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等到满山红叶时》影片中那个奉节信号台还在吗
演员高英(左)和张芝华在通往白鸽背信号台的路上手拉着手,拍照留念
《让我们重温《等到满山红叶时》那坚守奉献的情怀(组图)》
2016年01月13日星期三
来源: 重庆日报
本报记者 申晓佳 实习生 蔡柠壕
三峡红叶,是牵动诗情与乡愁的象征,如今更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上世纪80年代最美好的电影回忆“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
看过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的观众,都会对这首同名插曲印象深刻。虽然这部电影早在1980年就已上映,但它的情节动人,演员表演真挚,风景如画,至今仍给许多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等到满山红叶时》讲述的是:一群电影厂的演员到长江客轮上体验生活,听到了一个发生在三峡的异姓兄妹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了青年船员的爱情工作、生活和理想,歌颂了为平凡工作献身的精神。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大家都很喜欢看电影。一说要放《等到满山红叶时》,必须要提前去占位置,这部电影‘俏’得很!”61岁的市民王永丽是一位退休教师,她回忆说,电影中的三峡夔门、满山红叶,都是重庆人最熟悉和喜爱的元素。同名插曲的曲调非常好听,也是当时最流行的歌曲之一。
拍戏要坐航标船,手脚并用爬石坡
要拍摄这样一部风景如画,情怀如诗的电影并不容易。
1月11日,记者在南岸区见到了当年全程参与接待剧组的原长江重庆航道局奉节航道处办公室主任李永琪,他回忆道,那时,为了这部电影,剧组上上下下吃了不少苦头。
“首先是路难走。”70岁的李永琪说,剧组一共有10多个人,1979年10月左右住进了位于奉节老县城的奉节航道处招待所,电影正式开机。但拍摄点白鸽背信号台位于瞿塘峡北岸的陡坡上,只能坐船去。
于是,奉节航道处的航标船成了剧组的代步工具。单程一般需要半个小时。船到白鸽背信号台山脚下后,剧组人员还得手脚并用,爬上垂直高度近百米的石坡,才能走进信号台。
剧组的敬业让李永琪十分感动,他跑遍了奉节老县城,借来一架“海鸥”牌120相机,进行“跟拍”。从照片上,我们能看到饰演杨英的女演员吴海燕坐在江边的石头上背剧本;女演员张芝华和高英在通往白鸽背信号台的路上手拉着手,身后就是湍急的江水;剧组成员离开前,和招待所的工作人员在奉节老县城依斗门前合影留念……虽然白鸽背信号台已于2002年在三峡蓄水中被淹没,但这些生动的细节通过相机镜头得到了 保留。
......
② 80年代的一部国产老电影,在长江三峡运行的老东方红轮船上的故事,片中有峡江的信号台
《等到满山红叶时》,吴海燕主演。
③ 三峡工程的那部电影纪录片叫什么呀电影频道播过的。
电视纪录片《大三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对三峡工程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真实记录,充分说明了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瞬间就是历史的永恒。总导演张金鹏运用8集的容量去承载和展示了三峡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时间跨度长达17年的这一宏阔绵延的历史事件。它从工程的缘起和观众的焦点切入,第一集就引入了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新闻资料片,正是这次会议决定了三峡工程一定要立项上马,由此三峡工程的序幕渐渐拉开,广大观众对三峡工程关注的焦点和兴趣点逐步形成。它以海、陆、空三个大视点把航拍的恢弘气势与细致入微的纵深开掘结合起来,由点及面、层层推进。而后几集分别从转换机制、百万移民、专题论证、黄金水道保航、五级船闸兴建、大江截流方面展开拍摄,抒写了一首咏唱沧桑、驾驭大河的壮丽史诗
④ 电影峡江疑影的取景地在哪儿
电影《峡江疑影》的拍摄时间为上世纪1985年,拍摄地为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宜昌至巴东段,片中多处取景的集乡老码头为西陵峡畔如今三斗坪镇的老黄陵庙,片中也出现了宜昌府老江边(现宜昌市镇江阁周围),记得小时候父母就给我们讲过发生在三峡峡江边的这些武侠故事!
⑤ 那部电影,“三峡工程”建造和壮举的记录片叫什么(电影频道播过的)
人造风景 Manufactured Landscapes(2006)?
