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值得看的间谍片和间谍剧
我国电视剧类型有很多,谍战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类型,悬云密布的故事情节与生死一线的故事还是很吸引人的,优质间谍片不少,推荐几部个人认为不错的。
写在最后
谍战剧确实很精彩,但真实的历史只会比电视剧上描述得还要惨烈,很多无名英雄在保家卫国的过程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并没有留下性命或被人记住。吾辈当自强,现如今的生活都是先烈们用自己的献血为我们筑成的,不忘历史。
2. 谍战电影《安娜》讲述什么故事
今天给大家讲个美女杀手游走于黑白两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最终重获自由的谍战电影《安娜》,该片剧情不断反转再反转,惊险刺激的打斗场面燃爆荷尔蒙,不看到最后,你决对猜不到结局。
话说女主安娜是个漂亮的俄罗斯姑娘,父母在一场车祸中丧生,男友彼得是个渣男,经常对她大打出手,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一天,安娜被迫陪着彼得去做违法的事情,不料被警察叔叔发现,几名同伙被当场击毙,彼得吓得一阵阵肝颤,一脚油门,撒丫子溜了。接下来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警匪飙车戏,就在彼得成功甩掉警车得意忘形的时候,撞上了对面疾驰而来的汽车,彼得和安娜只是受了点轻伤,安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她迫切地想要逃离这中绝望的生活。这时候克格勃的特工卢克找到了她,一枪解决了彼得,问她愿不愿意加入克格勃。安娜是聪明的,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因为她已经看到了卢克的脸。但她不愿意从一个不自由的地方,去到另一个不自由的地方,于是她割腕自杀了。卢克劝她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活着就有翻盘的机会,并答应五年后给她自由,在卢克的耐心劝导下,安娜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接着卢克带着安娜去见了KGB的主管,这老太婆年轻的时候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人送外号“灭绝师太“, 灭绝师太一看安娜眉清目秀身材火辣,嗯,不错,是个好苗子,特别适合施展美人计。
另一边,俄罗斯安全局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清洗行动,抓捕了一批潜伏在俄罗斯境内的美国间谍,最后KGB的老大给CIA的头头米勒送去了一份大礼,打开一看,顿时吓尿了,美俄间谍战就此打响!
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安娜能在5分钟之内杀掉所有目标,终于升级成为一个合格的杀手,于是灭绝师太就给安娜安排了一个刺杀任务。这天,一个法国的模特星探来到莫斯科挑选模特,熙熙攘攘的菜市场里面,星探一下子就被坐在一旁看书的安娜吸引,当安娜摘下头巾的时候,星探喜出望外,好像捡了漏子似的。安娜被带到了时尚之都巴黎,土鸡摇身一变成了金凤凰,每天被摄影师摆弄着上妆照相,终于被老板的合伙人注意到了,两人缠缠绵绵开始约会。富商被安娜撩的浴火焚身,就在两人心意相通要为爱鼓掌之时,安娜找个借口走进厕所,拿下藏在身上的窃听器,同时拿出藏在厕所的枪,出门,啪啪两枪,可怜的一代商场枭雄,牡丹花下死不瞑目。就这样,安娜白天做超模,闪光灯下摆出各种漂亮的姿势,晚上杀人如切瓜砍菜,动作优美,犹如走T台,玩转各种人生。可是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渴望自由。在巴黎呆了一年时间,安娜杀人无数,灭绝师太见她表现出色,又把她调回莫斯科工作。安娜见到卢克,干柴烈火瞬间燃烧,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安娜竟然在莫斯科的“五角大楼”里把头头给杀了。我的天呐,这是要造反?就连卢克也是一脸的懵逼?你能逃的出去吗?而安娜却在大楼里闲庭信步、一步一杀,我就纳闷了,难道这里的特工都是纸糊的!连一个女杀手都打不过,嗨,不说了,战斗民族这次又被黑惨了。米勒在门口接应,见安娜迟迟不出来,他就先撤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原来安娜在巴黎执行任务期间,被全美国CIA抓住了,米勒给她准备两条路:要么替我们卖命,要么就把你送到捷克的某座黑监狱里,兄弟们会好好伺候你的!为了活命,安娜只能做双面间谍,改替美国卖命。期间,安娜一边和卢克保持情侣关系,一边又和米勒勾搭上了。同时又和丽莎是好基友,男女通吃,哎呀!这关系真够乱的。KGB和CIA的头头们再洞察世事,也会被她的大长腿迷倒的。这里吕克贝松用了来回打乱时间线的方法,一步步让剧情反转反转再反转。
