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第一部用胶卷拍电影的电影是什么
Louis Le Prince才是真正的世界电影之父,他在1888年就成功在银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Roundhay Garden Scene》!只有短短2秒钟!却比法国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还早3年!同年他又做出了另一部2秒钟的电影《Traffic Crossing Leeds Bridge》 (1888)!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1891)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
『贰』 中国有哪些胶片电视剧
我知道的 是
剧名: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国家:中国
地区:中国大陆
集数:24集
类型:言情 剧情 偶像
导演:沈严
监制:陈道明
编剧:沈严
主演:佟大为 江一燕 朱雨辰 冯鹏 陈道明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剧情简介
中国第一部全电影胶片拍摄的电视剧,故事以佟大为饰演的年轻记者李然为主角,李然是一个面对爱情存在极度矛盾的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遭遇了几段爱情故事,每一段爱情故事虽然浪漫非凡,但也很残酷,周蒙,刘漪,杜晓彬,这三个女人来来去……
还有一个电影 古装胶片电影《青春的心》
兄弟连 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胶片拍摄的电视剧。
与其说是电视剧,还不如说是“电影连续剧”更为恰当。
因为《兄弟连》的拍摄载体已经用到了“胶片”。
而其他的电视剧则是用的beta机,或者数码摄像机拍摄成的。
还有个现象。
好的电影导演(就说中国的张艺谋,陈凯歌,贾章柯,王小帅……)楼主见过这些人拍过电视剧嘛?
一个20集的电视剧。大概拍摄周期要3个月。(单机拍摄)。
一部长度为1小时30分钟的胶片(即电影)大概周期也要三个月。
加之衡量一个国家的影视作品的标准通常以“胶片”的获奖状况挂钩。
胶片是没有像素之说的,也就是说它完全还原了镜头里的景色,清晰度很高,而数码设备都存在着限制,即便是像素很高的设备,归根到底,画面还是有一个第一个点组成的。同时,胶片在色彩的表现上,数码设备很难媲美。
胶片能够更加细腻地体现场景的细节和氛围,在色彩\光线变化\影调等各个方面都比数码能够包容的程度更高;胶片冲印的效果必须要能满足电影院的大屏幕,数码在这方面很难与胶片相比;再次,胶片对摄像师和洗印厂的技术要求都相当高,并且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能够使用胶片拍摄电影,是对摄像师和洗印厂专业技术的肯定,当然,如果效果很好,那更是对他们专业水准的直接证明.
再一个胶片的价格昂贵,一部最普通的长片,一般单胶片就要花上百万,数码设备价格也不菲,但一般摄制组都是租用设备,成本明显节省。
但最后说一点,只要在院线上映的(除了数字影院)必须得用胶片,也就是说,即便是用高清数字机拍摄的,放映时也要转录到胶片上,不然银幕是无法放映出来的。
我都看过的哦 蛮好看的 尤其是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那个好好看 我都看的感动死了 呵呵 哭了好多次 希望你也会喜欢看滴 嘿嘿
『叁』 昆汀的电影都是用胶片拍的吗目前为止有哪些电影是用胶卷拍摄完成的
昆汀号称要用胶片拍摄到老(我认为这话有矛盾,胶片停产他还拍不拍?难道人家关闭的工厂专门为他生产几千米胶片拍一部电影?那成本得多高啊)。
基本上2000年之前的电影都是胶片,你想看胶片电影,找2000年前出品的随便一部,一直到卓别林时代的电影都是胶片妥妥的。
『肆』 胶片电影有哪些
鬼父
『伍』 以前拍一部电影总共要用多少卷胶卷,为什么官方说《鬼子来了》用了48万卷,太夸张了
一卷是多少张我不知道。但是一秒是24张或25张。计算一下时间就知道多少了
