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选择,困难吗——《诱僧》电影解析
这部电影是根据李碧华写的小说《诱僧》拍摄的。
历史背景:大唐初年,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事变。当时身为秦王的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在玄武门设下埋伏,杀了自己的哥哥也就是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他的弟弟李元吉。杀兄,夺妻,逼宫。让皇上封自己为太子的这一历史事件。
石彦生本人是太子李建成身边的贴身护卫将军,久经沙场,战功无数,并且武艺高强 ,也算是一号英雄人物。
看电影时我在想如果我是石彦生,我该怎么办?这个选择确实挺困难的,不管怎么选,好像都不对。而石彦生就面临这样的选择。一方面他想要权力欲望,同时另一方面他又被仁义道德的框架给束缚住,所以他的内心一直特别的纠结和矛盾。他一直在被小我的念头拉来拉去,并在不断拉扯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
失去自我
1.从最开始豁达和他下棋,让他帮李世民的时候,他就是内心是比较犹豫和矛盾的。如果帮李世民就是背叛主子,不帮李世民,李世民本身就是民心所向,不帮也是断自己活路,所以他犹豫、纠结。
2.母亲逼他发誓
有此残杀亲兄弟子侄不仁之君在朝,我襄洲石彦生绝不侍大唐,绝不冤冤相报,绝不欲欲轻生。我当逍遥天涯,继承石家世代名节清白,天地为鉴!
这段话表明了母亲的立场:坚守仁义道德,坚守自己的信仰。母亲逼他发誓的同时又不希望石彦生去报仇,也不希望他寻死。母亲是想让他在坚守仁义道德的同时,放下仇恨,同时保全自己,这是他母亲的遗愿。
但是对于石彦生而言却加剧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纠结。他一方面放不下权力欲望,同时又被仁义道德给束缚住,而且更没有办法像她母亲说的逍遥天涯,所以内心非常痛苦。
3.想要美色而不能。
公主跟他表白说让他带她走,他心里虽然喜欢公主,因为心结还没解开又不能带她走,又矛盾。
4.寺庙里压抑、放纵
他到寺庙里,其实把自己内心的欲望通通给压抑了下去。他相信仁义道德,曾经信誓旦旦的跟手下说:天地不仁万物刍狗,不仁之君,不出一年,大唐必亡。但是结果却是一年之后,他发现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出现的是李世民统治下带来的贞观之治。
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有些崩溃了,压抑了许久后爆发了。他撕掉起义计划书,满腔愤怒地撞击寺庙大钟,拿着缠棍要杀天天逼他念经的小和尚,打碎佛像,在佛殿里疯狂地叫喊。所以后面当公主出现的时候,他就再也经不住诱惑,直接放纵自己跟着公主下了山,去了妓院。
他的内心一直处在痛苦矛盾和纠结当中,被小我拉扯,最终失去了自我。他没有自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很容易被拉来拉去。就这点相比他的母亲和公主而言,还不如她们来得坦荡。他的母亲坚守仁义道德,以死明志,死得干脆,一了百了。红萼公主宁愿放弃荣华富贵,想跟他在一起,几次追随,相比而言,他还不如公主来得真实 坦荡。
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什么都想要,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我发现在生活中很多时候自己也是这样。几个月前我突然感觉时间特别宝贵,想好好利用起来。因为白天要上班,空余时间就只有早上早起的时间。我觉得早上是人精力比较旺盛记忆力比较好的时候,所以就想把这个时间利用起来学英语,但同时我又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好的身体要锻炼,早上又想跑步 而且还有每天的静坐练习要做。但我发现我早上最多只能做两件事,而且还要比之前起得更早那麽要保证早睡。但是晚上很多时候我无法保证早睡,早上就起不了太早 所以自己就特别纠结。又想学英语又想要健康还要静坐,什么都想抓却都抓不到,而且消耗了自己的时间、精力,弄得自己很痛苦。最后我放下什么都想要的执着,抓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去做,不纠结了。
找回自我
再回寺庙的路上,石彦生手下都中了埋伏,公主和他的手下都死了,而他活了下来,其实正是因为这些人的死才让他有了面对的可能,特别是公主的死给他带来的打击和痛苦。同时他被告密者反问道:你不是叛徒吗?就在那一刻,他的世界就已经完全混乱了,他自己一直认为对的仁义道德似乎也不那么对了,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他看不清看不明,在极度的痛苦中才有了他去面对的开始。
之后到第二座寺庙,通过老和尚不断的提醒和指点,他开始了真正的面对。最开始,他的心完全不下来,拿出自己带的木鱼在那儿不停的敲,然后被老和尚扔掉了,还说他吵了鸟儿睡觉。
老和尚说:静一是谁?饿死了,还有谁呀?谁?不要吵,想清楚了再说 。这句话也给石彦生一种当头棒喝的感觉,此刻他才开始真正的去反思自己。当晚他悟到了,然后使劲地去敲老和尚的门说:参到了,参到了。
石彦生:饿死了,我跟他们都一样。其实根本就一样,征战沙场,杀人无数。我有恻隐之心吗?玄武门是为了仁义。他想过功名的。他想做一品牌镖旗大将军,统领百万雄兵,英明盖世,出卖主子。这个心跟那帮狗贼一样,卑鄙,黑,脏,冷血。这个臭皮囊还要它有什么用?