就在大家以为安娜被抓的时候,剧情再次反转,安娜不但没有死,还把两个男朋友同时约到了公园里,声称手里有他们的把柄,要求二位放她一码,还她自由身。最后三方达成一致,安娜终于重获自由,可最后还是被灭绝师太干掉了。最后剧情又再次反转,安娜不但没有死,还成功金蝉脱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安娜,凭借智慧和能打,终于重获自由,逍遥游走于世间。
原来这里面还有隐情,上次安娜被米勒抓住后,灭绝师太就发现了安娜双重间谍的身份,于是她将计就计,利用安娜的手杀掉了总部老大,有她在后门接应,安娜才得以顺利脱身,最后师太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帮助安娜脱身。而她也顺理成章地坐上了老大的位子,生活步步是坎坷,笑到最后是大哥!
3. 好看的谍战片
好看的谍战片个人推荐《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描写了1945年的春天,潜伏在德国帝国保安局第6处20年之久的苏军侦察员施季里茨突然接到总部指示,要他设法查清德国党卫军高级军官与美、英单独媾和的情况,并查清与西方谈判的神秘人物是谁。
在联络电台遭破坏、报务员被炸身亡、无法与上级再次联系的情况下,施季里茨冒着被敌人怀疑、监视的危险,经过17天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终于得到了德国党卫队参谋长沃尔夫与美、英司令部代表在瑞士伯尔尼秘密谈和的情报,使苏联政府及时揭露了敌人的阴谋。
就在他即将凯旋与分别20年的妻子团聚时,上级却希望他继续潜伏。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被人们誉为“非凡的影片,它甚至使那些惯于吹毛求疵地把影片同历史进行对照的人,也不由得倾倒于影片的魅力。”编导出色地把纪实手法与艺术虚构融合在一起。
影片的故事情节以施季里茨调查法西斯上层人物与西方秘密谈判媾和为核心,却又以他与德国党卫军的周旋以及党卫军内部的斗争为线索,剥丝抽茧、层层推进,全片不见“历史瞬间”的快速闪过,而是以慢节奏细腻展现主人公的斗争历程,使纪实性、戏剧性、历史性得以完美统一。尤其是剧中施季里茨与帝国保安局秘密警察头子缪勒的精彩对话,绝对可以用那句话来形容: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施季里茨(局中角色为帝国保安局六处旗队长)是全剧着力塑造的英雄人物,他富有斗争经验、充满智慧,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因而能在敌营中一次次完成总部交给的任务。著名演员吉洪诺夫在该片中的表演沉稳、干练、富有内在的激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气息。
同时,导演还运用闪回、内心独白和细微的动作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片中施季里茨与分别10年之久的妻子在咖啡馆里秘密会面时,为了不被敌人察觉,他们佯装成陌生人,隔桌遥相对视,在20分钟里一言不发,完全靠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将人物内心强忍的离别痛苦和无限思念之情表达出来。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堪称经典之作,在苏联播出时竟出现影院上座率和犯罪率骤降的奇特现象。80年代末,《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也同样受到我国观众热烈欢迎,对我国的谍战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请推荐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谍战电影
