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没有超级苦情农村电视剧或者电影,越看越想哭的,农村的哦
农村苦情电视剧你知道有哪些?下面精选了四部,来看看:
一、《暖春》
主演: 田成仁 齐如意 于伟杰
导演: 乌兰塔娜
地区:内地
剧情简介:
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里,活泼善良的女娃小花,在爹娘和奶奶的呵护下,过着虽不富裕但却快乐的生活。小花娘就快生了,她爹为了多挣些钱去了黑煤窑打工。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小花爹被埋在了坍塌的煤窑里,小花娘也因为急火攻心加上淋雨引起大出血失去了生命。从此小花和瞎眼多病的奶奶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懂事的小花用自己瘦小的身躯支撑着濒临解体的家,小花的眼泪和万般努力,最终没能留住唯一的亲人奶奶,小花从此成了孤儿。
农村苦情电视剧
二、《女人不是月亮》
主 演:赵明明,纪原
编剧:杨廷玉
剧情简介:
该剧通过山村孤女“扣”的坎坷命运,揭示了自我解放的人生价值。
这部片子的女主角名字很怪,只有一个字,叫“扣”,有个表哥,名字也只有一个字,叫“纽”。两人并不是亲兄妹,而是姨表兄妹。扣儿的“妈妈”,实际上是她姨妈。这段经历可以通过纽儿妈妈后来的台词得到印证,但为叙述简单,扣儿的妈妈就是指姨妈。
农村苦情电视剧
因为她父母文化不高,起不出好听的名字,就以“纽扣”为他们哥妹命名。从小一直到少年时代,扣儿就一直在山村。直到有一天,村里来了模特队。从小面容姣好的扣儿就梦想成为模特。于是,扣儿自作主张,让模特队头目“田牛”(即后来的男主角)把她装在模特队行李箱子里面带走。因为驾车人冒失,箱子里的扣儿颠扑受伤,自然也没有偷跑成。但这段经历,让田牛成为一个少女心中永恒的梦幻。
怀揣梦想的扣儿忽有一日被父母告知要嫁给表哥纽儿。扣儿不甘心,又想起来当初的田牛。某天晚上,留下字条后,离家出走。
田牛父亲早亡,母亲多病,不得已为城里的富豪打工。富豪看准了田牛不甘人后,有虎狼之志气。可是富豪的女儿喜欢田牛。田牛母亲病重,却没钱医治,只得求富豪帮忙拿钱,富豪与女儿借机要挟田牛要先成亲再治病。
婚礼上,扣儿忽遇田牛,曾经的梦想轰然破灭,扣儿再次出走·······三、《俺娘苏春草》
导演:李伟
主 演:张伟红
剧情简介:
《俺娘苏春草》讲述的是一个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同时历尽磨难完成自身蜕变的故事。故事从三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母亲的三十年,用她平凡、充满苦难但坚强面对的一生诠释了一个农村普通女性的成长。
该剧所有角色均由土生土长的农民和退休工人等草根百姓出演。
农村苦情电视剧
四、《樱桃红》
导 演:王振宏
主 演:宋小宝,沈春阳,赵本山,杨冰,彭雨柔,王天泽
讲述的是父母双亡的燕子与弟弟小石头相依为命,跑出家门的姐弟俩被好心人赵老乐收养,却遭到了儿子赵虎子和儿媳荷花的强烈反对。荷花意外流产,却把责任推给了燕子,不过赵虎子的重病又把几个人物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农村苦情电视剧
以上便是精选的农村苦情电视剧四部,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2. 农村题材的电视剧有哪些
农村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有:欢喜盈门、乡村爱情、春暖花又开、初婚、初心
1、欢喜盈门
《欢喜盈门》是由韩兆执导,潘长江、赵达、于艺璇、王翊丹等主演的农村题材剧。讲述了退伍军人车向前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带领全村百姓迈进小康社会的故事。
3. 张艺谋是个什么样的导演
张艺谋是中国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
1984年第一次担任电影《一个和八个》的摄影师,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1986年主演第一部电影《老井》夺三座影帝。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从此开始实现他电影创作的三部曲,由摄影师走向演员,最后走向导演生涯。1987年至1999年执导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令其在国内外屡获电影奖项,并三次提名奥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奖。2002年后转型执导的商业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及《金陵十三钗》两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四次夺得年度华语片票房冠军。
曾任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总导演,获得2008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和央视主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3年,执导电影《归来》。2015年,筹拍好莱坞电影《长城》。2017年执导《影》。2018年5月,获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2018年11月17,凭借《影》获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4. 中国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有哪些
中国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如下:
1.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 。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
2. 第二代导演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
