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京南京在日本票房
1.5亿。电影《南京南京》是由中影集团和星美传媒联合出品的战争大片,在2009年5月5日上线日本国家内,受到很多好评,截止2022年8月4日南京南京公布的票房是1.5亿元。
『贰』 《南京!南京!》电影院票价在深圳这边现在卖多少深圳龙岗哪里有电影院有上映这部片子的
龙岗影城有上影
票价50元,半价时段是30元
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叁』 南京南京票房最终总共多少
“南京”过1.5亿大关冲2亿上映一个月 影院放映热度不减 陆川成为内地第四个票房破1.5亿元的导演 本报讯(记者喻德术)《南京!南京!》今天上映整一个月,截至今日凌晨,票房已突破1.5亿,下一个目标直指2亿。 中影集团表示,上月22日,《南京!南京!》在国内全面上映,引起巨大反响,当天下午票房超过900万,10天之后票房过亿。 《南京!南京!》票房突破1.5亿,陆川也由此成为第四个内地票房过1.5亿的导演,相较于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陆川仅拍了三部作品就拿到这么高的票房,也算是一个奇迹。 除在内地热映外,本月中上旬,《南京!南京!》在香港上映,目前票房已超过300万元,算是比较成功的内地电影。 同时,在正在举行的戛纳电影节上,该片客观的叙事视角大获欧洲发行商的青睐。目前影片的英国版权已经售出,德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版权也正在商谈之中。 尽管欧洲版权一共卖了多少钱现在尚未统计出来,但据记者获悉,该片是目前卖得最好的中国影片之一。影院调查热映势头一点没减 一般的片子都是上映两周之后就处于“弱势”地位了,但已经上映一个月的《南京!南京!》依然强势。北京各大影院仍在热映该片。 记者登录北京各大影院的排片表发现,该片目前的排映场次仍然很多,热度不减。比如在UME国际影城华星店,《南京!南京!》今天排了5场,仅次于比它晚上映多时的好莱坞大片《金刚狼》和《星际迷航》。 而在北京星美国际影城金源店,《南京!南京!》今天的排映场次则多达11场,比《金刚狼》和《星际迷航》还要多,稳坐“老大”地位。 该影城工作人员金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刚开始上映的时候,有不少观众从心理上不愿去触碰这段历史,现在也慢慢开始接受了,所以观众仍然很多。” 至于该片何时下线,金思表示:“不知道,只要有观众我们就演。”
『肆』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当时的票房是多少
票房上1.5亿
『伍』 南京南京电影读后感
南京南京电影读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从技术上讲,确实算得上中国电影的进步代表,曹郁的摄影我尤其喜欢,音乐也不错,演员的表演也个个出彩——但仍也不能回避它的价值观有问题,我不知道这样的问题该安在导演头上,还是中国制片方甚至是电影审查机关的头上,《南京!南京!》能过审,而且还是“2009年建国60周年推荐影片”,可我在电影院看了两遍却一点儿也找不到它应成为“推荐影片”的原因,倒是觉得日本的电影审查机关应把它列为“推荐影片”——不过,话说回来,《南京!南京!》里的角川正雄现象,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刚刚爆发不足半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起)就有日本兵在南京因为杀了中国人而自责地开枪自杀,这可能被日本人看成是对武士道精神的侮辱,有所谓的专家不是说,《南京!南京!》里所有的影像都是有当时的历史素材做依据吗?那我就想问问,角川自杀那个画面,历史上的依据在哪里?
