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解释时间悖论/外祖母悖论
最早是在科幻小说中提到的。这个悖论的必要前提是:人类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三维空间之后的“第四维”——时间,能够回到过去或者将来。 在这个前提下,有多种“时间悖论”的表达方式。 最为著名的“时间悖论”一般称为“祖父悖论”: 某人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杀害了自己的祖父。既然祖父已死,就不会有其父亲,也不会有他;既然他不存在,又怎么能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父呢? 与之对应的,既然有回到过去的悖论,也会有到达将来的“先知悖论”,表达如下: 某人到达未来,得知将发生的不幸结果A,他在现在做出了避免导致结果A的行动,到达结果B。那么结果A在未来根本没有发生,他又是如何得知结果A的呢?(既A与B不可能相遇的悖论) 就严肃的物理学理论而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的确存在不违背已知的物理法则改变时间的可能性。但更多的只是一种科学幻想。为了解决“时间悖论”,也有多种假设,比如比较盛行的“平行宇宙”假说,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在宇宙中还有许多相似的“克隆世界”,当某人回到过去时,他就进入了另一个平行世界(即未来因为他的行动已经改变的世界),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世界。
B. 刚上映的电影《信条》中,都有什么看不懂的物理名词
都说《信条》难懂,但看过后分析一下:也许难懂的并不是故事本身,只是物理专有名词太多、场景太陌生。美人这就解读一下,保证看懂后,电影烧脑程度直降两颗星。
影片首先出现的物理名词是熵。
男主经历了中情局在乌克兰戏剧院对他的“忠诚测试”后,被派到一个研究所,一个身着制服的女研究员向他说明了任务。
就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世界大战是什么呢?
就是未来人用逆向武器攻击现在,毁灭世界。
说到这里时,女研究员提到了熵。
熵,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通俗地说,宇宙中所有事物都像老子说的那样: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熵就是这样,在宇宙中只要有一个物质,就会越来越混乱。比如说一个装修的新房,从摆进去第一个沙发以后,就越来越杂乱。或者一颗子弹碰触到玻璃,子弹壳、玻璃碎片、爆发热量等越来越多,这就是是熵的正常运转,熵增。
但是如果打碎玻璃的子弹也没有爆发碎片和热量,反而热量减少了或子弹消失了,那就说明体系在逆向运转了。
影片当中,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研究出了一套算法,可以让世界通过熵变,实现世界逆转(不只是时间逆转)。
名词五:祖父悖论
祖父悖论出现过多次,是尼尔讲给男主的,当时男主正怀疑,为什么未来人会想毁掉过去,过去的人类祖先没有了,那么不也没有他们了吗?
于是尼尔给他讲了祖父悖论:假如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不会有你,那么是谁杀了祖父母呢?
未来人虽然忌惮祖父悖论,但却相信平行宇宙,认为可以放手一搏,没准可以重新创造一个更纯净的新世界,反正未来人对当时的世界也绝望了。
C. 《信条》是什么样的电影
看的《信条》凌晨场,再次感慨诺兰导演的脑洞之大。本文将用图解的形式来解析《信条》中的四个问题:
①歌剧院混战一共有几组势力参与?
②高速飙车夺取钚241的时间线是怎么样的?
③反派安德烈如何利用时间钳形战略夺取钚241?
④加州鹰山之战的时间线是怎么样的?
先简单科普电影里的几个设定:
1. 本片依旧是诺兰导演最为擅长的操控时空的戏码,从《盗梦空间》的嵌套,到《星际穿越》的穿梭,再到《信条》的逆转,时空的玩法,斧凿的花样越来越新奇,设定也愈发的具有深度。尤其是这次的正向时间线和逆向时间线两者重叠,多线结合在一条线中叙事,真的可以说让观众大开眼界。
2. 本片的逆转时间,是来自于熵增熵减的设定,可以理解为熵减的(逆向)物体它的时间线是和我们正常正向世界的时间线相反的,熵减的子弹是从墙壁上往枪里射回,爆炸是从爆炸后的废墟走向爆炸前的建筑,人身处在正向的世界看逆向的物体,车是逆行,语言是倒过来发出的。
3. 除了逆转时间,这部电影还涉及到了因果定律,逆转时间的同时必然涉及到由果推因,这里影片也引出了一个经典的祖父悖论:你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没有父亲,父亲没有了也就没有自己,那自己又如何能够去杀死祖父呢。