石彦生领悟到了,其实自己跟其他人一样根本就没有区别。所以,如果历史如果反过来结局也是一样的。如果说历史是李建成当了皇帝,那么被杀的人就是李世民,而逃跑的就是豁达。也就是说反过来豁达就是第二个石彦生,所以不管历史如何上演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其实没有所谓的对错,只是各自站的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已。
一个时代的发展要牺牲很多人,李世民如果以仁义道德来要求就是残暴之君,但却带来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其实不管是一个时代还是一个平台的发展乃至到个人都是一样的,我们需要顺应着事物的发展规律去做事,而不是被道德、框架死死地框住。
一. 见心
电影中石彦生由此也看见了自己曾经在入世和出世两条路上一直被欲望束缚的心。其实“路”从来都不是问题,入世和出世也没有区别,“心”才是根本区别。到这里,石彦生的修行来到第一个层面——“见心”。从他看见自己心的那一刻起,他的修行才真正开始。
而电影中前后出现的两座寺庙,也有着鲜明的对比
第一座庙:有山有门有大殿;
第二座庙:无山无门无边界
第一座庙:宏伟壮观,佛像林立;
第二座庙: 空空荡荡,满地灰尘
第一座庙:带领石彦生修行的是一个一出生就出家的10岁小和尚;
第二座庙:是一位百岁高龄,动不动就骂人的老和尚
第一座庙:要守十诫;
第二座庙:只求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第一座庙:石彦生犯戒就要受罚,跪地念十万声佛号;
第二座庙:石彦生自己带木鱼敲,却被老和尚扔了,还说吵了鸟儿睡觉
第一座庙:小和尚下了山,看见妓女,只会喊妖精;
第二座庙:石彦生帮老和尚剃头,老和尚剃完说:好舒服啊,就像男女做那事一样……
第一个寺庙,相当于标准和框架。石彦生本身内心有很多的纠结和矛盾,内心的欲望从来都没有去面对,心一直被束缚着。在第一个寺庙里,就是用这些标准和框架把自己内心的欲望给压抑住,反而让内心的欲望更甚。
第二座寺庙没有什么标准和框架,就像老和尚一样,纯粹地活在当下,该干什么干什么,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很简单,就是活在当下的一种状态。
从前面他说参到的那一刻,石彦生才是真正看见自己的心,也是他真正开始面对的时候。
二,面对情欲
对于石彦生而言,虽然之前一直喜欢红蕚公主但从来没有去面对她,直到公主为他而死就成了他心里打不开的结。当青绶夫人出现的时候,他的感觉就是她太像红蕚公主了。
在小说中,有写到这样的一段话:
所见皆为古人,所念皆为古人,如影随形,所以才叫‘像’。忘记了这个人,没有这个人,‘像’什么呢?
为什么觉得像?‘像’恰恰是因为心忘不掉 ;“像”是因为心放不下,所以石彦生才觉得像。
这里红蕚公主和青绶夫人也有鲜明的对比。
红蕚公主和青绶夫人:一红一青;一姑娘,一夫人:一公主 一尼姑:一红尘一出世
所以当青绶夫人一出现的时候,尽管石彦生已经能够看见自己的心,但是他依然无法阻止心的妄动。正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很多事情即使我们知道了是自己的欲望,或者知道了应该放下,但如果当从来都没有去面对,从来都没有经历过的时候,又如何能够放下呢?
就像那个十岁的小和尚,他从一出生就被送到了寺庙,每天守十诫。如果这个小和尚就这样子一辈子待在这个寺庙里可以说他一辈子都成不了佛。因为他完全都没有经历,没有体验,一出生就被送到了寺庙,天天守十诫,以标准和框架去要求自己。一直这样人生就是空白的,没有体验,何来面对和放下呢?
真正的放下要在不断面对的过程当中去体证。只有去面对了,才能真正放下。面对问题,才能超越问题。
看到青绶夫人后,石彦生的心就一直在妄动。老和尚不愿意为青绶夫人死去的丈夫念咒,石彦生为她说情;老和尚将草药放在夫人身上治病,石彦生看到的却是那个夫人的身体;老和尚不愿意为青绶夫人剃度,石彦生说他来剃。老和尚是很有智慧的,其实他都看得很清楚,。他知道这是石彦生必须要面对的,必须要过了这一关才行,所以当石彦生为那个夫人求情的时候,老和尚并没有阻止也没有拒绝,让石彦生给她剃度,当尼姑留下来。而在最后青绶夫人成功地引诱石彦生并在他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准备将他杀死的时候,老和尚突然出来,一棍子将青绶夫人打死,还说了一句:原来是条野狼。
就在老和尚一棍子将青绶夫人打死时,石彦生才终于醒悟。其实青绶夫人就是他自己内心的欲望,是被他自己一直压在心底不敢面对的欲望。在那一刻他的眼角流下了眼泪。他终于明白,也能够放下了。
三,迷失师度,悟时自度
这时的石彦生,修行可以说来到下一个阶段:迷失师度,悟时自度。
前面当他迷失自己,看不清的时候,需要老和尚的提点,后面当他自己能够悟到时,就是他自己度化自己的时候。
电影中有段对话:
当能自度时,便不再需要师父了。就从这段对话里,老和尚知道自己可以放心地走了,他告诉静一(石彦生)明天要洗澡,圆寂前的提示和准备。因为老和尚心里知道,此时的石彦生心可以定下来了。
所以当最后一幕,霍达代表的一品将军的“权”出现在石彦生面前的时候,他的心已经不会被外物所动了。当霍达故意一箭把他的衣服射破了的时候,他特别的淡定,而且在大火当中,他还可以去照顾一只受伤的小鸟。当霍达一直紧紧相逼时,最后他用斧头将霍达一招致命,干净利落。因为此时他的心静,心已定下来,所以不纠结,特别干脆。
生为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有梦想。欲望和梦想的区别又是什么呢?其实主要看两点,第一个看是不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框架。第二点看自己是不是太执着。有没有把握好分寸,有没有掌握一定的度。如果超过了那个度,基本就是欲望;如果是在事物发展规律,合理的基础上,欲望也是可以为自己所用,为自己服务的。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掌握好度,可以说是梦想;超出度,不符合规律,可以说是欲望。就像《奇迹的苹果》里面的男主种无农药苹果,当他的家庭已经穷困潦倒,因为没钱他的女儿把自己的橡皮切成两块分给妹妹,他的一个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去找他质问。他说:如果他都放弃了那不就代表人类都放弃了吗。可以说种无农药苹果已经从梦想变成了自己的欲望。因为他已经忽略了现实,忽略了他的家庭,他的家庭人,生活都已经穷困到不能维持下去了,但他还要坚持他自认为的梦想。
“医生”说其实佛教是不反对人有欲望的。只要符合一定的社会标准框架,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不要太执着,其实是欲望也可以被自己合理地去利用。
电影的最后第二座寺庙在大火弥漫中化为灰烬,可以说此时连这座无山无门无佛像的寺庙都已经不需要了,因为心已定,从此人生无处不是道场,最后他骑上了白马,走向天涯。
小说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人那么壮大,权位、生死、爱恨、名利......去动摇他。
权位、生死、爱恨、名利……那么壮大,时间却消磨它。
时间最壮大麽?