确实有一些日本鬼子因为在南京和中国犯下太大罪行而自责甚至可能为了赎罪自杀的事,但有史可查的,全都是在战后,《东史郎日记》我也通篇读过,老头子确实在真心忏悔,但就是忏悔到东史郎的程度,他亦没有选择以自杀以向中国人民谢罪。
所以,角川正雄的自杀,实在是《南京!南京!》的一个大败笔,败到电影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
所谓的普世或者普适价值,并不是指全世界只有一种价值观,而是互相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南京!南京!》选择了一个以参战和参屠日本兵的视角展示那段大屠杀史实的电影方式,但那个日本兵的骨子里却流着中国人的迂腐、矫情和自恋的血,您拍屁股想想,如果《南京!南京!》里的角川可以成为一种侵华日军的典型,日本人能在其后中国呆上8年吗?恐怕8个月都呆不足吧。
《南京南京》观后感
沉重的心情溢于言表。曾经那一部震撼的电影《南京》还历历在目,而这部《南京!南京!》给我的更深的感慨。两个突兀的感叹号!屈辱,愤怒,心痛,已无法倾诉我心底的声音。振聋发聩的影片将战争的丑陋在脑浆崩裂的那一刻毕现无疑。强暴,这种罪行,是人类的耻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点燃中华民族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1937年,30万中国人被屠杀,国殇,2009年,《南京南京》重启了这段伤痛记忆,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想,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二法门。
血淋淋的黑白色,听到的是寂静中的枪炮声!日本人进城了,中国的大部队开始逃跑,陆剑雄和他零零落落几个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组成一堵人墙,阻止逃兵的去路,他们不肯投降,一直在城里偷袭日军,直到一个个死去。日本人说:你们中国军人真是厉害,我们进入南京城后,四处都是冷枪,我们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但是没有一个人走出来!不屈与坚韧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性之中,极端环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牺牲构筑的中国精神。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
对于那样一段历史,已经成为了整个民族的死结,不是谁想颠倒和抹杀就能颠倒和抹杀的,但想要记住同样不容。一种空洞的仇恨,没有可以附着的支点,这场屠杀已经离去了72年,当初幸存的人们也逐渐被时间带走,但我希望那些鲜血淋漓的伤口不要随之消亡,我们未必需要一部片子来激起某种仇恨,然后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诉,不是煽动,而是展示,还原那些被遗忘或者被忽视的点滴细节,然后让看到的后来人叩问自己的心,至于会得到什么样的回响,伤痛不能被继承,更不能被强行灌输,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复原的电影,只要它够真诚。
;『陆』 《南京》这部电影的介绍。
一部由美国电影人制作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梦魇》最近在美国的加州、华盛顿州、纽约州等地试映50多场,每场几乎都是座无虚席,有时甚至连走廊、门口和窗外都站满了人。当看到屠刀下的中国平民的尸体堆积成山,被强奸后的中国妇女被开膛破肚,进行杀人比赛后的日本军官在疯狂地狞笑,许多人边看边流泪哭泣,电影结束后,礼堂里往往安静极了,很多人一时忘记离开。
其他介绍:
这部纪录片的制片人是朗恩·乔瑟夫博士。他曾拍摄过纪录片《希特勒》,在电影界有一定名望。近日,乔瑟夫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谈到他的拍摄动机时,他说,25年前,他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一段描写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感到无比震惊。他原本决定写一本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书,为此他花了20年的时间收集零零星星的资料。正当他准备动手写书时,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问世了。他看后,自觉超不过张纯如,于是改变主意,决定拍一部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
《南京梦魇》的制作前后筹备近10年,从2005年初正式开拍,从最初的120分钟版本到现在的77分钟版本,历经数十次修改。影片由乔瑟夫博士的电影工作室和一家美国公司共同制作完成,曾任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的吴海燕担任了中文版制片人和配音。影片制作所耗费的近十万美元全部来自于乔瑟夫自己的积蓄。电影评论人士认为,该片的图片资料之完整,史实之引人入胜,制作艺术之精良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同类主题的电影,而且这部电影通过一个美国人独立的视角来叙述史实,不代表任何社团、政党或国家的利益,所以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乔瑟夫说,令他感动的是,在一次试映后,许多美国华裔观众被深深地打动,他们纷纷慷慨解囊,少则捐500美元,多则捐1000美元。有位老人当场捐了1万美元。乔瑟夫说,他要把这些捐款用在影片的宣传和推广上,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它。在洛杉矶中英文版分场试映式上,有好几位美国观众多次出席放映式,不仅观看英文版,还观看中文版,当被问及为什么观看那么多遍时,他们回答说,这是一部令他们的心灵产生震撼的电影,他们希望能够多和制片人交流,多了解这段历史。
乔瑟夫说,影片试映取得了成功后,他将1万个拷贝销售或赠送给了有关人士,另将500个拷贝分发给了美国大报。制作组目前正计划制作该片的日文版,除了寻找日裔制片人,还打算请日本一名著名演员做配音。乔瑟夫说,日本有关人士已向他表示,将在明年夏天在日本放映该影片。最近,还有人向他预订了10万张该影片日语版的DVD,准备在日本免费赠送。《南京梦魇》也已经正式搬上互联网。
『柒』 南京!南京!的电影总投资额是多少
号称是1.73亿,但这里面水份很大。去掉宣传费用3000万以外,我估计投资顶多8000-9000万了。总感觉投资有点浪费了,视点太小,导演的功力也不足,镜头中展现在东西太少
『捌』 看过电影《南京南京》的进!
