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叙事的角度有哪些
了解一部影片,我想先从宏观的方面谈起。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电影叙事。那么,电影叙事的角度有哪些呢?下面是中影人教育老师整理的关于电影叙事的角度,仅供大家参考。
一、电影叙事的角度有哪些?
提到电影叙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影叙事的角度。写作分为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等角度,电影叙事也是如此,总共分为4个方面。
(1)第三人称视角
这种视角使叙述者处于一个纯粹旁观的状态去审视一切,讲述一切,仿佛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所以这种传统的第三人称视角也被人成为“全知全能”视角。此类影片数不胜数,例如金·凯瑞主演的电影《楚门的世界》就是这一视角的典型,况且真人秀缔造者在天上的演播室俯瞰整个世界的架势,用来举例这种“全知全能”视角再合适不过了。
(2)第一人称视角
这种叙事视角以主人公为讲述者,有别于第三视角的全知全能,使观众更具有代入感。随着故事发展,观众跟随主人公的经历去经历,好像在听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一段故事一样。这类影片如《城南旧事》,这部电影开场就是自传式的童年回忆,以老年的我回忆童年的我,叙述自然也是以第一人称童年的我来进行的。
(3)第二人称视角
第二人称视角有别于第一人称那么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也不同于第三人称那样的纯粹旁观、知晓一切的全知全能。第二人称的叙述手法既能保持相对的客观性,又能增强故事剧情的亲近感,使得具有更强的真实性与代入感。如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就是采用这种第二人称叙事的手法,我们了解主人公是通过瑞德的视角从而进行了解的,剧中很多东西都是通过瑞德了解的,包括主人公监狱中的反思等都是通过瑞德这个视点去进行剖析解读的。这种表现形式就是第二人称叙事的代表。
(4)多视角叙事
电影叙事的视角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导演们大胆的创新使得电影这门有别于文学和戏剧的光影艺术多了无限可能。有些电影的视角是不固定的,视角的切换,从多种角度看待同一事件,通过不同的人进行不一样的陈述,往往达到单视角难以表现的艺术效果。《公民凯恩》就是这一类型的影片,通过记者的视角,不同采访对象的视角,不同第一视角的切换看待同一件事,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视角不固定、来回切换的表现形式就归为多视角叙事的范畴。
好了,看到这里,关于电影叙事的角度有哪些?的内容就全部为大家介绍完了,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编导艺考方面的问题,可继续关注本站了解更多资讯!
『贰』 电影有哪些叙事结构
电影叙事结构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叙事类型:
1. 线性叙事结构
线性叙事结构是最经典的电影叙事方式。故事按照时间顺序或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展开,从起始点到结尾,每个情节紧密相连,形成连贯的故事线。由于其简单直观,易于理解,线性叙事结构深受观众喜爱。
2. 非线性叙事结构
非线性叙事结构打破了线性叙事的单一时间线索。通过时空跳跃、倒叙、闪回等手法,故事呈现出复杂且多层次的特点。这种叙事结构常见于悬疑片、心理剧或艺术电影中,需要观众更加主动地参与理解和解读。
3. 多线性叙事结构
多线性叙事结构涉及多条故事线,它们可能同时发展,也可能相互交织。这种结构常用于讲述多个主角或多个主题的电影中。通过各条故事线的交汇和碰撞,电影展现更丰富的故事内容和主题。
4. 环形叙事结构
环形叙事结构,又称闭环叙事,故事从一点出发,经过一系列情节发展,最终回到起点。这种结构具有循环往复的哲学意味,强调故事的完整性和闭合性。环形叙事结构在剧情高潮部分形成闭环,为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以上四种叙事结构为电影带来了多样化的叙事可能性,每个结构都有其独特之处,为观众提供了不同的观影体验。
『叁』 电影的八大叙事手法是什么
1、常规线性叙事。(按照正常时间模式叙事)例:《侏罗纪公园》很多就不一一举例。
2、多线性叙事。(影片有很多个小故事组成,在一个时间段由其中的一个故事串联起其他故事)例:《撞车》《爱情麻辣烫》。
3、回忆叙事。(按照主人公或非主人公的回忆进行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叙事)例:《铁达尼号》《大鱼》《公民凯恩》。
4、环形结构叙事。(影片的开头与影片的结尾相互辉映)例:《暴雨将至》《低俗小说》
5、倒叙线性叙事。(按照反正常时间叙事) 例:这种影片为数不多,国内更是没有。法国2004年有部影片就是这种类型相当精彩。《5×2》(爱情赏味期)全片以男主人公夫妇离婚为开篇;家庭生活矛盾为第二节;结婚为高潮;相识为结尾。建议你去看看。
6、乱线性叙事。(整部影片毫无逻辑性,可以说是把所有片段、情节、人物全部搅乱,让人无从得知现在过去和将来,只能靠观众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屡顺影片)例:《21克》《迷墙》《我们的音乐》。
7、重复线性叙事。(整部影片在时间上会有一个重复的时间点,每个故事都会从这个时间点上再次开始)例:《罗拉快跑》《爱情是狗娘》《罗生门》《英雄》。
8、套层性叙事:这类电影的叙事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套一层,一层一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形成一种套层结构。此类典型电影当属《盗梦空间》。
(3)电影中叙事技巧有哪些扩展阅读
电影叙事〈cinematic narration〉,负责将电影里的情境或事件呈现或描述出来的论述活动。起源于六零年代,是结构主义的一个分支,最早是用于文学作品而非电影作品之研究,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时候,是利用文字串联出行动,完成故事叙述。
而电影的叙事与其他叙事艺术相较之下,有者媒介根本的差异性,用叙事学分析电影时,电影的视觉性和展示性透过情节创造出画面,延伸出更多画面的意义所在。
在符号学广泛用于其他领域之后,将影像,声音符号化,叙事学至此开始用于电影作品的实际分析上,变成研究电影文本的科学方法。在符号学和叙事学之前的电影研究是电影的形式分析或作者研究为主,而符号学和叙事学研究开始把重点放在论述和文本的研究,而不是电影的整体研究,甚至于跨越并结合其他领域,例如心理分析,女性主义,社会学研究。
电影叙事学多元存在,无法给予单一定义。有些电影(包括当下常见的主流电影)属于古典叙事的基本样态,需要空间和时间,一连串因果论的事件,完成情结论述, 相反的,对立于古典叙事电影的现代和后现代电影,则是利用更多拼贴或特殊叙事电影手法运用,显现主角内心状态,创造新的叙事逻辑。
由于电影叙事样态多元化,所以分析电影叙事学不仅没有一个确定的规则可以依循,而且,分析模式也经常必须随着影片建立。
以通论来看,决定我们依该如何分析一部叙事电影的元素,实在难以尽述,但是如何解读一部叙述电影,并将它建构成为一个分析的客体,却是一切影片分析的起点。
『肆』 电影叙事视角有哪些
最近有同学问中影人“电影叙事角度相关的问题”。今天中影人教育编导学苑的老师就跟大家聊聊电影叙事角度有哪些,仅供大家参考。
一、电影叙事视角有哪些?
