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国式英雄主义的特点(最好来源于可靠资料)
美国英雄文化是个人主义、进攻性和绝对的自信
和欧洲国家相比,美国的英雄文化和这个国家一样年轻。作为移民国家,它的“英雄”不免带有旧大陆英雄文化的影子。但这个年轻国家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不断开疆拓土,国力急剧膨胀,它所塑造的英雄,不论是“扬基”或是牛仔;不论是向西部扩张的白人移民,还是征战海外的美国大兵;普遍具有一种相似的特质:个人主义、进攻性和绝对的自信。风靡一时的西部片几乎都是一个模式:一个英雄单枪匹马打天下,最后功成身退,悄然消失。现代版美国大片中的英雄固然造型多样,背景各异,但本质上“美国英雄”只有一个造型:美国人自己的造型,只是他有时穿着牛仔的衣服,有时戴着越战的钢盔,有时又打扮成蜘蛛人甚至外星人的模样罢了。
哲学家色诺芬尼说过,如果牛也有上帝,它的上帝一定是牛的模样。在世界上到处充老大的美国人,其所塑造的“英雄”自然也是一副舍我其谁的老大做派。虽然美国内不时有一些人士对此不以为然,推出如《现代启示录》、《拯救大兵瑞恩》这类“把英雄还原成人”的影片,或《生于7月4日》等反思英雄文化影响的作品,但这一切恰恰生动说明了英雄文化和“美国式英雄”,在美国人中有多么大的市场和多么深远的影响。如今美国这样“简单”的英雄文化已深刻影响着世界,正如美国的其他文化一样。
一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美国人落到了一群强盗手中。强盗头子发了善心,允许他 们在被处死前做最后一件事。英国人说他最后的心愿是写份遗嘱,强盗给他提供了桌椅纸笔;法国人说他临死前想再和女朋友亲热一番;美国人却站着不动。强盗头子问他的心愿 是什么。他说,他别的不想,只想让强盗头子在他的屁股上猛踢一脚。强盗头子被他这奇怪的心愿逗得哈哈大笑,毫不犹豫地在他的屁股上踢了一脚。老美挨了这一脚后,转身取出藏在身上的枪,把强盗们统统打死了。英国人和法国人见此情景便问那老美:你既然身上藏着武器,当初为什么不开枪,要乖乖做人家的俘虏?老美大惑不解地搔搔头,说:他们又没伤害我,我怎么能平白无故打死人呢?我之所以要强盗在我屁股上踢一脚,就是为了要取得报复的道义资格。 美国人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他们一致推崇那种受大家喜欢、具有吸引力的人,因此他们总是希望能同别人无拘无束地接触,并结识更多的朋友。美国人互相交往时,不喜欢服从于别人,也不喜欢别人过分客气地恭维自己。美国人所担心的是被别人视为不易亲近的入而受到孤立,这对平民百姓来说,意味着寂寞;对政客们来说,则意味着竞选的失败;因此,美国人交朋友的特点是交情泛泛他们同大家的关系都十分融洽,希望给别人一个好印象,但是却往往缺乏那种可以推心置腹的知交。有位美国人对此曾作过十分中肯的评价,他说:“美国人能够与人一见如故,迅速博得对方好感;但是一周之后,他们会把你忘得干干净净,他们喜欢新东西;如同对待自己的旧车一样,他们也废弃自己的朋友;在结识人方面,没有人比我们更迅速,但在建立一种真正的友谊方面,却没有人比我们感到更为困难。”
美国人性格的第二个特点是独立进取,他们不喜欢依赖别人,也不喜欢别人依赖他们;美国人从小便养成独立奋斗、不依赖父母的习惯,在街上,每天清晨都可以看到十一二岁的男孩挨家挨户送报纸,不论风雷雨雪从不贻误。有些女孩很小便到邻居家去帮助照看小孩;他们的父母都认为让子女从小自强自立,对他们将来到社会上去生活大有裨益;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一生都以独立进取作为为人的宗旨;他们求学时,靠自己的成绩获得奖学金,靠半工半读挣取学费;成年后,他们纷纷离开父母,自立门户;一旦结婚成家,他们更是独往独来,要靠自己的本事在美国社会的生死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年青夫妇生儿育女,也完全靠自己抚育,不指望祖母或外祖母照顾孙儿孙女;当孩子们长大后,家庭就有所分工,一般说,做饭、洗衣、打扫房间是妈妈的事,修理用具、修剪草坪、擦洗汽车是爸爸的事,摆桌、洗碗是女孩子的事,收拾娱乐室及管理小动物等是男孩子的事;不过,在美国这种独立精神往往成为老人的悲剧,一个老年人丧失了生活能力时,他那些自扫门前雪的儿孙们是很少来照看他的;美国有不少老年人便这样在孤独寂寞中郁郁死去,有的甚至死去多日还无人发现。
美国人性格的第三个特点是讲求实际;他们不象法国人那样喜欢漫无边际的幻想,也不象英国人那样讲派头、要面子;美国早期历史造就了他们善于在逆境中不气馁、看准目标、孜孜以求的性格;他们认为,死要面子意味着一事无成,耽于幻想则意味着一无所有。他们钦佩的是那种精明强于的人。他们喜欢一切都自己动手,大小事情都能自己解决,多数美国人都懂得怎样使用机器、修理电气设备、油漆家具和粉刷墙壁;他们认为,做这些生活中的粗活理所当然,绝对无损体面。相反,那些书呆子、假绅士,健谈短行才会被人取笑。
