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们称乔治梅里埃的影片为什么
他发明了很多转场特技,包括淡入淡出、叠化等,还首先把二次曝光、多次曝光、合成画面等引入电影,特技只是一方面,核心特点是创造了“银幕戏剧”的美学观念,简单来说就是影片拍摄内容以戏剧形式为主,就是摄像机摆在戏剧舞台前面,所有拍摄内容都在舞台上完成,因而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也是他建立的,类似现在的棚拍,还有就是他开创了“再现历史”的先河,拍了排演的新闻片,他是表现主义和形式主义、造型主义电影的老祖宗,也就是蒙太奇的老祖宗,也就是现在诸多剧情片、情节剧、商业片的老祖宗。。。。只不过梅里埃太大的局限性在于他没有意识到摄像机是可以动的,因而就没有景别的说法了,遑论移动镜头,当然《橡皮头人》除外。
⑵ 乔治梅里爱共拍摄了几部电影或短片 现存的有几部
一共拍摄了400多部电影 1899年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德雷福斯案件》,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从1899年到1906年,他相继拍摄了神话片《灰姑娘》、《蓝胡子》、《魔灯》、《一千零一夜的宫殿》、《卡拉波斯仙女》等。从1902年到1912年拍摄的1899年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德雷福斯案件》,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他最擅长于拍摄神话影片。从1899年到19 06年,他相继拍摄了神话片《灰姑娘》、《蓝胡子》、《魔灯》、《一千零一夜的宫殿》、《卡拉波斯仙女》等。他还擅长于拍摄J-凡尔纳式的科学幻想作品。从1902年到1912年,他还成功地拍摄了《月球旅行记》、《无法实现的旅行》、《海底两万里》等作品。1902年,他根据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球旅行记》拍摄了同名电影,这是一部早期比较成熟的科幻片,长达16分钟,一时间巴黎是万人空巷,他们都蜂拥到电影院看这部影片。这部影片也预示了整个20世纪电影发展的光辉耀眼的历史。为梅里埃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和荣誉。
⑶ 梅里爱的戏剧电影为什么最终没落
美国电视剧《从地球到月球》,最后一集(12集)片名就用的就是《月球旅行》的法文名字。这一集穿插讲述了梅里埃拍摄《月球旅行》的过程中有一个插曲:梅里爱本想把这部电影拿到美国放映,以得到更大的商业利益;但是,托马斯·爱迪生在伦敦看过这部电影后,他的助手们秘密地对电影进行了拷贝。在美国全国上映后所赚得的大量钱财全部归爱迪生所有。梅里爱分文未得,几年后宣告破产。固然盗版让梅里埃损失许多,但梅里埃破产的原因还不在于此。
梅里埃没有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开始工业化生产,比如求助于银行投资。梅里埃的电影始终是其一人投资即做制片也做导演还做演员。这种手工生产方式很快就不适应了电影工业的发展。
梅里埃的电影没有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而有所进步,他一直沉迷于电影机械的表现,电影最重要的元素——不同景别的剪辑没有被梅里埃应用。他后期的电影没法吸引到大量票房。
⑷ 梅里埃的相关事件
2012年4月11日,第九届法国电影展在北京揭幕,本届电影节将有9部唱片和10部短片与观众见面。经过彩色修复的乔治·梅里埃的代表作《月球旅行记》和雷米·贝占松导演的《幸福时刻》作为开幕影片进行了展映。
《雨果》:写给老电影的情书
1895年12月28日,星期六晚上,巴黎的天气很冷。过年期间,街道两旁的很多店铺已经关门,稀稀疏疏的行人偶尔走过,还有星星散散的公共汽车的轰鸣声逐渐远去,空旷的街上一度很是冷清。印度沙龙(SalonIndien)门口的招牌盖着一条白布,上面写着:卢米埃尔的电影,门票1法郎。
印度沙龙的入门很不起眼,进门是一道狭窄的楼梯通向下方,大厅很小,装饰也很简单,厅内放置着100张咖啡座椅。那个令人有些好奇的电影放映装置放在一个较高的地板上,用一块固定在木板支柱的黑色铁皮遮起来,一块有些简陋的银幕悬挂在对面的墙上。
这是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放映,观众不多,只卖出了30多张票,其中还有几位是记者和卢米埃尔兄弟的朋友。乔治·梅里埃也在被邀请之列,他的戏院就在隔壁,一直以魔术和戏剧为生。此前卢米埃尔兄弟邀请他的时候卖了关子,说“这个用魔术让人目瞪口呆的家伙,这次轮到你目瞪口呆了”。
