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哪些电影用颜色渲染气氛

哪些电影用颜色渲染气氛

发布时间:2024-01-27 07:35:22

Ⅰ 分享一下你们曾经都看过哪些色调很不错的电影

《罗拉快跑》和《公民凯恩》,第一部电影主要讲镜头,第二个电影主要讲叙事结构。把几个电影看完之后,能够从至少几个角度来看电影了。不过在讲单个电影时也兼顾其他,说这个电影主要讲镜头语言,但还会讲它是怎么安排颜色,怎么调动观众的视觉体验,怎么加强叙事效果等等,毕竟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

Ⅱ 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观众的日益挑剔,无论是在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中,还是在形式主义、表现主义风格的影片中,色彩变成了无可取代的电影艺术语言,既传递情感,又表现思想,既烘托气氛,又体现风格。色彩成就了中外电影人的梦想,提升了观众的审美层次。色彩是影象时代和历史进程中的催化剂,有了它,电影世界及世界的电影才有了看不尽的主题。
1927年,电影艺术由无声跨进了有声时代,使电影艺术更富有现实感和感染力。1935年。彩色技术首次在美国马摩里安执导的电影《浮华世界》中运用,使电影由黑白两色到彩色。不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更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
电影色彩简史回顾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彩色技术在电影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能够灵活、有区别地用彩色反映现实,但受绘画的影响。摄影主张对现实对象进行艺术加工、修饰和改造,强调视觉造型形象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追求画面气氛和意境,使银幕图像更接近绘画的要求。五六十年代,电影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真实可信的银幕效果,加之这一时期,电影移动摄影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了“照相本性”,彩色胶片的大量生产,为电影丰富的色彩表现提供了条件,促使电影艺术向“再现现实、接近生活”方面发展。自七八十年代始,电影技术已经成熟。表现手段日臻完善,中国电影人也开始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电影的色彩观念也随之进入了中国电影人的视野,并很快被付诸于实践。1979年,电影《小花》和《生活的颤音》率先对电影色彩的运用进行了有意识的探索。《小花》全片共有12个回忆性的黑白片断插入彩色片中,导演意图通过画面色彩上的对比和交叉来完成影片的叙事。《生活的颤音》同样在艺术形式上敢于突破,导演几乎把当时能看到的比较新鲜的电影技巧都用了个遍。例如现实和回忆交叉的叙事方式,升格摄影和定格等。这两部影片都使用了黑白片和彩色片交替的手法。既表现了人物的意识活动,也在剧作结构上作了一次尝试。当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电影艺术也在顺应着时代的潮流。满足着人们的需求与渴望。色彩也在为电影艺术的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色彩的情感作用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张艺谋也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在电影的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我自已认为。从生理上说,色彩是第一性的,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波动。”的确,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色彩作为电影艺术造型的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除了能还原景物的原有色彩,同时。还能传递感情,表达情绪:色彩不但可以表现思想主题,刻画人物形象,体现时空转换、创造情绪意境,烘托影片气氛,更是构成影片风格的有力艺术手段。当然,由于人们对不同色彩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反映,这也就形成了色彩的情感作用。
比如:红色——
红色是太阳和火焰的色调,象征着温暖、热量,是爱情、热情、冲动、激烈等的感情象征。红色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热烈而活跃,具有蓬勃向上的感觉。
红色是最强有力的色彩,在电影中偏爱红色。把红色的表现推向极致的当数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他的影片《红高梁》中红红的高梁酒。《菊豆》中的染坊。《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红灯笼,甚至《秋菊打官司》中那一串串挂在墙头上的红辣椒,都构成了一种视觉张力,象征着一种热情的生命活力。
红色还象征着躁动、革命。在电影《活着》中。红色被作为影片突出的饰物和象征性的幕景。红色的皮影戏、挂着大红灯笼的赌场、红色的标语、红色的毛主席画像、红袖章、红宝书等在影片中十分醒目。
在中国的民俗中。尤其是在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红色是主色调,象征着喜悦、吉祥、庆典。
黄色——
黄色给人以明朗和欢乐的感觉,常常被用来象征幸福和温馨。黄色因明度高,容易从背景中显现出来。具有引人注目、吸引观者视线的力量和条件。
在我国历史传统中,以黄色为神圣、权贵、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标志。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鲁齐,使他的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由维托里奥·斯托拉罗摄影)弥漫在扑朔迷离的黄色中,这是热情、欲望和疯狂的象征。在他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由维托里奥·斯托拉罗摄影)中,又用明亮的红与黄拍出了中国皇宫的金碧辉煌,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
蓝色——
蓝色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冷的感觉,所以象征着寒冷。兰色还包含着抑郁和忧伤的成分。歌德在《色彩理论》中曾经谈到,蓝色是一种能量。它处于负轴,最纯粹的蓝色是一种夺人的虚无,是蛊惑与宁静这对矛盾的综合体。最能感受到蓝色调的是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电影之一《蓝色))。影片笼罩在忧郁的蓝色之中,蓝色的游泳池,蓝色水晶样迷离的玻璃串灯饰,既为女主人公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心理背景,又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愉悦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张艺谋的影片《千里走单骑》中有大量展现原生态天空的镜头,那种纯粹青透的湛蓝有一种震人心魄的美丽,延续了一种回归质朴与本真的风格,以水面无波、平铺直叙的方式,反映了亲情的厚重深沉之美。
绿色——
绿色是自然生命中最生意盎然的色彩,也是红色的对比色,有一种平静、稳定、希望的感觉,是一种最适宜人眼睛的色彩。绿色象征着和平,代表着春天。在武侠大片《十面埋伏》中,天与地、人与物,整个画面凝合成一片壮观的绿色海洋。那片绿看得让人心动,让人神往。
黑色与白色——
黑色与白色是无彩色,和其它有彩色一样,也起到表达感情的作用。黑色往往使人联想到死亡、忧愁,易产生失望、黑暗、阴险、罪恶的感觉:白色使人联想到光明、清晰、神圣,易产生纯洁、淡雅、稳定的感觉。但因黑色和白色是所有色彩中明度最低和最高的色彩,所以黑色的情绪又具有低沉、凝重、庄严等感觉,白色具有虚无、冷淡、和平等感觉。但由于个人或国家或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观念,也会形成差异的情感作用。例如白色在西方是纯洁爱情的象征,婚纱是白色的:而在我国则常常以白色为孝服,西方参加葬礼穿的是黑色服装。在我国传统戏剧中,红色是忠良的标志,黑色表示正值威严,白色则表示是奸诈刁滑,传统戏剧脸谱都按此规律描绘。
暗黑色在影片《英雄》中,表现了秦王朝的威严与冷酷。前苏联的著名导演安德列·塔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所有的空间都以黑色为基调的,就像一座凋零的废墟,就连潜行者身上的着装,也是一身黑。

