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部经典微电影 讲的是北京胡同和一个有精神问题的老人的故事
应该是陈凯歌执导的百花深处,最后动画一出来只觉得心酸 被人们视为疯子的人手拿最后的铃铛疯癫地跑向百花深处 在远处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没落和文化的新旧交替 真是凄凉。
⑵ 什么是微电影 微电影的特点是什么
1、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它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30-60分钟之内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几分钟-30分钟)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7-15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2、2010年以前,我们称作短片的分别有实拍剧情片、动画剧情片、学生剧情片作业、网络视频。时长一般低于电影。网络短片从《失爱》、《乐珊之恋》到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再到管晓杰导演的《青春期》系列电影,以及天使投资人王利斌出品的惊悚片短片《荒野逃生》《尊严》逐渐变化成“微电影”这个词。与电影的巨大投资相比,短片不论是在拍摄设备,资金,团队,流程等方面都有较低的要求,适合电影专业院校毕业生的实际操作需求。
⑶ 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的简介
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积聚了一大批有梦想、有思想、想表达的年轻人,他们梦想用光影改变世界。电影是人类思想精华,多少年后,这些微电影也留在了光年岁月里,发着或耀眼,或微弱的光,形成璀璨的星空。正是因为有了梦想,才有了整个人类存在的意义,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存在,才有了整个宇宙存在的意义。
组委会在奖励年度最佳电影、年度最佳导演、年度最佳编剧、年度最佳男女演员、年度最佳传播的同时,还将联合各文化产业基金、知名企业,为微电影从业者,提供项目投融资交流合作,广告洽谈合作等通道。最终推动微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每一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三届,是当前国内举办最早、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明星元素的电影节。上半年开幕征集,年底评审。评出年度最佳影片和导演。
本届微电影节由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上海国际电影节办公室主任江平任总顾问,好莱坞中美电影节主席苏彦韬、英国伦敦万像电影节主席贾振丹、美国电影协会驻中国总裁冯伟、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副总裁安一萌等四大华语电影节主席担任顾问。张国立、唐国强、葛优、陆毅、徐帆、蒋雯丽、张嘉译等四十余位影视明星参与宣传,阵容空前。
在第三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闭幕式上,由光年时代与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联合国内上千个微电影从业单位发起中国首个微电影版权联盟和微电影投融资平台,开启微电影版权时代和资本时代。
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是当前举办时间最早、参与国家(地区)最多、最具明星元素和商业化的国际化高端品牌活动。“光年奖”也是微电影(数字新媒体、记录片、广告定制微电影)领域最具权威、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为了体现本活动的公平和公正及科学性,应广大参赛者要求,征求评审专家意见,经相关领导批准,第四届微电影节 奖针对视频短片(微电影)、数字视频长片、品牌定制三个主要方向进行分开评奖。
⑷ 什么叫“微电影”
微电影(Micro Movie),即微型电影,是新世纪逐渐兴起的电影新类型,具有故事性和可观赏性。时长从三五分钟到三五十分钟不等。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微电影之“微”不仅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更是同传统的“大电影”相对应,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传播形式,其创作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在短的时间内,能拍出每个导演的梦想缩影;每个有光影梦想的创作者,都可以用镜头自由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热爱。让思想者思想,呐喊者呐喊,行动者行动,用微影追求梦想。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微电影,来自相机、DV、手机、摄影机等拍摄。其创作主体主要是草根,但也有类似“天堂鸟影像、焕空影视”这样的专业机构。微电影因崇尚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在年轻人中甚为流行。
微电影研究专家史兴庆博士指出,国内微电影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早年网络原创视频的风行、“DV时代”,甚至更早时期的影像短片,但真正起步始自2010年的《一触即发》和《老男孩》。此后,微电影创作呈井喷之势,到了2013年,微电影的社会影响达到了一定高度,但也颇受争议。2014年后,微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它不再那么博人眼球,而是变得低调务实。一些负面影响大的“伪情色微电影”下线,那些具有创新性、展现各行各业精神风貌的微电影活跃起来,使得微电影的活 力得以延续,进入一个平稳发展时期。
⑸ 微电影是什么意思微电影怎么做啊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名称富有中国特色,事实上脱胎于国外早已有之的“短片”。 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但真正把它提升到“电影”层次的,是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登堂入室,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投资规模也从几千几万上升到几十万不等。微电影具有与商业联姻的先天基因,它神奇的把“广告”变成了“内容”,把品牌、产品通过故事和流动影像来包装、传达,可以说是一种相当高级的手段,在国外称为视频营销,已经发展相当成熟,像BMW、Levi's、Evian、SONY、NIKE、Coca-Cola、Pepsi、Apple、P&G、Durex、Bud这些大品牌,对于视频营销已经驾轻就熟,这也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品牌能够远涉重洋,畅行于世界任何角落,并且深入人心的重要因素。凡是在国外被验证成功的东西,国内复制就会成功的经验屡试不爽,天堂鸟影像作为最早研究国外视频营销的机构之一,相继推出了品牌微电影、品牌故事、病毒视频、植入广告、系列网络剧等这些艺术与商业高度融合的影片形式,让其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营销工具逐渐为品牌商家所青睐。
⑹ 著名微电影有哪些
1.《一触即发》——微电影之开山鼻祖
作为历史上第一部"微电影",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是源自“微时代”的产物,其剧本来自微小说《一触即发》。剧情通过90秒的“微时间”讲述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手中途突袭,为了将新科技安然转送至安全地带,吴彦祖联手女主角Lisa施展调虎离山等计策,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达成目标。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微时代的里程碑。
2.《科比就是黑曼巴》——明星名导齐上阵
这是一部片长仅为5分钟出头的微电影是由著名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执导的。故事编排紧凑,讲述了科比的篮球故事。整个故事虽然从主角与导演的对话开始,却穿插着制作精良的动作镜头,好莱坞惯用的爆破、冷酷表情等一一呈现,不愧为微电影中的精品啊!
