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觉得《吐槽大会》有哪些优秀的地方
我个人觉得吐槽大会最大的亮点在池子吐槽的那一段,超搞笑的,敢说,吐槽的够狠。表情,动作,语气都呈现出吐槽的笑点,就算没发现吐槽的笑点,他的肢体动作完全可以是一个笑点了。吐槽大会这个节目在如今的时代受欢迎的原因,可能是给那些生活压力大的人带来了放松和欢乐。
⑵ 大热的《奇葩说》和《吐槽大会》,从实力上你更喜欢哪一个
如果你问我,《吐槽大会》和《奇葩说》,更喜欢哪个?我应该会选《奇葩说》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仅供各位看官参考):
个人非常欣赏蔡康永:我记得当年看《吐槽大会》第一季的时候,就知道他是美国的翻版,看过原版的,才会知道现在的《吐槽大会》应该叫《洗白大会》,但这也是国内客观原因造成的。
《吐槽大会》第一季第一期应该是收视的最高峰,后来经过整改,评分直接下降,你可以听李诞说的《吐糟大会》的口号:吐槽我们尽量来真的,能说得不敢说,不用说的却侃侃而谈,现在还把各个艺人经纪人请到现场,真的让人捉摸不透,是要经纪人打分评比吗?这个节目当初上线的时候,其实注定就已经被卡到一个极度尴尬的位置,这可能也有跟亚洲人或者中国人本身的民族性格有些许关系,中庸之道的结果。
总结陈词:如果你是只想轻松愉快,听听无聊的八卦,可以去看《吐槽大会》,如果你是热爱思想的交流,希望在愉快之下还有些许对人生,对自己,对这个世界有点思考的人,那请你看《奇葩说》,本人如果要选其一,一定是《奇葩说》。
⑶ 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愿意看《吐槽大会》了,全靠李诞在撑吗
个人感觉现在的《吐槽大会》的槽点并不是那么的狠,而且也没有以往那么好笑了。除了李诞,其实张绍刚也是不能少的。
总之,现在的《吐槽大会》观众少可能确实和嘉宾有关系,也有可能是脱口秀演员写稿进入了一个瓶颈,少了很多的槽点和笑点。而在我看来,大概撑着的就是张绍刚了,他的主持是完全没毛病的,就连每次穿的衣服都自带槽点,真的是让人看着都觉得想吐槽。总之还是很希望下一期可以来一个燥一点的吐槽,太平淡或者太刻意给嘉宾去解释就失去了它的可观赏性了。
⑷ 《吐槽大会》越来越像商业互吹大会,洗白了哪些明星
吐槽大会的原版是美“美国吐槽大会”Comedy Central Roast ,这个节目其实下限非常低,低到需要在主持人嘴上打马赛克。引进国内的时候,李诞和他的段子团队也做过蕾丝的尝试,于是有了被禁播的那一期,以及被cut的一些片段。
曹金那期其实就是隔空吐,或者说就是趁着郭德纲热度去刷人气的,而当时吐槽大会刚刚上线,也需要这样一个巨大的话题流量来提升关注度。但这种偷偷修改游戏规则的玩法,只能弄一次,多了观众就会感到厌倦。但那一次肯定是成功的,当曹金先生一开场就迫不及待的扔掉节目规则,把所有火力集中向郭德纲的时候,节目组笑了,郭德纲的反对派笑了,但讨厌曹金的,只会更加厌恶这种跳梁小丑的嘴脸。与其说自白,还不如说是自爆式炒作,透支未来的流量罢了。
⑸ 吐槽大会5适合哪个年代的人看呢
《吐槽大会5》这一综艺节目,可以说从开播到现在,争议和夸奖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当《吐槽大会》第七期更新并播放之后,#吐槽大会 封神#更是一度登上了热搜。每一个电视节目、每一部电影,都有适宜的观看人群,《吐槽大会5》也不例外。但是《吐槽大会》的受众人群范围更广一些,也适合更多年代的人观看,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吐槽大会5》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特别是未满16周岁的儿童。
虽然说《吐槽大会5》适合所有的成年人观看,但是最适合观看的还是上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生的人观看,也就是现在20几岁到40左右的人观看,因为这一类人是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更成熟、更开放、经济能力更强。
⑹ 为什么都说《吐槽大会》没有以前的感觉了