Ⅲ 有哪些色彩运用非常经典的电影

色彩运用好的就是那些古装电影,电视剧。比如说延禧攻略。里面。人穿的衣服的颜色搭配都特别好,而且特别符合他们自身的形象。他们每个人的口红也也是不一样的。就因为他们的服装颜色还有口红颜色,又在网上大火了一把。

Ⅳ 请高手推荐些电影,对电影的灯光与色彩感兴趣。

《僵尸新娘》
影片的颜色主要是冷灰色和色彩明艳的暖色为主。但该片却将冷灰色用在了活人的世界,却在死人的世界里用了大量的颜色。这种颜色的套用似乎错位,却直接让嗅到了蒂姆·波顿对现实社会的讥讽。因此在活人的世界里,所有的人反而如同行尸走肉,没有感情,反而在地底下,那些可爱的骷髅却让观影者感受到了温暖。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圣诞夜惊魂》,在《圣诞夜惊魂》里,我们可以在骷髅王子的城堡里看到相似的景色,同样的暖色,同样的一群“怪物”。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来直接表现其内心最直接的想法,这是在蒂姆·波顿的电影中极其常见的,比如前不久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还有《大鱼》、甚至《断头谷》和《剪刀手爱德华》这类的片子都有奇迹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及其色彩所蕴含的大量情感。 由此,从这里看来,本片的看点之一——颜色,其不过是蒂姆·波顿自己风格一次完美的延续,也使影片更具蒂氏哥特风格。 僵尸新娘
在《剪刀手爱德华》中,爱德华所处的世界颜色是冷色的,而现实世界是彩色,这是蒂姆·波顿的一种对比——世界上的真爱反而不是存在这个多彩的世界,反而是那个冰冷的城堡。这个影片中的颜色使用和《僵尸新娘》是完全相反的,但效果却是一样的。因此,《剪刀手爱德华》让人看起来更加心痛,而《僵尸新娘》却是让人感到丝丝的悲凉。