大厅里的灯光熄灭了,银幕上出现了一个女人,一动不动地站在一个广场前。梅里埃以为那是一场固定不动的照片放映,转身对旁边的人不屑地说:“让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看这些玩意儿吗?要知道,这些东西我十年前都已经会了。”他看到了银幕上一匹马拉着一辆马车向他走来,后面跟着几部汽车,然后是活动的行人:整条街都动了起来!梅里埃闭上了嘴,目光再也没有离开过。
银幕上的影像继续移动:墙在拆除者的十字镐中倒下,激起了一片尘土;背景里的树叶在风中摇摆;接下来是《工人们走出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最后是著名的《洒水记》。放映在一片心醉神迷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观看者彻底被征服了,狂热地叫嚷着要再看一遍。而梅里埃已经找到了挤在人群中的卢米埃尔兄弟,打算买下他的器材在他的戏院放映。他的希望落空了,哪怕他把价钱提高到1万法郎,卢米埃尔兄弟也无动于衷:“这个器材是个大秘密,我不卖,我自己想拥有它,独家经营。”
梅里埃后来说:“我们走了,一方面很高兴,另一方面很沮丧,非常失望,因为我预感到这项发明将带来庞大的金钱效益。”
此时,梅里埃也放弃过对这项发明的痴迷,几经辗转,终于搞到了一台英国放映机,并根据卢米埃尔兄弟电影机的原理仿制出了自己的摄影机。不久,他的剧院就开始拍摄自己的作品。
乔治·梅里埃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动用了光学效果美工布景特效魔术舞台机关设置模型等各种手段,来丰富电影的魔幻和具有想象力的艺术效果。他在1900年以后几乎就没有走出自己的摄影棚他创造了最早的摄影棚,把电影的生产第一次放在了可以称做工厂车间的摄影棚里进行这正是马丁·斯科塞斯在《雨果》中展现出来的那个摄影棚。
身为魔术师的梅里埃还创造了一些新的电影拍摄手法,最著名的当属定格拍摄(stopmotion)马丁在《雨果》中对此有了很清晰的描述和致敬。我们亲眼看到了当时的拍摄情境,只见梅里埃熟练地停下动作并暂停影片的拍摄,换掉表演者,然后摇动手柄继续拍摄。为了让过渡更加流畅,他会剪掉一些画面。当要表现一个小丑一跃而起在半空中摇身一变成一位绅士的时候,不露痕迹的剪辑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丁在《雨果》中重现了梅里埃时代的电影,而《雨果》可以说是他写给默片时代最伟大的情书。通过一幕幕美轮美奂的镜头与黑白镜头的互相穿插,甚至不惜通过“穿越”过去,让梅里埃复活,接受大众和狂热粉丝的呐喊。
电影中放映的那一幕幕老电影,把我们带回到了电影史的早期。希区柯克曾言,电影最伟大的时代是默片时代。诚哉斯言,我们这些后来者只不过重复或者抄袭前辈们的想法,看看梅里埃拍过的那些电影就能知道,他尝试过各种题材和类型,乐此不疲。
写到这里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马丁的《雨果》要拍摄成3D,这是用最先进的电影技术向那些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先行者们致敬,没有他们的尝试和发明,3D永远没有可能。而马丁在《雨果》这部看似一部简单美好的童话电影中,其实煞费苦心地处处用典,化典于无形的功底,也再次让我们见识到了“电影社会学家”马丁·斯科塞斯。
⑸ 梅里埃的介绍
乔治·梅里埃(Georges Méliès ,1861/12/8‐1938/1/21)。喜剧演员、戏剧导演、魔术师、摄影师,后从事电影。代表作《圣女贞德》《月球旅行记》。第一部作品《玩纸牌》。梅里埃的影片永远是中景,摄象机永远不动。是世界电影导演人之一。被誉为“戏剧电影之父”。他发明了蒙太奇等。一生至少拍过800部电影。
⑹ 为什么说卢米埃尔和梅里埃开创了电影纪实与写意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⑺ 早期的影片拍的是什么呢
进站的火车,下班吃饭的女工,吃奶的婴儿等等,而且十分短暂。但是这种新鲜东西却顷刻间迷倒了无数市民。人们争先恐后去看“动画”,这些动画是没有声音的,因为爱迪生的研究没能成功,所以一直没有声影同步。
1896年4月23日,活动电影在美国首次公演。地点是科斯特和比亚尔合开的纽约音乐堂。人们对这些不超过两分钟的活动画面兴趣盎然。记者报道中说:“滑稽可笑的拳击比赛”,“汹涌的怒涛”,“婀娜的金发少女”。
但是因为这时的电影毕竟过于简单,所以很快就失去了魅力。
电影逐渐冷落下来。
到梅里埃的出现,拍摄技术有了巨大的革新。
梅里埃是一名魔术师。1896年,他也赶时髦购置了放映机,自己摆设把玩。一天,他在自我欣赏地观看自己的一部近作时,突然间看到了一个心惊的画面:马车拉着灵柩。这是怎么回事?
