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一镜到底小时代最后那个一镜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镜到底是一口气拍出来的意思。小时代最后那个一镜到底是一口气拍完。
一镜到底,镜头不cut,一口气拍下来,对演员、调度、整体配合都是一个考验。
苏古诺夫的「创世纪」是一部两小时一镜到底的电影,
在俄国圣彼得堡冬宫拍摄,完全不能ng,只要有一个人失误,全得重头再来,事前的排练相当辛苦,动员的的人数,堪称创举。「大事件」一开始也有一场七分钟,一镜到底的镜头,非常过瘾。
国际人士称赞导演侯孝贤拍摄手法一镜到底很利害很少人敢拍,侯孝贤是以「长镜头」闻名,而非一镜到底,纪录片也很少一镜到底,因为太刻意了,除非是单机拍摄舞台的演出,才算是一镜到底。但一镜到底要拍得好看,真得不容易。
所谓的一镜到底,基本上适用于纪绿片的拍摄手法,
如何拍的稳、拍的见感情、让人有感触这就是专业
,用在商业片上这就是国际人士认同的厉害。
举例:
《冬荫功》:3分54秒
独闯冬荫功是《冬荫功》的精华部分,这是一个持续近3分54秒的长镜头,托尼一气呵成,从1楼一直打上去,行云流水很漂亮。
这3分54秒要一气呵成可并不简单,首先就是对体力的考验,因为这是一个镜头拍成的,不允许中途休息,要打到最后还不出现疲劳状,动作还是那么犀利拳脚还是那么有劲,真的不容易。事实上,这个3分54秒的长镜头拍摄了四五次才成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闯进一个房间,一男一女正在床上,他把几个打手摆平之后镜头马上转到门外,这时一帮人很快冲进这个房间,但是没发现Tony转身走了,镜头又马上转到门上方,原来Tony已经在那里了。这里虽然写了很长一句话,但实际上时间非常短,Tony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攀上门缘,并且是在已经连续打了两层楼的情况上做的,实在佩服。其实如果不用连续长镜头,而是剪辑拼接,那是非常容易的事,但这里却是完全真实的,不佩服都不行。在花絮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拍这里时也出现过失误的,有一次在Tony从门缘上跳下来时,右脚不慎在右门上挂了一下。虽然这并无大碍,但总是美中足,所以还要重拍。
B. 所谓“一镜到底”的 电影 真的不需要后期剪辑吗
说起“一镜到底”的影片,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摘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鸟人》。影片中,摄影机主要跟随着主角里根的视角,既穿梭于舞台前后、室内室外,也穿越到过去,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现在。观众也仿佛置身角色所在的物理世界与精神迷宫,切身感受着里根一步步走向崩溃的过程。“一镜到底”的形式感与电影内容的深层意涵巧妙融合,一部别具匠心的佳作就此诞生。除了《鸟人》之外,还有哪些“一镜到底”的电影?所谓“一镜到底”,真的就是“one-shot”吗?是否需要后期剪辑?“一镜到底”适合表达哪些内容,又会产生怎样的审美效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开宗明义,“一镜到底”通常指代看上去几乎不用剪辑,完全打破了蒙太奇的规则,没有切换,没有正反打,一个镜头从头到尾,完整记录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注意,仅仅是“看上去”不经过后期剪辑,其实很多所谓“一镜到底”的影片是长镜头和蒙太奇的结合。但它们往往运用各种后期技术使剪辑点不易察觉,形成一种天衣无缝的观赏效果。简单地说,名副其实的“一镜到底”=整部电影是一个不经过后期剪辑的单一长镜头;伪“一镜到底”=多个长镜头+后期剪辑/特效。
入围第65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德国电影《维多利亚》在今年的北京电影节上一票难求。导演塞巴斯蒂安·施普尔追随五个青年在柏林的酒吧、大街、天台上转场20多次,在自然时间、自然环境中完成了140分钟的one-shot拍摄,完整地再现了躁动不安的年轻人如何陷入万劫不复的暴力深渊。影片前半段的浪漫邂逅缝合于后半段紧张的犯罪场面,形成急转直下的心灵震撼与情绪张力。全片由佳能C300手持摄像机拍摄,看似随意的摇晃镜头和灯红酒绿中偶尔的虚焦镜头营造出一种真实感与代入感。摄影师Sturla Brandth Grvlen的名字出现在片尾字幕的第一个。
