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投资商投资一部电影究竟会有多少收益
1. 投资一部电影的主要收益来源于票房分账。在中国,电影票房分账首先要扣除5%的电影专项事业发展基金和3.3%的营业税,剩余的91.7%为可分账票房。
2. 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分得48%-52%,宣发分得5%-8%,剩下的约43%为片方分账票房,这是投资者可以参与分红的部分。实际上,个人投资者可分账的票房占到总票房的33%-39%。
3. 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截至目前,该电影票房达到37.85亿。投资方分账13.66亿(占36.08%)。如果影片总投资为6000万,那么投资回报率高达22.77倍。假设投资者当初投入了10万,其票房分账将高达227.7万。
4. 除了票房分账,海外版权也是投资电影的收益来源之一。海外播放时,发行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购买电影版权,并在自己的市场内放映。海外发行价格由发行方和片方协商确定,通常可以参考国内网络平台的版权收益情况。在分红时,出品方会提供具体的分账细则供投资者查阅。
5. 网络平台播放版权也是投资收益的一部分。如果电影版权以一次性买断的方式出售给网络平台,通常是在电影下映后,由“爱奇艺”、“腾讯”或“优酷”等平台购买播放权。具体金额由双方协商确定,投资者可以根据所占比例参与分红。
6. 另外,网络播放版权的收益也可以根据点击量来计算。投资者将根据其持有的股份比例获得分红。
综上所述,投资电影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
② 电影收入的票房是怎么分配的,演员多少,投资方多少,导演制片人分多少。
1. 随着2017年3月《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正式实施,我国电影市场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票房收入连年攀升。从2013年至2017年,票房分别达到了218亿、296亿、441亿、455亿和559亿,2018年更是突破了600亿大关。
2. 电影投资的高回报潜力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成为投资决策的重要选项。电影投资的盈利主要依赖于电影票房的收入水平。
3. 电影票房的分配机制涉及多个环节。首先,从总票房中需扣除5%作为电影事业发展基金,再扣除3.3%的税费,这部分为国家收入。
4. 扣除上述费用后,剩余的票房约为91.7%。其中,院线分得的比例约为50%至55%,宣发费用占5%至8%,剩余的约40%为片方可分账的票房。
5. 具体到出品方(投资人)的分账比例,往期统计显示大约为35%,即片方可分账票房比例。个人票房分红的计算公式为:个人票房分红 = 总票房 * 35% * 投资比例。
6. 电影版权的收益也是电影投资的重要回报来源,包括电视台版权收益、网络版权收益、海外版权收益以及广告收益。
7. 票房分红的到账时间通常为电影下映后三个月内。结算由中影集团联合第三方会计事务所进行,之后将分账至出品方的对公账户,最后再由出品方结算至个人账户。
8. 票房外的版权收益通常在合同中有明确列出,结算时间一般为六个月一次。
9. 演员、导演和制片人的固定片酬属于前期投资的一部分,利润则归投资方所有。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这些人员也参与投资,他们将会按照投资比例参与分成。
③ 为什么投资电影
投资电影成为热门选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市场潜力巨大:电影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休闲娱乐方式,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在中国这样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电影市场尤为广阔,票房收入稳定增长,为投资者提供了可观的回报潜力。
易于理解与透明:电影投资的运作与盈利模式相对易于理解,票房数据的公开透明度较高。这与实体投资相似,使得投资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投资的回报情况,降低了投资风险。
稳定的收益来源:投资电影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票房收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保证了票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收益来源。
文化输出的贡献:电影不仅是娱乐产品,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下,电影成为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投资电影不仅能够获得经济回报,还能为国家文化输出做出贡献,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