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佰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一、历史中的《八佰》:“我们为中国而生,死不足惜”
1. 淞沪会战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战争中随处可见死伤的普通百姓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统计死伤30万人。
国民党将领陈诚之子讲述日军之残忍
淞沪会战之惨烈、悲壮,不是一言两语可道清,却应被所有国人铭记,强烈推荐大家观看相关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会战实录》,优酷上可以找到高清片源。
2. “四行孤军”:一场被世界围观的死守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由于中日兵力悬殊,国军部队虽英勇奋战,但仍节节失陷,为保存有生力量、守卫南京,已决定全线撤退上海。
此时,临近“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召开,各国代表已齐聚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蒋介石对此会议充满期待,希望能够通过一场“孤军奋战”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抗战的决心与信息,以争取世界的同情及列强国的介入调停,遂决定令88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
88师的师长孙元良最终派出麾下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坚守苏州河以北,率领他们的是第524团团附谢晋元,他们的阵地便是影片中所呈现的四行仓库。
由团长谢晋元率领的这四百将士,是坚守在上海市区的最后一支中国部队,后人称其为“四行孤军”——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这支队伍多为湖北保安团的团员——年轻,也缺乏作战经验。
就这样的四百多人,要面对疯狂涌上的日军,大家心里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
四行仓库与租界仅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天五夜,造就了中外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景观——租界里的中国民众与英美记者,不顾流弹横飞,全程围观着对岸这场中日军队的激烈交战。
战时的四行仓库与对岸的围观百姓
“四行孤军”的英勇感染了目睹这一切的所有人,令国际人士对中国军队改观,即使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要求参军的中国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沪上名医陈春仁在多年后回忆起这场战事围观时记录道:“八佰壮士”称不需任何援助,只想要一面国旗。
3. 坚守之后缘何撤兵?
中日连日战争,给对岸的公共租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四行仓库东南角方向,耸立着两个巨大的煤气罐,一旦日军炮火偏离、煤气罐被炸起火,将殃及租界民众安危,半个上海也将不保。
巨大煤气罐所在位置
公共租界当局通过外交途径照会中国政府,要求政府从人道立场下令孤军撤退。
很快,蒋介石便下达了撤军令。
虽无法接受,但军令如山,谢晋元只得顾全大局、执行命令。
这便是影片最后,“八佰壮士”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在枪林弹雨中冲桥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
2. 电影《八佰》为何有争议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看过电影《八佰》了,也深深的被电影中这些战士所感动,因为在这些战士面前,生命和国家尊严相比不值一提,为了保护国家尊严,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相信看过这场电影的人都知道《八佰》是以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原型就是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在“闸北四行仓库”抵御日军的400余战士,但是有很多对这段历史有了解的人都对电影《八佰》有争议,因为他们认为《八佰》在细节问题处理上和历史真实内容不同。
其实不管《八佰》存在什么争议,这部电影还是非常成功的,那么你认为《八佰》为何有争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3. 现在 八佰 电影院能看吗
《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导演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2020年9月16日,助力电影复工主力之一的《八佰》纳入华谊兄弟“H计划”第七季片单5大篇章的铭记时代荣光篇章。
