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韩电影合拍协议的背景
早在2013年6月中旬,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和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草签了《中韩关于合作拍摄电影的协议》。根据协议,韩国与中国携手制作的影片若获得“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的认可,在中国国内可被列为“国产电影”,相关影片不会受到进口片配额制的限制。消息传出后,韩国多家媒体转载并加以传播报道,认为这份协议可以让中韩合拍片数量猛增,加速输出韩国文化。
2. 东盟国家与中国在影视合作中助推民心相通,起到了什么效果
先说一下结论,东盟国家和中国在影视方面的合作非常的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这正是一带一路的体现之一,那么关于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几点给出具体的解答。
一、关于东盟国家和中国在影视方面进行合作。
目前来说,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进一步加深,那中国和其他国家也在想办法实现民心相通,因为这是一个很急切的问题。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用影视剧作为一个表现形式,那么可以迅速的跨越语言障碍。所以有关部门目前已经在行动了,比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缅甸合拍的金太狼的幸福生活。
3. 大陆与港台的合拍片跟大陆与欧美的合拍片,在运作方式上有什么样的不同
原则上没有不同,都享受国产片待遇。只不过在认定的时候,要求外国片需要来自中国的投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需要到中国大陆取景拍摄,需要有中国演员出演重要角色或者剧组三分之一工作人员为中国籍。港台因为直接享受国产待遇,合拍资质上没有严格审核。且必须有中国演员担任主要角色,并需要在中国取景。
4. 加拿大和中国签署了哪些协议
内容来自互联网,给你个参考。
一、双方同意两国领导人通过多种形式保持密切对话与交往,并宣布建立两国总理年度对话机制。
二、中方欢迎加方决定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三、双方决定建立中加高级别国家安全与法治对话机制。
四、双方同意通过全面、有效实施具有历史意义的《巴黎协定》来加大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并愿同国际伙伴一道加强气候变化全球应对工作。
五、双方宣布两国检疫部门正就中加油菜籽贸易问题积极磋商研究科学措施,以寻求早日妥善解决的办法。在此过渡期内,中加油菜籽贸易可继续按照现行(2016年8月)检疫要求进行。
六、双方宣布2018年为中加旅游年,同意就促进双向游客往来扩大合作。
七、中方同意加方在华增设七个签证申请中心。
八、双方决定在《中加清洁技术合作联合声明》框架下建立联合工作组。
九、双方签署了《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加拿大公园管理局关于开展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保护和管理合作的声明》。
十、加方决定支持第六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十一、双方将推动两国法律从业者和学术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
十二、双方愿推进劳工和就业领域合作,包括实施《产业关系和劳动标准领域的合作框架》以及中加劳动调解员和仲裁员能力建设合作项目。
十三、双方签署了《中国政府与加拿大政府关于合作拍摄电影的协议》。
十四、双方签署了《中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文化协定2017-2019年度合作计划》。
十五、双方同意加强在促进性别平等、全球妇女儿童赋权方面的合作。
十六、双方同意探讨就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加强双边合作,并加强在人道主义救援减灾和军事教育领域的对话与合作。
十七、双方同意就全球发展有关倡议开展合作,包括支持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等。
5. 中国与丝路国家合拍的电影都有哪些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拍的电影《音乐家》
中国与伊朗合拍的电影《少林梦》
中国与印度、美国共同合拍的电影《猴王传奇》。
6. 中韩电影合拍协议的合作作品
其实中韩合拍在此前就已经有过先例,最开始只是简单的合作,这一阶段仅限于到相互取景,主要还是以演员输出模式为主,比如金荣俊执导的《飞天舞》就算由上影集团牵头下同韩方合作的,《飞天舞》由当时炙手可热的韩国女星金喜善与中国演员王亚楠主演。再比如后来章子怡接拍《武士》,张东健主演《无极》,而中国演员汤唯因主演《晚秋》与韩国导演金泰勇结识,更与宣布将于2014年秋完婚。
比较深度的合作是由2007年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开启,该片启用了制作《太极旗飘扬》的韩国特效团队,不仅赢得观众认可,也让韩国特效开始在中国“走红”,民间的合作也在近几年兴起,国纪万象电影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秦磊介绍,2014年初研究院曾帮几位国内的微电影导演与韩国演员、特效团队牵线,共同投资制作微电影,可以说,这些微电影正是探索中韩合拍模式的先驱。
近两年,韩国投资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例如2009年章子怡主演的《非常完美》,就有来自韩国的投资,前年暑期档的《大明猩》是华谊兄弟与韩国SHOWBOX共同投资合拍,《笔仙2》则为中方投资,韩国团队打造。这两部影片的共同特点都是韩国出制作团队,中方进行宣发,而且中国成为主力市场。而同样制作模式的《笔仙3》也将于2014年暑期档在中国内地公映。另外,由韩国导演吴基桓执导,白百何、彭于晏主演的小成本爱情片《分手合约》,2013年在中国拿下了近两亿票房。
2014年9月底,签署这份协议后的第一部以韩国为主导的中韩合拍片《我的新野蛮女友》正式开拍。
中国电影市场正在迅速扩容,韩国电影人和公司也集体来华淘金。像希杰公司早早来到中国谋篇布局,韩国导演郭在容、安兵基、姜帝圭等人都来内地拍起了电影。在双方政策的利好形势下,中韩合拍有望迎来新高潮。
7.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重点放在一带一路上 ,你怎么看
7月8日,《202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21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在北京发布,中国影片家协会分党委书记兼驻会副书记张宏、中国影片慈善基金会董事长张丕民、中国影片家协会副书记尹鸿等参加新品发布会并致辞。