原来照相机一卷胶卷是36张
当然要加上被剪掉的
『陆』 寻找一部电影有关一张胶卷的电影
白日梦想家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2013)
导演: 本·斯蒂勒
编剧: 史帝文·康拉德 / 詹姆斯·瑟伯
主演: 本·斯蒂勒 / 克里斯汀·韦格 / 亚当·斯科特 /雪莉·麦克雷恩 / 西恩·潘
类型: 剧情 / 喜剧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3-12-25(美国)
片长: 114分钟
『柒』 寻一部很老的古装类恐怖片,还记得实在很小的时候看的那种大幕布胶卷电影。绝对很恐怖
僵尸叔叔
『捌』 有没有什么真实的鼻烟胶卷影片
没有真实的,真实的就不是电影了,是犯罪。有和鼻烟胶卷一样画面真实的电影,应该说比鼻烟胶卷更真实,更可怕,下面为您推荐:
1、双宝斗恶魔
讲述了一对死党塔克和戴尔在林子里工作,结果因为外貌比较粗犷被一群放假旅游的学生当成了传说中的森林杀手。
而当其中一个学生艾莉森溺水被戴尔救起的时候,学生们还以为戴尔是要把艾莉森拖往林中木屋生死,为了救自己的同伴,这些学生一个一个的在活宝兄弟面前假装自杀好让他们放了艾莉森,面对这失控的场面,塔克和戴尔只想知道为什么这帮脑残学生非在自己的地方整死自己不可。
『玖』 现在还有谁什么电影是用胶片拍的都是数字的了么
2012年是数字电影和胶片电影的分水岭,2011年10月9日冯小刚微博宣布《一九四二》是其用胶片拍摄的最后一部胶片电影。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停止发行胶片拷贝,宣告了胶片电影的结束。从2012年起,数字电影拍摄逐渐占主流。各大影院更是几乎数字放映。现在的电影几乎都是用数字电影摄影机拍摄的,很少用胶片拍摄,因为现在国内胶片洗印厂全都关停,国内最后一条胶片洗印生产线——上海电影技术厂于2016年10月关停了胶片洗印生产线。全球可以胶片洗印的地方也寥寥无几。只有美国诺兰等极少数导演,才坚持用胶片拍摄,不知以后他会否放弃胶片拍摄。国内影院中放映更全是数字放映。即使原来是用胶片拍的电影,现在也是转成数字版,用数字放映机放映
『拾』 胶片电影什么时候淘汰的
第一款商业透明胶卷在伊士曼先生和他的研发化学工程师的完善下推向市场。这款柔韧性好的胶片的出现促使托马斯爱迪生在1891年发明电影摄影机成为可能。新的公司—伊士曼公司成立,并接管了伊士曼干板和胶片公司的资产。
1909
根据醋酸纤维片基与硝酸盐片基成功的易燃对比试验,伊士曼公司首次对外公布安全醋酸纤维片基。
1910
首款的22mm安全电影胶片(醋酸纤维片基)问世投入市场。
1912
伊士曼向新泽西州奥林奇郡的托马斯-爱迪生公司提供以醋酸纤维为片基的电影胶片, 应用于家用活动电影
柯达供应市场的22mm电影胶片:包括胶片上的3条有齿孔线性排列的影像。
1916
柯达推出E型 正色性电影底片。
1917
柯达推出F型 正色性电影底片。
1921
有色电影正片产品问世,有:淡紫色,红色,绿色,蓝色,粉色,淡黄色,黄色,橙色 和深褐色。
1922
柯达推出超感光度正色性电影底片
柯达全色性电影胶片问世
1923
为配合(双色)彩色染印冲洗而生产的浮雕片,以及正片(Kalmus正片)
柯达为业余电影拍摄,而推出了以醋酸纤维(安全)片基的16mm反转片,首台16mm柯达电影摄影机,以及Kodascope放映机。立即流行起来的16mm电影导致了形成全球柯达电影洗印厂网络的局面。
1926
柯达推出电影翻底片
1928
推出型号II和型号III全色电影底片
Kodacolor是一款专为拍摄16mm电影而设计的柱镜彩色电影底片。伴随着16mm Kodacolor胶片的推出,彩色电影对于电影爱好者成为现实。
1929
公司推出了第一款专为新的电影声音设计的电影底片。
1930 - 1931
超感光度全色性电影底片-与DuPont电影胶片生产厂共同赢得了第四届奥斯卡科学/技术一等奖
正色性电影底片停产
福克斯影业公司试用了正处于测试阶段的Kodachrome彩色电影胶片(2色)
1932
首款3色彩色染印法电影胶片问世
柯达2B型号感光仪赢得了第五届奥斯卡科学/技术三等奖。
第一款8mm 业余电影胶片,摄影机,和放映机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