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当代中国电影如何才能发展的更好

当代中国电影如何才能发展的更好

发布时间:2025-09-20 14:22:43

⑴ 为什么国产电影越来越受欢迎

第一、跟经济的发展有必然的联系,中国电影以及动画片都是从08年——09年开始迅猛发展的,因为遭遇全球经济危机这么一个契机,人们在对金钱失去信心的时候,会转头回来用娱乐的方式来填补自己的心灵。这状况就像当年美国大萧条时期,娱乐业电影飞速发展一样的,那个时候涌现出了非常多的经典电影。

第二、是中国近年也有一些有思想有水平的年轻导演出现,比如陆川、姜文、王小帅、宁浩等等,这是中国电影的新鲜血液,而不仅仅张艺谋、冯小刚那些老调调。

第三、中国人们对电影的审美水平有所上升,近几年电影一上映是好是坏,观众自己就会评判了。

国产电影——内地特征

中国美术片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美术片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新闻纪录片已向纵深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系统地编辑一些重要的文献片,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与重要事件进行综合报道、专题报道;

还注意表现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丰富的细节,以情动人。科教片也有新发展。电影厂在原有的基础上陆续增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儿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

广西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云南电影制片厂13个主要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

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电影资料馆,1989年在该馆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并创办《当代电影》和《电影信息报》。电影工业和科研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国产电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决放映和制片需要,还研制成功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等 。全国放映单位已达14万之多,比1949年增长了350倍。

1960年成立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1979年改组为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中国电影金鸡奖;影协下设中国电影出版社;还编辑出版《大众电影》,举办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 。

自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上年度的优秀影片颁发政府奖。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开拓新的题材和体裁,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影片的经验,创作出既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影片。

⑵ 当代中国电影将35年划分为四个时期

中国当代电影可分为四个时期:

1、开拓发展期(1949—1956),歌颂新生的共和国和广大工农兵群众忘我的劳动为其主流,形成当代电影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2、曲折前进期(1957—1965),在贯彻党的电影方针,克服"左"的干扰的情况下,电影艺术家们多方面表现历史和现实生活,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把当代电影创作推向第二个高峰;又经过1960—1961年的低谷阶段,1962年以后,电影创作继续发展,1963年形成了第三次高峰;

3、停滞倒退期(1966—1976.9),在极"左"的封建文化专制主义束缚下,电影处于毁灭的境地;

4、复兴繁荣期(1976.10—迄今),自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电影创作进入了第四次高峰。

时至今日,大陆的电影产业已经摆脱青涩,走上了成熟的发展轨道,并建立了一整套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这个行业,也迎来了一批批年轻的电影投资人。出于商人逐利的本性也好,出于电影梦的情怀也罢,大家终归都是为了这个行业能够平稳良性发展。

而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促进多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更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给新进的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合作环境,为整个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如此,中国电影的发展才能具备更高的创造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完备严谨的、受世界接纳和欢迎的特色之路。