3. 第三代导演 :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 第四代导演: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 第五代导演: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第五代” 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
6. 第六代导演:例如王小帅的《十七岁单车》,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张元的《过年回家》,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三位导演。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另一个共同特色是:他们都各有话说,第六代导演所叙述的故事,是他们各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如果能大量的呈现出来,才能显露出一个社会和文化的多元生机。
7. 第七代导演 :这里的“第七代导演”,是指在新千年之后走上导演岗位,开拍第一部电影的“新生代导演”。他们多是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的电影的基本命题、所关注的对象,以及表现手法、风格,都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有所不同,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新的电影意识的诞生。
“第七代导演”,其实是个很不规范的概念。因为这一称谓既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也没有广泛流传;这里所归纳的导演群体,目前也尚未形成一个可以归纳为“代”的较为统一的性格、风格和流派。
其实到今天为止的七代导演名号的又由来是第五代导演所作的《黄土地》,陈凯歌1985年的《黄土地》在中国电影行业里面砸了一个坑,业内把这个坑叫第五代导演,而后几年,第五代导演源源不断地往坑里填料。
直到1988年的《红高粱》出现,因为实在是太厚重,好的是把坑填满了,坏的是坑给砸穿了,至此第五代导演的辉煌艺术创作时期结束,开始步入体制化的商业片,虽然后有《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三部影片为第五代导演出彩了一手,但个人化、艺术化的第五代导演时代已经于1988年结束了。
但是正是因为第五代导演的出彩,在首拿国际三大奖中的金熊奖(1988·《红高粱》)之后,业内开始捋了捋中国导演的辈分,在第五代之前是完全得以区分的,这全是靠时代的划取和整体的创作方向等原因限制。而到了第六代导演开始80年代,第五代也开始慢慢走向商业化,脱个人性而类型化,当代商业片最为成功的当属好莱坞(Hollywood,又称荷里活,位处美国洛杉矶)。
5. 中国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有哪些
1、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就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处于摸索阶段。
2、第二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
3、第三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经典打造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夹缝生存者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
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第五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二次春天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
6、第六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异军突起
导演们似乎都极力反对“第六代”这个集体冠名,但是,好事者却为导演们找到了强行归纳的标准:一是北京电影学院85级学生,二是60年代之后生人,按照上面这些既成准绳,合乎情理的导演就有了一大批,比如张元、王小帅、姜文、娄烨、管虎、章明、路学长、施润玖、张扬等,都应该是“第六代导演”的生力军。
6. 有哪些中国导演拍摄的,有关农村题材的好电影值得推荐
我曾经看过一部比较好看的国产农村题材的电影叫做hello树先生。这部电影是王宝强所主演的,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只是凑热闹,根本不明白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什么。直到第二次,第三次重新观摩这部影片,才体会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含义。影片首先我们要肯定地说,王宝强的眼睛绝对到位,还有一点,那就是导演的拍摄手法以及叙事比较另类。结合了这几点,才孕育了一部好电影的诞生。但是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是谁导演的。
7. 农村剧的导演编剧
农村剧为何劲吹东北风?从赵本山的《刘老根》系列、《马大帅》系列再到《乡村爱情》系列,加上韩氏兄弟曾经红火的“农村三部曲”,再到2005年的《圣水湖畔》、2009年潘长江的《清水蓝天》,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中国农村电视剧格局中位置显赫。观众熟知的农村电视剧,除了《当家的女人》和《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绝大部分都来自东北。农村剧为何劲吹东北风?其中原因颇多。
东北笑星助推东北剧。表演生活化、语言趣味性强、故事包袱多,使得赵本山、范伟、高秀敏、潘长江这些小品明星备受追捧,他们所拍摄的东北农村剧自然会更具观众缘儿。此外,在《乡村爱情》系列播出后,一些活跃在舞台上的二人转演员如扮演“刘能”的王小利、扮演“王天来”的小沈阳等也赢得了大量电视观众,形成了东北笑星推动东北电视剧发展的局面。
