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
蓝玉、李善长、冯胜、傅友德、唐胜宗等。
1、蓝玉
蓝玉(?―1393年),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 ,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征虏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
为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蓝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
朱元璋为儿子朱标组建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做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而预备,然太子死皇孙幼,朱标太子的武人集团班底全部被屠戮干净,最后落了个周亚夫的下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2、李善长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3、冯胜
冯胜(?—1395),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的弟弟,安徽定远人,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结寨自保。后协助朱元璋征讨四方,建立明朝。
洪武五年(1372年),征讨王保保,徐达、李文忠皆战不利,唯独冯胜斩获甚众。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
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其女婿朱橚曾因秘密会见冯胜而被朱元璋严惩。后来因“胜功最多”,遭太祖猜忌,被赐死。因未能善终,死后没有进入功臣庙。
4、傅友德
傅友德(约1330-1394)明朝开国名将。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迁居砀山(今属安徽)。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
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
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被朱元璋称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后坐事赐死。
5、唐胜宗
唐胜宗(1335—1390),濠州人,元末明初著名大将、明朝开国军事将领,被封延安侯。唐胜宗早期就归附朱元璋打天下,屡立战功。洪武三年(1370)冬,封为延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但是后期因擅驰驿骑,被削去爵位,降职为指挥。洪武二十三年,因是胡惟庸同党而被杀,削去了爵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蓝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善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冯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傅友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胜宗
⑵ 有关朱元璋的电视剧有哪些
1、《朱元璋》
《朱元璋》是根据作家朱苏进历时三年撰写的大型历史正剧改编,由冯小宁执导,胡军、剧雪等主演的古装电视剧。
《朱元璋》再现了一个封建王朝的悲怆历程,再现了从放牛娃到行脚僧,从义军马夫到万军将领,从乞丐布衣直到开国皇帝。
2、《传奇皇帝朱元璋》
《传奇皇帝朱元璋》是中国2006年播出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由李前宽、肖桂云执导,陈宝国、徐帆、唐国强等主演。
全剧围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的历程为线索,描述了朱元璋从17岁到71岁的传奇人生;并再现了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3、《乞丐皇帝传奇》
《乞丐皇帝传奇》是由梁凯程执导,何家劲、杨丽菁、李志希、天心、苏忆菁等主演的以元朝末年历史为题材,综合神话、戏说为一体的古装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元朝末年,民不聊生,民间朱姓人家一个叫重八的孩子,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皇帝的故事。
4、《朱元璋》
由杨洁执导,由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吕齐老师饰演朱元璋。
此剧讲述了朱元璋从一个红巾军的大元帅成为大明朝一代开国君主的故事,也讲述了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后,为稳朝纲保社稷如何杀尽功臣良将、废宰相,集皇权于一身的故事。
5、《洪武大案》
《洪武大案》是由曹东执导,李立群、保剑锋、杨幂、富大龙、刘德凯、胡可等主演的古装单元破案电视剧,
本剧讲述的是明洪武初期,社会甫定,社会底层出生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深知天下兴亡的道理,登基之后就大刀阔斧的整肃吏治,决心建立一个从未有过的清正廉洁的新王朝。
⑶ 关于明皇帝朱元璋的电影
(《大脚马皇后》)
(《朱元璋》)
(《皇后驾到》)
(《刘伯温传奇》)
(《乞丐皇帝朱元璋》)
(《传奇皇帝朱元璋》)
(《大明天子》)
(《洪武三十二》)
(《朱元璋》)
《大明群英》香港无线电视剧
《东方小故事》之《洪武试臣》
凤阳小子朱元璋》
名扬花鼓》
朱元璋除恶下陈州》
⑷ 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到底都有哪些
1370年朱元璋对当年追随自己建功立业的文人、武将论功行赏。开国功臣一共34人,其中有14位被朱元璋杀掉,具体死因如下:
