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宁 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楼 路友:brandy(小艾) 聊天 站内信件 编辑 删除 返回顶部 发布时间:2007-03-28 西宁市区有哪些旅游景点? 主要景点:
塔尔寺-瞿昙寺-东关清真大寺-孟达天池-循化旅游区-青海湖-倒淌河-茶卡盐湖
柴达木盆地
塔尔寺——位于西宁市西南约30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古称“佛山”,藏语称为“衮本”,即十万个佛像的意思。是我国喇嘛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是黄教著名的两大寺院之一,明代始建,历时400余年,已成为拥有殿宇、经堂、佛塔、僧舍30余座建筑的古建筑群,并成为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全国及东南亚亦享有盛名。
瞿昙寺——该寺为国务院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乐都县境内距县城25公里的瞿昙乡。这座“南山积雪”映照的古刹,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特赐寺额为“瞿昙”。瞿昙即“乔达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氏和尊称,从此该寺就称为瞿昙寺。寺内的隆国殿、宝光殿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两面厢廊九曲回肠,各种壁画细腻优美,被誉为“乐都小故宫”。
东关清真大寺——清真大寺是西宁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一侧。初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1380年)历代几经修葺、扩建,是我国西北地区大清真寺之一。该寺建造雄奇,坐西面东,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明亮。殿内和整个大寺处处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
孟达天池——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该地处于黄土与青藏两大高原的过渡地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树大林密,风景优美,被誉为“青海高原的天然植物园”,“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在海拔2500米的林区腹地,有一个清澈神秘的高山堰塞湖,叫“孟达天池”。水深20多米,面积近300亩。天水一色,相映成趣,犹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万绿丛中,不愧为高原的明珠。
循化旅游区——循化为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这里少数民族风情独特,街子清真大寺、骆驼泉和撒拉族庭院可供参观。号称高原西双版纳的孟达植物自然保护区也在该县,那里山青水秀,气候温和,植物资源丰富,山顶有天池,风景迷人,是青海新近开辟的游览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湖的西北部,长约500米,宽约150米,栖息着十万余只各类候鸟,称誉为“鸟的世界,鸟的王国”。青海湖位于西宁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每年四月,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的班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十多种侯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秋天,它们又携儿带女飞回南方,国家在岛上设有专门的保护机构。
倒淌河——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蜿蜒四十多公里。这是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名为倒淌河。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湖中含有近万种矿物是我国无机盐工业的重要宝库。盐类形状十分奇特,有的象璀灿夺目的珍珠,有的象盛开的花朵,有的象水晶,有的象宝石,因此才有珍珠盐、玻璃盐、钟乳盐、珊瑚盐、水晶盐、雪花盐、蘑菇盐等许多美丽动人的名称。游客在此即可观赏盐湖风光,又可参观机械化采盐作业,通向湖心区的小火车是深受游客欢迎的乘载工具。
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上地势最低的断线盆地,地理环境以干旱为特征,地貌由周边向中心依次呈现高山、风蚀丘陵、戈壁、沙漠和湖沼五个环带状结构。境内主要旅游景区有察尔汗盐湖及“万丈盐湖”、南八仙、大风山一带的雅丹地区、德合哈柏瀑布、达布旦温泉、茶卡柯柯盐湖、巴隆国际狩猎场等,是观光、狩猎和民俗考察等旅游活动的好地方。
⑵ 杭州延安路附近有哪些电影院。。。详细地址以及介绍的加分
1.杭州胜利剧院地址:延安路279号
杭州胜利剧院地处杭州延安路中段,是浙江省文化厅下属从事文化交流和国内外艺术团体演出的专业剧场,设982个软座,其中楼座346个;也是杭州市设备较完善的专业演映场所。
2.杭州西湖电影院地址:平海路115号
西湖电影院是杭城老牌的影院之一,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平海路上。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在千禧年里,杭州西湖电影院将以崭新的面貌重现风采。西湖电影院近年来一直在省内放映业中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创下过年收入760万元的佳绩。为了发挥影院优势,赶超时代,再创成果,影院对其内部进行了装修、改造。现影院分为一大二小三个放映厅,共有891个座位。影院特设情侣雅座,情侣包厢,使观众在舒适的环境中得到最佳的享受。
3.杭州东坡大剧院地址:杭州市上城区东坡路10号3楼
杭州市文化中心内的东坡大剧院位于杭州市西子湖畔的东坡路1号,是在原杭州大世界范围及东坡剧院原址上拆建的,于1990年建成,1992年正式开业。开业十多年来,先后接待了国内外230多个艺术团体演出。连续多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誉"剧院,多次被华东地区和省市文化部门评为先进剧院。
4.杭州剧院地址:武林广场29号
始建于1978年,是周恩来总理生前亲自批准建造的大型综合性艺术剧院。经2000年投资逾3.2亿元进行改扩建,现拥有1608个坐席,先进的灯光、音响、监视等演出设施、设备 ...