剧情简介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4. 《八佰》这部电影主要是讲了什么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让无数观众泪奔的电影《八佰》,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5. 电影八佰的历史原型
《八佰》取材自与日军奋战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的真实经历,歌颂面对强敌毫不退让,战士誓死保卫家国的崇高气魄。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中日双方几十万大军拼死搏斗两个多月,到10月底,国军撤离上海,仅留下一支坚持最后抵抗的部队。
1937年10月26日至30日,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奉师长孙元良之命率420余人,对外宣称有800人,进入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天四夜。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毙敌200余人,伤敌无数,自己仅阵亡九人,伤二十余人。从此闻名中外,激发了全国抗日热情,被誉为“八百壮士”。
(5)八百电影死了哪些人扩展阅读:
在《八佰》中是没有绝对主角存在的,这种做法对于电影而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劣势是电影从头至尾都缺乏了一个真正的代表性人物,作为典型聚焦的小人物们,他们在电影中的表现都不差,但你却又很难说他们哪一个人是电影的核心,这终究使电影留下了人物模糊的诟病。
然而另一面,这样的群像处理也使观众得以多角度走进了这部电影,当人们看到这些身为战士的小人物如何在这场战争中逐步蜕变,看到河对岸的普通民众从隔岸观火的冷漠到群情激昂的热血,其实作为观众在情绪上也开始逐渐升温,这恰恰是《八佰》的高明之处,它并没有用单一的悲壮来煽动观众的爱国情绪,而是从不同视角为出发,让人真正洞悉以这场战争背后的血与泪。
6. 电影《八佰》演绎了一个什么故事
据了解,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役,主要讲述了在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名壮士在四行仓库对抗三十万日军,并奋战四天四夜的故事。这场战争也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锋,持续了接近三个多月,当时的上海濒临沦陷,人心涣散。
电影《八佰 》是由管虎执导,他曾在微博里表示过,因为很少有人了解四行仓库保卫战,所以他决定将四行仓库保卫战拍摄成电影,让大家感受到英雄们的热血战斗的过程。
这部电影原本定于2019年6月15日上映,后来官方宣布因技术原因,不能如期播出,影片定于2019年7月5日中国内地上映。据说,《八佰》开拍之前,为了还原1937年的时代感,进行长达整整两年的筹备工作,可见导演的用心,相信这将是一部良心剧。
除了剧情上之外,《八佰》的演员阵容十分强大,不仅请来黄志忠、姜武、张译、王千源等老戏骨加盟,还有张俊一、欧豪、杜淳、魏晨、俞灝明、郑恺等小鲜肉,让人非常期待。
7. 八佰电影里小湖北死了吗
1、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八佰》的背景,是1937年的淞沪会战,蓄谋已久的日本法西斯悍然发动对上海的进攻,国军节节败退。堆金砌玉的十里洋场,已成为阴森恐怖的死亡之窟。陈树生所在的队伍,是上海沦陷前唯一在抗争的绝命团。
团长对外宣称有八百壮士,事实上陈树生的战友人数只有一半,就这一半,还掺杂着畏畏缩缩的逃兵和从未摸过枪的农民。
而他们要面对的对手,是几十万装备精良的日军,拥有短枪长炮,坦克与轰炸机,火力凶猛气势强悍。
战士们齐心协力,守住了阵地四行仓库。日本久攻不破,恼羞成怒,双方激战到第二天,日本人放下狠话:三小时拿下四行仓库。
苏州河对岸,地上空中,乃至整个世界,都在看着这场必败的交战。狡猾的他们采用钢板做掩护,要凿开墙体,爆破大楼!哪怕是铜墙铁壁一般四行仓库,也无法抵挡敌人的疯狂进攻。
怎么办?枪弹打不穿敌人的钢板,一旦他们得逞,五二四团将全军覆没。危急关头,一个从未露过脸的年轻士兵,将自己血肉之躯化作炸药包。在飞跃前一瞬间,他中弹了,后背绽开血花,剧痛让他踉跄了一下,但还是坚持着拉响导火索,跃下日军的钢板阵。
他是陈树生,影片中新来的战友不知道他的名字,称他为:“跳楼那娃儿”,并心痛地展开他留下的汗衫。
所有观众都屏住了呼吸,想知道陈树生要给妈妈留下什么话。汗衫展开后,是八个鲜血写成的字:“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泪水再一次涌出人们的眼眶,蝼蚁尚且贪生,人谁不惧死?但陈树生的壮举告诉我们:有些事,比命还重要!
2、历史上的敢死队员陈树生
《八佰》在开场时就打出字幕:“本片根据真实历史改编”,淞沪会战是真实的,四行仓库是真实的,团长谢晋元是真实的。而陈树生,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
据史料记载,陈树生来自湖北利川人,193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88师,被编入补充团第一营。陈树生作战勇敢,表现突出,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的时候,他才21岁,已被任命为第一营二连二排四班的副班长。
双方实力悬殊,团长谢晋元心知战争一打响,所有人生还的机会都很渺茫。10月26日晩,谢晋元问大家:“可有什么话要留给家乡的亲人?”