Ⅳ 电影的造型元素-以《盗梦空间》为例

电影利用摄影、照明、构图对光线进行运用。电影利用人造光,如灯具营造光线气氛,用感光材料如光学镜头和滤光镜来控制照明的亮度、角度、光质和色温。同时组织棚内布景的布光也有一定的技巧,需要创造色彩、光线效果和各种气氛;在实景或外景场地根据拍摄方向、光照方位来进行画面处理。比如在摄影界有个说法:日出前后和日落前后自然光的“黄金小时”。

《盗梦空间》中上面画面中的镜头用的是自然的暖光,表现孩子玩耍的温馨和美好,同时表达主人公对回家见孩子的向往。

通过光线对规定情境的环境渲染,加强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另外,光线对比还能表现心情的变化。阳光明媚的天气总是让人心情愉悦,“阳光”大男孩总是很有吸引力,一个人的前途我们用“一片光明”来表达赞赏和祝愿。相反地,“我的世界一片黑暗”是抑郁症患者的内心。由此可见,光线对人物心理刻画是多么重要。在电影中,超脱语言,像阳光、月夜、雷雨、晨雾、暮霭这种象征性的意象呈现在人们眼前,我们自行感受内在情绪。

这个画面展现了黄色的夕阳下,主人公的妻子背光而思,神秘和虚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表现了妻子迷惘的状态。

在电影中,有许多经典画面,如昏暗潮湿的监狱,灯火辉煌的宫殿,恐怖的剪影,月下花前依偎的恋人等,这些特定的光线气氛已经可以作为“模板”为导演们利用。这样一来,观众的认知过程和情绪识别更加容易,因为多部电影给观众的经验让观众了解了“套路”,但是这也会减少观众的思考,有很多电影靠其出乎意料的光线气氛让观众为之振奋,例如《雨中曲》的下雨夜表达的却是主人公的喜悦的心情,这个出人意料的画面也被许多广告等利用,所以,创新性的光线气氛也是电影的突破点之一。

在《色彩的性格》这本书中,深刻地介绍了各种色彩的来源和“性格”。每种颜色的历史渊源和象征意义都在书中有所体现。

这部电影中黄色为主色调,书中提到黄色是一种矛盾的颜色,从经验中产生的象征意义是积极的,象征太阳、光明和黄金。打着历史烙印的象征意义是消极的:代表排斥的事物,象征自私自利的性格。因为太阳光看起来是黄色的,因此一盏灯的光线越黄,越自然、好看

1.游吟诗人常把感情的变迁与自然的循环往复相比较,他们把成熟的色彩喻为爱情的感性色彩黄色象征最高度的幸福一爱情 所获得的回报。

2.黄色大多会引起人们负面的联想:黄色是代表所有烦恼的色彩。嫉妒是黄色的-为他人的所有物而烦恼;猜忌是黄色的-为他人的存在而烦恼。

这部电影中妻子的形象一直存在于主人公的最深层的梦中,在他实行盗梦的时候从中捣乱,因此,我认为黄色在这的应用是表现烦恼。

酸味、清凉而苦一黄色属于这类口感:人们会联想到最酸的水果一柠檬,以及苦的胆汁。黄色是代表有毒的第二种色彩一相应的成语有“喷吐毒药和胆汁”。

很多人沉迷于梦境无法自拔,黄色代表他们对生活苦涩的逃避,同时他们也是可怕的、可怜的。

电影的确会用色彩增加情绪效果,最初用的颜色有蓝、红、绿。到后来,越来越多的色彩被用来呈现五彩斑斓的世界。另外,纪实类电影会真实地还原现实生活的色彩,带来真实感。而有时色彩也为政治服务。

影调是物体结构、色彩、光线效果的客观再现,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影像所表现出的景物的明暗层次,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影调对比能创造悦目的形象,能造成或刚或柔或欢快或压抑的情调,有助于烘托主题,渲染气氛。

《盗梦空间》因为包含多层梦境,其中有一个片段,集中地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刻画了不同梦境的“营救一分钟”。这时候,不同梦境的鲜明影调的差异就十分重要。

第一层梦境

阴暗的冷色调,下着瓢泼大雨,在熙攘的大街上,整体灰暗的银色。

第二层梦境

黄橙色的暖色调,在酒店的走廊中。

第三层梦境

在辽阔的雪山上。

第四层梦境

银色,虚幻感,在主人公的最深层的潜意识-limbo中。

梦的提示和许可使人们了解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更为深邃的意识;梦境或许会使人们更为清晰地看到并分析出自己所处环境的利害,因主人公对妻子有愧疚感,所以无法摆脱这一层困扰。梦中的事物与现实事物之间或许具有暗示、联系、象征和对应的关系等等。对梦的描写侵入到人物的心灵深处和下意识的一切领域。