方言也是个重要因素。东北农村剧很受大众欢迎,幽默的语言占很大比重。东北方言与普通话十分接近,语言轻松幽默,剧中人物豁达的人生观和乐观的天性也正契合了人们普遍希望和追求的生活状态,这些因素使中国电视剧市场出现了很明显的东北农村剧现象。当然,纯技术上的原因也有。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农村剧拍摄在灯光、布景等方面要求特殊,东北房屋敞亮、干净,也是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拍摄上具有的有利因素之一。 我的班子“相当懂农村”
2008年上半年电视荧屏的收视数据日前正式出炉,赵本山导演、主演的农村剧《乡村爱情2》成为央视的收视冠军,是上半年观众手中遥控器停留时间最长的电视剧。在《闯关东》创下央视近两年收视率新高之后,赵本山携他的一众弟子在春节档与观众见面,加上老搭档范伟的助阵,《乡村爱情2》成了春节期间大家经常讨论的一部电视剧,“王小蒙”、“谢大脚”也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赵本山还成功捧出了“小沈阳”等一批爱徒。最终《乡村爱情2》一举超过《闯关东》的收视率,在上半年央视电视剧中拿下了“收视王”。赵本山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成为“收视王”的秘诀不过是真实、自然,剧中的人物都来源于生活。“现打开电视真的东西还有多少?我的作品就是怀着对家乡的感情,一心想通过拍戏让农民富裕起来,
用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去表现人世间的美好,就这么简单。现今的社会太缺少爱了,我用农民演农民,用非专业演员演老百姓,这样看上去没有丝毫的表演痕迹,老百姓当然会感觉贴心、自然、真实。”
赵本山此前在接受专访时说,“我的班子最适合农村题材”,拿《乡村爱情2》来说,赵本山认为这是最为真实的农村生活写照,因为整个创作班子“相当懂农村”,“从剧本说起,两部《乡村爱情》剧本的作者都是山东的张继,他这个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有生活,生活底子比较厚,细节很清晰、很细致、很鲜活。我认为,张继的农村戏写得相当出色,现在写农村剧本在国内找不到比他写得更好的人选了。加上演员,我和我这些徒弟,全部都是从农村成长起来的,我们懂农村。” 和“菊香”一样善良热情
说到王茜华,可能很多观众还不太熟悉,而说到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菊香的扮演者,很多观众则印象深刻。
《当家的女人》播出后,王茜华笑言自己的观众呈“农村包围城市”的趋势。
谈及这个角色的成功,她总结了三点:我很认真、我很投入,我努力为观众做到最好。“其实生活中,我和菊香也有几分相似,我们一样善良热情,但我没有她那么‘圆滑’。我是那种把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的人,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2004年,王茜华凭借《当家的女人》中的菊香一角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专家的评语是:“王茜华扮演的农村妇女形象,填补了在王馥荔之后农村女性角色苍白无力的空缺。”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而王茜华说,自己只不过是乡野里的一朵花,“我从小喜欢花,演的角色也都是花,《当家的女人》中的菊香是菊花,《福星临门》中的玉兰是兰花,《喜庆农家》中的山杏是杏花。这些‘花儿’虽都是一个个平凡而朴实的小人物,但每个角色都会让观众震撼、让观众掉泪、让观众深思。” 我自信了解最真实的农村
被赵本山称为“国内农村戏写得最好的人”的张继,是一名山东作家,赵本山比较早的电影《男妇女主任》以及比较火的《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都是张继担任编剧。张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农村题材电视剧之所以农村观众爱看、城市观众也爱看,是因为大家都能从中看到乐趣。农村观众看与自己相近的生活,城市观众喜欢农村剧,张继认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农村出来的那些人,他们看农村剧,
得到的是对农村生活经验的回味;而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城市人,看的是对田园诗生活的想象。”作为目前国内农村剧编剧中最火的一位,刚刚40岁的张继,有整整30年的纯农村生活体验。张继坦言,可能是因为《乡村爱情》写农村写得太真实了,很多观众感觉有些不适应,质疑农村的现实是否是这样,就像电视剧中表演的那样,农村的“刘能”、“谢广坤”是贪小便宜的、是算计的,但这不足以影响他们是善良的。至于说赵四弓腰驼背、腰带头晃荡在腰间,张继说:“这个人物看起来很丑、很脏,可你去农村看看,不能说比比皆是,但可以说这样的人物有很多。”至于部分网友对《乡村爱情2》的质疑,这种声音不懂农村和农村剧。” 张晓春,女,国家二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电视家协会会员,二000年被授予陕西省“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一九八二年元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八五年自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调入西安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八九年转至导演室。曾师从陈凯歌、滕文骥、孙周等导演,先后任《孩子王》责任编辑、导演助理;影片《棋王》导演助理;影片《霹雳行动》、《滴血黄昏》副导演。主要作品
六集电视连续剧《古道之恋》,反映云南边贸两代人的故事,一九九二年七月在中央电视台二套黄金时间首播。
二十集农村题材电视剧《当家的女人》 ,2004年3月在中央台八套黄金时间首播。荣获2004年度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最佳女演员奖。
