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票房收入电影院能够拿到多少电影票房
电影院通常可以拿到电影票房的50-60%,这一比例根据电影质量和影院的议价能力有所不同。电影票房收入的分配,首先需要扣除电影发展基金,按照票房的5%计算。其次,营业税按3.3%的比例从票房中扣除。剩余部分则按照院线(即电影院)50-60%的比例进行分配。
举个例子,假如一部电影投资2亿元,最终票房收入达到10亿元,那么其分配情况大致如下:电影发展基金为0.5亿元,营业税为0.33亿元,院线可以拿到5-6亿元。而制作商和发行商则分得剩余的3.17—4.17亿元。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利润还需扣除宣传费用和制作成本,如果电影的制作宣传费用达到2亿元,那么制作发行公司的实际利润可能只有1-2亿元。
除了上述直接从票房中获得的收益外,制作发行方还可以在后期从其他途径获益。例如,当电影在电视频道上播放、通过网络进行直播,或是制作成光盘销售时,都可以带来额外的收入。这种二次盈利的模式使得电影制作和发行方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内获得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的最终利润还受到市场反响和口碑的影响。一部受到观众喜爱的电影,其票房收入和二次收益都可能超出预期,从而为制作发行方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电影的营销和宣传策略同样重要。
1、以100块票房为例:国家直接先扣掉5%做为电影专项基金,3.3%的税款这部分8.3%,就剩下91块半了。现在你知道每张电影票,你已经自动给国家交了税,看电影顺道当了纳税人。这8.5%,影院、院线、片方都见不着钱,直接被划走了。
2、剩下91块半里,差不多有百分60左右,直接分给院线和影院,也就是常说的院线和投资发行6,4分账。还剩下37。
3、院线、影院分完之后,发行方还要收一个发行代理费(发行佣金),目前行规是发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票房可分配收入总票房3%电影基金5.5%税款院线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发行总可分配收入=票房可分配收入其他渠道发行收入(电视、音像、网络、政府奖金、海外)发行方要在发行总可分配收入中逐项减掉下面几项内容后,才是片方所得:发行佣金、导演或主创明星奖励(有或者没有)、代为垫付的发行成本(拷贝费宣传费等)。
税金(往来发票都是要交税的),剩下的才是片方净发行收入(净收入)。其中,代为垫付的发行成本这块,学问大了,一般来说,100块票房收入,片方能分到30块多点。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其他渠道发行收入,最后大概35左右。
C. 电影票房收入电影院能够拿到多少电影票房收入一般多少归制片方,多少
电影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票房收入、发行权销售以及影像制品的销售。其中,票房收入是电影产业的核心收入来源之一,制片公司和电影院通过票房分账模式分享票房收益。
在中国,电影票房的分账惯例是,每100元的票房收入中,5元需要上缴电影基金,上税3.3元,剩余的91.7元中,影院可以拿走47元,院线可以拿走13元,而制片方和发行商则可以拿到剩下的31.7元。这样的分账模式确保了各方都能从电影的票房收入中获得相应的收益。
而在北美地区,发行商在票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约为55%。这意味着,如果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为100美元,发行商可以从中获得约55美元的收入。这样的比例设置体现了北美地区电影产业对发行商的重视。
此外,导演的收入来源也各不相同。有的导演只拿片酬,而有的导演则可以在片酬之外获得分红。片酬是导演为拍摄电影所付出的劳动和创意的报酬,而分红则是导演根据电影的票房收入或销售收入所获得的一部分收益。这种薪酬结构为导演提供了更多的激励,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好的电影作品。
总的来说,电影产业的收入来源多样化,但票房收入仍然是其核心。通过合理的分账模式和薪酬结构,电影产业能够确保各方都能从中获益,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D. 电影院怎么分票房
电影院一般拿票房全部的50-60%。
电影票房,分成如下:电影发展基金5%,营业税3.3%;院线(即电影院)50-60%;其余为制作商和发行商。
1、假如一部电影,2亿投资,有10亿票房,分成如下:
电影发展基金0.5亿
营业税0.33亿
院线5-6亿(主要看片子跟电影院怎么分成的);
制作商和发行商分剩余的3.17—4.17亿(这些钱还要除去的宣传费和制作成本,如果电影制作宣传2亿,那么制作发行公司的利润就是1-2亿)
2、另外当制作发行方可以在后期受益再赚一笔,例如在电视频道放映、网络直播以及制作光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