这一个悖论其实也预示着反派安德烈对于人类存亡的看法其实是有偏执的,导演还是寄希望于另一个看法:一代人自然有一代人求生存发展的宿命,不可强求。
4. 因为逆转时空的存在,那么战争除了在场面让奇幻得让人震撼和惊艳,另一方面,在战略上也有了新的策略,即是时间钳形战略,普通的钳形战略是兵分两路击败敌方,而在本片中,则是分为正向逆向两个部队,利用时间差来进行情报共享和战略打击,也就是一个正向的队伍从白天走向黑夜,另一个逆向的队伍从黑夜走向白天,逆向的队伍将黑夜的结果不断告诉正向的部队,正向部队则将白天正发生的事情告诉逆向,从而达到情报共享和一定的预知未来的上帝视角。
再来和大家解析一下四个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地方。
1.乌克兰歌剧院混战的势力划分
在歌剧院混战中,一共有三股势力。
第一股势力是中情局特工,面包车里的乌克兰人司机和包括男主角在内的四位假特警,以及身处歌剧院包厢中的美国外交官,他们之间是用暗号交头的,这股势力参与混战的目的:营救已经被乌克兰军方发现身份的外交官同伙,以及拿回神秘金属盒子钚241。
第二股势力是恐怖分子,他们一开始出现在歌剧院制造出极大的混乱,他们的背后应该就是俄罗斯寡头安德烈,因为之后男主角在餐桌上仅仅提到歌剧两个字,就让安德烈回心转意,说明安德烈参与其中,这股势力的目的也很简单:抢夺神秘金属盒子钚241。
第三股势力是乌克兰官方势力,包括军方和特警,乌克兰军方实际上已经在包厢里控制中情局特工外交官,而乌克兰特警前往歌剧院的目的:一个是对抗恐怖分子,另一个则是趁机除掉外交官,在消息有可能泄露的情况下,设置炸药炸毁乌克兰歌剧院毁灭现场。
理清楚这三股势力划分,即可知道歌剧院混战的整个过程:
恐怖分子控制歌剧院,乌克兰军方前往对抗,并要趁乱除掉外交官,男主的中情局特工小队伪装特警进入包厢,除掉了乌克兰军人,营救出外交官并取得金属盒子钚241。
在撤退过程中,男主和另一位特工决定回去取走炸药拯救歌剧院无辜性命,另一波特工带着金属盒子离开歌剧院。
带着金属盒子的特工最后肯定是被乌克兰官方给拦住了,金属盒子在混战中被乌克兰官方所获得。
男主和另一位特工也被乌克兰军方特警发现了伪装,所幸有人用逆向子弹救了他。他和特工逃出歌剧院,回到车里却发现司机乌克兰人反水,将他们带到偏僻地方进行拷问,最后男主角服药自尽,后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过考验,正式邀请他加入组织“信条”。
最后提一句,通过发射逆向子弹的特警队友背包的挂饰可以推测,这个时候救走男主角的应该是逆向的尼尔。
最后,还是准备二刷《信条》的,这部电影的信息量和细节太丰富了,不光是主创斧凿得好,也值得影迷朋友们多去挖掘。
D. 好看的推理电影
好看的推理电影:
1、《前目的地》
时空穿越、平行宇宙等概念的好电影总是很迷人,这片更纯粹,整个就是一个独角戏。总也是改变不了剧情,祖父悖论。剧情合理,表演出色。最后一刻还算是有反转到我,前半段挺流畅的,但后半段开始玩揭露的时候总感觉不流畅也没那么有趣。全片就是一个古希腊般宿命论的故事,一度以为女主角是朱迪福斯特。
E. 有哪些电影超级烧脑
大脑随着剧情高速运转,是一件很爽的事,烧脑电影绝对是我的菜!
杰克吉伦哈尔是我很欣赏的一位演员,他主演的《源代码》、《死亡幻觉》都挺烧脑。
《源代码》
这些脑洞大开的画面,都是很短的几秒镜头就带过,但看过却过目难忘,冷人深思。
F. 在电影《信条》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看完电影,节奏很紧凑,音乐渲染气氛很到位,各种大场面看得很爽,但是发现2个地方逻辑有问题。
在公路追逐逆向回来的反派,一直逆到越南度假的时间。以逆反派当时的知识,他知道越南度假时,基地发生了什么导致爆炸了,所以逆回来看看,顺便拿到了最后的算法。但此时他不应该有自杀的想法,因为在他的知识里,这个时候世界并没有被毁灭,果导致因,世界没毁灭是果,那么他要么没有自杀是因,要么自杀了世界没毁灭是因。2种因来看,逆反派如果智商正常,他就不应该有自杀的想法。
反派的知识永远是快过主角方的,他有9种方法体面。但凡反派有点智商,都不至于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干自杀这种事。
但是尼尔解释过,富人们总是认为自己能改变过去,指的是发明时间门的未来人和反派。跟时间穿越有关的影片,总是逃脱不了祖父悖论,所以本电影的反派选择无视,主角团选择感受(听从导演安排),只有观众选择理解(然而理解不能)。
G. 一部美国电影,讲四个人在一个木桶里泡澡后回到了十几年前,重新过了日子后又回来了,但有一个人没来。
热浴盆时光机