3.《如果,爱》——8分钟讲述爱情
《如果爱》讲述的是一对分手的情侣重新走到一起的故事,由著名摄影师Allen Liu真实爱情故事改编8分钟的时间用非常写意和MTV式的画面表达了对爱情的包容和梦想。画面构思很有看头,制作也很考究。MSN推出的微电影,值得大家去品鉴一番。
4.《纵身一跃》
该影片讲述了,很久很久以前,在一颗很小的行星上生活着一个小王子,他喜欢一朵美丽的花,并认为花是那样的独一无二。直到有一天,小王子旅行到别的星球,看到了盛开着无数美丽花朵的玫瑰花园,才意识到那朵所谓独一无二的花有多么平凡。可是只有他倾听过那朵花的喜悦和悲伤,因为那是属于王子的玫瑰。这是所有人的爱情寓言,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每天都会发生。青年找到蔡康永、黄立行、余文乐和周迅,希望他们能够帮忙赢回女友的芳心。为此,这些人齐齐动手,打造一个浪漫魔幻的爱情园地……
5.《银行舞蹈》
为配合电影《和莎莫的500天》的宣传,导演马克·韦布和两位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佐伊·丹斯切尔拍摄了这部短片。片名为《Bank Dance(银行舞蹈)》的歌舞短片。值得一提的是,短片中歌曲来自佐伊自己的乐队She & Him的单曲《Why Do You Let Me Stay Here?》。短片中的编舞非常可爱。
6.《爱在阳光下》
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周末,黄埔江畔高级酒店顶楼内宴会厅灯火通明。众人都怀著喜悦的心情在舞池裏翩翩起舞,但忽然传出一个消息,参加宴会的一名宾客竟然是艾滋病病患者,於是引起恐慌、猜疑,艾滋病的谬误不胫而走……
⑺ 微电影基础知识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它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30分钟之内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微电影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微电影的定义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8-15分钟)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它具备电影的所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和故事情节。
微电影的特点
2010年以前,我们称作短片的分别有实拍剧情片、动画剧情片、学生剧情片作业、网络视频。时长一般低于电影。网络短片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再到天使投资人王利斌出品的惊悚片短片《荒野逃生》《尊严》逐渐变化成“微电影”这个词。
与电影的巨大投资相比,短片不论是在拍摄设备,资金,团队,流程等方面都有较低的要求,适合电影专业院校毕业生的实际操作需求。
2009年网上开始有了网络连续剧,网络短片。DV、单反相机等数码产品的诞生扩大了视频的圈子,不少电影爱好者已经不再只是爱好。他们学习剧作、剪辑、导演。随着电影方面教育教学系统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作品诞生于互联网。电视平台的“爱拍电影”“华夏微电影”“幸福微剧场”也会征集一些优秀作品。《一触即发》是源自“微时代”的产物,其剧本来自微小说《一触即发》。剧情通过90秒的“微时间”讲述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手中途突袭,为了将新科技安然转送至安全地带,吴彦祖联手女主角Lisa施展调虎离山等计策,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达成目标。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微时代的里程碑。
中韩微电影节即将举办
2014年是中韩建交22周年,八九月间,将在中国的多个城市开展2014韩国电影展活动,届时将有10余部韩国影片展映。2012年4月为促进中韩影人交流合作由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出资在北京设立的韩国电影中心,2014年7月中韩合拍片项目洽谈会等多种平台和形式,不断拉近着中韩影人的联系。 中韩电影之间的交流不仅于此,近两年中国电影发展迅速带来大量的人才空缺。1996-2006年是韩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人才,特别是后期特效,3D制作的成熟度高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庞大的市场份额也吸引着更多的优秀影人来中国发展。 然而,产业成熟度,文化背景,语言等多重障碍导致中韩影人的合作还在试水期,合拍项目的投入也基本不会太大,预计2000万左右。双方需要更多的了解与磨合。 然而,产业成熟度,文化背景,语言等多重障碍导致中韩影人的合作还在试水期,合拍项目的投入也基本不会太大,预计2000万左右。双方需要更多的了解与磨合。然而,产业成熟度,文化背景,语言等多重障碍导致中韩影人的合作还在试水期。