⑶ 西宁哪家影剧院放长津湖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6
⑷ 西宁剧院电影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真人版欣赏活动
《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这个经典故事是属于《天方夜谭》(又名一千一夜)中的一节,《天方夜谭》是中古时期拉伯地区一部出的大型民间故事集。其作者是拉伯人民。是当时拉伯的人收集人们口头流传的一个个故事编写的,所以说是民间故事集,无法明确说明谁是作者。
⑸ 安徽毫州市区有几家电影院啊,在什么位置呢,现在还放映新片子吗,规模怎么样啊,影片更新速度怎么样啊
最新渠道消息:
亳州市古井剧院 播放影片《阿凡达》《花木兰》
地址:亳州市丰水源
敬告:选择最佳答案时请把鼠标放在回答者名字上方查看好评数量,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⑹ 青海省西宁市电影院有哪些急求 谢谢了
除了青海剧场,,人民剧院 ,还有橙天嘉禾影院 在西宁城中区 长江路128号 北京华联购物中心三层,市内乘公交车西门站下车向南200米或市内乘车昆仑桥站下车即可,支持数字 / 3D放映
是目前西宁首家五星级3D高档数字影城,拥有先进的SONY4K及NEC 3D放映设备。青海剧场和人民剧院卫生差的让人恶心。
⑺ 影剧院的由来
电影,旧称影戏,是一种视听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码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电影中看起来连续的画面,是由一帧帧单独的照片构成的,但是由于这些帧的照片接替的很快,人的肉眼无法察觉出来它们是彼此独立的图像。这是由视觉暂留造成的。视觉暂留使得图像离开后,仍能在眼睛保留“视像”约十分之一秒。因此我们的大脑感觉到图像是“运动”的。
如今,许多电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记录到胶卷上的摄影机来拍摄。胶卷经过冲洗之后,再用放映机来运行胶卷。放映机可以发出光线,透过胶卷,这样影像就在银幕上显示出了。自从有声电影发明以来,大多数的电影都有伴音。最近许多电影都用数码摄像机来拍摄,放映的时候,可以用数码放映机,也可以把数码影像转置到传统的胶片上。
电影的发展
电影最初仅仅是视觉艺术,因为早期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然而,电影发行商发现,在播放电影时有一个讲评人来叙述故事、补上角色间的对话,可以更吸引观众。没过几年,播放的电影都会在下边附上字幕,这样就可以在演员“说话”时表示出他说的内容。这使得讲评人的必要性大打折扣。
事实上,电影院老板经常替换掉讲评人,请乐师在电影放映时伴奏,若电影院有相应乐器的话,通常是钢琴师或风琴师。伴奏的音乐应该随时符合电影的情节气氛。
后来,技术的进步允许制片人创作与电影画面同步的声道,使得电影进入了有声时期。录制声道可以与拍摄电影相分离,但真人电影声道录制,许多部分是与拍摄画面同时进行的。
电影发展最后一个重要步骤是彩色电影的引入。有声电影发明后,无声电影和电影院里的乐师迅速销声匿迹,相比之下,彩色电影取代黑白电影更是个逐渐转变的过程。随着彩色技术的改良,越来越多的电影是彩色的,到今天,可以说已经基本没有黑白电影了。不像摄影,出于某些考虑用黑白胶片比较好,拍电影几乎没有不用彩色的理由。极个别的例外,例如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辛德勒名单,通常都是出于其他艺术考量。
⑻ 湟源有什么好玩的啊!