梅里埃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他惊恐万分,忽然想起拍摄时确有一辆马车拉着灵枢经过,但是那时是机器不转之后刚刚恢复。也就是说,这部突然插入的画面是机器停止之后重拍造成的。
这个新的发现使梅里埃试验了一系列的拍法,他停机,然后再拍景物,再停机,又拍一些动作。就这样,画面切换组合,异常奇妙。
就要夭折的电影在梅里埃手里起死回生了。他成功地创办了制片厂和“明星电影公司”,开创了电影工业化的道路。1899年,他拍摄了新闻片《德莱孚斯事件》。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的法国社会事件用现实主义手法制作的,开创了电影业中“再现历史”之先河。
梅里埃最先发现电影可以讲故事。他的影片采用新奇的特技,华丽夺目的服饰,吸引了很多观众。他影片中所采用的很多技术是现在为止仍在使用的基本技巧:溶暗、淡入、淡出、慢镜头、快镜头,等等。他的杰出作品是《月球旅行》、《艰难的历程》。
但是有盛就有衰,梅里埃风行15年,他创办的处于世界电影中心地位的公司开始破败,因为他严重脱离了生活并且拍摄角度极其死板。
百代公司兼并了明星公司,1938年,潦倒的梅里埃度过数年摆摊卖玩具的生涯,在医院孤独地死去了。巴黎是繁华的,他什么也带不走。巴黎依旧繁华,即使再有个梅里埃,巴黎也是如此。
1915年,波特等人的才能繁荣了大洋两岸的电影事业。
1903年的《火车大劫案》是世界上第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影片,它开创了一种影响非常巨大的大众娱乐的新方式。豪华影院随之崛起,好莱坞逐渐成为电影业的“西方不败”。
电影从朴素直白的拍摄事件到成为艺术性的东西,主要是格里菲斯。他导演的电影剪辑艺术十分高超,1915年,他摄制了《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长达三小时的影片介绍了美国南方的重建。他把三K党塑造成英雄,把奴隶丑化成强盗,虽然电影很具感染力,但却使许多正直的人愤怒。
无声电影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默片时代”就是这个时期。此时人们习惯的是一边看电影一边听现场乐队伴奏。
1927年,沃纳兄弟制成第一部有声艺术片《爵士乐歌唱家》。主演约尔森本来只是唱几首歌,但是却偶然地即兴加入一段讲话,结果开启了一个电影大发展时期,他说:“你们还什么都没有听见过。”
人们从电影中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句话,它结束了一段历史。
⑻ 作为电影叙事史上的影片是梅里埃拍摄的什么电影
你好!
13.电影史上第一间摄影棚是梅里埃于
(1897)
年建造的。
如有疑问,请追问。
⑼ 梅里埃为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梅里埃是一名魔术师。1896年,他也赶时髦购置了放映机,自己摆设把玩。一天,他在自我欣赏地观看自己的一部近作时,突然间看到了一个心惊的画面:马车拉着灵柩。这是怎么回事?
梅里埃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他惊恐万分,忽然想起拍摄时确有一辆马车拉着灵枢经过,但是那时是机器不转之后刚刚恢复。也就是说,这部突然插入的画面是机器停止之后重拍造成的。
这个新的发现使梅里埃试验了一系列的拍法,他停机,然后再拍景物,再停机,又拍一些动作。就这样,画面切换组合,异常奇妙。
就要夭折的电影在梅里埃手里起死回生了。他成功地创办了制片厂和“明星电影公司”,开创了电影工业化的道路。1899年,他拍摄了新闻片《德莱孚斯事件》。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的法国社会事件用现实主义手法制作的,开创了电影业中“再现历史”之先河。
梅里埃最先发现电影可以讲故事。他的影片采用新奇的特技,华丽夺目的服饰,吸引了很多观众。他影片中所采用的很多技术是现在为止仍在使用的基本技巧:溶暗、淡入、淡出、慢镜头、快镜头,等等。他的杰出作品是《月球旅行》、《艰难的历程》。
但是有盛就有衰,梅里埃风行15年,他创办的处于世界电影中心地位的公司开始破败,因为他严重脱离了生活并且拍摄角度极其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