不,是“心”。
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
所以阻碍我们的从来都不是选择,不是外在,而是自己的“心”。没有所谓的正确选择,关键在于你想要什么。也没有对错,只是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立场不同而已。问问心,不纠结,然后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去做事才是最重要的。
2018.7.4
本心社———杨汝
❷ 谁有电影《诱僧》或者《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的下载地址,麻烦给一个吧,真的很不好找!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在电驴上面可以找到。
P2P下载~诱僧以前也看到过,没太注意。你也试一下吧。
❸ 诱僧的介绍
《诱僧》根据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同名小说改编,是由罗卓瑶执导,吴兴国、陈冲主演的古装爱情电影。影片讲述了冷艳的青绶夫人为杀死遁入空门的大将军石彦生,而自愿剃度为尼,对石彦生进行色诱的故事。该片于1993年10月23日在香港上映。影片获第5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❹ 求诱僧唐之夭夭之类的【男主是和尚】的小说!!!
孙悟空算不算和尚?
梦回西游之爱上孙悟空。
直接网上看的
今天看到一小说,女主是一尼姑,有点法力的,《尼心似水》,男主前期渣得很,后面见多了善恶报应,就慢慢改了
❺ 有什么好看的小说 不要青春,穿越 文学性一点 名著就不必说了
胡塞尼《灿烂千阳》,他还有一部叫《追风筝的人》。
张大春《城邦暴力团》,去年很火的一部民国帮派小说,比较后现代,不接受的这种风格的最好不看。
村上春树《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电视人》,他的后现代科幻小说其实写得比爱情小说好看很多。
李碧华《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诱僧》《川岛芳子》等,很多都拍电影了,看过电影再看小说感觉很不一样。特别是《霸王别姬》的小说版结局,比电影版残忍很多。
《基督山伯爵》这是名著,但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复仇类名著。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第一部科幻武侠小说,想象力非同一般哦。
京极夏彦《姑获鸟之夏》、《铁鼠之槛》、《魍魉之匣》推理类。
朱天文的小说也可以,我只看过《荒人手记》、《世纪末的华丽》。电影小说《最好的时光》拍成电影后还比较有名,好像是舒淇和张震演的。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余华的小说看着很震撼。
九把刀《杀手系列》《都市恐怖病系列》《爱系列》《猎命师》《电影院系列》,九把刀是我最爱的网络写手。《杀手系列》中的《欧阳盆栽》已经在拍电影了。
卡尔维诺的小说也不错《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树上的伯爵》。
达芙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吕贝卡)》《牙买加客栈》。
❻ 李碧华,的小说《诱僧》是哪一年写的 更详细一点的话有谁知道她每部小说的时间。
.《诱僧》(1993年)由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编剧,音乐主要由刘以达创作。本片获199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电影音乐奖等多项褒奖。
李碧华,女,原名李白,祖籍中国广东台山,出生、成长于香港,毕业於香港著名女子学校香港真光中学。曾任小学教师、同时也担任人物专访记者、电视编剧、电影编剧及舞剧策划,先後在刊物撰写专栏及小说。代表作品有《霸王别姬》、《青蛇》、《秦俑》、《胭脂扣》、《生死桥》、《饺子》、《诱僧》等。专栏及小说在中港台新马等报刊登载,结集出版逾百本并有多国译本。
❼ 《诱僧》是否给你带来了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诱僧》与《青蛇》在九三年同时上映,很可惜时隔二十年,我才头一次听说了《诱僧》这部电影。不论是电影也好,原著也好,从阅读趣味性到观赏美感到演员阵容等等来看,《青蛇》屹立数十年不倒成为了一道风向标的确众望所归,但《诱僧》的寂寂无闻却着实可惜的很,它的风格是超脱于这个时代的苍凉,是另类到让人不能小觑的特色。如果说《青蛇》是讲诉人妖佛对峙的世界和人心的向往,那么《诱僧》便是个人修行的境界和历史角度的思考;《青蛇》属于妖化的世外桃源,《诱僧》属于魔化的人间地狱;《青蛇》里美色秀餐,喜乐难添欲海,《诱僧》中皮相难参,恨怨人间本色;《青蛇》是男人拍女子情爱,《诱僧》是女人拍男人顿悟,同是痴人拍摄着另类梦话罢。《青蛇》的配乐将佛理和流行融为一体,《流光飞舞》、《人生如此》、《摩呼罗迦》等经典曲目赞不绝口,有“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沾坐镇自然不在话下。