第一届中韩微电影节应运而生,本届中韩微电影节是首个专门针对微电影创作,投资,传播的高端品牌活动。首个专为中韩电影爱好者搭建的前期创意创作,中期投资拍摄,后期展示传播的产业链式交互平台。希望其成为2014年韩国中韩合拍片项目洽谈会,韩国影展的预热活动。为还没有机会参与大制作的电影爱好者,找到微电影,MV,广告,甚至后期制作等更多种更短期更便捷的合作交流方式。中韩电影爱好者搭建的前期创意创作,中期投资拍摄,后期展示传播的产业链式交互平台。希望其成为2014年韩国中韩合拍片项目洽谈会,韩国影展的预热活动。
微电影的制作流程
项目策划
创作者根据创作设想,详细的做出拍摄时间、拍摄内容、拍摄计划、拍摄时会遇到的困难等策划书。确定项目定位、内容、要求、制作精度、时间安排、预算等等。
制作团队组建
创作者按照策划书,招集相关专业人才,视情况定是否要进行专业训练。
现场拍摄
进行拍摄,做好记录以有后期制作设想。
后期制作
拍摄完成后进行后期制作,包括粗剪、配音、特效、精剪等。
发布作品
大多数作品是提交至各大视频网站,部分精品也可以交由电影发行公司操作。
⑻ 微电影是什么意思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
它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几分钟到60分钟不等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几分钟-60分钟)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7-15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2016年微电影行业慢慢转向“微电影+”的新形态、新业态,即网络大电影,又称新媒体电影。时长超过60分钟,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发行,进行付费点播的影片,支持付费的视频平台有:爱奇艺,PPS,搜狐,乐视,优酷,土豆,腾讯,PPTV,响巢看看,电影网,360影视,中国移动等。
⑼ 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的评选准则
1.评选范围:
面向全球微电影从业者征选年度优秀微电影作品。对象为:高等影视艺术类专业院校、专业微电影创作团队、工作室,影视传媒公司、品牌公司及其他微电影爱好者。
2.评选宗旨:
评选出最好的微电影故事,用影像记录时代的变迁。打造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最专业、最权威的微电影平台。在这里我们用微电影表达对社会独特的体验和认知,体现大众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追求。展现我们生命中温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弘扬人性中美好、坚强、乐观、宽容等明亮的一面。微电影新媒体艺术形式传播:自由、勇气、情怀、梦想、公益、责任、爱……
3、评审标准
(1)思想性。通过镜头思辨地看待复杂世界,运用光影形成穿透地力量,持久影响每个观影者,给予警示或启迪。
(2)传播性。符合基本传播规律,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如娱乐效果等。
(3)创新性。鼓励创造新的电影语言,支持探索电影拍摄新手法。
4、评选办法
(1)初选。组委会邀请专业人士针对所有的作品进行初选。初选的指标参考为故事、创意、画面、配乐、剪辑以及在官方网站的播放量,初选100部进入复评。100强作品进行网上公示。
(2)复选。100部作品将在互联网、电视网、手机网、院线、高校进行展播。网上链接发给评审老师,由评审老师进行提名,由组委会进行综合,前50强进行集中评选。
(3)集中评选。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封闭集中评审。评出最终各项奖项。
备注:1.院校推送。大学生创作团队所在院系或校团委负责老师写推荐信,代表校方参赛每院校给予3个名额进入主竞赛单元。
2.组委会邀请。组委会对知名微电影优秀团队发出邀请如曾在其他一类电影节上获奖作品,其作品可直接进入主竞赛单元。(20个团队)。
5、颁奖及后续
光年奖和金手指奖常规奖项,获得者组委会将作品提交给梦想评审团,综合评定后,有机会获得组委会举办的星导演计划。
⑽ 微电影之北京故事讲的是什么事情啊。。表示没看懂、、
男主角(李威 饰演) 在和朋友们玩儿真心话大冒险游戏时,遭遇了向女主角(谢楠 饰演)要电话号码的大冒险。虽然最后大冒险失败了却对女主角(谢楠 饰演)开始感兴趣。一次朋友生日他偶然得知谢楠也会前往。在聚会中,男主角(李威 饰演)再次遭遇大冒险,可是这次的大冒险游戏,却再也没有结果...
男主角(李威 饰演)车祸去世的一年后,女主角(谢楠 饰演)的生日聚会,在他们相遇的kTV,女主角(谢楠 饰演)在许愿的时候,仿佛看到了 男主角(李威 饰演),还是去年那个冬天为她大冒险的衣服,手里拿着她要的热奶茶,对她说出去年没能说出的那三个字... 直到这时女主角(谢楠 饰演)才发现原来她已经爱上了这个愿意为他大冒险的男生。
电影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这部微电影懂得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一旦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