美国人在金钱上也非常务实,付出劳动便要取得报酬,求助他人便当以惠相报,在美国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们在劳动与报酬方面计算得清清楚楚。搭乘别人的汽车要分担汽油费;使用亲友的电话要交电话费;朋友们一起去吃饭,通常是各付各的钱;甚至小孩子在家帮妈妈洗碗也要索取报酬;父母到儿女家小住还需交饭钱。
美国人性格的第四个特点是格外看重成功的价值,人们常说,美国人的性格是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形成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角逐的社会中,只有强者方能出头,只有打败所有的对手,才是成功者。在美国人眼里,重要的不是一个人的家庭背景,而是他本人的才华和能力;哪怕是个小孩子也要竭力在学校中出类拔萃,才可讨得父母的欢心;他们似乎也明白,受父母之爱并不是天生的权利,而是经过自己努力所获致的战利品。
如果拿美国和英国作比较,就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英国,如果你询问某人的身份时,得到的回答是一长串的祖宗姓名和头衔;在那里,一个人的出身往往决定了他的命运。在美国,别人向你详细介绍某人时,只会说:“这位是畅销书的作者”,或“这位是某某学校的网球冠军”之类,绝对不会大摆其家谱,这与美国的历史有关。北美殖民地时期,不存在固定的地位和传统等级,一个人只有靠成功才能出人头地;美国总统林肯曾经十分幽默地说过:“我不知道我的祖父是何许人,我更为关心的是他的孙子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实在是美国人特点的真实写照;美国人还有—个特点,便是好动不好静,他们总是追求新奇的事物,不断地改变环境,在冒险中寻求刺激;他们从来不满足于稳定的生活和安宁的环境;喜欢运动、旅行。变换职业,和四处迁居,有的甚至喜欢拿生命去冒险;在美国,大学教授可以去当公司经理,银行家也可能、夜之间改行当农场主;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在跻身政界以前就先后当过农民、杂货店老板、军官和律师,里根总统也曾从事过救生员、播音员和电影演员等多种工作。
你也许注意到美国人很好动,住在美国中部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人,往往只为同朋友吃顿晚饭,驾车到120公里甚至160公里外的邻城;他们为了看一场戏或听一次音乐会不惜跑到另一个城镇,许多青年就读的大学,距离自己的家和亲友的住处都很远;他们挑选远的地方,只是想“看看本国的另一个地方”;美国人喜欢在自己的国家里旅行,也喜欢到世界各地旅行,他们总想知道附近山头或邻市以外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
美国人迁居的现象更为常见,据统计:美国每年约有4000万人搬家,平均每五户中就有一家三年迁居一次;这种频繁的迁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不习惯于平淡无奇的生活,渴望看到新地方、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获得新成功的性格;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到处都可见到要搬家的美国入贴出临时广告,出售家中的大小物品。
有些美国人为了打破生活上的沉寂,甚至采取一鸣惊人的办法,拿生命当儿戏:纽约耸入云霄的摩天大楼,有人敢于从外面攀援而上;奔腾呼啸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有人敢于躺在铁筒中顺流而下;浩渺无际的大西洋,更有人敢于乘着气球飞越而过,美国人性格中的求新与冒险精神,确实是较之其他民族更为突出。
有点多 .希望对你写论文有帮助
㈡ 欧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思想是什么
1.实现个人价值是欧美文化的内涵之一。[2]美国是由外来移民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国家。最早的居民试图逃避贵族、教会、牧师、政府、国王等人控制,而漂洋过海来到陌生大陆生活的人们。他们不惧艰险、向往自由,进而成为美国文化中最鲜明的特点。人们坚信在美国,只要积极努力、不断奋斗,就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己的理想。换而言之,就是人面对工作时要有创新、有勇气、有决心、付出辛勤的劳动,就可以逐步走向繁荣,而不是借助他人及社会的帮助。在欧美文化中,个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提高自我价值的追求。《美国队长2》中,男主角斯蒂夫罗杰斯是个劳模级人物,当神盾局关键性人物受到神秘袭击事件时,美国队长挺身而出,用盾牌抵挡对他造成阻碍的各种因素,防范内部的阴谋诡计、战胜各方面的挑战。罗杰斯并没因为科技变化和物是人非而不自在,反而以优秀的品质和自信体现出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和肯定。