❽ 叶锦添的主要作品
1986吴宇森《英雄本色》 执行美术(香港)
1987关锦鹏《胭脂扣》 执行美术(香港)
1988王颖《吃一碗茶》 执行美术(哥伦比亚公司)
1989关锦鹏《三个女人的故事》 执行美术(香港)
1990邱刚建《阿婴》 美术指导,服装造形设计(台湾)
1991罗卓瑶《秋月》 美术指导,服装造形设计(日本)
1992 罗卓瑶 《诱僧》 美术指导,服装造形设计(香港)
1995陈国富《我的美丽与哀愁》 场景美术指导,服装造型设计(台湾)
电影《梦境花园》
1996何平《国道封闭》 服装造型设计(台湾)
1999李安《卧虎藏龙》 美术指导, 服装造型设计(美国哥伦比亚)
2000蔡明亮《你那边几点》 美术指导, 服装造型设计(法国Avena Film)
2001陈国富《双瞳》 美术指导, 服装造型设计(哥伦比亚公司)
2001田壮壮《小城之春》 服装造形设计(北京)
2002李少红《恋爱中的宝贝》 美术指导, 服装造形设计(北京)
2004蔡明亮《天边一朵云》 制作顾问(台湾)
2004陈凯歌《无极》 美术指导, 服装造形设计(中国)
2005吴宇森《桑桑与小猫》 美术指导, 服装造形设计
此短片为联合国儿童紧急救援基金会与世界粮食组织与位于意大利罗马之MK电影制作S.R.L.公司联合制作
2006陈奕利《天堂口》 美术指导 , 服装造形设计(中国)
2006冯小刚《夜宴》 美术指导, 服装造形设计(中国)
2007吴宇森《赤壁》美术指导, 服装造形设计(中国)
2009陈国富高群书《风声》 服装及造型设计指导(中国)
2011陈正道《幸福额度》服装设计(中国)
2011李仁港《鸿门宴》服装设计(中国)
2012冯小刚《一九四二》服装设计,造型设计(中国)
2012张之亮《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服装设计,造型设计(中国) 1999年《大明宫词》 导演:李少红
2002年《橘子红了》 导演:李少红
2008年《红楼梦》 导演:李少红 1997年再度应邀返葛拉兹歌剧院德国名导演Lutz Graf为华格纳歌剧《崔斯坦与伊索德》担任服装与道具设计。
云门舞集《焚松》、《太阳悬止时》
无垢舞团《醮》、《花神祭》
汉唐乐府《艳歌行》、《俪人行》、《荔镜奇缘》、《梨园幽梦》
台北越界舞团《天国出走》、《蚀》、《骚动的灵魂-天堂鸟》
优剧场《云脚台湾》、《海朝音》
当代传奇剧场《楼兰女》、《奥瑞斯提亚》
复兴剧团《罗生门》
太古踏舞团《生之曼陀罗》、《诗与花的独言》
光环舞集《移植》
江之翠南管实验剧团《南管游赏》
香港城市当代舞团《创世纪》
新古典舞团《曹丕与甄宓》、《黑洞》
香港话剧团《情话紫钗》等等 喜酒馆
清香斋茶人衣服(京都交流会)I &II。
九朝会 美学理念
叶锦添最早在全世界推行他的“新东方主义”的美学理念,是让世界了解到东方文化艺术之美最重要的艺术家。曾以中英法等多种语言出版了作品集《不确定时间》《繁花》《流白》《中容》《ROUGE–L′ARTDETIMYIP》《寂静·幻象》《神思陌路》等十多种。
2007年开始,叶锦添投入吴宇森执导的大型史诗电影《赤壁》,深入研究三国时代的生活风貌,尝试难度极大的复古美学,期望协助导演建立中国战争电影及历史再现的新模式。
跨界人才
叶锦添的服装作品不仅面貌丰富,并且跨足各种艺术型式,包括电影,舞蹈,歌剧,戏剧,戏曲,传统乐舞,音乐剧场,创造了恣意于古典、前卫之间的造型世界。1993年因参与当代传奇剧场的“楼兰女”而涉足剧场创作,广泛接触各类剧场模式,对剧场界发生重要影响力,不但在国内造成广泛讨论,作品亦遍及世界各地。电影方面经历包括:吴宇森《英雄本色》、林领东《龙虎风云》、关锦鹏《胭脂扣》、《三个女人的故事》、王颖《端一碗茶》等之执行美术、并担任罗卓瑶《秋月》、《诱僧》、邱刚建《阿婴》、陈国富《我的美丽与哀愁》、《梦境花园》及2001年新作《双瞳》等之美术指导。并以《诱僧》获金马奖最佳美
术设计。2000年担任李安电影作品《卧虎藏龙》之美术指导与服装造型设计以双项入围奥斯卡,英国电影金像奖,香港金像奖及金马奖,并获得2001年奥斯卡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之最佳艺术指导,且获得英国电影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 1996年赴奥地利葛拉兹歌剧院为林怀民导演之歌剧《罗生门》担任服装及造型设计;次年再度应邀返葛拉兹歌剧院德国名导演LutzGraf为华格纳歌剧《崔斯坦与伊索德》担任服装与道具设计。
汉唐乐府与巴黎小艇歌剧院合作案《梨园幽梦》,于2000年三月假巴黎喜歌剧院首演,同年九月受邀赴法国里昂双年舞蹈节,演出无垢舞团之《花神祭》、汉唐乐府之《艳歌行》以及优剧场之《海朝音》,其中《海朝音》、《艳歌行》及无垢舞团设计之《醮》、并应邀赴1998年亚维侬艺术节演出。
舞台表演服装作品包括:云门舞集之《焚松》、《太阳悬止时》,无垢舞团之《醮》,汉唐乐府之《艳歌行》、《俪人行》、《荔镜奇缘》、《梨园幽梦》,台北越界舞团之《天国出走》、《蚀》、《骚动的灵魂-天堂鸟》,优剧场之《云脚台湾》、《海朝音》,当代传奇剧场之《楼兰女》、《奥瑞斯提亚》,复兴剧团之《罗生门》,太古踏舞团之《生之曼陀罗》、《诗与花的独言》,光环舞集《移植》,江之翠南管实验剧团之《南管游赏》,香港城市当代舞团《创世纪》,新古典舞团《曹丕与甄宓》、《黑洞》等等。