湟源县基本概况
湟源县位于著名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河源头,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全县辖9乡2镇,147个行政村,7个居民社区,总人口14万人,有汉、藏、蒙、回等13个民族。
湟源县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是通往青海西部牧区和西藏的重要门户,素有“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称。距省会西宁48公里,109、315国道、青藏铁路穿境而过,西湟、湟倒一级公路也相继建成通车,全县乡乡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县内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35千伏变电所4座,省内最大的湟源和平330千伏2X24万千伏安变电所即将建成,全县建成和即将建成的小水电站装机容量可达20000千瓦。湟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其独特的冷凉气候,为发展特色蔬菜和中藏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畜牧业已成为一大支柱产业,通过西繁东育、自繁自育等措施,牛羊养殖已形成规模,2003年被省农行评为全国唯一一家“信贷信用县”。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86条,湟水河平均流量4.99立方米/秒,药水河平均流量2.58立方米/秒,现已建成和在建的梯级小水电站12 座。旅游景点星罗棋布,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华石山、宗家沟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日月山、城隍庙、扎藏寺、唐蕃古道等为主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溶汇了瑰丽的宗教文化和雄浑的高原自然风光。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24.75%,是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湟源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冶炼、建材、畜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小水电等五大行业体系。大华工业园区已确定为市级工业开发园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再认识,提出了“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科技兴县、三产活县、畜牧富民、城镇带动”的发展战略,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把湟源建成集商贸、旅游、休闲、娱乐、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西宁市卫星城镇。
经济现状湟源是典型农业县,经过50多年的建设,经济综合努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21%;工业增加值1.47亿元,增长17.8%;地方财政收入3043万元,增长2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6.44元,增长18.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4亿元,增长10.0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7亿元,增长7.5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68‰。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两位数增长。
地理湟源县位于著名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上游,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和汉文化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为通往牧区门户,向有“海藏咽喉”之称。湟源县海拨在2470--4898米之间,垂直高差2640米,县城所在地海拨2690 米,湟水河自西向东横贯境内,药水河由南向北,在县城东南汇入湟水河,把整个湟源分成三块。湟源县除湟水河、药水河沿岸有两条比较狭长的河谷地带外,全县均为山区地形。
气候湟源县深居内陆,属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差大,春季多风,夏季凉爽,冬季干燥,无霜期短,冰雹、干旱频繁。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 13.9℃,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气温为-10.5℃,全年平均积温大于或等于0℃的为2062.6℃,大于或等于5℃的为1878.1℃,大于或等于10℃ 的为1182.1℃,年均气温为3℃,气候冷凉。年平均降水量为408.9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农业湟源县根据本地地形、土质及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坚持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路子,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全县建成了以南北两大灌区为主的国营和民营渠道117条654公里,控制农田灌溉面积15万亩,全县累计兴修梯田达21万亩,基本实现了浅山坡地梯田化、农田灌溉水利化、农田林网化、人畜饮水自来水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随着近几年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湟源县的西芹、甘兰、胡萝卜、蒜苗、大葱、笋子等高原冷凉反季节蔬菜,以及大黄、薄荷、黄芪等高原中药材种植已初显端倪,为特色种植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口 湟源县总人口13.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6万人,农村人口10.68万人,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满族、俄罗斯族等13个民族.
