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新浪潮电影特点有哪些
“菊花与剑”是日本典型的矛盾特点。菊花是日本天皇皇冠上的图案,象征温柔与美丽,而剑是日本“武士道”的标志,象征着战斗。
在日本新浪潮之中诞生的大多导演,在拍片风格上迎和了这一特色,即暴力作为美学的评判。也对后来如北野武等一些导演的作品产生很大的影响。
(1)日本新浪潮电影有哪些特征扩展阅读:
起始时间:
狭义的日本新浪潮,以《爱与希望之街》公映为起点,以《日本的夜与雾》被松竹首脑停映,大岛渚等人退出松竹,自组“创造社”为终点,寿命只有短短3年(1959~1961年),几乎与轰轰烈烈的“安保斗争运动”共存亡。
广义的日本新浪潮,则历经20世纪60年代的炽热和70年代的严寒,苦撑到1983年,以寺山修司的死而结束。
B. 每个国家的电影有什么不同的特色
对比4个国家的异同。
日本:日本电影富有哲理与内涵,感情十分细腻,演员的演技也很尖端。
韩国:韩国电影就是肥皂剧的缩减版,毫无价值。
泰国:泰国新浪潮的特点是,秉承现实主义的创造原则,甚至不惜把现实的残酷性发挥到极点。
越南:受到越战影响,侧重于战争题材战火豪情。
电影起源
欧洲是电影的发源地,电影产生之后,在欧洲一直是以一种艺术来看待电影,所以欧洲的电影以艺术为主,文艺片、故事片居多,后来受到好莱坞的影响,也出现一部份商业电影,不过大部分欧洲的电影人都瞧不起好莱坞的纯商业电影,认为他们太庸俗,所以欧洲的电影现在还是以艺术电影为主流。
C. 日本新浪潮的代表人物
新浪潮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为大岛渚,他的作品《青春残酷物语》(1960)、《太阳的坟地》(1960)、《日本的夜与雾》(1960),被认为系受法国新浪潮影响的日本新浪潮电影,大岛被评论界称为新浪潮派的旗手。日本的新浪潮在追求新的表现手法上与法国新浪潮有共同之处,但前者较之后者更侧重于政治性。
与大岛同时期的新人还有吉田喜重和筱田正浩,他们三人先后脱离松竹公司,同日本艺术剧院协会(创办于1963年,简称ATG)合作,大岛拍摄了《绞死刑》(1968)、《仪式》(1971),吉田拍摄了《爱神十虐杀》(1970),筱田拍摄了《情死天网岛》(1969)、《沉默》(1971)。
评论家们将ATG作品的特点归纳为“抛弃古典的电影技巧,对现实明辨是非,探讨人的精神,特别是探明日本人的精神构造”。这类影片在电影界内部虽受重视,但不为一般观众所欢迎。
新浪潮三杰:大岛渚、吉田喜重、筱田正浩并成为日本新浪潮三杰。
D. 日本电影的特点有哪些
有人称日本电影为怀石艺术,怀石,怀抱暖石以对抗腹中饥饿,日本电影主要以揭示人性的深度给人以深刻印象,表现手法,趋于极端,唯美的特别唯美,绝望的特别绝望......
