血。她妈的身体越来越差,有一天昏倒在路旁,从此一病不起。婉丽爱妈妈,心疼妈妈。每天一大早,她就早早地起床,洗衣做饭,给妈妈煎药,把家里的一切安顿好。生活虽苦,婉丽却从不因此而苦恼,只要有妈妈,只有能跟妈妈在一起,她什么样的困难都不怕。然而事与愿违,村里一些愚昧的人硬说婉丽的妈妈是鬼魂附体,他们为了赶鬼避邪,竟将一大捆荆棘铺在婉丽她妈的睡席下,把婉丽妈妈刺得浑身是血。放学回家的婉丽用自己瘦弱的身体,努力地保护着妈妈。但大人们仍不善罢甘休,朝着缩成一团的母女使劲地扔瓶子、砖块。婉丽的额头被砸破了,鲜血和着泪水满脸流淌,可她仍然紧紧地保护着妈妈,用自己单薄的身体为妈妈抵挡着纷飞的石块
7. 你有哪些描写母爱的电影推荐
《爱你长久》朱丽叶特亲手杀死了自己只有六岁的儿子,在监狱中度过了15年,期间既与丈夫离婚。父母也与她断绝了关系,只有妹妹愿意重新接纳她,而当他们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时,妹妹却发现了姐姐杀死孩子的真相。
8. 母爱的相关电影
又名《妈妈再爱我一次》
《世上只有妈妈好》在许多人的记忆里都是一枚重量级的催泪弹。
应该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走来的观众,大抵都还记得记忆里的那一次集体挥泪《世上只有妈妈好》。几乎每个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人,手里都搽着哭湿的手帕。一部台湾苦情戏在内地获得如此之广的共鸣,这是当时发行这部影片的工作人员都没有想到的。或许是因为母爱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题材,或许是因为那个时代还不像现在这样喧嚣,或许是因为它给了善良的人们一个宣泄感情的端口。
《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台湾独立制片富祥公司于1988年摄制的低成本伦理悲剧片,故事改编自台湾民间故事「疯女十八年」,描写精神病医生林志强留学归国,正要展开精神病院的业务,偶然发现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原来当年其母秋霞与父国荣相恋,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为由拆散鸳鸯,另外为国荣娶妻。已经怀孕的秋霞乃到乡下投靠姨母,并在生下志强後独力抚养,母子二人感情极佳。数年後,国荣之妻娟娟经证实不能生育,林家父母为了延续香火,用尽办法要志强离开母亲回到林家认祖归宗。秋霞几经内心挣扎,终於答应。但年幼的志强因思念母亲而无法过平静生活,经常偷偷回到乡下找母亲。一次风雨之夜,志强躲在庙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寻不着,翌晨找到时,志强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为激动,失足跌下楼梯成为疯妇。18年后,志强终於找到他心爱的母亲,并以一曲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母子相认大团圆。 影片讲述一个母亲来到美国为了治愈失明的13岁儿子,甘愿自己被捕入狱,并且最后被判死刑,影片最后她被送上绞刑架时唱的一首歌,让全世界影迷都在哭泣。
当死亡就在眼前时,巨大的恐惧和强烈的求生欲让她嘶叫嚎哭,只有嘉芙告诉她儿子手术成功,不会失明时,才让她镇定下来,惊恐无助的女孩又回归成为了从容的母亲。
这是影片最后行刑前 比约克 对儿子说的话:
亲爱的儿子俊,别害怕,我从不孤单,这不是最后一首歌,没有小提琴,合唱团那么安静,没人转圈。这是最后第二首歌,记得我说过的话,把面包包好,把床铺好。 女工孙丽英象中国所有的普通人一样,有一个三口之家。但她的儿子郑大却是先天失聪的。因为这个原因男人与她离婚而去,家庭破裂。母亲孙丽英独自承担起帮助失聪儿子郑大学会说话、入校读书、养家的全部责任。孙丽英辞去了外企一份不错的工作,找了一个可以带着儿子上班的活儿——送报纸。为的是能够时刻与儿子相处,教会他这个念“花”,那个念“树”,头上是“天空”……
在母亲心中失聪的儿子和别的孩子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戴助听器和戴眼镜是一样的自然。可是,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地捉弄着孙丽英善良的意愿,郑大参加入学考试因发音不清而遭拒绝;郑大面对孩子们的嘲弄、挑衅,不顾一切地和他们厮斗起来,摔碎了他赖以与外界沟通的助听器!孙丽英求助前夫,而她的前夫又遇车祸身亡……接二连三的不幸令这个女人彷徨无助。