《寒风孤谍》、《蛇》。
5. 有哪些好看的前苏联电影
梁赞诺夫的喜剧《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命运的作弄》
战争题材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解放》
谍战题材《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都很经典
6. 十部顶级谍战电影
十部顶级谍战电影有:《黑三角》、《保密局的枪声》、《悬崖之上》、《羊城暗哨》、《永不消逝的电波》、《英雄虎胆》、《风声》、《405谋杀案》、《色,戒》、《兰心大剧院》......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很多顶级好看的电影。
《黑三角》这部诞生于1977年的反特片是新时代的第一年。故事层面并不复杂。
一群潜入中国的特工偷走了它“110”机密结束后,我打算联系海外敌对特务传递信息,但这个过程被我公安科长截获,从而展开了一个斗智斗勇的故事。
《悬崖之上》张艺谋的转型之作也是近年来罕见的谍战片。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伪满地区,即今天的东北地区。四名来自苏联的特工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敌人控制区,执行护送重要证书的任务。
《羊城暗哨》故事发生在广州,所以被称为“羊城”。影片讲述了边防军逮捕代号的故事“209”得知他将是广州基地的领导人“梅姨”阴谋破坏了国内治安稳定。
7. 特工电影排名前十
特工电影排名前十:
1、谍影重重系列
《全民公敌》(EnemyoftheState)是1998年的一部间谍惊悚片,由托尼·斯科特执导,。威尔·史密斯、金·哈克曼、乔恩·沃伊特等知名演员主演。电影讲述一群不法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探员阴谋暗杀了一名国会议员,并在谋杀后企图湮灭证据、威胁证人。
8.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悬崖之上》必定会被观众拿来与2009年上映的电影《风声》作比较,而一个豆瓣7.6,一个豆瓣8.3,观众更喜欢哪一部电影也就一目了然了。
那么,《悬崖之上》比《风声》差在哪呢?
不少人看完《悬崖之上》都反应一个问题,日本人为什么消失了?
哈尔滨明明是被日本占领的城市,为什么日本的元素却那么稀少甚至没有呢?
与《悬崖之上》不同,在电影《风声》里,随处可见日本人自己日本元素。
就比如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礼炮炸开,镜头自上而下移动,观众看到:印着日语的横幅,墙上插着日本国旗,人们挥舞着汪伪政府的旗帜,庆典游行队伍里有一排身着日本传统服饰的人……
这些镜头,无一不揭露了汪伪政府与日本人媾和,狼狈为奸!
最主要的是,黄晓明饰演的日本军官武田主导审讯,这就非常直白地告诉观众:日本侵略者是我们的敌人。
而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里,在伪满洲国统治下的哈尔滨,观众却看不到日本元素,甚至看不到日本宪兵。
这是非常奇葩的事情!
要知道,不管是伪满洲政府,还是汪伪政府,这两个伪政府本质上都是日本人在华扶持代理人,它们代表的是日本人的利益。
那么,伪满洲政府统治下的东北是什么样子的呢?
从1931年至1945年,日本通过扶持伪满洲政权占领了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全部,以及内蒙古东部和河北北部。
在这个期间,日本在东北实行奴化教育,伪满洲政权管辖下的中小学生大多以日语为主进行教学,官方文书采用日语和蒙语,日语使用面越来越广,地位也越来越高。
日本的目的是: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所以,《悬崖之上》里的哈尔滨,这座漂亮的大都市,那么多橱窗,居然没有摆放一些显眼的日本货。
也没有安排一些穿着和服的日本人招摇过市,或者安排日本艺妓表演,又或者让咖啡馆放一些日语歌曲……
这导致很多观众的直观感受是:这座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城市,还挺和平与繁华的。
和平与繁华的从来都是假象!