线条构图形式有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三角形构图、斜线构图、S形构图、圆形构图。通常为影像所表现出的景物的明暗分界和景物之间的连接线。常见景物的轮廓、地平线、天际线、河流、道路,由视觉特性所感知的相类似的景物的连线,相呼应的景物的连线及视线方向、运动趋势所虚拟的线,在摄影中也经常用到此类技巧。线条大致有几种形式:直线、曲线、波状线、折线等。线条在造型上有助于表现对象的立体形状、空间深度及质感,能构成节奏。

电影《盗梦空间》中,很多线条构图灵感来源为埃舍尔的画,因埃舍尔的画奇异神秘导演借用此拍摄出折叠的世界,呈现出奇异的梦中世界。

这部电影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觉-梦,隐含了弗洛伊德对梦的看法,借鉴了埃舍尔的画表现艺术,也包含着营救的商业性剧情,它对镜子的拍摄手法的创新和奇思妙想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或许这是它“十分卖座”的原因吧。

Ⅵ 不能被忽视的色彩叙事,电影《红高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怀

月亮是如此,太阳又会是怎样的景象?除了那个过渡性质的夕阳西下外,全片意蕴最深刻的关于太阳的描绘有两处。先来说结尾的这一个,这是九儿倒入血泊之中后,在目光凝滞的余占鳌和儿子豆儿身后出现的。从画面构图上说,比之人物的头部,这太阳显得很小,并且在熊熊燃烧着的鬼子汽车上空,色泽和质感的区分度都很低。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让这太阳跳出来说自己的话呢?作者匠心独运,不单在大面积逆光摄影下,通过明暗影调的对比变化,有效表达出人物、汽车、高粱乃至烟尘的体积感,清晰勾勒出它们的轮廓,并在空间中形成多个动静结合的层次;更通过“日食”的巧妙设计,让原本的红或说橙黄瞬间变成了黑,这个黑,可以是鲜血氧化后的颜色,可以是人物内心的绝望,可以是民族史诗的哀歌,可以是地土对苍天的诘问,可以是遮蔽神智的障眼,可以是实在,可以是虚无,可以是任何的东西。尽管它与全片的光影照耀相比十分短暂,日食过后,一切仍旧恢复为被红色笼罩的世界。但它却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的出现,完全转变了红色在这部影片中的内在涵义,以致在基调上呈现出巨大的转折。黑色之前,红是对原始生命力的张扬;黑色之后,红是对万有时空中人类生存的渺小与困顿的观照。一如豆儿那张一片红色弥漫看不清的面庞,奋力张着大口使劲喊着:“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与其说这是歌谣,不如说这是童话,因为它不过是美好而童稚的愿景,无以在残酷的世界中真实再现。

这黑太阳让人想起萧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太阳升到斜岸的上空来了。太阳的光芒照得葛利高里的没戴帽子的上的密密的白发闪着银光,从苍白色的,因为一动不动而显得很可怕的脸上滑过。他好像是从一场恶梦中醒了过来,抬起脑袋,看见自己头顶上是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太阳。”太阳原不黑的,天空也不是,但作者从“异常感受”出发,反而深度刻画了目睹家破人亡后人物内心活动的真实。因此我们可以说,黑太阳的象征倾向无论单从文学史还是整个艺术史上看都是相对明晰的。电影作者对这一意象的借鉴,虽说有些投机取巧,却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另外一处,也是之前的一处,是由“我”的旁白提示才夺人眼目的,“我”叙述道:“我爹跟我说过,自打看见那天的太阳,他的眼睛就落下了病,无论看什么都是红的。”这几乎是对影片色彩构成的直接解释,同时也是对“我”这一主观视点的悄然挪移,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爹”才是那张着有色差的眼看世界的人,而不是“我”。并且,从摄影的角度上说,摄影机镜头也代言了作者的眼、观众的眼,它所拍摄出的色彩既是片中人物乃至创作者的主观表达,同时也是一种无法更改和逆转的客观呈现,是情绪本身、是生活本身。

看到最后,大概人们早都忘了,这地方原是叫作“青纱口”,那些红色终究褪去,就像故事的讲述人“我”所说,“桥还在,只是没了高粱”。这一刻,我们有若恍然大悟,其实这个“青”字,远要比“红”更符合影片的内在机理,因为它透着那种尘埃落定后的萧瑟。

Ⅶ 《拉片放映室》第二十二集:电影里常见的6种色系

《拉片放映室》第22集--电影里常见的6种色系

拉片有技巧,观影有门道!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拉片放映室!