十四集电视剧《我们村的年轻人》,表现一群退伍兵改变家乡面貌和他们的情感故事。05年4月在央视一套首播。
二十三集农村题材电视连续剧《上门女婿》,表现一个幽默乐观的农民从70年代到90年代的传奇故事。〇七年三月完成,九月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播出。
二十六集电视剧《丑媳当家》,通过一个农村媳妇的经历,表现农民从农村到进城的历史变迁,09年3月即将完成。
喜爱原因
农民压倒皇帝了!近年来,面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收视率屡屡超过皇帝戏、清宫戏,一些影视评论家这样惊呼。据统计,2006年,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中,收视率排名前三的均为农村题材,《都市外乡人》、《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等收视率都超过了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题材创作在文艺界有着深厚的传统,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缺位成为常态。今天,在文艺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电视剧领域,农村题材为何反而能东山再起? 我居然被央视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感动得流泪了!一位年轻观众在网上这样自嘲但真诚地写道。让这位以小资自居的城市青年感动的,是一部名为《星火》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今年年初,许多观众被这部讲述中国农村一段历史传奇的电视连续剧勾去了魂。大胆掘进的现实披露,丰富复杂的人物塑造,使这部低调播出的农村剧越来越火,以其现实主义的取向赢得了市场。
其实,《星火》热播并非特别现象。从《刘老根》到《老娘泪》,从《马大帅》、《圣水湖畔》到《希望的田野上》、《农民代表》等等,农村题材电视剧以集团军面貌出现,佳作不断,蔚为大观。农村剧并非只有农民喜欢,许多城市人同样热衷于看这些土里土气的电视剧,有些作品甚至还在城市年轻人中形成了热门话题。有调查显示,有1/3强的城市观众是农村剧的铁杆。农村剧的走红使许多拍摄机构闻风而动,不仅有国有大型电视台,也有众多民营制作机构加入到农村剧的制作阵营中。
农村剧又火了,原因何在?电视制片人铁佛分析说:比起其他题材的虚假、戏说之风,这些农村题材电视剧大都贴近现实生活,拍摄风格淳朴自然,语言生动,人物鲜活,这恐怕是它重新受到观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
农村剧的走红,也在文艺界重新引领起一股现实主义的清新之风。除了电视剧,农村题材在电影、话剧等领域的创作也渐成气候。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话剧百年系列活动中,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多幕话剧《农民》入选优秀剧目,大受欢迎;就电影而言,《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等贴近现实的农村题材影片甚至还在国际上屡获大奖。 重归现实主义正在成为许多文艺家的理性选择。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追求感官刺激、超现实题材曾经一度受市场追捧,但这些快餐式作品毕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必然给受众带来审美疲劳,现实主义的氧气可谓来得正是时候;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是我们的国情,文艺创作不能脱离这个现实国情,而正在剧烈变动中的中国农村必将为文艺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因此,重归现实主义、将目光转向农村也是文艺创作的必然出路。 每一种文艺现象的背后总隐藏着现实政治、经济的脉动,在农村戏走红的背后也不难发现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因素。从大的方面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国家战略的确立,使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获得了直接的动力,而相关资金的支持、政策的扶持更是不遗余力。
记者从广电总局了解到,为做好农村电影工作,广电总局每年将资助20部农村题材故事片、30部农村实用科教片的生产。与此同时,加大对农村影片公益版权的收购力度,每年选定不低于60部的农村题材故事片和不低于30部的科教片,委托指定单位集中购买公益放映版权,向全国农村发行。此举旨在进一步鼓励广大电影工作者为广大农民拍摄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农村气息、健康向上、风格多样的优秀农村题材电影。这样的订单电影模式显然给热心创作农村题材影片的文艺家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其实不仅是广电总局一个部门,农村题材的创作在国家文化发展规划中已经有了一席之地。2012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农村题材重点选题的资助力度,把农村题材纳入舞台艺术生产、电影、广播剧和电视剧制作、各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保证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在出品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对重要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采取政府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购买适合农村的优秀剧本版权,免费供给基层艺术院团使用、改编并为农民演出。