日本侵占的东北地区是抗日斗争最严峻的地区,日本侵略者为了镇压反抗者,制造了众多"万骨坑"和"无人区",还有731部队进行惨绝人寰的人体实验。
很可惜,日本人在东北犯下的这些的罪恶,都没有出现在《悬崖之上》的影像中。
而且,日本侵略者也仿佛消失了一般。
电影作品中的个人风格和腔调展示了导演的个性,也让观众看到了导演的标记。
比如,提起周星驰的电影我们马上想到了无厘头,而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无论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他对影片画面之美的把控是非常卓越的,尤其是对色彩的迷恋,张艺谋可谓非常执着。
张艺谋在电影《满城尽在黄金甲》里大量地使用金黄色,代表了帝皇的尊贵与霸气;在《影》这部电影中,运用的黑白灰三色,让整部电影仿佛浸润在水墨画之中,典雅而又浓重。
而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里,张艺谋大量地使用了雪的白,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林海雪原之美、大雪覆盖下的哈尔滨美得像展示在橱窗里一样……
毫无疑问,张艺谋的电影画面做得真是卓绝,忽略掉故事的话,张艺谋的电影就没有一部不好看的。
(如果考虑到画面的美感,让日本侵略者有多远滚多远,这似乎也能说得通。)
《风声》就很实在,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多地去描绘城市之美,并且两次移动镜头俯瞰或平视,展示了裘庄的全景,观众看到的是: 建立在悬崖边上的裘庄,在夜幕的笼罩下,更显阴森可怖。
形式之美只能是锦上添花,电影最重要的还是故事本身,而谍战片的重点是:悬疑。
《悬崖之上》的主线是:4名地下党为了保护一名知情者离开伪满洲国,他们空降到距离哈尔滨几百公里的密林,为了避免同时被抓导致任务失败,4人分成两两一组分开行动。
支线是:由于叛徒泄密,伪满洲警察明面上是在搜捕4名地下党的同时,暗地里却要查内鬼。
首先,电影交代了4位地下党为了这次任务在苏联接受了七个月的训练。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经过了七个月的特工训练,在火车上,楚良(朱亚文)居然还频频看向小兰(刘浩存),都选择分开行动,他不知道这样做会把对方暴露?
更 搞笑 的是,小兰都暴露了,也没有人锁定小兰,居然让这个青铜耍到了最后。
还有一处,叛徒都跑到厕所改掉张宪臣(张译)留下的暗号,居然也没人锁定张宪臣?
好吧,叛徒不知道谁做的记号,也可能伪满警察想一网打尽,并借此揪出内鬼吧。
再者,张宪臣在逃跑过程中发现疑是自己孩子的小乞丐,他便以身犯险下车询问,难道他不知道,在不当的时机相认,是会将危险带给他小孩的吗?好吧, 情感 战胜理智。
好着急,论特工的职业修养哟!
青铜小兰,我敢说她绝对是拿到了王者剧本。
小姑娘在车站逃跑时都开枪打死了个落单的伪满警察,那么大的响声也招不来一个抓她的人,我也是惊呆了。
小兰的王者剧本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她成功到达了哈尔滨,成功与张宪臣会合,成功和周乙(于和伟)接头,成功完成任务。
但是吧,除了和周乙接头有相关解释,其他的情况,小兰是怎么办到的?
编剧和导演也不爱说,电影看完了,观众也不知道。
说好的谍战片,我以为观众最关注"怎么送出情报"的,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里却变得没那么重要。
再来看《风声》,《风声》的主线是:一次刺杀任务失败后,一名地下党被捕,在遭遇严刑逼供后,透露出司令部有地下党潜伏,代号老鬼。
以武田(黄晓明)为首的特务为了揪出老鬼,找到老枪,摧毁中共地下组织,他故意设下陷阱,让老鬼传出错误的刺杀情报。
然后,武田把5个"嫌疑人"关在密闭的山庄,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而老鬼要做的是送出"撤退"的情报,保护组织不被团灭。
《风声》设置悬疑的方式采用的是阿加莎的"暴风雪山庄"模式,相信喜欢看悬疑片的观众都不会陌生。
武田要从这五个人中找出谁是老鬼,经过三轮的试探,被老鬼用字迹误导,把目标锁定在张司令的侍卫官白小年(苏有朋)身上,经过一番不可描述的用刑之后,白小年领盒饭。
此时,剩下四个人:李宁玉(李冰冰)、顾晓梦(周迅)、金生水(英达)、吴志国(张涵予)。
老鬼知道,可能没有人能活着走出这个山庄,送情报得用非常手段。
故事节奏紧凑,观众被带入紧张的氛围中。
观众会跟着猜:究竟谁是老鬼?他要怎么送情报?