学会拉片,让你技术性的去看电影!

随着1935年 《名利场》(  《浮华世界》 ) 这部彩色电影的出现,是电影从黑白到彩色的一个转变,也是整个电影发展史的一个重大变革。让当时的观众真正感受到了彩色电影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比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所放映的 《火车进站》 带给观众的冲击更甚,如果说,黑白电影就像绘画中的素描关系,表现的只是光影,那么彩色电影不仅仅是表现光影,还是用颜色进行绘画和艺术创作的一个过程。虽然大千世界拥有的颜色数不胜数,但是从彩色电影诞生至今,电影人常规使用的颜色却仍然只有6种,由此间引申而出以及其他色系和朋克色调将会单独讨论。

一、白色系

《情人》里 梁家辉 和 珍·玛奇 在这部电影中也贡献了挑动人心荷尔蒙的经典演技,(注:本片改编自杜拉斯的经典情色小说)这部电影是典型的情色片,床戏镜头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如果你不是只抱着看床戏的目的看这部电影,不妨留意男女主角在一起的时候发生的所有事情。尤其是色彩,你会发现,电影里除了演员留下的肤色带来的一点憧憬外,剩下的全是让人窒息与冰冷的白色——从演员穿的衣服,到殖民者的工程现场,再到上流人士开的汽车反出的光…这些白色与两个人的情欲纠葛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而映射出了殖民与被殖民间的残酷,同时也预示了在这种坏境下追寻本性的人将会面临的悲剧。

同样上一期提过的岩井俊二执导的《情书》中,被他使用一种独特的清新的“白”来代替,无论是飘雪的冬天,在雪中的呐喊,以及青春回忆里,图书馆耀眼的白光,还有男主角的白衬衫,都给人一种干净,纯情的感觉。触动了女主懵懂青春的爱恋,以这样一种白色和浅色的色系搭配,让我们沉浸其中,也会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以及那段青春往事中属于自己的情书和爱恋……

二、黄色系

电影场景中浅黄色的出现可以让你感受到的清晨的阳光、让你感受到精神上的振奋,橘黄色的出现让你感受火辣辣的温度,而金黄色的出现可以让你感受权利和富贵。黄色有着很好的特点,可以让电影变得更加突出,但是如果整个场景都是以纯正的黄就会给予人以刺眼的感觉。但是在电影 《满城尽带黄金甲》 场景中对黄色系列的运用可以说是电影历史上一个里程碑似的开始,让我们对色彩在电影场景中的运用有了重新的审视。土黄色的屋顶、金黄色的楼宇、雕金的柱子门窗、金黄的服饰、金黄的盔甲、淡黄的菊花,所有场景中黄色色调的营造都勾勒出电影中人物性格的特征,体现了皇宫的奢靡浮华,也体现了皇帝九五之尊之躯。可以说这部电影让色彩在电影场景中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所有 黄色元素 在这部电影场景中能够互相包容,相互协调。而在电影 《黄土地》 场景中,主要运用了橘黄色的暖色调,在这部电影中导演陈凯歌将场景色彩与人物色彩较为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次将内在和外在相结合的完美尝试。在这部电影中,影片为了表现陕北高原黄土的厚重,在选取电影场景时,除了大量拍摄黄土高坡镜头同时,在电影场景的选取上还具有代表性黄色调的黄河、窑洞、陕北人民古铜色的肤色,这种场景的出现体现了大自然的震撼,也体现了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人的压抑情感,让电影中的人物有着冲破这无边无尽的黄土高原去寻找全新的生活。为了达到完美的全方位的黄色基调色彩,电影在场景的选取上可以说是费尽心思,除了选择黄色色调的场景以外,更是在季节的选取上也选择在冬季来拍摄,排除了有色元素,突出黄色主基调,使黄色色素占据着大面积的画面,这种色彩在电影场景中无处不在,对电影主题的刻画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对电影故事情节的贯穿也有着很好的链接,让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三、红色系