E. 超星尔雅学习通【东方电影(武汉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超星尔雅学习通【东方电影(武汉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1.1黑泽明的电影艺术
1、黑泽明是20世纪日本导演,被誉为()。
A、电影天王
B、电影天皇
C、现代电影鼻祖
D、电影之父
正确答案:B
2、下列属于黑泽明早期电影中两大人物系列的是()。
A、先觉者与大众
B、警察与犯人
C、老师与学生
D、精英与平民
正确答案:A
3、黑泽民导演的《乱》属于黑泽明电影创作的()。
A、第一个时期
B、第二个时期
C、第三个时期
D、第四个时期
正确答案:C
4、能表达出黑泽明早期电影中理想主义和启蒙主义的影片是()。
A、《美好的星期天》
B、《姿三四郎》
C、《罗生门》
D、《丑闻》
正确答案:ABD
5、下列哪部电影属于黑泽明电影创作第二时期。()
A、《七武士》
B、《泥醉天使》
C、《生之欲》
D、《静静的决斗》
正确答案:AC
6、黑泽明改编了俄罗斯小说《白痴》拍摄了纤陆知电影《白痴》。()
正确答案:√
1.2寺山修司与《死者田园祭》
1、黑泽明晚年电影作品《梦》中有八个梦,下列不属于悉衫这八个梦的是()。
A、太阳雨
B、茶园
C、隧道
D、红色富士山
正确答案:B
2、下列哪部电影作品表现的是对抗世俗和邪恶的侠气。()
A、《红胡毁消子》
B、《没有季节的小墟》
C、《蜘蛛巢城》
D、《坏蛋睡得最香》
正确答案:A
3、黑泽明电影第三个时期的作品反映出的是青春的气息和正义的标尺,洋溢着美与善。()
正确答案:X
1.3今村昌平的电影——性与底层
1、下列属于日本新浪潮电影的特点是()。
A、成长但不成熟
B、宁静,朴实无华
C、有着衰弱的趋势
D、野气十足
正确答案:D
2、下列属于《死者田园祭》影评的是()。
A、贴近生活的意象
B、充满魔幻的场景
C、过去时空和现在时空的纠缠
D、记忆的错位与变形
正确答案:BCD
3、寺山修司导演的电影具有以下哪几个特征,彻底告别了传统的日本电影。()
A、潜意识的碎片
B、变形的影像
C、梦幻的色彩
D、对性的解放
正确答案:ABC
4、寺山修司的电影代表作是《死者田园祭》。()
正确答案:√
1.4木下惠介与《二十四只眼睛》
1、以性作为解刨人性和社会的手术刀是以下哪位导演。()
A、木下惠介
B、今村昌平
C、吉田喜重
D、大岛渚
正确答案:B
2、下列哪部电影()是今村昌平摆脱了对“性”单一诠释的层次,上升到人类和社会的生存法则上。
F. 新浪潮电影的流派
新浪潮运动的流派,作家作品我们通常意义上划分为三个部分。
1巴赞(电影评论家)《电影手册》第一,对新现实主义纪实美学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第二,提出电影应该表现人的内心生活。(包括离奇,幻想)(与好莱坞电影是用来讲故事的有本质的区别)
2 “新浪潮”电影
主张: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
特征: 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有:特吕弗《四百下》(1958)戈达尔《精疲力竭》(1959)
3 “左岸派”电影
创作特征:作品大多把人的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结合,表现人的内心与现实的差距和矛盾。
在剪辑上采用跳剪,循环剪辑等手法,破坏影片的时空;重视自然音效、台词和音乐;采用舞台职业演员;摄影讲究构图与布光。电影带有强烈文学、戏剧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有:阿伦雷乃《广岛之恋》(195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高尔比 《长别离》
G. 日本新浪潮的简介
日本新浪潮,也被称为“松竹新浪潮”。最早见于1960年6月5日号的《读卖周刊》,记者长部日出雄和大沼正为配合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首映式所做的专题报道《日本电影的“新浪潮”》。文中采用了当时正在法国风起云涌的“新浪潮运动”这一时髦词汇,将大岛渚、吉田喜重、筱田正浩三人为代表的松竹新晋称作“松竹新浪潮”和“日本的新浪潮”,此名词因富有时代意义而立即被各大报章转载。
大岛渚、松本俊夫、吉田喜重、筱田正浩、寺山修司、铃木清顺、今村昌平、增村保造构成了日本新浪潮的主力阵容,因为这些年轻导演大多来自日本的同一家电影公司——松竹电影公司,于是“日本新浪潮”也被称为“松竹新浪潮”。
起始时间
狭义的日本新浪潮,以《爱与希望之街》公映为起点,以《日本的夜与雾》被松竹首脑停映,大岛渚等人退出松竹,自组“创造社”为终点,寿命只有短短3年(1959~1961年),几乎与轰轰烈烈的“安保斗争运动”共存亡。
广义的日本新浪潮,则历经20世纪60年代的炽热和70年代的严寒,苦撑到1983年,以寺山修司的死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