⑶ 现在的电影只追求票房而不求品质

你好!
所谓票房不是中国电影的全部,并不是说中国电影可以轻视票房。某种意义上讲,票房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衡量当下电影产业市场化程度的主要参照物,也是考量特定国家电影产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尺。世界电影大国都注重票房,甚至以票房对GDP的贡献最大化为荣。就中国电影而言,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进程中市场化的马前卒,虽然产业化之路仅有十余年,但票房业绩的迅猛增长已经证实了中国电影市场化的正确选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应当重视票房的重要性,应当正视电影产业的经济属性,换句话说,电影产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常识。
其实,市场经济体制注定了票房是电影产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追求商业利润和资本增值是电影产业的分内之事。再往深处说,无论电影作品思想多么深刻,艺术价值何等非凡,如果没有电影资本的丰厚积累和良性循环,就无法保证电影作品的再生产,拒绝票房的电影多半会在“穷困潦倒”中销声匿迹。如此,电影的“大众化”归宿和“化大众”使命就是一句空话,电影服务人民和时代的艺术承诺恐怕也难以兑现,电影领先于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更难以找到用武之地。总之,无法进入市场被大众所接纳和认可的电影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之作。所以,我们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实现中国电影的可持续繁荣发展,必须正确看待票房在电影产业坐标体系中的独特存在。
担当艺术功能
市场化不该损失文化精神
票房固然重要,但是票房并非中国电影的唯一。健康的中国电影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商业性的票房利润指标,一方面是艺术性的文化精神指标。在这里,商业性是艺术性的基石和保障,艺术性是商业性的引领和升华。
误以为高票房就等于电影的成功,疯狂炒作和造势去忽悠票房,而不是用口碑和品质去赢得尊严,甚至时常出现“票房注水”和“挖墙脚”等诸多不雅闹剧,这让中国电影多少有些迷失了健康良性的发展方向。
只要票房利润指标,电影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化世导俗的独特功能可能会被低俗和恶俗的生活沉渣所淹没,在资本逻辑的助推下“黑黄赌毒暴”就会垄断银幕,污秽低俗的价值观念就会大行其道,绝对的市场化必将掏空中国电影的文化品质与精神内涵,绝对的票房指标也让中国电影留给人的思考空间和文化内容甚为干瘪。长此以往,观众中间出现“浅思维”和“浅文化”的现象难以避免,只相信现象、不相信本质,只相信印象、不相信思考,只相信传言、不相信事实,贸然质疑一切,武断怀疑一切,患上难以治愈的浮躁病和狂躁病,这对于社会健康发展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内伤。
当然,倘若只尊崇文化精神指标,忽视电影“高起低落”的大众化旨归,一味地追求“高起高落”和“云山雾罩”的深奥性,把大众艺术硬生生地拍成了小众艺术,如此高蹈务虚、不接地气的电影也很难深入人心。从常识上看,无法走进观众的艺术通常不会获得观众的接受,无法让观众接受就谈不上影响观众,无法影响观众就难以培育大众的审美趣味和陶冶国民的文化情操。
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
构建中国电影的文化体系
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既不能极端追求票房的商业性,也不该无度尊崇艺术性,重要的是在创作中掌控和拿捏好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度”,做到“有商业的艺术”与“有艺术的商业”之间的和谐一致,从而达到盐溶于水,有味而无痕的境界。因此,扭转票房与艺术之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是当务之急。
一方面,要坚守并继续拓展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成果,虽然票房整体的蛋糕做得很大,但票房前三名依旧没有烙上中国印记,说中国电影市场化已经成功还为时尚早。另一方面,要下决心着手构建中国电影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体系,旗帜鲜明地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勇敢地表达当代的文化诉求和文化理想,勇于参与中国文化的整体提升和国际传播。
就此,不妨从三个角度去寻求突破:首先,要创作一批敢于面向过去的回望历史的电影作品。当代中国电影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对过往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的审视,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是中国电影文化建设的本分和职责。像早年的《红高粱》等电影,通过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思考,来照亮和引领现实人生的征程,具有中国文化的深度和民族精神的厚度,时隔多少年都让人难以忘却。
其次,要创作一批敢于面向现实的观照时代的电影作品。一时代有一时代的苦难和艰辛,房价、医疗和教育的高成本即是当今社会绕不过的话题,中国电影应在此处用良知去表现普罗大众的现实烦恼和内心情愫,艺术性地表达对现实人生的人文关怀和抚慰。倘若说艺术是时代的良心,那么没有现实关怀的电影艺术就是时代的不孝之子。早年以现实关怀为使命的《邻居》、《人到中年》等作品,让人由衷怀念它们为人民大众而生的品质,相比之下,今天许多过目即忘的电影多半只是为名利而生的商品罢了。
再次,要创作一批敢于面向未来展示想象力的电影作品。艺术是民族前进的引路明灯,不仅应当为民族发展指点迷津,而且应该为社会进步提供希望与信念。面向未来的想象性艺术不是天马行空般的乌托邦,而是基于现实困境和现实诉求的合理想象和理性预言,譬如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好莱坞电影《阿凡达》、《2012》都属于面向未来的想象性艺术创作典范,它们为人生与社会超拔苦难点燃希望之火。当然,这些作品想象的根基多立足于现实境况,因为任何脱离现实的理想都不会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毫无疑问,中国电影文化模式和文化体系的建立不该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出现,电影文化只有融入中国文化整体提升和整体转换的大格局中方可大有作为。没有成熟的当代中国文化,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电影文明,对此,我们应在清醒中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文化自觉和文化先觉的特色之路。

⑷ 国产电影蓬勃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日前有媒体评论称,2017年,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的国产电影类型蓬勃发展,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基因。

业内人士表示i,2017年上映的电影《绣春刀Ⅱ:修罗战场》可以说便是武侠类型电影的升级版本,电影拥有着传统武侠片的视觉外观,以古装呈现,人物怀着高强的武功,但人物在价值取向上却具有了当代人文精神。

希望更多类型的国产电影可以不断推出!

⑸ 简述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

趋向商业片,不过确实很受欢迎,因为现在的工作量大, 都需要放松!

如何看待中国当下的电影教育

实践为主的就出学校闯闯,电影理论之类方向的就读研。国内一般大学的这方面老师很多都是纪录片和电视剧出身,纪录片也是大学生最好镀金的方法。

阅读全文

与当代中国电影如何才能发展的更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动漫电影好看女生 浏览:790
南瓜电影每个月多少钱 浏览:33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免费下载 浏览:807
什么遇见你的外国电影 浏览:517
电影票的价钱最少在多少钱左右 浏览:74
好看的盗墓电视电影 浏览:571
用uc看电影占用手机内存怎么解决 浏览:264
策划一场电影的策划书怎么写 浏览:112
什么app有vr电影 浏览:743
糯米如何改签电影票 浏览:806
免费古代穿越电影 浏览:385
刘德华被4支枪指头拍的是什么电影 浏览:774
用英语怎么读电影院 浏览:904
如何用电视看u盘里的电影 浏览:774
外国好看的灾难电影系列 浏览:808
当代中国电影如何才能发展的更好 浏览:915
海报怎么分辨电影好坏 浏览:933
如何用网盘看小电影 浏览:260
健身的路是什么电影 浏览:906
电影情人男主角多少岁 浏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