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魏德圣导演的哪一部电影时长超过4小时
魏德圣导演的电影《赛德克·巴莱》导演剪辑版时长276分钟,有四个半小时。
电影《赛德克·巴莱》是魏德圣自编自导的史诗英雄电影,于2012年在国内上映,这部电影魏德圣筹划了长达十二年之久,并且跨国动员了两万多人参与其拍摄,其导演版时长是276分钟,剪辑版时长是153分钟。
该电影在台湾上映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讲述了信仰彩虹的赛德克族和信仰太阳的日本大和民族冲突、交战、对抗的故事。
⑵ 十部时长最长的电影,你看过几部
相信大家看过不少电影,但是你知道十部播放时长最长的电影,都是哪些?你看过几部呢?接下来就让我带你回顾一下!
1、《现代启示录》片长:202分钟,看的200分钟的版本,科波拉电影的摄影,用光还是很值得学习,但导演想说的太多了,表达思想太主观了。表面替越南,法国说了很多,其实还是站在自己国家立场,还是老一套的个人英雄主义。杀人的时候和宗教活动混剪在一起就对了,就等影评人一顿无中生有的分析,逼格瞬间提高,屡试不爽。
2、《宾虚》片长:212分钟,巨片时代的电影可真适合男人观看。看了很多好莱坞电影最主要的感觉就是在这些电影里的群演们演技都很在线,并且还非常的敬业…真心感慨那个时代的好莱坞电影相比现在都还敢花钱啊,起码演员这块是真的很拼。
3、《埃及艳后》片长:251分钟。《埃及艳后》这部影片是集文化、艺术、 历史 、考古和古典文明价值为一体的影视作品。这便为其成为经久不衰的电影佳作提供了现实基础。《埃及艳后》作为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佳作,是一部还原埃及希腊化时代托勒密王朝时期末代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传奇人生的一部 历史 巨作,从中挖掘出不少值得深思的 历史 、文学、考古和古典文明精髓;提炼和剖析那个时代的综合形态。
4、《灿烂人生》片长:366分钟,这部剧诠释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什么性格决定命运、依恋类型中的恐惧与疏离型人格、人格障碍、抑郁症、过度自尊实则自卑、躁郁症、依赖无能等,还有亲密关系中的各种问题。是的,太多太多,人格特征在马迪奥身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那种烟火下的无尽孤独,那种内心里的求而不得,那种害怕亲密关系等等。第二部结局处,那纵身一跃,让我鸡皮疙瘩顿起,眼泪无休止的掉下来。太感同身受了。
5、《一九零零》片长:315分钟,5个多小时太短,友情、爱情、父子,主仆、阶级、革命、性、暴力、艺术、光影等等等等,贝托鲁奇想说的太多。堆砌的瑰伟长卷到底不能达到神品的高度。5个小时的电影看起来没有疲惫感,实在是研究阶级斗争的电影范本,最后的“主人还在”是否是一种警示,剥削依然存在, 历史 的车轮碾压住主人公,五味杂陈。
6、《与狼共舞》片长:234分钟。开端中尉骑上马背冲入敌营双手张开面对流弹时,这已经是我见过最man的荧幕形象了!从被放逐,到与孤独作战,和印第安人相交,被同僚诬陷,最后流浪远方,这是一部坦诚之作,全片生动诠释了何为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一望无际辽阔的草原,孤狼、马和人们,终究没能走出冬夜。
7、《阿拉伯的劳伦斯》片长:228分钟。这是一个孤胆英雄沙漠孤烟的传奇故事。节奏有点慢,但是,确实震撼。你会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被一个人的伟大人格而折服。他不是个神人,他有着自己的信仰也有着自己不可排遣的寂寞与孤独。他就像是一道流星划过天际,在无比的灿烂里坠落。
8、《美国往事》片长:251分钟。感觉最后一笑惨淡讽刺之余又别有深意。到现在都觉得没读懂用意。明明已经到了高潮,音乐却越来越低沉,明明已经逼出了观众的眼泪,音乐却更加悠扬。碎纸机的无限滚动比无数的枪响还要余音缭绕。只可惜应有的激情都被四小时的篇幅冲得寡淡。詹妮弗康纳利的一席话,怕是一生难忘了。
9、《七武士》片长:203分钟。人类影史的丰碑之作,每一个角色都细致到位,整个的故事线又条理清晰,阶级,人性, 情感 ,格局,各个角度面面俱到。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导演会去致敬这个这部影片,对我这种偏古偏人物传记有执念的人简直就是春梦。分分钟想写一部属于中国的七武士。
10、《战争与和平》片长:453分钟,看完了,每一帧都像是列宾的油画,那种厚实、悲怆、壮美也只有在广袤寒冷的俄罗斯大地才能拍出来,相比之下,大卫·里恩在《日瓦戈医生》里的镜头都略显小气了。虽然是在残酷的集权时期拍摄,意识形态竟然微乎其微,悲悯的气质贯穿始终。安德烈帅出天际。要是能在电影院放看一场CC修复版的,该有多满足啊。
盘点十部时长最长的电影,最长多达近8小时,你都看过几部?
⑶ 有关耶稣和基督教的电影~
有关耶稣和基督教的电影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之作:
1.《上帝之城》
这是一部由巴西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执导的影片,背景设定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影片通过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展现了基督教信仰对于人类灵魂的重要影响,以及人们在耶稣精神的感召下做出的种种善举和奉献。电影中呈现出的人文关怀和深刻内涵使其成为耶稣与基督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影视表达。
2.《最后的十字路》或称为《耶稣受难》。本片讲述耶稣的一生特别是受难历程,充分展示了耶稣牺牲精神和对信仰的坚守。电影的视觉呈现与特效渲染将基督教徒带入了一个神秘且充满信仰的世界。影片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刻画,不仅令观众感受到耶稣的信仰之坚韧,也深刻反映了基督教对人性、爱与救赎的理解。尤其是十字架的象征意义在电影中被深度挖掘和呈现。
3.《基督诞生》。这是一部讲述耶稣诞生的电影,影片中还原了基督诞生的历史场景,展现了耶稣作为救世主的神圣使命。影片通过对耶稣成长历程的刻画,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了基督教教义和信仰的核心价值。同时,影片还通过细腻的叙事手法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纯洁与救赎。
这些电影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耶稣及其基督教文化的重要内涵和价值。通过电影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让观众对基督教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上帝之城》强调信仰对于人性的影响;《最后的十字路》展现了耶稣受难的牺牲精神;《基督诞生》则让观众了解耶稣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其象征意义。这些电影都是对耶稣和基督教文化的重要诠释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