2.展现个人英雄主义。欧美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重视创造性与独立性,在少受或者不受政治、社会势力的影响和牵制的条件下,让英雄主义自由发展。个人既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推动个人主义的持续发展。欧美文化以个性与自由为核心,并将此两种元素深深的植入英雄的内心与灵魂中。电影主人公运用自力更生的人生理念、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平等及自由观念来体现出个人主义的博大内涵。美国队长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险和困境,总会以从容的心态来面对,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战胜困难,一次次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欧美商业电影要得到观众的支持和喜爱,英雄通常是鲜活的、多面的、真实的。此英雄主义体现出为幸福、为自由而努力奋斗的救世主意识,也体现出对社会、民主、人类等方面深刻的思考,是美国文化最典型的表现。
追求正义可以反映出人类的本性,能观照和体现出人文主义。道德行为是人类的最高荣誉,不论是善意和恶意的行为,其产生的后果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幸福、尊严和人格。正义代表着一种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邪恶和正义间的反复较量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原动力。男主角斯蒂夫罗杰斯体现出人性与正义,和人类对于善良与和平的强烈期盼。罗杰斯以追求自由为促进自己不断发展的动力,以拯救国家、保护人类为已任,进而体现出对英雄的讴歌和推崇,是欧美历史素养与文化精神相结合而产生的作品。在该电影中,残酷的环境和凶恶的对手是塑造英雄的重要手段。为了遏制犯罪、揭露阴谋,英雄总是孤军奋战,以保障自己利益、维护自身清白,进而取得傲人的业绩。
㈢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有何现实意义
个人英雄主义的 最佳表现
与狼共舞 燃情岁月 宏大西部片
玩具总动员 系列 小鸡快跑 战鸽快飞 冲走小老鼠 浪漫鼠德佩罗
斯瓦辛格系列 史泰龙系列 《亡命快递》那位男主角演员的系列电影
汤姆克鲁斯 系列 如大地雄心之类
当然经典的不要忘记梅尔吉布森的系列电影 如 勇敢的心 爱国者 赎金风暴等
这些电影都带上了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情节,主人公在发动攻击的时候都会大声呼唤自由女神或者出现美国国旗之类带有象征意义普世价值的东西,让人感动和内心振奋,但却是一种价值灌输。
另外 符合你喜欢类型的有 神奇四侠 我是传奇等
㈣ 在大部分美国好莱坞大片中,为什么英雄主义色彩会那么
美国是一个热烈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美国社会倡导独立和自由的精神,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的理念贯穿人的一生。美国人崇尚个人努力和奋斗,并且相信人人都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去创造自由美好的生活、造福社会。在种种价值观的影响下,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便应运而生。和欧洲许多国家相比,美国比较年轻,那么她的英雄文化也略显青涩;而同时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它的英雄又不免带有旧大陆英雄文化的影子,但她所塑造的英雄普遍具有一种相似的特质:个人主义色彩极浓、进攻性十足和绝对的自信。我们可以从一些好莱坞影片中得到印证,曾经风靡一时的西部片几乎遵循着同一模式:一个英雄单枪匹马打天下,最后功成身退,悄然消失。
美式个人英雄主义情节是缘于自身,而不是附着在神灵上的,这正是美国的自由、民主、反独裁的内在精神所在。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活力的源泉,是其主流社会重要的基本的信念和社会共识,人们不相信眼泪,不相信宿命,他们坚信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梦想的实现要靠自己去奋斗。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精神的内容非常丰富,个人主义、平等观念、乐观进取、求实创新等美国民族精神对美国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独特的凝聚和支柱作用。