尤其是会计和法律事务部层面,强大的国家法律法规是牙根的支撑点,法务专员这些方面有多少?提前准备的怎样?会计层面,会计的不容乐观不标准也产生了投资人的慎重乃至是蒙蔽乃至是避开。期待中国经济体制伴随着在大国发展趋势的路面上应逐渐的健全。”
此外,译制层面也必须高度重视。
“走向世界很重要的难题是译制水准,能否抵进另一方的人的内心很重要。要想抵进人的内心、产生共鸣译制很重要,电视连续剧去非州用斯瓦西里语,十分的取得成功,非洲的观众们夜里就要看中国的电视连续剧,该笑都笑了,该掉泪水的都没了,译制层面也必须下大力气。
英文影片相对来说比大家营销推广起来方便快捷得多,大家这些方面增加勤奋,三五年内完成民族复兴,时间很急迫,可是不是说不可以完成,有艰难刚好对影片是个挑战。”
8. 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影视合作,有什么具体意义
影视合作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国际关系。《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网8月15日报道,中国与东盟的历史关系是当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基础,今天,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由此可知,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关系是良好的国际关系典范,通过深化影视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会更进一步合作和了解,建立更加稳固的国家关系。
9. 中国与哪些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商务部
推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名单(65+国家)
一、中国,包括东亚的蒙古国,东盟12国: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和菲律宾
二、西亚 18国:
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岛
三、南亚 8国: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和不丹
四、中亚 5国: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五、独联体 7国: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
六、中东欧 16国:
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
1.北线A: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韩国——东海(日本海)——海参崴(扎鲁比诺港,斯拉夫扬卡等)——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欧洲(北欧,中欧,东欧,西欧,南欧)
2.北线B: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
3.中线: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 ——巴黎
4.南线: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
5.中心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印度洋--欧洲;
上海、大连、重庆、成都、宁波、舟山、武汉、长沙、南昌、合肥、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厦门、三亚等港口城市建设。
10. 中韩电影合拍协议的反响
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参赞、韩国驻华文化院院长金辰坤表示,韩剧是韩国的国家软实力提升的表现之一,“韩国政府一般不会直接投资韩剧,而是会为相关产业链提供创新环境和机遇。”
在韩国参加签约仪式的国纪万象电影研究院副院长杨旭认为,协议的签署对于双方都有好处,韩国电影市场的成熟度很高,并且有着数量可观的专业人员和较为适合亚洲的技法理念,这些都是中国电影界可以去学习的,杨旭不认同单纯的模仿,“单纯的模仿永远不可能带动电影水平的发展,我们的电影界跟韩国电影界取经,决不可只是照猫画虎的照搬一切,而应该去学习韩国电影的创作、制作理念,多问为什么,而不是让人家告诉你怎么做”
这些年韩国电影水平上升很快,像奉俊昊(代表作《雪国列车》《杀人回忆》),朴赞郁(代表作《复仇三部曲》(《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等人,不仅在韩国,在国际电影界也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电影界正可以借此机会取长补短,对于此前业内人士表示协议的签署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杨旭表示“机遇与挑战却是并存,首先我们要改变的是目前电影界的浮躁态度,踏踏实实,认真的去学习,理念、信心、认真,缺一不可,对于中韩协议的签署,这是好事,保持开放、乐观的心态,没有竞争的市场永远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此前有业内人士预测,协议或标志着中国电影市场分级制度的到来,釜山国际电影节顾问、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范小青表示,合拍协议的签署有政府层面希望从韩国产业扶持政策中取经的愿景。“韩国在88年汉城奥运会后被美国强行打开电影大门,导致本土电影92年陷入谷底,韩国影人用近十年时间扛过危机,98年创出本土电影品牌,03年实现飞跃。现在韩国是全世界开放市场中,本土电影份额最多的国家,一直在50%以上。这样的成绩与政府的扶持、人才的成长和大型金主的参与有关,特别是政府主导、投入50%的电影基金令电影产业有稳固发展的可能,而电影振兴法、电影分级制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都值得中国学习。”
如此看来,在外界看来铁板一块的电影审查制度是否会在未来几年有所松动?范小青直言,“合拍协议预示着中国产业全面规范化,那分级就避不可免。如果2017年好莱坞大片配额增加,血腥暴力的电影进来,孩子们怎么看?将来一定要分级。”
在《中韩电影合拍协议》正式签署后,中韩合拍片会走向怎么样的合作模式?范小青认为,今后的合拍片会更多以中国主导,“比如编剧是中国人,80%台词是中文,更像是雇佣关系,雇韩国团队来做,最终的目标是向好莱坞看齐,先做好本土市场,再走向国际市场,这是中国发展电影产业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