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篇爱国主义电影的影评征文(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最后的最后值得尊重(这可是我自己写的,只在校内上面发过,绝对原创)
http://blog.xiaonei.com/GetEntry.do?id=382448885&owner=257492713
首先我对于这个电影是有很深的兴趣与情感的,从听说要拍就开始极度关注,到最后将它想象得无比完美,再加上媒体近些天来的疯狂报道和无数的赞美之词,让我过于期待,以至于今天看时,居然有点小小的失望。但是这部电影好吗?我说应该是值得尊敬的电影!
整部影片的氛围营造都相当好,很到位,细节把握也非常出色甚至近乎完美,但是总是觉得欠缺什么。导演有太多话要说,太多精神要表达了,他说出来了,但是作为观众我没看够,有些东西如果再深挖一点会更好。
但是这部电影对死亡的冷静展现相当的赞!!超级赞!!死就是死了,砰一枪人没了,相比其他作品中的死亡,他来得干脆而洗练。你会发现战争就是这样的,冷的,静的,硬梆梆的,陆川导演表现出来了,超级赞!
很多人在看之前会担心血腥,其实并不血腥,黑白的胶片将血红的放冷了,而且也并不是有很多残忍的镜头,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日本军人在我们的城市中嬉闹(带着孩子玩)——用陆川的话说“战争就是别人在我们的废墟上跳舞。”我觉得很对。并不是将那些杀人的场面拍下来就能让我们愤怒,那些在我们地盘上胡闹的场景往往来得更真实更能激怒我们。
但是我并不希望大家看完这个电影就说要杀了日本人之类的,影片还是要展现人性光辉的一面的,当然也有那些所谓“恶”、所谓“怯懦”。
看完影片,我就跟朋友讨论,为什么蒋淑云不主动加入100个女人的队伍中呢?我们两个愤愤不平啊。但是我后来又想了,这种事有几个普通人会主动去的呢?而这也正展现了那种光辉,而这也正是我们这些凡人所缺乏的一种超人般的勇敢,我们这些人就是那时候的蒋淑云,因为这事儿要是放在当下,又有几个会自愿的举手呢?所以那年头的那些小江们是勇敢的,是值得我们佩服和落泪的。当然如果蒋淑云当时自愿的去了,可能就满足“高大全”的无敌形象了,而这是部诚实的电影,人怎样就是怎样,我们喜欢看一点真实的东西。所以刘烨这匹大种马不“死”不行,情啊爱啊,多此一举。但影片最后还是寄希望于我们,孩子与花朵绽放美丽。
这部电影是一个众生相,是一部群象戏,再加上如此庞大的一个历史主题,陆川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他不想与别人一样,处处剑走偏锋,但是这个众生相的缺点也暴露出来,什么都说了,什么都说得不太过瘾。
虽然有点失望,但我还是支持这个电影,因为诚实,所以值得尊敬。
② 最近上映的电影哪些适合青少年看我要写影视征文!急急急
冰河世纪啊
③ 求一部2013暑假上映的好电影【可以写初中征文的好电影,可以是关于学习励志等等,好的类型的电影,谢谢
《怪兽大学》吧,动画片中学生比较感兴趣,内容又有趣,还与校园生活有关
④ 爱国影片征文300字
《地道战》观后感
最近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地道战》,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村长一开始就死了,村长留下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毛主席写的,日本去攻打存村子,游击队死了很多人,游击队就撤退了,到了晚上游击队拿起村长留下的书读了起来,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挖地洞,把这个地洞挖通家家户户。
到了第2天,他(她)们都去挖地洞了,他们努力的挖啊,终于通了,他(她)们很高兴,队长回来了,这个地洞很隐秘,连队长都找不到,这个地洞果然很隐秘,队长都找不到。晚上一个成员看见鬼子们在进村子,就去敲钟,鬼子围着游击队的一个成员,游击队的成员敲钟后,村子的人都进了地洞里面,游击队的成员就拉起了炸弹和鬼子一起死了,还有一大部分的鬼子没死,就进村子搜查,没看见一个人影,鬼子就挖地面,挖到了一个洞就往里面到水,地洞里面的人都在想办法,队长就出去冒险,在外面把一个个鬼子干掉,游击队的大部队来到,打死了很多鬼子,弄得鬼子团团转,游击队救出了村民们,打中了日本将军的屁股,弄得我哈哈大笑。