一个长达五分多钟,在福建省一个超大型的工厂内拍摄的移动镜头,揭开了 Jennifer Baichwal的纪录片《人造风景》(Manufactured Landscapes)的一系列动人心魄的景观。她跟随以拍摄工业风景著名的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深入到中国福建的工厂区和回收工业垃圾的乡村工场、四川境内的三峡大坝、天津的煤矿基地、上海的新富人家和穷困弄堂,还有孟加拉国的拆船厂,在纪录Burtynski的工作的同时,发展出另一条交织着强烈的伤痛情怀和批判精神的叙事线索。
⑥ 电影《三峡好人》的拍摄地在哪里
重庆市奉节县三马山新县城
⑦ 《三峡好人》属于什么类型的电影
[影片类型] 情感片
剧情简介
煤矿工人韩三明从汾阳来到奉节,寻找他十六年未见的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
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只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
导演阐述
有一天闯入一间无人的房间,看到主人桌子上布满尘土的物品,似乎突然发现了静物的秘密,那些长年不变的摆设,桌子上布满灰尘的器物,窗台上的酒瓶,墙上的饰物都突然具有了一种忧伤的诗意。静物代表着一种被我们忽略的现实,虽然它深深地留有时间的痕迹,但它依旧沉默,保守着生活的秘密。
这部电影拍摄于古老的奉节县城,这里因为三峡水利工程的进行而发生着巨大的动荡: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无数家庭被迁往外地,两千年历史的旧县城在两年之内拆掉并将永远沉没于水底。
带着摄影机闯入这座即将消失的城市,看拆毁、爆炸、坍塌,在喧嚣的噪音和飞舞的尘土中,我慢慢感觉到即使在如此绝望的地方,生命本身都会绽放灿烂的颜色。
镜头前一批又一批劳动者来来去去,他们如静物般沉默无语的表情让我肃然起敬
影片简评
三峡是一个江湖。来来往往的人,漂泊不定的码头。”贾樟柯这样说。也许正是这个江湖吸引了他,在拍摄纪录片《东》的同时,他还拍摄了故事片《三峡好人》。看《三峡好人》之前,担心在同一个背景之下拍出的两部影片会给人以重叠的影像,看过之后,才觉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故事阐述观点
《三峡好人》男主角的扮演者韩三明是贾樟柯的表弟,也是之前贾樟柯作品《站台》中的煤矿工人、《世界》中乡下到北京的劳工,表现这样的小人物是他的拿手好戏。被人欺诈或是粗暴对待的时候,都温和迟钝,但对于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却丝毫不肯动摇,眼神无辜却坚定,有特别的行动能力。韩三明的身影也曾经出现在《东》中,但在纪录片里,他只是三峡变化背景的一部分,只是导演拍摄的一点素材,但在《三峡好人》里,他却成了一个行动着的外来客,一个见证者。《东》在用观点说话,而《三峡好人》则是用故事阐述观点。
镜头展现内心
影片的英文名被翻译成“静物”,三峡在变化,房子街道被淹没在水底,人们离开了旧居,四散到中国的各个地方,旧的生活被改变了,但新的生活还要继续。那些尚未清除的废墟、新居里的摆设、看旅店的老人,都已经从最初的纷乱里安静了下来,在三峡的阳光里透出了生活的气息,影片正是通过四处走动的韩三明的眼睛,表达出这样一种意味。《东》虽然直接记录了主人公的语言,但这样直接表述的感染力是有限的,而在《三峡好人》里,主人公没有向观众刻意说教,而是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内心,用韩三明的眼睛看三峡的人们面对新生活的自我调适,这个江湖风平浪静。
风格流畅平实
影片流畅平实的风格颇为赏心悦目,即便是不了解三峡工程背景的外国观众,也能够感受到那种平静流淌着的情绪。但导演似乎对这样的平静并不满意,特意增加了两处特别处理。每隔一段,导演就会将某一件物品单独抽离出来,在银幕右下方打出说明,并停顿数秒,比如“烟”“酒”“糖”“茶”。而韩三明和赵涛在寻找爱人的过程中,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大白天都看到空中有UFO飞过。影片最后,一幢废旧建筑突然变成了火箭,直冲而上消失不见。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影片有一种荒诞的感觉,与之前的平静叙事完全不搭调,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个煤矿工人被强行换上了朋克装束,有些手足无措的茫然在里面。(特派记者 夏琦)
《三峡好人》梗概
山西的一个普通煤矿工人,16年前买回了一个四川媳妇,媳妇刚怀孕,就被公安局解救回去了。16年天各一方之后,煤矿工人去三峡地区寻找他的女儿,而因三峡工程的缘故,前妻家所在的县城早已被淹没在水底,前妻的家人对他也不怎么友善,几次三番折腾之后,他终于见到了前妻,两人决定结婚。另外一个寻找的故事,结局没那么皆大欢喜,赵涛演的护士虽然找到了自己的丈夫,但心知感情不再,终于还是黯然分手。
⑧ 介绍几部在重庆取景的电影
片名 景点
《烈火中永生》(1964年) 渣滓洞、白公馆
《等到满山红叶时》(1978年) 奉节、巫山三峡航标站
《报童》(1979年) 新华日报旧址、临江门
《巴山夜雨》(1981年) 朝天门码头、长江三峡
《雾都茫茫》(1982年) 重庆题材:根据《一双秀花鞋》改编
《江姐》(1983年) 重庆题材:歌剧舞台片
《寒夜》(1983年) 渝中区部份旧景
《重庆谈判》(1993年) 上清寺桂园、林园、一号桥等
《席卷大西南》(1996年) 酉阳、黔江、南泉
《芬芳誓言》(2000年) 朝天门、江北嘴、黄埆桠等
《生活秀》(2001年) 后慈街、索道、解放碑
《周渔的火车》(2001年) 图书馆、大街小巷
《押解的故事》(2002年) 酉阳龚滩
《华子良》(2003年) 重庆题材:京剧舞台片
《十面埋伏》(2004年) 永川竹海
《背军挎上学的娃》(2005年) 北培金刀峡
《疯狂的石头》(2006年) 索道、轻轨、罗汉寺、朝天门等
《岸》(2006年) 北培偏岩镇
《好奇害死猫》(2006年) 索道、轻轨、滨江路等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年) 天坑地缝
《三峡好人》(2006年) 奉节县城、万洲区
《门》(2007年) 轻轨、南山文峰塔、解放碑、长江大桥、
《双食记》(2007年) 南滨路顺风123 拍摄中
《凤凰》(2007年) 导演金琛 拍摄中
《七彩马拉松》(2007年) 导演易华拍摄中
《青龙偃月刀》(2007年) 导演李少红北碚金刀峡 筹拍中
《少年》(2007年) 导演张一白 筹拍中
《迷失重庆》(2007年) 香港导演 筹拍中
《麦田跑道》(2007年) 导演江一禾 綦江赶水镇 筹拍片
《火车站旁的红泥屋》(2007年) 导演江一禾 东溪古镇筹拍片
《拆的就是你》(2007年) 导演 田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