纵览以上影片,无论是通过后期剪辑、特效达成“一镜到底”的效果,还是行云流水般的单一长镜头,都在对电影语言进行创新的基础上造就了令人赞叹的视觉奇观。比起主要依靠蒙太奇剪辑而成的电影,“一镜到底”难度更大,对导演的场面调度、演员的表演功力、摄影师的技艺和体力都有着极高要求。One-shot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落脚于动作、情节、心理的完整性与流动性,成为一种表达内在情绪与精神处境的视觉载体。因此,现有的“一镜到底”影片多用于展现紧张惊悚的犯罪题材与心理失衡题材,以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唤起观众刺激、惊奇、紧张、同情等错综复杂的心灵体验。
C. “一镜到底”的电影真的不需要后期剪辑吗
开宗明义,“一镜到底”通常指代看上去几乎不用剪辑,完全打破了蒙太奇的规则,没有切换,没有正反打,一个镜头从头到尾,完整记录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注意,仅仅是“看上去”不经过后期剪辑,其实很多所谓“一镜到底”的影片是长镜头和蒙太奇的结合。但它们往往运用各种后期技术使剪辑点不易察觉,形成一种天衣无缝的观赏效果。简单地说,名副其实的“一镜到底”=整部电影是一个不经过后期剪辑的单一长镜头;伪“一镜到底”=多个长镜头+后期剪辑/特效。
此外,后期还要将化妆间镜子里的工作人员一个个“挖掉”,最具代表性的是娜奥米·沃茨和安德丽亚·瑞斯波罗在剧院后台充满百合色彩的互相安慰桥段,所有工作人员都暴露在镜中。视觉特效师Ivy Agregan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把工作人员挖出来,接着用摄影测量法(photogrammetry)把元素摆回去。这需要做很多的动态素描,而且工作量很繁重。”可见,我们看到行云流水的“一镜到底”实际上是繁复考究的“特效大片”,对拍摄模式与电影语言的积极探索需要强大的电影工业的支撑。
D. 电影《1917》一镜到底是如何实现的
时隔四年,萨姆·门德斯携最新力作《1917》席卷而来,斩获了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奖,并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十提三中”,成为年度最热门电影之一。是的,曾执导《美国丽人》《007:大破天幕危机》的他,这次将目光聚焦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并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一部史诗级的战争电影。
1.一镜到底的想法
《1917》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年轻的英国士兵,斯科菲尔德和布莱克,他们需要尽快将放弃对德进攻的命令文件传递给前方的英军作战部队,因为这是一个圈套,关系到数千人的存亡——而布莱克的兄弟正是这支部队的其中一员。但他们却只有一天的时间完成任务,与时间的紧迫相比,更大的问题还在于,他们将穿越大片的敌占区,才能到达这个主力团所处的方位。
显而易见,这个故事的情节发展是一直处于行动之中的,而萨姆·门德斯也想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制作这部电影。门德斯说,有一次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战争类的电子游戏,这使他产生了一镜到底的想法。《1917》这部片子跟随了两名士兵的脚步,而萨姆·门德斯正是想让观众体验到那种与主角们同呼吸,共进退的身临其境。
历史题材的电影,对电影制作的每一个部门来说都是挑战,尤其是艺术概念设计、布景、服化道等细微处。为了实现这一几乎无法完成的巨制,萨姆·门德斯第四次邀请世界顶级DP罗杰·迪金斯先生出山掌机。