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想到挖地道这个办法的,也不会挖的这么隐秘的,我也不会想游击队的那个成员去敲钟的,也不会和敌人一起死掉的,我也不会像游击队的队长一样出去打鬼子,是我的话等游击队的大部队来到在出去打小日本。
最后游击队打赢了敌人,我禁不住的笑了起来。
⑤ 红色影片展映征文
这次看的电影《地道战》是一部1965年的经典老电影了,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众并没有向残忍扫荡的鬼子屈服,他们这群“土八路”用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操和一种你能够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运用自己的智慧,团结一致,不断改善他们的地道战战略,就像电影中说的“他们有他们的一套打法,我们有我们的一套打法。”事实也证明了,这精妙的地道战让鬼子进来了,一个也出不去。
正如我们在电影中所看到的,地道战这个方法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如此神奇和令人惊叹的效果的,第一次地道战是失败的,被进村的鬼子弄得一塌糊涂。但是村民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他们越挫越勇,经过改良和设计,最后完成了进可攻退可守,地上地下都能作战,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构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构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和日寇巧妙周旋,最后打得日军节节败退,落花流水,最终成功占领黑风口据点。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高老忠,虽然他在整部电影中出现的时间很短,可他的大义凛然,无惧生死深深的震撼了我。在夜晚独自一人去散步的高老忠意外发现了来偷袭高家庄的日军,他奋力奔跑,只为了摇响警钟,告诉村民日军来了,快躲进地道。即使被日军发现,即使明白自己会死,他也那么毫不犹豫地,用力地去敲响警钟。身中数枪的高老忠依旧没忘向日军掷去一枚炸弹,死得何其悲壮,何其令人动容。
电影中提到一句话,“分不清哪个是百姓,哪个是八路军。”这句话是汉奸对日军首领说的,这句话应证了军民一家,这也正是共产党的特点。全国民众都在毛泽东思想的带领下,勇敢地迎击敌军,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对抗对方的劣势。哪个时候的中国并不强大,也没有先进的作战武器,但是我们有全民一心的意志力,精神的强大使得八路军最终战胜了日军,赢得了胜利。
这部电影使我对于抗日战争,对于当时的“土八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用所有爱国军民的血和汗,还有决不放弃的精神和智慧换来的伟大胜利,每一个流淌着中国血液人的炎黄子孙都应位置深深骄傲,我们有了不起的先人!
⑥ 求一份观影征文,2013年暑假的电影,字数不限。
《怪物大学》
具体说应该是没天分的学霸和有天分的学渣
这是个很丰满的前传
为了这个前传皮克斯终于拍了他们的第一部大学青春片
以让我们了解到底这两个电力公司的上班族是如何成为兄弟的
我们其实看好莱坞那么多年
目染大学校园片不计其数
已经深知美帝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子(甚至连行政运转都快略知一二了)
纵然是皮克斯来拍
设定也是一个样
社团大哥跟班如云
弱怂死宅抱团取暖
学霸心无旁骛
学渣燃烧青春
还有一大堆各色酱油怪胎(比如呼啦圈社,缝纫社什么的)
所有人都被辣妹吸引
但辣妹只被大哥吸引
一旦有了这样的设定
这些人物间的关系可以轻松对立
又充满故事
写校园的编剧估计是最简单的行当
挑里面任何一个当主角都可以写励志剧
比如学渣终于评上了三好并得到了辣妹
死宅终于学会了蹦迪并得到了辣妹
跟班终于当上了大哥并得到了辣妹
学霸终于参与了逃学并被辣妹得到了
皮克斯选择了学霸和学渣
从怪物公司的设定回溯上去这应该是最合理的设定
在校园里这两种人互相瞧不起
又偶尔会各自羡慕对方