有298名战士写下了自己的遗书,陈树生也在其中,但他没有用纸笔,而是用手指蘸着伤口的热血,在贴身的汗衫上写下了八个字的遗言: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两天后,一个日军突袭小分队潜入四行仓库楼下,企图安装炸药,爆破大楼,陈树生自愿成为敢死队队员,将身体捆满手榴弹和炸药包,从高高的六楼跃下,和十几个敌人同归而尽。
8. 电影《八佰》首映礼有哪些明星到场
8月14日电影《八佰》正式开启全国点映,并突破千万票房。首映当天,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CEO,电影《八佰》总制片人王中磊,演员兼总制片人梁静,导演管虎,演员王千源、张译、姜武、黄志忠、张俊一、欧豪、杜淳、魏晨、张宥浩、李九霄、李晨、俞灏明、余皑磊、徐嘉雯、张承、陆思宇、黄米依、刘云龙;
美术指导林木,录音指导富康兵分两路,于北京主场、丹东主场进行了实时连线。同时武汉、深圳、上海连线影厅的观众以及线上网友也一同观看了《八佰》全球云首映礼直播。
(8)八百电影死了哪些人扩展阅读:
各位导演演员评价电影《八佰》
冯小刚评价《八佰》是“非常感动,非常有大义的电影”,表示:“电影复工的开路先锋是《八佰》是导演和中国观众特殊缘分。只有《八佰》这样的电影,才能担起复兴的责任!”。
丹东主场的吴京表示:“我不轻易哭,但是哭了好几回。八个月以来我第一次进电影院,就赶上了这场视觉盛宴。”更现场“邀片”管虎要把影片拿回公司研究。
田羽生则评价:“无论你怎么期待,《八佰》都能对得起你。技术、艺术提高了中国电影一个档次。”
黄渤谈到观影感受时说:“流出的眼泪不止是感动,更是被激荡出来的。中国现在太需要这样振奋人心的电影!”
陈思诚更感慨:“电影艺术形式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电影存在,能让我们在一起感动,在一起共情,一起激荡,一起流泪,这才是电影的力量,所以《八佰》牛,电影不死,中国加油!”
9. 八佰这部电影究竟讲了怎样的剧情
《八佰》主要讲述在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和普通战争片相比,他更加重刻画人们对战争的认知:没有国,哪有家。
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在上海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当时的战争很激烈,中日双方交战三个月,为了保存军事力量,迷惑敌人,谢晋元对外号称有800人,而“八百壮士”因此得名。在这一战中,没有人退却,没有人逃跑,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身后有家人,有朋友,有同胞,所以他们誓死守护四行仓库阵地,力战四天四夜,击退日军六进攻,可歌可泣。
《八佰》给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让人觉得它不是一部简单呈现历史真实事件的战争电影,而是一部带给大家许多“意义”理解的作品。它让人更好地理解了“家国”的意义、“壮士”的意义、“军民顽强抗争”的意义以及“舍生取义”的意义。
10. 《八佰》电影讲述的是什么
电影《八佰》主要是取材于1937年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总共历时三个月,而这场战役则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场战役,主要是讲述了88是262旅545团的团长谢晋元带领了420名壮士你看了30万日军的反扑,战役主要是以四行仓库为据点,而这场小型战役只是历时了4天4夜,战争开始之初,谢晋元也是为了壮大声势,直接号称有800人坚守仓库,所以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八佰》。
其实近几年来,国内的影片市场上相对来说并不算是特别的低迷,前前后后也是出了非常多的优秀国产影片,而这部作品在上映的时候也算是取得了国际票房冠军。很多影迷其实希望未来国内的国产影片,拍摄的质量能够越来越高,如果能够多出几部这样的影片,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