1、李善长、唐胜宗、陆仲亨、郑遇春、费聚、赵庸、黄彬、陆聚: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案死,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八。
2、冯胜:因秘密朱元璋女婿后被朱元璋疏远,后因被蓝玉案赐死,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
3、周德兴:以儿子乱法连坐而死,出自《明史》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4、朱亮祖:建国后朱亮祖被召回京师被鞭死,出自《明史》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5、傅友德:因被猜忌赐死被朱元璋赐死,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
6、胡美:借其长女为贵妃之便与女婿秽乱宫禁之罪被赐自尽,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
7、蓝玉:建国后犯法而死,为著名的蓝玉案,出自《明史》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4)朱元璋杀功臣电影都有哪些扩展阅读
胡惟庸案朱元璋诛杀功臣的关键
胡案的症结在于胡惟庸为人过于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请示,就擅自加以处理。这自然让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深感宰相专权、皇权旁落的危机。在朱元璋看来,这些功臣对王朝的长治久安构成严重威胁,尤其对其子孙构成威胁的人,必须除之而后快。
诛杀功臣蓝玉案件始末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被拜为大将军、凉国公。蓝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 ,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朱元璋为儿子朱标组建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做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而预备,朱标太子的武人集团班底全部被屠戮干净,最后落了个周亚夫的下场。
洪武二十六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⑸ 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
朱元璋一共在位31年,可就是在这31年里,朱元璋不知道杀掉了多少功臣勋贵。从1368年到1398年,朱元璋先后册封了10位公爵、52个侯爵、3个伯爵,可以说朱元璋之所以能打下偌大的江山,能够建立明朝登基为帝,所以靠的就是这65个人。
可就是这65位大功臣,却大多数都被朱元璋所赐死。
先来说说10位公爵。
在这10位公爵里,乐浪公濮英是战死沙场后被追封为公爵的。对军人来说,马革裹尸是至高荣誉,因此乐浪公濮英算是善终。
而朱元璋册封的3位伯爵,有两人得以善终。
诚意伯刘基的死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并不是被朱元璋杀害的。毕竟刘基是1375年去世的,那时候的朱元璋还没有嗜杀的恶行,顶多就是对刘基有所猜忌,但还不至于到痛下下手的地步。
东莞伯何真,在1387年告老还乡,朱元璋赐给他大量的金银珠宝。何真去世的时候,朱元璋亲自写文祭奠,还让文武百官素服三日,何真这也是得以善终了。
徽先伯桑敬,他因为被卷入了蓝玉案,结果被朱元璋给赐死了。
从这我们就能看出,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这65位功臣中,竟然有55位被朱元璋给赐死。虽说朱元璋这么做也是有他的苦衷,但不管怎么说他的手段实在是过于残暴了。
⑹ 有一部讲述朱元璋小时候的电影,有龙相斗,而朱元璋进城敲石鼓,鼓震碎的神话电影叫什么
出自电影《朱洪武》。
《朱洪武》是由徐大钧执导的历史奇幻片,杨群、祝菁参加演出。《朱洪武》讲述了金龙与刘伯温相助朱元璋逃走,召来白猿、金龙,打败魔神,摧毁了元朝皇宫。
剧情简介
仿效日本特摄片而拍的神怪片。讲述朱元璋小时候全家被杀,给人放牛为生。因为他是龙种,能使唤泥人石狮,还能敲响石鼓,正应了元朝国师的预言。
皇帝知道朱元璋就是要推翻元朝的人,命国师召唤魔神追杀朱元璋。金龙与刘伯温相助朱元璋逃走,刘伯温召来巨大白猿与魔神战斗不敌,最后是金龙与魔神大战,打败魔神,摧毁了元朝皇宫。
⑺ 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朱元璋杀的功臣有徐达、常遇春、刘伯温、刘基、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李文忠、邓愈、宋濂、朱文正、朱亮祖、胡大海、周德兴、廖永忠、傅有德、冯国用、冯胜、蓝玉等。朱元璋一共杀了30位开国功臣,唯独留下了汤和、郭英、沐英、耿炳文四位。
朱元璋没有杀的开国功臣
第一位信国公汤和。他是所有功臣里面最懂得明哲保身的,在朱元璋称帝坐稳江山之后,不贪恋权力富贵,提出解甲归田告老还乡。朱元璋赐给他大批金银,田地,豪宅,虽然没有高位权势,但是却保全了性命。
第二位长兴候耿炳文。耿炳文处事低调,无时无刻不彰显对朱元璋的忠心耿耿。战场上勇猛无比,屡建奇功。在自家祖先的碑文上雕刻称自己是朱元璋的狗,朱元璋对此大为满意,自然对他也是放下了心来。
第三位西平候沐英。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由朱元璋抚养成人,情感上朱元璋对他还是有恻隐之心的,沐英自己也表现的十分忠心,所以最后没有杀他。
第四位武定候郭英。郭英的姐姐是朱元璋的宠妃,功勋满满。但他从来不居功自傲,朴实平顺,让朱元璋对他极其信任。朱元璋更是称赞他,忠诚朴实,最后留下了他的命。
明朝开国功臣34位,朱元璋杀了30个,朱元璋的杀戮原则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杀千人,也不使一人落网。像谋士如:汪广洋、李善长、胡惟庸等,而武将则有蓝玉,周德兴这些,他们都是开国的大功臣,却都因朱元璋的猜忌,找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将他们杀害。
⑻ 朱元璋都杀了哪些功臣
胡蓝案
空印案