面积湟源县位于北纬36度20分至36度52分,东径100度54分至101度25分之间,县境东与湟中县为邻,西与共和县相接,南与贵德县毗连,北与海晏县接壤。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62公里,总面积为1509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湟源县共有大华、城关2个镇和日月、和平、城郊、东峡、波航、申中、塔湾、巴燕、寺寨9个乡,147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工业建国以来,湟源县积极发展“五小”工业,办起了农机、塑料、水泥、造纸、皮革、副食品加工等小型工业企业,其中皮革制品、湟源陈醋、塑料制品等产品在 70、80年代驰名省内外,湟源也成为全省工业发展比较领先的县份之一。近年来,特别是湟源划归西宁管辖后,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建成了以冶炼、建工建材、生化制品为主的大华工业园区,以资源开发与加工、能源利用转化为主的冶炼、建工建材、水能开发、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其中:年产 5000吨的湟源陈醋,年产60000吨的硅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并研制开发了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并填补国内空白的干酪素和牦牛壮骨酱。
畜牧业湟源县充分利用紧靠牧区的区位优势和现有草场资源,以“自繁自育”为基础,以草业建设为支撑,以“西繁东育”为突破口,把畜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一大主导产业来培育,截止2002年,年贩运羊 万只、牛万头,全县各类草食畜存栏达到17.19万头(只),其中:牛3.1万头、羊12.99万只,生猪存栏5.03万头,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37.5%。同时,以南山地区32个村为主的小群体、大规模的畜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丹噶尔畜产品活畜交易市场一期工程130个高标准棚圈已经建成并开始运行。
旅游业湟源县有20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日月山等旅游景点享誉国内外。近几年,湟源县把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多方融资搞建设,投资741万元完成了日月山景点一期工程建设,以日月山为龙头,以城隍庙、北极山及其它自然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网络已初步形成。
商业贸易改革开发放以来,湟源县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广大农牧民,特别是城镇居民具有经商传统的优势,加快商业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成为农村牧区的商品“集散地”和“中转站”,在商品流通领域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经营方式相互竟争的流通体系,城乡购销活跃,已建成综合市场和蔬菜、畜产品交易、商品批零等市场多处。2002年,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4010户,从业人员5483人。
科教文卫全县现有普通中学11所,小学175所,教职工1526名,在校学生22615名,小学生入学率100%,初等教育16、18周岁完成率分别为99.9% 和90%,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农业职业学校1所,文体主要设施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中心、新华书店、体育场、职工俱乐部、电影院等;全县有电视台1座,乡村地面工程接收站88座,广播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达6100余户,占城镇用户的95.2%以上;农村闭路电视56个,开路电视村20个,城乡电视普及率达98.7%,全县有科技协会13个,研究会4个,有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11所;2002年人口出生率为 11.31‰,自然增长率为7.21‰。
交通、电力、通讯湟源县地理集团重要,交通便利,兰青铁路西至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市,直连全国各地,109、315国道穿境而过,素有“海藏咽喉”之称,有客货铁路运输站 6处,全县乡乡通公路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35千伏变电所2座,全县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全部开通。
⑼ 郑州的独立电影剧院有哪些
一般带“奥斯卡”字样的都和河南省电影公司有合作关系,
或者就是河南省电影公司与商家分账经营、联合兴建的五星级影院影城.
河南省电影公司适时推出“东驱西进、三点一线”的电影市场扩张计划:即先在郑州、西安、上海等中心城市建设多座现代化影城,打响“河南奥斯卡”品牌,然后向四周辐射,逐步占领和扩大沿线大中城市的电影市场。目前,河南省电影公司与商家分账经营、联合兴建的五星级影院影城有:郑州奥斯卡大上海国际影城、宝龙影城、西安奥斯卡金花影城、长安国际影城、新天地国际影城、乌鲁木齐奥斯卡友好国际影城等,这些影城已经或即将开业。2007至2008年,河南省电影公司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兴建的五星级影城也将陆续建成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