自1986年加入第一部电影《英雄本色》(吴宇森导演)以来,叶锦添参与了多部电影的美术、服装制作。合作者遍及内地、台湾、香港,包括李安《卧虎藏龙》、田壮壮《小城之春》、关锦鹏《胭脂扣》、罗卓瑶《诱僧》、王颖《端一碗茶》、陈国富《我的美丽与哀愁》等。其中,以《诱僧》获1993年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2001年更以《卧虎藏龙》一片,得到前所未有的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与“最佳服装设计”双项提名,并荣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及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
书籍作品
1、《赤壁—叶锦添的美术笔记》完整呈现了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从建筑、战船、兵器和盔甲、人物造型、生活五个方面,展示了电影美术的前期研究、草图、设计制作过程及造型设计理念。全书以建立三国背景及介绍三国各自特性作为开端,引进主要人物,勾勒汉朝时代背景,讨论导演及制片人的原初构想,并导出场景设计之背景。本书的视觉部份将包括故事板、预想的全景图、以及电影画面本身等元素构成。在适当部份会加入导演、制片人、以及场景设计人的解说。必须强调的是,本书是要讨论透过电影而再创造历史的这个过程,而不只是作为电影的纸上解说。
2、《神思陌路:叶锦添的创意美学》内容简介:叶锦添以一种自传性的方式,历数了他创业以来所做的各种工作,以及他的心路历程,一直到《赤壁》的设计。在这本他独创的“自传体”随笔创作中,叶锦添提出“告别文字、图像胜出”的图像时代宣言,他在跨国展览、设计的经验中指出,未来世界里,“图像”才是全球共通的语言,他并找出背后的时代理路。另一方面,他在回忆中细数成名前的心路历程。孤独、被忽略的童年,文化失根的香港,欧洲流浪,为了创作来到台湾,曾经三餐不继、住在木板隔间出租公寓里,但坚持高度、坚持视野,最后终于走出贫乏,跃上国际。 1991年凭《阿婴》入围1991年台湾电影金马奖之最佳造型设计奖。
1991年凭《秋月》获得1992年瑞士卢卡洛电影节金豹奖。
1993年凭《诱僧》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奖。
1997年凭《国道封闭》入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
2001年凭《卧虎藏龙》入围奥斯卡金像奖、全美记者协会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及台湾电影金马奖。并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之最佳艺术指导、英国电影学院奖之最佳服装设计奖。
2001年凭《你那边几点》获得第三十七届芝加哥影展评审团大奖及最佳导演、第四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以及第五十四届坎城影展竞赛片等奖项。
2002年《小城之春》荣获威尼斯国际影展圣马可奖之最佳影片奖。
2006年凭《夜宴》荣获2006台湾电影金马奖之最佳美术设计及最佳造型设计奖。
2007年凭《夜宴》提名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奖和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
2007年凭《夜宴》荣获首届亚州电影大奖之最佳美术指导奖。
2008年凭《赤壁》荣获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
❾ 诱僧的影片评价
《诱僧》的故事与秦王李世民有关,并且它一反过去对李世民一味进行歌颂的倾向,而对李世民的行径进行反思和质疑。(电影评介评)
影片是以现代电影手法包装古代电影的特殊风格之作,足见导演罗卓瑶的创作野心。全片色彩鲜艳,映象感十分强烈,某些片段的气氛有如费里尼作品,教人看得眼花缭乱。(网易娱乐评)
影片用绚丽的服装,颓废的场景讲述了凄厉的爱情故事。(第一财经日报评)武生吴兴国在这部电影处女作中表现出的英气,跟大胆妖艳的陈冲形成强烈对比。李名炀饰演的通达老和尚为这部严肃影片带来了一点令人开怀的笑意。(网易娱乐评)
❿ 怎样评价李碧华小说
个人简历
李碧华
李碧华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祖父以前在乡下很有钱,有四个老婆,还有妾侍。父亲做中药,住的是祖父的物业,所以李碧华从小生活在那种楼顶很高,有着木楼梯的旧式楼字之中,听闻过很多旧式的人事斗争,这种环境和残余的记忆为李碧华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她从小喜爱文学艺术,学生时代便向《幸福家庭》和《中国学生周报》投稿,以后当过教师,从事多种职业。1976年至今任职记者(人物专访)、编剧,又在《东方日报》撰写专栏及小说。代表作品:《川岛芳子》、《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生死桥》 、《秦俑》、《饺子》、《潘金莲之前世今生》、《诱僧》等。 