㈤ 美国电影的特点有什么啊
1、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重视个人成就、崇拜个人奋斗,讲究个人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
美国电影是灌输个人主义的主要工具,从《蜘蛛侠》、《超人》再到《2012》,“救世主们”一次次让美国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英雄来到地球是“为了美国式的真理和正义”,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认同美国具有拯救并主导世界强权地位的天然能力。
2、美国电影很注重镜头和叙述场景的精雕细琢,自由女神像、星条旗、曼哈顿街道都是时常出现的镜头。
无论是现代科技制作出来的震撼镜头,还是艺术浪漫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展示,都会激起一部分观众对美国的向往。
3、美国电影善于将精神内核和商业外壳有机结合,价值观倾向被包装在具有强烈视听效果的表层结构之下。
美国影视产业不仅为美国带来巨额经济利益,带动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推销了美国的价值理念,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国家形象传播的“美国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
(5)好莱坞电影中英雄主义有哪些特点扩展阅读:
美国电影传播策略:
1、打造产业化的运作模式。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便形成企业生产模式,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商业化运作管理,实现生产制作与传播发行的紧密集合。
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条块分割,分工合作,责任明确。电影制片方、发行方与技术团队等通常是长期的固定合作伙伴,利益紧密相关。同时,美国电影的蓬勃发展和融资渠道广、资金雄厚密不可分。
2、实施全媒体的宣传营销。
在传统媒体时代,美国电影按报纸、广播、电视的视听说特点,三管齐下,打造全方位的电影传播路线。在新媒体时代,美国电影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使新旧媒体平台相配合,实施全媒体的营销策略
㈥ 美国电影有什么特点
华丽的场面和逼真的特级
反传统精神
黑色电影
新好莱坞——后经典主义电影
直接电影:现实主义
美国电影是美国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伴随着美国文化的成长与发展而成长与发展
的。它生动地体现了美国思想与美国这一民族和文化的许多特点。它顺应了美国人热闹好动
的天性和积极进取的人格,同时,也表现了美国人的乐观处世的精神和人性。美国电影在注重商业性和票房价值的同时,在追求大众趣味,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同时,仍然非常关注社会与现实的,非常关注艺术的。对美国生活作了诗意的描写,动作迅猛,对话简洁,表演干脆利落,不拖泥
带水,也表现了传统的好莱坞娱乐片的特点。
后现代电影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这至少有3
点。
1. 电影事业的组织体系具有后现代的特点。好莱坞经历了从福特式的大生产(电影制
片厂体系)到更为灵活的独立电影制作体系(新好莱坞和后新好莱坞时期),独立电影制作
体系具有后现代经济的特点。同时,好莱坞融入多元的媒体大集团公司使工业、技术、和文
化形式之间的界限模糊,这也是后现代的一大特点。
2. 电影在许多方面表现后现代的主题和后现代社会的形象。当代科幻片表现那些糟透
了的社会形象,这是与后现代对社会进步失去信心的思想有关。
3. 电影表现与后现代文化实践有关的美学特征(如折衷主义和传统的艺术阶梯的丧
失)。
黑色电影(film noir)在50年代派生出“反叛的青年”电影,深刻地反映了美国青年人在50年代的文化情绪,成为60年代的民权运动、青年的反叛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美国社会充斥的叛逆,对传统和主流文化价值的叛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电影。美国60年代的电影以多元化和试验性为特征,电影的发展势头很好,充满了活力。电影中裸露的镜头增多,有不少明显的性爱镜头,这对于年轻的观众是有很大的诱惑力的。在60年代中期,美国电影变得更为自由放任。保守主义让位于流行文化。新的现代风格在电影中得到充分体现。