电影叙事视角也称叙述视点,是指叙述者对讲述故事的特定角度。不同的叙述视角往往能够呈现出故事的不同面貌,使观众感受到不同观影体验。一般来说, 叙述视角有全知视角、内视角(主观视角)、外视角(客观视角)三类,其中内视角和外视角更为常用。
1、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也称“零视角 .“零度聚焦.“上帝视角, 在这种叙事视角下,观众能够观察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落,知道每个人物的行为、洞悉每个人物的心理,从而对人物动机、行为.内心都有所了解;全知视角往往能够把故事全貌清晰地展现给观众,使之深陷其中。比如《盗梦空间》就采用了这种无聚焦型的叙事视点,观众进入到剧中人物的多层梦境中,自由出入时空、镜头视点不受限制的切换、广阔的叙述视野、超乎寻常的想象...这一切使得观众不知不觉深陷其中。可以说这既是无聚焦型叙事视点展现出来的电影叙事的最大魅力,也是电影叙事天然的本能。
2、内视角(主观视角)
内视角又称“主观视角、“内部调焦,指叙述者以影片某个角色为依托,以他的视点观察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可以分第一人称视点和第三人称视点。这种主观视角通过以镜头视点代替被拍人物主观心理角度,能够产生强烈的主观感性色彩,增加临场感。比如《美国往事》以纽约的犹太社区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面条”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黑帮大佬的历程,同时也展现了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帮史。是一部以倒叙为叙述方法的影片,当多年以后面条又一次回到了当年的小酒馆时,他不禁陷乳了深深的回忆。这回忆从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发生,也就是他拿掉墙.上的砖头窥视当时还是少女的女主角跳舞。老年面条颤颤巍巍地走到砖墙旁边,找到他熟悉的那块砖移开,镜头给到他眼部大特写,接着就转到他的主观镜头,一个女孩在跳舞。这时的时空已经自然切换到了多年前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影片以开始就是“我”回家看年迈的母亲,接下来以“我”的口吻,穿越时空,讲述了我父亲和我母亲的爱情故事。而在《罗生门》中,森林里发生了一起谋杀案,武士被杀,究竟谁是凶手,不同的人物各执一词,故事是由樵夫、女人.强盗分别作为叙述者,各执-词拼接成的。片中视角的出发者随着影片叙事时间的发展而变化。
3、外视角(客观视角)
外视角又称为“客观视角、“外部调焦,叙述视点等同于摄影机的视点,从而对整个故事进行客观陈述。影片中的所有事物被真实呈现,摄影机被隐藏起来,不掺杂主观元素在影片中,往往能够将内容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常出现在纪录片中。比如《辛德勒的名单》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劫数。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主人公虽然是救世主的状态,但是他却不是一个天生的圣人,他也有着正常人有的一些品质。他喜欢年轻貌美的女子,在工厂开办的时候,辛德勒招募打字员,在这些应聘者当中,只有年轻貌美的人才能进入工厂上班,哪怕只会打一个字。所以从这段经典的面试打字员的镜头中,我们就通过客观镜头清楚地看到镜头中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再如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事件、人物仿佛都在自行讲述,而没有任何叙述者的评论参与其中。而在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中,讲述了一对老夫妻前往东京看望子女所发生的故事,小津通过大儿子和女儿以及守寡的二儿媳妇对一双老人的不同态度,展示了战后日本经济开始复苏,而旧式传统的家庭观念却逐渐瓦解的现状,流露出浓浓的叹息和伤感。在表达这种哀物之情的过程中,小津拍摄时的机位,通常在离地三英尺高的位置,因为演员大部分都是坐在榻榻米上的,这种高度正好与榻榻米上的演员持平。这种纯客观的视角能够宣泄人们最真实的情感,反映人们最真实的生活。
总而言之,影视作品中不同的叙述视角往往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感,也使影片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电影作为一门时空艺术,其叙述视角的呈现比单纯的文字、声音或画面更加丰富,因而叙述视角的运用得当通常能够为影片增光添彩,展现出电影叙事的独特魅力。
好了,看到这里,关于电影叙事视角有哪些?的内容就全部为大家介绍完了,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编导专业方面的问题,可继续关注本站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