李碧华是香港文坛大名鼎鼎的才女。她才格高绝,行踪神秘,从不在大庭广众前抛头露面,坚持不公开照片、身世、年龄,容貌不详。李碧华道:"别那么好奇我的面貌,我是那种摆到人群里,不容易特别被认出来的样子,没什么好描述的。和外界的人和事保持适当的距离,对我来说是好的,不老记挂着自己的影响力,不去想有多少人正在看你写的文字,不至于动不动就把自己当成苦海明灯,方才真可以潇潇洒洒地写。"她还说:"写的时候真的进入那么一个世界,讲得玄一点的话,似乎是有一个人借着我的手来写。"她自拟的一份"档案",展示了她的潇洒、幽默和神秘。 李碧华认为,写小说是"先娱己,然后再娱人的享受"。因此她追求雅俗共赏,不仅写小说,而且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娱乐更多的人。她的小说选材冷僻刁钻,她那支灵异之笔常常跨过阴阳两界,让《胭脂扣》中的痴情女鬼如花返回阳世,让《秦俑》中尘封了两千年的蒙天放跃出古墓,让背负着"千古第一淫妇"恶名的宋代潘金莲九转轮回为当代的芭蕾新秀单玉莲(《潘金莲之前世今生》);李碧华还爱写前尘往事、奇情畸恋,如梨园传奇《生死桥》、《霸王别姬》,道出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慨叹;另外她还喜欢故事新编,像《青蛇》,都能推陈出新,不落他人窠臼。 当然,李碧华最擅长的还是写情,她笔下的情充满了浪漫、激越、凄艳的色调,譬如《诱僧》中的红萼公主为心爱的人生生挨了一刀,直戳心窝而视死如归;蒙天放对冬儿的爱情三生不渝,千年不变;程蝶衣那种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泥足深陷的情感以及《生死桥》中三男二女的情欲纠缠,都揭示了人物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情的执著追求,并融入历史的、社会的、美学的、哲学的意蕴,所以她书中的人物独具一格,故事别出心裁、瑰奇诡异、雅俗共赏,为她赢得了"天下言情第一人"的美誉。
编辑本段档案
姓名:李碧华 原名:李白 李碧华
洋名:Lilian Lee 星座:水瓶座 健康状况:迈向死亡,当然。 喜爱的动物:男人 讨厌的动物:男人 喜爱的食物:电 喜爱的饮品:饮恨 嗜好:吃、睡 试过很“贫穷”的日子吗:手机不响、没有留言、没信、没FAX、没电邮、没有人理会我(别说对我好了)……何止“贫无立锥”?简直是锥也无! 最“富裕”呢:开心——不是“笑”,笑很容易;“开心”是心底浮升的,快乐得想哭的感觉。 喜欢出风头吗:出不起。挺羡慕的。 什么时候觉得伤感:除了无法达成心愿之外,就数心愿达成了最伤感。 相信鬼吗:一如爱情,说不清楚,难以形容,直到它出现了,你亲身体验这份恐怯和患得患失。 “缘分”是什么:在对的时候遇上对的人做对的事……的托词。 最幸运的一刻:适时离场。 人生是悲剧抑或是喜剧:当然是悲剧,否则你为何一出生便大哭? 性格:忠肝义胆,一丝不挂
专长:口蜜腹剑,好食懒飞 读书成绩:身怀六甲 喜爱的花:烟花 讨厌的草:烟草 喜爱的颜色:男色和女色 经常阅读的杂志:银行存折 初吻年龄:一月,吻了邻床的男婴 择偶条件: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 最想旅游的地方:我暗恋者的心 最甜蜜的经验:报仇 如整容会整那一部分:脑 职业特色:夸张、虚构、捏造、渲染、无中生有、惟恐天下不乱 李碧华图书作品
工作上心得:对笔下角色,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满意作品:未写 愿望:不劳而获,财色兼收,醉生梦死 遗憾:上述愿望均成泡影 心爱的书:辞典 为什么常写“男女”题材:基本上,任何好看的小说不外八字真言:“痴男怨女,悲欢离合” 创作与人生的关系:毫不伟大,纯粹因为没有别的本事 知己难找吗:不难,你所有的敌人对你特别“知己” 怀念的日子:在日本京都大学上课的日子 曾爱上不爱你的男人吗:多。否则如何有灵感写小说? 最无能为力的事:拍马屁 什么时候心情最轻快:当钱包越来越沉重时 快乐美满的人生:七成饱、三分醉、十足收成。过上等生活、付中等劳力、享下等情欲
编辑本段作品目录
作品列表: 胭脂扣 生死桥
1. 白开水(散文) 2. 爆竹烟花(访问游记散文) 3. 红尘(散文) 4. 青红皂白(散文) 5. 胭脂扣(小说) 6. 霸王别姬(小说) 7. 色相(一零八个女人) 8. 青蛇(小说) 9. 戏弄(散文) 10. 镜花(散文) 11. 纠缠(小说) 12. 生死桥(小说) 霸王别姬 青蛇
13. 幽会(散文) 14. 白发(散文) 15.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小说) 16. 秦俑(小说) 17. 绿腰(散文) 18. 个体户(散文) 19. 天安门旧魄新魂(小说) 20.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小说) 21. 不但而且只有(散文) 22. 江湖(散文) 23. 变卦(散文) 24. 霸王别姬新版本(小说) 秦俑
25. 南泉斩猫(散文) 26. 好男人不过是一瓶好的驱风油(长短句) 27. 恨也需要动用感情(长短句) 28. 中国男人(散文) 29. 水袖(散文) 30. 诱僧(小说) 31. 草书(散文) 32. 泼墨(散文) 33. 泡沫红茶(散文) 34. 蝴蝶十大罪状(散文) 35. 基情十一刀(散文) 36. 吃猫的男人(小说) 烟花三月