当时,生活条件和民权方面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特别是黑人和拉丁裔美国人要求平等的愿望特别迫切。这些年轻人和少数族裔的亚文化变得越来越有力量,震撼了WASP美国的主流价值。为了适应这种情势,好莱坞拍了描述年轻人叛逆的电影,描述代沟、紧张的种族关系、吸毒和挑战有关性爱禁区的电影。好莱坞的匪帮片揭示美国的经济与道德状况。美国人大量失业并陷于贫困。社会秩序混乱,在社会底层滋生了暴力的种子。观众正是出于对现有体制的不满情绪,对那些用子弹来解决社会与道德问题的歹徒怀有敬佩之情。匪帮片充满了硬汉子和暴力,通过揭示犯罪行为的原因,并显示罪恶的性格往往是糟糕的经济状况、家庭环境和冷漠的无能的政府造成的。这些无情无义的反英雄,厌腻无聊的生活,一般都来自小镇,不断地竭力躲避法律的制裁,生活在道德的真空之中。在这些电影中,导演试图嘲弄与揶揄美国社会,表现正发生在美国的道德衰落。
综上观之,在反映社会的问题上,美国电影有其本身的特点:
1. 在大部分情况下,它们并不是刻意表现社会现实;
2. 在表现社会现实的主题中,每每关注社会阴暗面和暴力。通过暴力反映底层人民的
生活状态,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
3. 暴露与商业价值(票房)共存,从来不是为了暴露而暴露,带有纯政治性的目的;
商业性与艺术性是平衡的;
4. 大投资,追求巨片效果,场面宏大壮观,充满动作和戏剧性;
5. 它的终极目的是通俗性,取悦于最广大的电影观众的趣味和爱好,因此充满新奇,
不拒绝高科技手段。无论时代怎么演变,通俗性始终是美国电影的信条。通俗性始终优于艺
术性;
6. 在表现现实的过程中,它们从来没有忘记所谓的“成人语言”,用性自由来表现美国
的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
总之,无论主流电影还是非主流电影,其精英部分自20世纪中期之后在欧洲电影新现
实主义和新浪潮的影响与启迪下,开始关注美国社会现实,用他们独特的艺术的方法对美国
所处的战后时代作出回应。这些作品,无论是反叛的,黑色的,还是地下独立制作的,都不
同程度地反映了后现代社会的焦虑情绪。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讲,它们无愧当代美国
电影的精华。
美国大多电影的核心主题都是以信仰相关话题有关,诸如人性,美德,希望,勇敢,爱等等
美国电影比较夸张,场面华丽(后天,星战等),很多科幻片带有英雄主义(蜘蛛侠。007等。
亚洲片比较注重内涵(如日本的大逃杀)和美感(我国的英雄、黄金甲等)
美国片宏大壮观,亚洲片细致内涵
美国片是外在的刺激,亚洲篇是从内里引导
一般电影都是会融入很多美国本土的文化特征~
比如~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
真正的爱情片~是纯美的~~一般~在结尾处才会有性的出现~
往往~出现“性”的~都不是单纯的“性”~而是会引出一个故事~或其他~
美国的恐怖片~大多数是血肉模糊型~多数是~突然出现吓你一跳~
所以看到第二遍~往往就是有些恶心的搞笑片~
美国的灾难片~~看多了~你就会发现~~~大多都是歌颂大爱~~勇敢的~~~
还有~~美国电影往往都是你想的结局~~
亚洲电影~~
个人认为~日本的~唯美变态~~可能挺矛盾~~但就是这样~
韩国的~~搞笑轻松~~色情成分也不少~~~这两年真是开放了不少~~但是个人觉~~高丽棒子的脑子还是不适合拍电影~~拍电视剧还是比较适合~~
泰国电影不错~~除了泰国话难听点~~挺有内涵的~
印度的宝莱坞电影~就是闹腾~
香港电影是大杂烩~~
国产的~~我基本不看~~~不了解~~
中国电影:黑色幽默,农村电影,武侠,偏向色情化(失望……)
美国电影:色情暴力血腥+奇思妙想
法国电影:暗喻+人文关怀+奇妙声色
我觉得中国电影比较生活化,美国电影商业化,法国电影文艺化,这和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有关。
㈦ 美剧中的英雄主义有怎样的特点
个人英雄主义
不突出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强调个人力量而去完成某种社会任务的英雄主义思想和行为。与“革命英雄主义”相对。它以个人主义为原则,强调个人在社会生活和历史活动中的作用,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置于次要地位。革命英雄主义者往往将其作为“好图虚名,自以为是,居功自傲;违反革命纪律,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错误”的代名词。
㈧ 如何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
在社会分工十分精细的今天,那种大包大揽式的英雄主义固然不置得提倡.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人人都作缩头乌龟,这社会也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