《吐槽大会》没有以前好看,主要是观众们发现嘉宾吐槽的一些段子并不新鲜,且嘉宾们回应的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槽点,还有节目越来越顺应“流量”,导致观众越来越觉得乏味,再也不想以前那样能够让人开怀大笑了。
节目前两季的时候还会请到一些很重要的人物,吐槽也很有深度,但是后面也许是很难请到明星了,节目组什么样的明星都请了,甚至没什么槽点的十八线小明星也请来“充数”,结果就是观众越来越不感兴趣。节目组也越来越有意顺应“流量”,请一些流量小生,但是吐槽又不好笑,真的挺尴尬的。
⑺ 《吐槽大会》为什么不好看了
《吐槽大会》不好看的原因:
《吐槽大会》前几季因“新颖”的节目形式(在中国)、受争议的明星批判和敏感尺度间的游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第四季也就是这一季,只觉得是一群人很尴尬地在那里小心翼翼地损人。
(7)电影吐槽大会好看吗扩展阅读:
《吐槽大会》节目评价
守正创新是网络综艺发展的根本要求与强劲动力,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同时,网络综艺也迫切需要开拓新主题、新领域、新故事和新视听以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困局。《吐槽大会第四季》选择脱口秀这一垂直题材作为创新突破口,积极寻求圈层破壁,在嘉宾的选择上也进一步多样化、多元化,使节目跳出脱口秀圈和演艺明星圈,提供多种行业的真实视角,关照更多样化的社会圈层。作为具有很强表现力和表达力的载体,《吐槽大会第四季》用严谨专业的创作态度,去萃取对大众有益的文化引领,在传达娱乐的同时也实现对年轻一代的文化滋养与精神支持。(《光明日报》评)
⑻ 如何看待马景涛在《吐槽大会》的表现
马景涛先生啊,演技还是在线的,不过,如自己所说,他不适合脱口秀,也不知道如何自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看这期节目,马景涛先生在前期大家观察他、吐槽他、说他咆哮的时候,就明显紧张,几次呼应对面正在吐槽的艺人的时候,就是咆哮一下,略显尴尬。
一开始呢,在大家没有吐槽他的时候,明显能感受到,他是一个安静的人、一个腼腆的人。
所以当他失控的时候,更觉得这是一个纯粹的演员,在他不红了之后,就开始消费他的咆哮表演,在如今更是为了生计来到节目接受大家的吐槽,以及节目的定义。
“你,就是一个咆哮的人!”
从这个角度看,《吐槽大会》是失败的,所有事情按台本走,所有人都是演戏,而且似乎大家都觉得自己咖位很重?都是盯着提词器的。。。
真是太直白了。。。
而且,脱口秀这个表演形式是需要沉淀和酝酿的,不然基本都是车祸,没有提前准备的话,那种气口、节奏很难掌握。这点我还是很佩服郭德纲先生的,因为平时的积累,在舞台上,随时都可以信手拈来。
所以,脱口秀也好、相声也好,没那么容易跨界和突然就有幽默感了,再好的本子到你嘴里也成了白开水。
所以,节目方的不好。
挺马景涛先生。做好自己,做好演员,不要怕这些莫名的抹黑,哈~
⑼ 如何评价吐槽大会
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这有这个舞台上随便吐槽别人都不会挨打,自己都真的想有这么一个平台,吐槽一下那些人。
整个节目不管说的对还是不对,觉得这些脱口秀还是做得准备还是很充分的,因为觉得整个的节目下来还是给人很大的信息量。每个人都是些搞笑的梗,总觉得看这个会上瘾,每次都是盼着下一期开始。这能说这些事娱乐圈人不会说的话,但是网友都会说,所以只能说高手在民间,所以个人觉得并没有很恶毒,很多人感觉都是来洗白的。
只能说当成闲来无聊打发时间的娱乐,还是很搞笑的,每次看总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想都不用多想,现在的生活快乐,能好好笑就好了嘛!
⑽ 《奇葩说》和《吐槽大会》一样吗哪个更好看
当然不一样了,吐槽大会是很典型的综艺,适合偶尔娱乐一下,多一点八卦多一点笑点。奇葩说,就不一样啦,它是一个披着娱乐综艺外衣的有深度的辩论节目,有想法
有深度
贴近生活,会让你有更多的思考。越喜欢就越觉它让我变得对这个世界多了一点包容和理解,看待问题有了不同的角度。它在提倡一种多元化和思考力。就像《我不是药神》电影的包装宣传是喜剧,可是你看完之后还觉得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