电影场景中对红色的运用多为表现出的是热情、火焰和鲜血。

《罪恶之城》 (本片导演聚集了昆汀、罗德里格兹、弗兰克·米勒,几乎被“电影暴力分子”包场了!) 用“暴力美学”都不足以形容这部电影了,它将情节、情感几乎简化到最少,剩下的全是性、杀、虐、残…“红色”在其中所起到的催化的作用,像是给观众打了鸡血!简化了其他颜色的干扰。红色就显得尤为瞩目,时刻吸引观众的眼球跟随红色移动,红色在这里已然成为了剧情的一部分,就更不用说尤爱中国红的张艺谋了,无论 《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老井》《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 等等,均是红色的主场……

四、绿色系

《水形物语》 (注:本片拿下2017奥斯卡大奖)说“绿色”是这部电影的主角毫不为过,它占据的镜头和画面比例绝对超过任何一个角色的戏份:从身上穿的,到街上亮的,再到嘴里吃的,墙上刷的…绿色在剧中随处可见。颜色已经真正参与到电影叙事,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如果你忽略了颜色在其中的意义,那相信你就很难进一步深度的看懂这部电影。

五、蓝色系

蓝色传递给我们的是浩瀚、是浪漫、是神秘、是高不可攀,在电影场景中的经常出现的是天空,蓝海洋,蓝色的火焰,让观众对生活产生无尽的遐想。蓝色也代表着和平、宁静。影片 《阿黛尔的人生》 在中国还有一个特别的定义叫做“蓝色是一种暖色调”。其实,由于蓝色的丰富的色彩联想,在电影场景的设计上把蓝色披上中性外衣。虽然这部影片的影评褒贬不一,但抛开故事的情节不谈,电影故事中场景的色彩运用,蓝色色调始终伴随着故事的发展。电影中人物的刻画伴随着蓝色色调的出现,这里蓝色的运用或许有着温暖的颜色,但是或许有着更深的含义。在电影 《阿黛尔的人生》 的最后,主人公点上一根烟,一边头也不回地走着,孤独的一个人,好像要跟谁道别,也好像要走出这个情感的世界,可是,她终究还是无法逃避,她只是在迷恋那一抹蓝色,她的爱只给这样一种蓝色才会感到温暖。

六、黑色系

黑色在电影场景中经常出现,也是电影场景设置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色调,它与其他色彩的搭配,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电影场景。黑色让电影多了一层神秘,多了一份厚重,但是电影场景中黑色色调的大量运用,也让我们的电影气氛变得凝重,毕竟黑色让我们联想到了死亡、恐惧、黑夜、阴暗、惊悚。电影场景中黑色的运用可以让电影变得厚重,但是在电影场景的塑造上,更多的会选择跟其他的色调搭配使用。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 《英雄》 整体而言,它在场景和颜色的选取搭配处理上,虽然运用了大量的黑色色调,但是它也在不同的故事里运用了红、蓝、绿、白等,这样的色彩运用不仅让故事逐步推进,故事情节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感染力。在这部电影中用黑色代表着秦国,(秦人尚黑)电影场景中出现的大面积的黑色调,也为这部电影的色彩主线进行了定位。从侧面反映了秦国的强盛及威严。就在这样的一种电影场景的设置中,展开了电影故事的情节叙述。电影场景的主色调依旧是黑色,无名与长空生死殊斗。状如舞蹈,然而这却是一场生死角逐。只有这种以黑色基调的电影场景,才能让我们随着电影的镜头穿越时空,感受电影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和内心的震撼。

阅读全文

与哪些电影用颜色渲染气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村公益电影管理费用怎么花 浏览:49
鬼城谍变电影免费看 浏览:627
特种部队全面反击免费完整电影 浏览:372
遨游怎么下载电影 浏览:45
女监狱长穿白警服是什么电影 浏览:351
劫匪抢劫遇到一车武警是什么电影 浏览:661
毒液电影国外票价多少钱 浏览:335
优酷看电影屏上的字母如何关闭 浏览:880
在床上玩的最刺激的是什么电影 浏览:829
什么村鬼故事电影 浏览:252
电影项目是如何孵化的 浏览:999
嫁衣电影吓死多少人 浏览:597
经典好看的爱情电影中国 浏览:729
瑞安什么电影院比较好 浏览:982
电影高清免费国语 浏览:201
哪些坚持初心的电影 浏览:985
怪兽娘大电影免费 浏览:665
如何一边玩lol一边看电影 浏览:516
环本桥奈有哪些电影 浏览:845
现代越狱电影有哪些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