郭桓案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过这样的话:“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 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赵翼的这种评价虽有过激之 处,却指出了朱元璋滥杀的事实。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兴起了几个大案,杀了许多人。
胡蓝案。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御史中丞涂节、商嵩告发胡惟庸南通倭寇北接旧元,意 欲谋反。朱元璋命羽林军将胡抓捕,审问得实,磔于市,牵连被杀达3万人。洪武二十三年 (1390),有人告发李善长交通胡惟庸情状,朱元璋又将当时已经77岁的李善长赐死,并诛 杀其家。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靖宁侯叶升因牵连于此案亦被杀。
洪武二十六年(1393)正月,又兴蓝玉案。蓝玉以谋逆罪被杀,连坐被诛杀者达1?5万人。 有人认为蓝玉案与燕王朱棣有着关联。蓝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极力维护太子朱标的储君地位 ,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燕王为窃取储君之位,伺机在太祖面前挑唆,致使朱元璋在 猜疑的心态下制造了蓝玉党案。
胡蓝案使得大明的开国功臣被屠戮殆尽。
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李善长、徐达、 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等6人为公爵,另外28人为侯爵,并赐给大量土地,同时颁有铁 券,如果本人或子孙犯罪,可以免死数次。朱元璋还使皇室与功臣联姻,如郭英之妹为朱元 璋宁妃,冯胜、蓝玉、徐达之女皆为王妃。李善长、傅友德、胡海、张龙等勋贵之子皆尚公 主,与他结成了儿女亲家。朱元璋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确保功臣忠心,巩固自己的皇位,使 大明江山传祚无穷。
然而没过几年,这段短暂而甜美的政治婚姻就宣告结束。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颁布《 洪武青花执壶铁榜文》,对文武功臣严加戒饬,严厉指责他们违法乱纪的行径。这可以看作 是朱元璋对骄傲放纵的功臣的一种警告,也是他们关系紧张的一个信号。洪武八年(1375) ,朱元璋制作《资世通训》,洪武十三年(1380)制作《臣戒录》,警告大臣们如果对天子 不忠、逾越礼制,将受到严惩。这些功臣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朱元璋已经将屠刀举起。
廖永忠是最早被杀的功臣。廖永忠在很多战斗中立有功勋,特别是在鄱阳湖之战中殊死战斗 ,建国后被封为德庆侯。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以其私自穿着绣有龙凤图案的衣服逾制 为由将其杀死。其实这只是借口,真正导致廖永忠丢失性命的原因在于一个政治隐秘,当年 正是他执行了朱元璋谋杀小明王韩林儿的任务。在他之后,朱亮祖、李文忠、徐达先后死于 非命。
通常而言,开国皇帝与功臣之间产生矛盾不乏先例,关键是皇帝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汉代的 刘邦心存猜忌,大杀功臣;唐太宗李世民气量宏大,处理较为妥当;宋太祖赵匡胤则采取了 另外一种模式,即“杯酒释兵权”,和平解除功臣的兵权。朱元璋的情况与刘邦有些相似, 却又不同。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多是他的同乡,甚至汤和与周德兴还是他的同村,是 幼时游戏的玩伴。正是这些人在战斗中出生入死,东征西讨,为朱元璋夺得天下。待到朱元 璋登基成为皇帝后,他们之间却有了君臣的名分,凡事不可逾制。这些功臣心里也许难以及 时适应这种改变,而朱元璋却是一个多有顾忌的君主,矛盾于是不可化解。朱元璋之所以大 开杀戒,史家通常认为是他为继位者扫清障碍,永保大明江山。据史书记载,太子朱标对他 大开杀戒不以为然,曾数次劝谏。一次,朱元璋命人找来一根长满尖刺的荆棘放到朱标面前 ,让太子朱标去拿,朱标畏惧不敢伸手。于是朱元璋就对自己大杀文武功臣进行解释:“汝 弗能执与,使我润琢以遗汝,岂不美哉?今所诛者皆天下之险人也,除以燕汝,福莫大焉! ”意孝陵神功圣德碑思就是说,我杀人就是像去掉荆棘上的尖刺一样,这样你将来才可以安坐天下。可是,他在为子孙扫除障碍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后来,他的孙子建文帝锐意削藩,燕王朱棣立即起兵“靖难”,夺取天下。假使当时蓝玉等能征惯战的开国功臣还在,朱棣未必敢兴兵,建文帝也不用“逊国”了。
朱元璋不仅屠戮功臣,也注意严肃整顿吏治。这与他来自底层,看到元朝因吏治腐败导致灭 亡的教训有关。他在明初实行以猛治国的政策,认为乱世须用重典,法外用刑的情况很严重 ,遭到惩处的官吏很多。
空印案。按照规定,每年各布政使司和各府、州、县都要派遣官吏到户部报告地方财务情况 ,户部审核清楚才算了结。户部的审核很严格,钱谷数字如稍有不合就得重新造册填报。重 新造册不算困难,主要是账册上要有地方衙门的印信才行,而从中央到地方重新盖印往返要 很长时间,因此地方官员习惯带些备用的空白文册,一旦遇到驳回的情况,只须重新填写而 不必往返了。这种做法已经成为一种惯例,户部也很清楚,照例默认,没有人去追究。再说 ,这种文册盖的是骑缝印,也不能用作他图,没有什么危害。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 发现这种情况,非常震怒,认为是故意欺骗他,下令将各地衙门长官主印的一律处死,佐贰 官杖一百充军边地。很多人蒙冤受死,其中就包括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他是当时人公认的 好官。
郭桓案。洪武十八年(1385),御史余敏等人告发户部侍郎郭桓等人串通舞弊,吞盗官粮。 朱元璋十分重视,将他们全部逮捕。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等人亦 牵连在内。最后追赃粮700万石,郭桓等数百人被处死,各地布政使官员入狱被杀者又有数 洪武刻本《御制大诰》万人。追赃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因此破产者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