37. 聪明丸(长短句) 38. 咳出一只高跟鞋(散文) 39. 630电车之旅(最后纪录) 40. 吃眼睛的女人(小说) 41. 八十八夜(散文) 42. 荔枝债(小说) 43. 流星雨解毒片(小说) 44. 给拉面加一片柠檬(饮食档案) 45. 有点火(散文) 46. 逆插桃花(小说) 47. 女巫词典 诱僧
48. 蓝狐别心软(散文) 49. 橘子不要哭(散文) 50. 烟花三月(纪实小说) 51. 水云散发(饮食档案) 52. 梦之浮桥(散文) 53. 矿泉水新版本(散文) 54. 凌迟(小说) 55. 真假美人汤(散文) 56. 牡丹蜘蛛面(饮食档案) 57. 赤狐花猫眼(小说) 58. 凉风秋月夜(散文) 泼墨
59. 樱桃青衣(小说) 60. 如痴如醉(散文) 61. 把带血刀子包起来(散文) 62. 鸦片粉圆(散文) 63. 还是情愿痛(散文) 64. 红袍蝎子糖(饮食档案) 65. 人尽可呼(散文) 66. 新欢(小说) 67. 风流花吹雪(散文) 68. 饺子(小说) 69. 红耳坠(散文) 70. 黑眼线(散文) 71. 最后一块菊花糕(小说) 72.只是蝴蝶不愿意(长短句) 73. 放血(小说) 74.门铃只响一次(散文) 75..缘分透支(散文) 76.七滴甜水(散文) 77.鬼干部(电影剧本) 78.生命是个面纸盒(散文) 79.青黛
编辑本段改编成电影的作品
《古今大战秦俑情》(1989) (导演:程小东,主演:张艺谋、巩俐、于荣光。) 改编电影(5张) 《霸王别姬》 (导演:陈凯歌,主演:张国荣、巩俐、张丰毅。) 《青蛇》 (导演:徐克,主演:张曼玉、王祖贤、赵文卓) 《胭脂扣》 导演:关锦鹏,主演:梅艳芳、张国荣、万梓良等)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导演:罗卓瑶,主演:王祖贤、曾志伟等) 《川岛芳子》 (导演:方令正,主演:梅艳芳、刘德华、尔冬升) 《诱僧》 (导演:罗卓瑶,主演:吴兴国 陈冲) 《饺子》 (导演:陈果,主演:杨千嬅、白灵、梁家辉)
编辑本段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
《生死桥》(2007)改编电视剧(4张) (导演:田沁鑫,主演:贾乃亮、王泊文、王子文) 李碧华压箱之作,是第一部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 《古今大战秦俑情》(2010) (导演:陈嘉上,主演:杜淳、安以轩、罗嘉良) 大型奇幻穿越大戏,三生三世奇恋,央视开年巨献
编辑本段身世经历
李碧华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祖父以前在乡下很有钱,有四个老婆,还有妾侍。父亲做中药,住的是祖父的物业,所以李碧华从小生活在那种楼顶很高,有着木楼梯的旧式楼字之中,听闻过很多旧式的人事斗争,这种环境和残余的记忆为李碧华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她从小喜爱文学艺术,学生时代便向《幸福家庭》和《中国学生周报》投稿,以后当过教师,从事多种职业。1976年至今任职记者(人物专访)、编剧,又在《东方日报》撰写专栏及小说。
编辑本段创作心得
李碧华是香港文坛大名鼎鼎的才女。她才高意广,行踪神秘,从不在大庭广众前抛头露面,坚持不公开照片、身世、年龄,容貌不详。李碧华道:"别那么好奇我的面貌,我是那种摆到人群里,不容易特别被认出来的样子,没什么好描述的。和外界的人和事保持适当的距离,对我来说是好的,不老记挂着自己的影响力,不去想有多少人正在看你写的文字,不至于动不动就把自己当成苦海明灯,方才真可以潇潇洒洒地写。"她还说:"写的时候真的进入那么一个世界,讲得玄一点的话,似乎是有一个人借着我的手来写。"她自拟的一份"档案",展示了她的潇洒、幽默和神秘。 李碧华认为,写小说是"先娱己,然后再娱人的享受"。因此她追求雅俗共赏,不仅写小说,而且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娱乐更多的人。她的小说选材冷僻刁钻,她那支灵异之笔常常跨过阴阳两界,让《胭脂扣》中的痴情女鬼如花返回阳世,让《秦俑》中尘封了两千年的蒙天放跃出古墓,让背负着"千古第一淫妇"恶名的宋代潘金莲九转轮回为当代的芭蕾新秀单玉莲(《潘金莲之前世今生》);李碧华还爱写前尘往事、奇情畸恋,如梨园传奇《生死桥》、《霸王别姬》,道出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慨叹;另外她还喜欢故事新编,像《青蛇》,都能推陈出新,不落他人窠臼。李碧华说她写作是为了自娱,如果本身不喜欢写,只是为了名利,到头来是会很伤心的,她相信自己的灵感,她创作“从来没有刻意怎么写,所有的景象、联想,见到什么,想到什么,都是在下笔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出来的。”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创作改编的电影有《父子情》FatherandSon1981获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作品最佳导演奖。