武田一开始是怀疑李宁玉的,白小年死后,他立刻锁定了李宁玉。
武田再一次使用不可描述的刑罚来摧毁李宁玉的意志,然后安排一场饭局,最终才把目标锁定在顾晓梦和吴志国身上。
在这些反复试探的过程中,敌人聪明而又狠辣,但是,因为一开始就认定了五个人中只有代号为老鬼的一个地下党,并没有考虑到老鬼的上级领导老枪也在其中,这才让地下党们有可乘之机。
最后,编剧和导演也解释了送情报的两个途径,一个是保住老枪(张涵予),让老枪传递情报,另一个老鬼自我牺牲,用自己的尸体运送情报。
《风声》在悬疑的设置上,做到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观众被剧情带着走,跟随着武田去揣测老鬼究竟是谁,参与感十足。
而《悬崖之上》的参与感就显得比较弱了,尤其是当特务科科长高彬(倪大红)在怀疑周乙是内鬼时,观众就已经知道周乙确实是地下党了,这还怎么玩?
最 搞笑 的是,结局时,高彬属下问他还查不查内鬼,他说:"到时候让他自己跳出来",一个特务头子竟然那么善良,要找足证据才抓捕内鬼?
好吧,反正我看周乙拿了小兰的毒药,可能编剧和导演要安排周乙再玩一票大的,最后才让他服毒自尽吧。
悬疑片要蒙的就是观众,如何让观众参与到解疑的痛并快乐中,这是悬疑片首要考虑的。
假如大多数观众过早猜对答案,这部悬疑片基本就失去了魅力。
《悬崖之上》还能拿到7.6的豆瓣分数,这实属占了画面精良的便宜,当然了,画面美也是一个不能否定掉的优点。
关于谍战片,除了讲清楚怎么完成任务之外,有两个问题也必须讲透彻:
1.我们在和谁斗争?
2.我们为什么斗争?
《风声》在这两问题上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第一个问题很清晰明了,关于第二个问题,就藏在顾晓梦(老鬼)的遗言里。
当李宁玉看到秀在衣服上的摩尔斯码遗言,当周迅用她轻柔的声音说出这段台词时,我相信打动了观众。
《风声》里的敌人强大而又狡诈,残忍又无情。
要打败这样可怖的敌人,需要钢铁的意志和崇高的信念,而《风声》用顾晓梦的遗言来完成这个主题的升华。
老鬼、老枪,他们不是某一个人,他们是一种精神!
反观《悬崖之上》,结局处,拿着王者剧本的小兰伤感地说:"……我还没和他(楚良)好好道告别,没想到火车上远远看一眼,就是最后一面了。"
这段台词把观众带进了个人的小情小爱中,以至于不少观众看这一幕的感受是:确实有无限感慨,眼睛也有湿润,但是,眼泪愣是没能滚成珠子掉下来。
不过,老谋子把浩存妹妹拍得真美呀!我见犹怜,楚楚动人!
总之,如何不刻意煽情又能表达崇高,这也是《悬崖之上》要向《风声》取经的地方。
不管怎样,期待下一部谍战片的悬疑与形式齐美。
9. 两岸谍战和两韩谍战,还有美苏(俄)谍战的影片介绍一些谢谢
冷战风云The Company
美苏谍战
TNT夏季新剧The Company是根据同名畅销历史小说改编。为您讲述冷战时期间谍故事,美国CIA特工和苏联KGB间谍之间斗智斗勇故事。冷战开始于1956年匈牙利事件,焦点事件是猪湾事件与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于1991年前苏联解体。The Company时间跨度40年,场景跨度也很大。从大雨滂沱柏林街道,到阳光明媚古巴海滩,从布达佩斯秘密颠覆活动,到莫斯科与华盛顿高级别会晤,两个当年超级大国在全球这个大棋盘上步步为营,小心对垒。双方都试图打破平局,占得先机。然而,他们却都不是最后赢家,相反,他们彼此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据剧透显示,The Company每一集故事都有变化。第一集是间谍戏,描述是冷战早期CIA和KGB之间猫鼠游戏。第二集是动作戏,主要聚焦是两个大事件:1956年匈牙利事件和随后猪湾事件。第三集是惊险戏,CIA拼命地要找出数十年来一直秘密破坏CIA行动并屡屡得手KGB关键间谍。
10. 求一部前苏联二战谍战电影的名字
俄罗斯电影《4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