麦克从小被小伙伴们无视
只有慈祥的老师陪着他
他娇小圆润温柔无害
眼睛硕大水汪汪
养眼的绿皮肤光滑无暇
整张脸就只有一个眼珠和眼睑
所以即便是做起鬼脸来可调动的资源也十分可怜
仅有的两支或许能成大业的犄角也始终是幼齿状
这种萌路线在怪物世界里想必丑爆了
不可怕的怪物就跟不可爱的人类一样
这便是他从小被孤立的原因
亦是他最渴望证明自己的动力
他虽没有表现出因此深深受伤的样子
但仍旧在孤独中渐渐进化成一个学霸
只有无处可去的人才会从学会从修身养性中获取生活的乐趣
麦克雄心勃勃
一心想成为最吓人的怪物
站上审美链的顶端
就像我们的世界小姐一样
既然皮相不优
他就被迫用理论披挂自己
这也他唯一的出路
苏利文正好相反
他天生烂质
身形雄壮骇人
披着斑斓的长毛
又有类人的五官细节
配上獠牙做起鬼脸来事半功倍
再加上家世带给他的自信气场
这就是怪物世界里的翩翩少年
他含着金钥匙出生
不必担心将来的出路
自然也就对用功刻苦这种事情嗤之以鼻
这样两个家伙是那么得不同
也就无法不相互吸引
好比课代表都和留级生在一起
他们合作撞倒系主任的电瓶
于是从此被缠绕在一起
偶然得就跟命中注定一样
电影用大概三分之一的篇幅为麦克和苏利文的形象做了充分的补充(以及那个反派蜥蜴的心路历程)
在我们完整地接受这两个大学版的怪物之后
电影的精华部分就此开始密集展开
麦克带着包括苏利文在内的OK帮一路拼杀惊吓大赛的情节虽然都在我们预料之中
但对于看电影而言
挑剔皮克斯剧本的情节估计是最无聊的行为
我们知道皮克斯的每一部都必然是happy ending
麦克也一定会成功
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我们愉快地享受整部电影
MU一如既往地灌注了皮克斯精湛的技术和横溢的才华
各色怪物的人设和与人类校园的类比展现了他们精彩的想象力
丰富的细节和无数一纵即逝的亮点则代表着他们严谨真诚的制作态度
这是最完美的看点
如前所说
一个人在长相和身材上的先天不足(我不认为麦克是完全先天不足,他还是有一个惊吓大师的头脑的)
是否能通过后天努力得到弥补
皮克斯的答案看起来是YES
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
麦克最终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吓人才华
但并不是通过在一线直接暴露自己
他和苏利文联手创下了怪物世界的惊吓记录之后
如苏利文本人所说
这是他和他的教练共同的成功
也和之后在怪物公司里的设定一样
麦克成了一个出色的教练
而非惊吓师
这与他最初的理想并不完全一致
电影所展示的价值观并不是简单的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大量的篇幅用来展示麦克在为理想奔驰的过程中
如何困惑以及遭到重重打击
虽然他一如既往的理想和为之不懈的坚持
始终支持和牵引他得到了大家的承认
但”首先找到自己人生的位置“
我想这才是重点所在
要说不足
那可能是因为这两年看了太多的3D电影
对此已经有些钝感
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戴着3D眼镜
但没有得到任何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3D镜头
我这种要求或许已经太乡土
老盼着屏幕里伸出个什么东西好让我不自觉地闪
不过对于这种设定的电影
如果能通过3D技术让我感觉伸手就能抓到一把毛或者一手粘液
那自然再好没有
最后有必要提醒准备去看片的诸位不要错过了片尾的彩蛋
这个彩蛋非常的片尾
以至于需要你看完全部的staff名单
这个过程目测有八九分钟
我在忍受了同去的人无数次催促
心急如焚
最终看到连鸣谢名单都出来的时候
还是动摇了
都起身走到过道里
一步三回头地就要出门了
终于画面一亮
事实证明这个等待是值得的
因为这个彩蛋揭示了片头十分重要的一个悬念
一定不要错过
说句题外话
皮克斯这种把彩蛋放到very end的做法
我走在回去的路上
猜想他们或许是希望观众能够看完全部的staff
以让那些所有为这部电影贡献了心力的人
都至少能被观众看到名字
与这种可敬的苦心和态度相比
国内某些才刚出来演员表就关放映机好清场以便赶紧开下一场的电影院实在有些令人欲说无言哪
补充
国内终于上映了
不知道有没有砍掉映前短片蓝雨伞
情节是普通的温暖感人
技术上可是真实摄影一样逼真的3D光影
叹为观止