《秦俑》ATerra?CottaWarrior1989获法国巴黎奇情动作片大奖。第10届香港金像奖最佳作品提名,《川岛芳子》,获第三十五届亚太影展最佳美术指导奖。她将自己的小说改编成剧本达15部之多。其中1985年与剧作家邱戴安平合作的《胭脂扣》Rouge获第八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奖。1993年创作剧本《诱僧》获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提名。她曾于1981年为导演罗启锐写过《霸王别姬》电视剧剧本,并于1985年改写成小说出版。1993年再次为陈凯歌改编成电影剧本,《霸王别姬》FarewelltoMyConcubine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编辑本段经典语录
不曾爱过我而抛弃了我的男人救了我,使我免于一场比恋爱分手更难堪的婚姻劫难。一个人不算坏,两个人,更好。在经历了爱情以后,还有大部分生命留下,那些生命属于我自己。 好男人不过是好的驱风油。 得不到你的爱,得到恨也是好的。——恨也需要动用感情。 甜蜜的回忆,无法长期营养一个人。 人一穷,连最细致的感情都粗糙。 人生似一场感冒,一阵寒一阵热,没治好的灵药,但也不致命。人人都经历过,不觉又完了。 婚姻是很简单的一回事。婚姻是蚌和珍珠。一粒砂无意中走进蚌的身体,蚌不断付出它的底心血减少痛苦。终于,便产生了一颗完美的珍珠了。 男人——负情是你的名字。 人那么壮大,权位、生死、爱恨、名利却动摇它。权位、生死、爱恨、名利那么壮大,时间却消磨它。 有些爱情好象指甲一样,剪掉可以再重新出来。有些爱情好象牙齿一样,失去了就永远没有了。 没有所谓“矢志不渝”,——只因找不到更好的,没有所谓“难舍难离”,——是外界诱惑不够大,若真大到足够让你离去,统统拨归于“缘尽”,没有所谓的头也不回,——不回顾,当然是马上有了填补,无心恋战……万事都在“衡量”二字。 世上之所以有矢志不渝的爱情,忠肝义胆的气概,皆因为时间相当短暂,方支撑得了。久病床前无孝子,旷日持久不容易,一切事物之美好在于“没时间变坏”。 成功了而没有快乐,是最大的失败。 钟情如几何,直线最短思念是心算,曲线极长。 最近一段时间,非常不开心?是颓废?伤感?其实都不是,而是——贪念。人有了贪念,就会有欲望。有了欲望,结果是自寻烦恼,自食其果。 把关系中断是一种姿态,最艰难的是把“心”也抽出来,永不回头。 爱到最高点,你也要自立。自己不立,谁来立你? 得第二,也是输。岂容狡辩? 最惆怅的是,人人都给你青眼。你最希望给你青眼的,却给了你白眼。匆匆地,毫无防备地,令你心头牵扯一下… 男女之间,合则聚,不合则散。我们没有欠对方什么,我对你惋惜,是因你先拒绝我。 只恨女子由来心眼浅,平白便点缀了众生,抬举了男人。 我不是一个真实的人,我也不是一个虚构的人。 我永远爱你。“爱”比较容易,但“永远”是什么呢? 过去了便没有“如果”。假设性的问题不要答,失去的比得到的好一些,如此而已。 不合时宜——秋天的扇,隆冬的夏衣,还有,当我的心淡漠了你才殷勤。 行走江湖十六字真言: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愿赌服输,自负盈亏。 逃,是主动的,急剧的,不打算回头了;退,是缓慢的,若倒着退,表明还有依恋。 开心的时候要尽量笑,因为,可能一夜之间,你就不晓得笑了。 谁说失恋后可以做朋友?连六亲不要认,路上遇见免尴尬,马上别过头。 "情"便是这样,管他是谁呢?说时迟那时快,总兴沸沸腾腾的感觉,到情消失了,也就不堪提。他们也曾那么爱耶稣,末了彼得三次不认他,犹大还出卖他呢。人神之都如此,别说人人之间了。 要吻上很多很多青蛙,才有一个变成王子。中间好些吻,花得冤枉。 一个心理医生的提醒女人应该注意这些信号:他殷勤,那是他刚刚爱上你;他笨拙,那是他深深爱着你;他从容,那是他己厌倦你。 “我爱你”三个字,男人通常事前说,要不她怎么肯?女人其实最想在事后听到,不过那时他太累了,到了翌日晨更懒得说了。 世上最好的男人,是“四合一”——把潘金莲那四个男人——西门庆、武松、武大郎、张大户之优点集于一身。 女人所以红,因为男人捧;女人所以坏,因男人宠。--也许没了男人,女人才会平安。 有敌人的生涯比较好。譬如最快乐的时候,会想起敌人来---呀,如果这人在场便好了。 美人也如香皂,不管多么芬芳高贵,在时间的大手中,它褪色、减味、瘦削、变形、扭曲、酥软、含糊、混沌、衰弱…… 庄周爱上梦,只是蝴蝶不愿意。 太爱一个人,怎会有尊严可言?——总是某人欠了某人。 变心哪有对错?只是大家在迷梦中醒来的时间不一样。 人生苦涩,不免爱喝微甜的水——藉此自欺。 失恋头痛,暗恋是偏头痛。 永不识破的假也就等于真了。 有人疼惜,才有资格骄矜。 万一没有人送礼物给你,就送一份给自己吧。渐渐,误会里头有惊喜,并且快乐。 旁若无人,不求甚解,坚持自保的快乐,就是真快乐。 如果信,就别怀疑。 再多高人指点,爱上一个人,仍是走投无路的。 焰火像半空无心回头的短暂惊叹,人的生命也是。 好男人离去留下寂寞;坏男人留下的是更寂寞。 凉风吹过,你醒了。真正的“聪明”是在适当的时间离场。 岁月如水流逝,“纵声大笑”很容易,“开心”比较难些。 最大的愿望,乃不劳而获,财色兼收,坐以待币,醉生梦死。 所谓“浪子”,绝对有年龄限制。已经不是“子”,犹一事无成,这不是潇洒,而是窝囊。
希望被您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