约翰·库萨克、克雷格·罗宾逊、罗伯·考德瑞和克拉克·杜克四位兄弟生活无聊,于是来到滑雪胜地度个小假、疯狂一把。不想,泡了一晚上热水澡就发现自己回到了80年代(克雷格·罗宾逊拉住路人问,迈克尔·杰克逊是啥颜色的?路人答曰,黑色)。本片的神奇元素也差不多就这么些了,几个穿越回过去的男人是如何在混乱中成长的才是电影主题。不过,既然是科幻片,片中主角难免也会遭遇一些科幻问题。比如克拉克·杜克就遇到了最尴尬的“祖父悖论”,他遇到了自己的母亲,然后发现自己的美女母亲被四兄弟中最猥琐那个给上了,并且怀了孕……
正准备求婚却被女友甩了,遭遇人生如此大劫的亚当(约翰·库萨克 饰)准备找自己的死党去滑雪胜地度假散散心,却没想到几个朋友也是麻烦事多多:卢(罗伯·考德瑞 饰)喜欢每天都在各种不同的派对里消磨时光,他却既找不到好的派对地方也找不齐派对参加的人;尼克(克雷格·罗宾逊 饰)是个气管炎,不管走到哪都总是被老婆监管着一举一动;雅各布(克拉克·杜克 饰)更是宅得不行,一把年纪还整天沉迷在电子游戏里。看着这些生活一团乱麻的死党,亚当觉得人到中年的自己,活得真是糟透了。 在度假的地方,四人发现了一个露天的温泉浴盆,可这浴盆看起来总是有些古古怪怪,四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泡到里面,喝得个酩酊大醉,接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竟然从2010年穿越到1986年!好家伙,这下亚当觉得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到了,他要借助这次奇妙的穿梭来修正他在过去所犯的种种错误。不过亚当可没法控制自己其他几个朋友的行为,他们都在过去的时光玩得要多疯狂有多疯狂。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样下去,未来将会变得混乱不堪,因此几个人又开始想方设法的收拾这场烂摊子……
四个由小玩到大的猪朋狗友:亚当(约翰·库萨克 饰)、卢(罗伯·考德瑞 饰)、尼克(克雷格·罗宾逊 饰)、雅各布(克拉克·杜克 饰),人到中年各自出现危机,失恋!失意!失去男性尊严!他们决定重游旧地,寻回久违了的轻狂岁月,怎料一夜喝酒玩High了,神奇按摩浴缸竟然载他们回到1986年……他们会像当年一样尽情玩乐,还是藉此机缘扭转未来,重设自己的人生……
H. 时间悖论
1,对,是不存在的,
当他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后生成了一个“他”,这个“他”的过去和他是一样的,但是他和“他”的未来却是 不一样
就像是树根的分支,不断的发展,只要有恰当的条件和时机。
2,关于是否是他创造了这个世界的说法,我并不认同
因为,他做出的行为和产生的结果都是遵循和顺应了宇宙的法则,就像进入了一个黑洞(并不确切),所以用创造一词并不准确,这只能说成一种宇宙现象,就如超行星爆炸这样的宇宙现象。
3,关于宇宙能量,宇宙的起始是一点,奇点,能量无限?应该是能量归零
因为有正物质和反物质,也可以有正能量和反能量。
4,宇宙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平行宇宙按照你提问的逻辑,可以说是有无数多个,我们可以这样想:把一个平行宇宙当作我们世界的一个原子,我看的一部小说里,科学家曾经将一个原子展开为二维空间平面,在上面创造了一个新的宇宙。
5,既然按照你的思路,是他创造了平行宇宙,那么他所到的平行世界的时间轴的顶点正好就是他到达的那一刻。他就是上帝,只是他的世界一创造,就已经有了这么丰富的物质形态。
6,关于时间悖论,这只是科学家研究时间旅行的产物,是他们研究发现的思维障碍,若时间旅行真正的实现,就不会存在时间悖论这回事了。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
I. 诺兰的《信条》,为何在豆瓣评分不足8分
《信条》从上映最初的8.4分,到如今的7.8分,《信条》成为了诺兰导演的所有作品中,评分倒数第二的作品。思考了很久,出于对诺兰导演的喜爱,纵然离首映已经过了许多时间,还是打算说一说它。
7.8分不至于说是烂片级,然而对于观众的期待来说,这远远不够。 片子里明明有大量时空变化、视觉语言等经典诺(xuan)兰(ji)元素,观众却依然不买账,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我认为悬念的缺失和情感的寡淡是最重要的原因。
之所以影片在情感与叙事上会崩成这样,究其根本,还在于这一次诺兰导演炫技太过严重。由于「时间逆行」的概念设置的相当复杂,影片无法留出更多余地去诠释人物行为的内心动机,也无法找到一个更合适的铺开悬念的方式。
同时,观众也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留在了研究影片的逻辑原理上,自然也没有余力去感受人物和故事。诺兰却沉迷于他创造出来的时间概念,无论是情绪还是叙事都铺陈的太过空白,也难怪《信条》此次的评价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