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主色调是偏灰暗的,但是河对岸的租界色调明亮,这种对比造成的视觉感受很强烈,一边富丽堂皇,一边断壁残垣;一边纸醉金迷,一边尸横遍野。
对人物塑造很成功,逃兵也又让人无奈且动容的一面。一些性格软弱的人没有因为什么重大打击突然就变得铁血起来,反而显得更加真实立体。
场景的打造以及特效我觉得是很走心的,可以说是上乘,惨烈的战争场面的表现也是我国战争片应该学习的。抱着炸弹排队跳楼那段我看哭了,当时面对日军装甲部队,而我军没反坦克装备,只能靠这种方法来反载具。
(1)电影八百外国人如何评价扩展阅读: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以往战争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迎敌的战士,要么是深入敌营的卧底。而该片却从一群逃兵的身上展开,《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该片拓宽了我们认识英雄的维度,他们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来个,但这也会造成“一开始还想把每个人名记住”。
② 八百电影反叛人物是谁
“待我化作尘土,你将见我的微笑。”
《八佰》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淞沪会战为背景,主要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整个影片围绕着上海的四行仓库展开。四行仓库是由4所银行共同出资所建设的一所大仓库,仓库建筑面积共2万平方米,因为要防水防盗,所以房屋全部采用了防爆工艺,日军想要冲破这所仓库,必须要使用重武器。
被删减了十几分钟的电影,让本来叙事线索就模糊的电影变得不是很完整,也没有交代所有战士的结局。但现实中,英雄的结局是,撤离桥头后,刚到租界,就被英国军队缴纳军械,四天激战尚不离手的枪支就这样被抢走。扣押到了意大利兵营,在兵营里他们每天都会升国旗,唱国歌,后来英国军方没收了国旗,全体将士就每天对着无形的国旗唱国歌,1941年4月24日凌晨,谢晋元在照例出操时被叛徒刺杀,这一噩耗一经传出,全国上下一片哀痛。
另外,这部电影名叫《八佰》,没有用到“百”,而是用了“佰”,创作团队是希望用“佰”这一字告诉观众:这部电影所关注的并非“八百”这个数字,而是这个数字背后,每个活生生的人。
像影片开头所说:“待我化作尘土,你将见我的微笑。”
③ 如何评价电影《八百》
评价电影《八百》,首先要指出导演对作品的构思似乎存在模糊之处。该片基于历史事件,而事件本身的战斗强度并不足以支撑一部时长两小时的战争片。对比其他经典战争电影如《拯救大兵》、《黑鹰坠落》、《我们曾经是战士》、《硫磺岛来信》、《钢锯岭》和《布列斯特》,它们无一不以长时间、高烈度的战斗场景为基础,要么是多个战斗或战役的结合,要么是一场连续的高强度战斗,如巷战或丛林战的场景切换。
然而,《八百》的剧情仅限于守卫一个仓库,场景单一,战斗烈度不算大,仅有的英雄人物如陈树生的英勇牺牲也只是通过一个镜头展现,难以支撑两小时的电影时长。如果以淞沪会战整体为背景,可以拍出一个战争片,而将《八百》单独作为战争片来拍摄,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因此,电影中出现了对陈树生的过度渲染,以及一系列刻意渲染惨烈但逻辑上不合理的剧情,如添加了一群陈树生、日军夜袭、扛旗挡飞机等场景。这表明,电影试图在陈树生英雄形象的基础上,增强故事的紧张感和悲剧色彩,但却在逻辑性和合理性上存在缺失。
《八百》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背后的故事,如战争中的斡旋、作秀、国府的弃疗、军民的坚守,以及撤退过程中的被缴械和暗杀。如果能更深入地探索这些背后的故事,可能能够制作出一部具有深度的电影。然而,导演和编剧似乎在追求战争场面的同时,忽略了对这部分内容的深入挖掘,导致演员表现脸谱化。
电影在战争场面的处理上显得拼凑感强,逻辑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在追求悲壮气氛的同时,出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情节,如王千源和胖哥盯着女学生的裸背,张译的角色在撤退中表现出的胆怯等,这些情节的处理显得不自然且突兀。
综上所述,《八百》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它在战争场面与背后故事之间的平衡上。尽管电影试图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渲染来吸引观众,但在逻辑性和深度上存在不足。对于希望看到一部具有现代好莱坞风格的战争电影的观众来说,《八百》可能未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期待。总的来说,《八百》在尝试将历史事件搬上大银幕时,似乎在艺术性和真实性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中,遭遇了一定的挑战。
④ 如何评价八百这部电影
《八佰》一箭四雕,管虎与委员长的默契
本答案从第二部分开始,内容会复杂一些,如果你想留言批判此回答,请看完,如果你无法理解超过1000字的文章,请谨慎留言反对。
第二部分讲电影最大的bug,第三部分讲如何用一段台词生造出一个根本没有的巨大转折(不是历史上没有,是剧情上就没有)
一
首先《八佰》不是历史片,也不是战争片,它是一部奇观片。
它与历史的差距,很多答案都说了,这里不多说了。单谈一下,导演跟委员长跨越八十余年的默契。
《八佰》拍的好,关键是题材选的好。
首先导演自己在宣传里也说了,一水之隔,喝着咖啡打着赌,就能观看真实战争的事件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是奇观,电影再把奇观放大一下,尤其纵身一跃、丈夫许国,确实直击人心,不单是视觉的更是心灵的,看着看着就落泪了。