小学教师方子品的出现让孙丽英看到一线光明,而孙丽英母子长久封闭生活的习癖又使她渐渐疏远了这一关系。女友大贺为孙丽英所做的无私援助令孙丽英感慨万千,喃喃道出:“你要是个男的就好了”……道出了孙丽英内心中对男人的失望和对温暖的情愫的渴望。要让郑大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这一目标使孙丽英变得坚强起来,她拼死反抗一个叫贾老板的男人的侮辱,抢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钱,为儿子买了助听器。而少不更事的郑大又因外界对他的歧视而拒绝助听器,拒绝与母亲沟通。孙丽英在夜街上追着离家出走的儿子,有满腹的话要跟郑大讲,让他戴上助听器,郑大的拒绝令孙丽英痛打了儿于!郑大仍执着地大声追问:“为什么只有我戴助听器。孙丽英和儿子四目相对,终于艰难痛苦地向儿子承认:“因为你是聋的,你和别人不一样”……
孙丽英勇敢地直面不想承认的现实,勇敢地和儿子一齐逾越了生命的又一道坎。 这是一部母女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震撼不已。尤其是剧中所传达出来的“母慈女孝”的深刻主题,更是与当今“共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不谋而合。
多年前,因为苗国金的疏忽女儿苗正欣的眼睛意外失明,为救治女儿的眼睛,他工作失职,导致五十万公款被骗,进了监狱。玩具厂意外发生了一场大火,苗国金的妻子洪秀为救徒弟哈将军受伤被送进医院。X光发现洪秀肺部有一块阴影,这正是癌症的凶兆,听此消息,洪秀顿时如同天旋地转,悲痛欲绝……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洪秀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残酷的决定。她要在癌细胞没有扩散之前把自己的眼角膜给女儿,她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女儿双眼复明。
为了完成自己的愿望,洪秀恳求哈将军替自己保守绝症的秘密,并让他帮助咨询眼角膜移植手术的事宜。面对这样的惊天秘密,哈将军被震惊和感动,却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当苗正欣取下脸上的纱布,看到了这个世界,看到了妈妈,望着已经双目失明却欣慰而笑的妈妈,她震惊了,大喊了声“妈妈”跪倒在地,千言万语,亦无法表达她的心境,周围之人。无不感动泪下。
然而令洪秀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欣复明之后,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她身上,这负担远远超过了正欣的能力,面对亲情和爱情的重要抉择,正欣毅然路上了艰辛的报孝之路……
《唐山大地震》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没救成却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传到观众的心灵深处,让人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人“心灵的拷问”。当看到预告片中小女孩从雨中废墟中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时,“母亲”徐帆不禁流下了眼泪:“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这种情感像喷泉一样从我的身体里爆发出来,很久都难以释怀。”“女儿”张静初在看完预告片后也激动地流下泪水,她表示《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反映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冯小刚透露,电影的结局还是充满了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给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一个“催泪弹”的评语,大概算不上不礼貌,还算是一个比较中肯的描述。电影的故事虽然起自一场记忆犹新的天灾,但如果只是一部灾难片,故事的演绎要脱开“形式大于内容”的套路,难度要大得多。冯小刚对此有清楚的意识,所以他给影片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讲一个带着心理困局的家庭跨越30年的恩怨冷暖、亲情善意与离散聚合,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这一切得以释放。观众浸染在一波强于一波的感伤气氛中,必然涕泗难掩。
看电影感动落泪到不能自已,上次是二十年前的《妈妈再爱我一次》,这一次是《唐山大地震》。
——《南都周刊》谢晓
《唐山大地震》让我们再次触摸到集体记忆与真实情感。一个母亲的本能,两个孩子的眷念,几个家庭的真切。向这部充满人性悲悯的好电影致敬。
——现代传播集团雷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