⑦ 都有哪些电影是围绕建党85周年的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在纪念建党85周年之际,四部重点献礼影片《大道如天》、《脊梁》、《真水无香》和《红色满洲里》陆续与观众见面。《大道如天》通过塑造一位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女公安局长形象,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公安机关开展“开门大接访”活动后公安干警呈现的崭新精神风貌。大型文献纪录片《脊梁》重点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感人历程,通过一批批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从工业、农业、科技、经济建设等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所发挥的中流砥柱的作用。《真水无香》以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共产党员宋鱼水为原型,用平实朴素的风格弘扬了人民法官“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宗旨。《红色满洲里》则再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中共党史故事,通过1928年满洲里地方党组织千方百计、艰苦卓绝地完成护送前往莫斯科开会的中共代表的任务,表现了我党地下交通员机智、勇敢、视死如归的精神。
⑧ 捉妖记400字观影征文
《捉妖记》电影观后感
7月16日,我和姐姐一起去电影院看《捉妖记》,一想到妖,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们的样子一定很丑,不善良。先去,买上爆米花吧。
进了影厅,正在播放《捉妖记》,于是我们边吃着爆米花,边看起来了,这部电影是这样的:有一个瘸子,叫天荫,他开了一家茶馆。他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妖,那些妖很狡猾,他们披着人皮来讨饭。但是天师不会让他们得逞,因为天师是抓妖的。有一天,两只妖来到了茶馆,有一位天师知道这是妖,救下了那个瘸子。在和妖打架的时候,妖的包里掉出了它们的皇后,皇后吐了一口唾沫在天荫的脸上,说明是看上他了,就急急忙忙的走了。在睡觉的时候,天师和天荫睡在同一间屋里,为了安全,她把天荫五花大绑起来。还下了符咒,因为她知道皇后找他,但皇后依照天荫睡觉的姿势,割了个洞皇后把天荫拉到一个树林里,用爪子割破了肚皮天荫一个蛋死之前告诉天荫要保护好它。 从此,天荫的肚子就和怀孕了一样,里面有小妖王。回到了村子里,没想到村子里全是妖,都被人抓去了他们租了一个旅馆,在旅馆里生下了胡巴,小妖王非常调皮。最后,他们决定把小妖王给卖了,那些吃妖的人抓住了小妖王,准备把小妖王吃了。天荫、天师和坏人打起来,原来坏人的头也是妖,天荫为了救小妖王,被妖一剑杀了。那把剑就是他奶奶给他的,说,只有一种血可以让这把剑变回原来的样子。小妖王看见了,用手使劲拔剑,手都割破了,流出了血。血滴到剑和天荫身上天荫活了,最后他杀死了妖王,取得了胜利
天荫成了天师。成了天师意味着要收坏妖,小妖王也不能跟着他了,他们就这样道别了。
我看了《捉妖记》后明白了亲情、感情的重要,不管用多少钱都买不回来。
⑨ 求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写法 (文体不限 800字以上) 不求例文 或求推荐适合写征文的爱国主义电影
观后感和影评不同,它更注重感性的东西。所以不要太在意影片结构、演员表演、镜头语言等等过于专业的东西。把注意力放在剧本编排和影片主旨上。具体的写法可以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是先简要介绍影片,之后说说自己看完之后的内心感受,最后最好能够提出一两个关于影片主题的问题。当然也可以不在一开始就介绍完整部影片,而是夹叙夹议,一边叙述影片内容,一边对此部分内容进行评述或者抒情。这些可以根据具体的影片来自行把握。
写观后感的话,所选影片的主题和影像表现力不能太复杂,要有较为深刻的寓意和曲折的情节。中国的《甲午风云》、《上甘岭》,美国的《冰上奇迹》、德国的《伯尔尼的奇迹》等,都很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