2.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制作一部在观众看来连续两个小时一直拍摄、未曾剪辑的故事片,这无异于说笑。电影制作方细致入微地大量前期设计,精益求精地完善了技术上的每一个细节,才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如你所见,拍摄一部像《1917》这样的史诗电影,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美术指导丹尼斯·加斯纳(Dennis Gassner)在拍摄前首先制作了整个置景地的模型,这样能使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与萨姆·门德斯和罗杰·迪金斯保持一致的设想。这无疑是很有用的,工作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演员的位置,也可以知道摄影机的运动轨迹和灯光角度。这样,整个摄制组才可以在拍摄前行之有效地调整画面中每条街道和战壕的长度。在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电影置景地,你不可能总想着即兴发挥——除非你不折不扣地按计划去做了,然后才能有足够的时间与预算去“随心所欲”。
3.摄影机运动与镜头
如果你曾经制作过一镜到底的项目,那么你一定意识到排练是多么的重要。你需要片场里的每一个因素都能在摄影机镜头前完美地同步演绎,这包括了演员、摄影机运动、现场爆破特技等等。为了实现这样的拍摄,罗杰·迪金斯和他的团队使用了两种稳定器:一种是传统的三轴稳定器,另一种则是五轴稳定器——ARRI Trinity。对于那些无法人为操作的大范围调度镜头,他们会接力般地将稳定器安装在各种索道、伸缩摇臂以及车辆等移动设备上。
也是为了能灵活地进行运动设计,他们选用ARRI Alexa Mini LF拍摄《1917》。这是ARRI Alexa Mini的全画幅版,罗杰·迪金斯描述说,这是“他使用过的最小巧的数字摄影机之一。”在镜头使用方面,整部电影都是使用ARRI Signature Primes系列镜头拍摄的,具体包括了35mm、40mm和47mm这三枚镜头在内。
4.布光和剪辑
罗杰·迪金斯在摄制早期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怎样在如此大的置景场地上进行布光,同时还要兼顾到几乎是360°移动的摄影机。是的,在有太阳的情况下,这根本做不到。所以他们只能依靠照度相对稳定的阴天来拍摄白天的外景——如果你想要场景之间的视觉连续性,天气肯定是要保持一致的。这也意味着,在足够方便拍摄的大片云朵到来前,剧组将会有数天无法开工。
但对于夜间的外景布光来说,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小镇部分的夜景戏,整个场景基调是昏暗的,整场戏要给人在噩梦与现实之间不断穿梭的感觉。为了对该场景进行布光,迪金斯使用了一些看起来像是附着在线上的烟花类型的燃烧物。这样,光会在天空中持续的散射,照亮演员与场景。
说到后期制作,剪辑师李·史密斯(Lee Smith)会出现在每一个需要剪辑的镜头的拍摄场地。相关镜头的拍摄期间,他一直在片场,然后在晚上剪辑场景之间的连接镜头,以便团队第二天决定是否可以继续下一场次的拍摄。
在拍摄现场定剪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你必须在现场,坚决果断地判断出最完美的镜头,直接做出选用的决定。事实上,你所选择的镜头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拍摄。剪辑点看起来会很不寻常,因为我们通过道具等手法隐藏了剪切痕迹。说真的,我很好奇,想去电影院看一下成片来了解最终呈现的效果。
E. 有哪些一镜到底,全片只有一个镜头的电影
1《赎罪》(记不太清了是不是这个电影了)里面有一段很长的长镜头。表现行军队伍之长。有许多影评似乎都对此长镜头下过笔墨,然而我并没有太大感受。2《埃伦娜》(同性电影),双女主的吻戏是一个长镜头到底。嗯……个人认为非常非常精彩,长镜头运用也把这个吻表现的一气呵成。不过如果你拒绝断背山一类同志片,这个可掠过。3《大空港》。听说这个导演三谷幸喜先生就是很喜欢用长镜头一镜到底的人。但是我只看过这一部电影,就只推这一个。具体要了解其他的你可以网络他的电影。总之大空港就是全片没切过镜头的。看得我捏一把汗。感觉就像看人在水底下憋气多久不出水面一样。4《死亡录像》。说实在的,这个伪纪录片到底算不算用了长镜头我也不太懂。因为它有的镜头虽然晃,但真的看不出切过。不禁对演员的表演佩服到五体投地。5……这个省略号的意思是,有很多电影里有长镜头,但是它们多多少少并不以此长镜头著名,所以就变成了电影中突然出现的惊艳一笔啦。这个还看平时积累。如果你有把所有长镜头电影都记录下的习惯,以后出汇总肯定很好玩。(BTW,帮你搜了一下,/article/47928这里也有几个汇总。不过以上内容都是我手打的,请尊重原文。三Q)