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多次强调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占了重要一环。文化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中指出,要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重点加强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抓好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选拔和推广,每年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从而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
可以说,文艺创作的农村热才刚刚开始。 虽然农村题材在荧屏已经走红,势头良好,但仍有一些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不少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落后于时代,在思想认识和艺术观上还在用过时的眼光来看待和描写当今的、走向现代化的农村和农民,存在庸俗化、浅薄化倾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杨伟光认为,一些创作者没有真正地深入农村生活。农村题材电视剧质量要上去,创作者就要下到基层去。
显然,与农村现实不够贴近已经成为农村题材作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在农村剧走红后,跟风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在蜻蜓点水的采风式创作盛行的文艺界,如果深入现实的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阻碍农村题材文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针对一些作品带着陈旧的眼光看待农民的现象,一些专家建议,要着力培养真正的农民作家,文艺创作者应深入农村生产生活前沿,寻找新的创作视角,反映农民在城市化、发展现代农业等时代大潮中的生活形态,切实提高创作质量。
其实,农村题材作品在数量上也远未满足群众需要。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在影视文化建设上,不能听任市场力量的左右,要尽快制订实施有利于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的宏观政策。此外,还需要出台一些类似停止在黄金时间播出进口动画片以鼓励国产动画片的硬性规定,以支持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
8. 经典又好看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暖春》榜上有名,有哪些是你追过的呢
《老农民》这部剧的主演是,宋小宝,沈春阳,赵本山,杨冰,彭雨柔,王天泽,讲述的是父母双亡的燕子与弟弟小石头相依为命,跑出家门的姐弟俩被好心人赵老乐收养,却遭到了儿子赵虎子和儿媳荷花的强烈反对。荷花意外流产,却把责任推给了燕子,不过赵虎子的重病又把几个人物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9. 有哪些值得看的中国乡土气息电影
《孙子从美国来》是一部以皮影戏的传承保护为生活原型的电影,由曲江涛导演,罗京民和刘天佐主演,于2012年2月2日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讲述了布鲁克斯父母当作为志愿者赴西藏可可西里参加藏羚羊保护行动时,委托老杨头照顾小洋人布鲁克斯,期间老杨头和布鲁克斯在生活习惯、语言形式、行为思维以及文化观念等方面的相互排斥、对立,经过曲折的碰撞和相互之间的包容、接纳以及人性化的关爱,最终变对立为友情,老杨头和布鲁克斯成为老少朋友。
主人公华县皮影戏老艺人——杨老头,崇拜中国刘天佐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人物。另一主人公是美国的小男孩——布鲁克斯,则崇拜西洋文化中的蜘蛛侠。其中一条主线是,布鲁克斯父母当作为志愿者赴西藏可可西里参加藏羚羊保护行动时,委托老杨头照顾小洋人布鲁克斯,期间老杨头和布鲁克斯在生活习惯、语言形式、行为思维以及文化观念等方面的相互排斥、对立,经过曲折的碰撞和相互之间的包容、接纳以及关爱;另一条主线是,镇文化站站长请缨老杨头出阵,以师带徒传承保护华县皮影戏,因老杨头曾在“文革”中受过冲击,回避担当此任,经过站长的苦口婆心努力和生动的典型说教,老杨头最终接受了任务,办起了皮影戏和皮影雕刻艺术短训班。
10. 黄渤演过的农村小人物电影有哪些
黄渤一般都演农村小人物 《精武风云》2009年11月 合作演员:甄子丹
《爱不折腾》2009年8月★合作演员:陈好、李小璐、张一山等 (预计2010年初全国上映)
《蛋炒饭》2009年11月★导演:陈宇合作演员:郭金 王毅 李勤勤 张大礼 佟磊
《无人区》拍摄中★导演:宁浩合作演员:徐峥
《铁人》2009★导演:尹力 合作演员:刘烨 马苏 李孟男
《倔强的萝卜》2009★导演:田蒙 合作演员:黄奕、黄小蕾、马书良
《高兴》 2009★导演:阿甘合作演员:郭涛\田原\冯砾\苗圃\海一天
《疯狂的赛车》 2009★导演:宁浩,合作演员:/ 九孔 / 戎祥 / 徐峥
《爱情呼叫转移之爱情左灯右行》(客串)2008★导演:张建亚,
《灌篮》(客串) 2008★导演:朱延平,合作演员:周杰伦,曾志伟,闫妮
《奇迹世界》(短片) 2007★导演:宁浩
《每当变幻时》 2007★导演:罗永昌,监制:杜琪峰,合作演员:杨千嬅,陈奕迅
《飞船》(短片) 2007★导演:李华军,电影学院07届毕业生作品
《大电影之两个傻瓜的荒唐事》 2007★导演:阿甘,合作演员:郭涛,姚晨,英壮,谢娜,王宝强
《飞行日志》(客串) 2007★导演:韩可一
《大电影之数百亿》 2006★导演:阿甘合作演员:曾志伟姚晨
《疯狂的石头》 2006★导演:宁浩合作演员:刘桦郭涛
《新街口》 2006★导演:雪村合作演员:曾志伟李彬
《上车走吧》2000★导演:管虎 合作演员:高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