其次,爱国主义,这是最容易引发共鸣的,尤其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下。
但是导演厉害就厉害在,它的爱国主义不是歌颂TG的,而是歌颂国军的,这样一些反感主旋律的观众也会喜欢,更进一步说,这都不是国军,是一种超越了党派、阶级的,每一个普通人的爱国主义,更高级的爱国主义。这一下B格就高了起来。
最后,因为不是歌颂TG的,还能跟飞将军孙元良扯上关系,而孙元良的儿子正是台湾著名演员秦汉,秦汉是谁?大家可能不太知道。但是在他那个年代可是跟林青霞齐名的,他与秦祥林、林凤娇、林青霞合成二秦二林(星爷的大话西游里至尊宝还忽悠紫霞自己是秦祥林),也就说他没准能影响金马奖哦。所以导演去台湾拜访秦汉。之前16年他挺姓戴的也是一个道理,此人和秦汉有一个共同点,在省内电影界影响力甚大,1999年到2014年,金马奖12次提名,9次获奖。
片中还有一个高笔,就是没提孙元良(委座本来是要把孙元良的整个八十八师都留下的,孙不干,最后留下400人),按此人的真实形象提,又逃跑又强奸的,秦汉不满意。不按真实形象提,国内观众不满意。不提,秦汉推这部片子时,还可以避嫌,等片子获奖了再找水军在省内给秦先生歌功颂德。所以,导演去拜访片中没有的孙元良的后人秦汉,却不去拜访片中主要人物谢晋元的后人。
⑤ 关于八佰电影的说说
1、这部电影叫做八百,这里面所描写的那些勇士们很多人把他们叫做八百壮士、但是据这些人当中的一些幸存者回忆,实际上并没有八百人、虽然对于具体的人数有着好几种说法,但是八百勇士实际上只有四百人左右应该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个说法。
2、八百勇士实际上一开始并非是国军的老兵,而是在国军的主力部队在淞沪会战中伤亡惨重之后所补充的湖北的地方保安团部队。
3、八百勇士之所以被称为孤军,一是因为其它部队均已撤走,整个上海除了租界以外已经没有了其它的中国部队、二是他们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让外国人看到国民政府是真心抵抗的,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就是国民政府用来作秀的一个工具、在他们的使命完成以后是没有人管他们死活的。
4、谢晋元和姚子青两位将军虽然同为广东梅州老乡,谢是蕉岭人而姚则是平远人、但是二人的性格和命运却大不相同,姚是率全营力战殉国而谢则是率部队主动向英方缴械、最终导致了这八百勇士及谢晋元在此后任人宰割却又束手无策的悲惨命运。
⑥ 影片八百的拍摄地在哪里
《八佰》拍摄地点:宁波、苏州。
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6)电影八百外国人如何评价扩展阅读
《八佰》评价
战争是冰冷和残酷的,《八佰》中的“静”凸显了这样的冰冷和残酷。电影开篇用摇移的大全景方式勾勒了苏州河北岸的“静”,这是满目疮痍之地,没有居民,只有残破与荒凉。
“静”是《八佰》一面,由“静”到“动”是更重要的一面,它既是战争的对抗与角力的“动态”,也是人物变化成长的弧光,更是主题精神的升腾的过程和姿态。
在枪火和刺刀带来的惨烈声响中,该片着力呈现了“八百壮士”阻击日本侵略者进攻的几个战争段落和侧面,战争的残酷性首先被传达出来,与之交织的是带有痛感的崇高性。
作为一部战争类型商业片,该片正视了战争的残酷,与此同时,也不再采取以往战争片凸显指挥军官个体的智慧与英勇的策略,甚至淡化了谢晋元的领导,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出“有意味的普通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合力。
⑦ 八百电影为什么下架了
八百电影下架的原因主要是涉及历史事件的改编问题。
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然而,在电影的改编和呈现过程中,存在一些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内容,这引发了部分观众和历史学者的不满和质疑。
具体来说,一些观众认为电影中的某些情节和人物形象存在夸大和虚构的情况,这可能对历史事件产生误导。例如,电影中展现的四行仓库战斗场景被一些观众认为过于夸张,与真实的历史事实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一些观众还指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设定存在不合理之处,这也让电影的历史真实性受到了质疑。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和机构对电影进行了审查,并认为电影存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对历史事件的误导和影响,电影被下架并进行修改和调整。
总的来说,电影《八佰》下架的原因主要是涉及历史事件的改编问题。这也提醒我们在改编历史题材的电影时,需要更加谨慎和尊重历史事实,避免对历史事件的误导和影响。同时,观众和历史学者也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电影改编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避免过度解读和误解。
⑧ 《八佰》受人们欢迎吗票房现在达到了多少
《八佰》作为疫情之后,第一部大卖的电影,无疑是受到人们广泛接受并且欢迎的。截至目前,《八佰》票房已经到了,16.21亿。
《八佰》电影的导演管虎曾经在接受采访中说到,他之所以要拍这部电影,是为了:表达对从军的父亲和保卫祖国的将士们的热爱。四行仓库保卫战,其实是一场孤立无援的战争,其结果也一定是失败。八百壮士的誓死坚守,不仅向外国人展示了我国人民和军队的誓死奋战的决心,更主要的是凝聚了当时溃散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