F. 电影《1917》一镜到底让人佩服,这部电影有哪些隐藏的剪辑点
电影《1917》由萨姆·门德斯指导,由乔治·麦凯、迪恩·查尔斯·查普曼、科林·费尔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马克·斯特朗、理查德·麦登、安德鲁·斯科特等演员出演。
G. 全片藏14个彩蛋,《1917》“一镜到底”有多震撼
截至8月9日,英国著名导演萨姆·门德斯执导的《1917》,在中国内地电影院上映了三天,相信不少观众已经在IMAX中体验过了其声名在外的“一镜到底”。除了观看这部“英国制造”和全部英国演员出演的大片,作为影迷,还能在其中发现很多意外的惊喜和彩蛋。
1.送信情节。
《1917》的故事情节表述起来很简单:一战背景下战况紧急,两个年轻的英军士兵接到命令,需要穿越危险的无人区,向前线传达“立即停止进攻”的讯息。对阅战争题材无数的观众来说,这种“送信”的故事颇为眼熟,似乎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类似情节,而电影故事的构思实则来自导演萨姆·门德斯爷爷的亲身经历。门德斯二次拿起战争片的导筒(第一次是《锅盖头》),同时亲自撰写剧本。门德斯表示,“他的故事很反浪漫,没有感情,没有英雄主义,没有勇敢,说起来的都是战争中关于运气和机会的故事。”
7.扮演布雷克的迪恩·查尔斯·查普曼和扮演布雷克中尉的理查德·麦登。
两人虽然在《1917》里上演兄弟情深,但在著名剧集《权力的游戏》里,两人可是分属水火不容的拜拉席恩家族和史塔克家族。一个是托曼·拜拉席恩,一个是“少狼主”罗柏·史塔克。
8.饰演史密斯上尉的马克·斯特朗、饰演艾琳摩尔将军的科林·费尔斯与麦肯锡上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他们在《1917》之前就共同出演过一部著名电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9.荷兰弟
据说,《1917》中的布雷克一角,导演门德斯原本属意“蜘蛛侠”荷兰弟汤姆·赫兰德,剧组曾与荷兰弟进行过协商,但无奈最后由于档期冲突,荷兰弟拒绝了《1917》的邀约。
10.导演为逼真的效果,请前英国陆军成员保罗·比迪斯协助拍摄。
保罗说,电影中的爆炸全部是真实的,拍摄该片时,他平时除了对两位主角进行军事训练,还要训练800位临时演员。同时,精益求精的导演坚持1:1实景打造的拍摄场景,这包括电影里那条出镜率极高的战壕。
11.挖战壕。
由剧组工作人员辛苦挖出来的,长达1.58公里,深度至少一米以上的壕沟。
12.蕴含一定美学。
《1917》中被焚毁的城镇并不是随意布置的,剧组选用了特殊的化学方法制作一种铁丝,让火焰沿着铁丝燃烧,在控制火势方向的同时控制投射阴影的位置。如此一来,便形成观众看到的较为温暖的燃烧颜色。
13.电影中的照明弹飞行的轨迹。
要拍出如此出神入化的画面,70岁的大神级英国摄影师罗杰·迪金斯当然功不可没,同时他也是该片最有分量的一枚“大彩蛋”,第13个彩蛋。
14.“伪”一镜到底。
罗杰·迪金斯一直在技术上不断探索,所以,他也造就了《1917》最值得赞叹的第14个彩蛋。
他表示,影片是由一连串的镜头剪辑而成的,其中最长的镜头为8分半钟。资深影迷也能看出电影中有不少剪辑的痕迹,保守估计大概有二十几处,这也是本片被称为“伪一镜到底”的原因。这种技术,也正是一种创新所在。
H. 《1917》的一镜到底,对故事和情绪的呈现加分了吗
电影《1917》由萨姆-门德斯执导,乔治-麦凯、迪恩-查尔斯-查普曼领衔主演。剧本的灵感源于导演祖父——一位参与过一战的作家的回忆录。故事聚焦两名年轻的英国士兵,讲述了他们为拯救上千名战友的生命,而在战场逆行、穿越敌境传递重要情报的故事,呈现出一副悲壮而动人的史诗级战争画卷。
总之,《1917》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电影作品,这部视频在豆瓣的评分是8.5分,86%的网友给予的好评。这样的战争片,还是更适合在大银幕上观看。
I. 有哪些电影是一镜到底的
没有哪个建议是可以一镜到底的,因为电影是需要分好多个镜头,来拍摄完成的,如果说一个电影,可以一镜完成的话,那个电影一定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