南京南京里的人物是根据真实原型再艺术创造的。
他们在历史中存在,但不是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完全一样。
百合子不爱角川。
做为慰安妇她开始只是带着一腔热血为所谓的圣战奉献。
我觉得其实角川也不爱百合子。
他只是在战场这个冷酷的地方找到的一些温暖,
把百合子当做了自己的精神寄托。
第二次角川带着礼物去找百合子的时候,
百合子都已经忘了他了,
只把他当做客人。
而当百合子死后,
角川觉得精神寄托也没了,
加上其他事情的作用,
他选择了自杀。
『玖』 <南京南京>电影拍的怎么样
暴民对《南京南京》的攻击让我见识到了最丑陋的中国人。
一部优秀作品能被如此多人齐声讨伐,实在是惊了人的群体行为。在此懒得提网络暴力云云,只说说这些生而为‘人’的家伙。
初闻《南京南京》被口诛笔伐是让我不能接受的,这是一部世界级的好电影,它有写实的剧情和意义,有震撼的感官和场面,是一部由一撮优秀有建设能力的团队制作的电影。偏偏却能有人对它不爽。大体看了一看,既如所料又惊愕了一身;以日本军官为视角,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以写实手法为基础,仅此竟就足以戳漏一个“爱国者”的本我,让它浑身燥热,让它歇斯底里,让它绷筋,嘶叫。
我不能完全理解病夫的姿态,却可以大概看个两三。既然它们不能接受这样的电影,那要知道‘不接受’这三字无非就是他的局限性遭到的一击敲打,倘若这样的局限性还合乎工业时代一个有尊严的人的底线的话,或许还允许被理解和原谅。而我所见的,就是这些人难以启齿的龌龊头脑。
它们总有一些匪夷所思的逻辑。以亡魂的名义,它们不接受日本兵不完全有昭和青年组成的事实,不接受死去的中国人多是未有抵抗而死的普通人,不接受投降的中国士兵的存在。以日军视角拍摄,思想上存在了拍摄重演日军祭祀的念头,以及编排了日本兵自杀死在花里这样的剧情,这就证明了导演陆川的媚日卖国倾向。
我想了想,以理科的惯用做法,观察《南京南京》《1942》被呛了又呛,《金陵十三钗》躲过一劫,《捍卫者》这样的烂片被大加赞扬;当中有何变量耶?
有的人啊,它们看不得看不起,看了《1942》《南京南京》,灾难人性和思考隶属于他们脑子之外的世界,只有‘中国人不如日本人厉害’这样的想法能在他们脑袋里面安家,什么样的剧情都能向着这个方向推测。毕竟,这就是它们最在乎的。
细细数下来当然怪不得他们自己,人生下来就开始遭到莫名其妙的教育嘛,最后在生活中过分缺乏实际,就不得不梦游在一些副食里了,譬如打小鬼子,想着万一打小鬼子能提升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呢。鬼子呢,不能太厉害,得站着给咱们打,这才出气;鬼子得凶狠邪恶,得杀下一片和自己不相干的人,要是哪天蹦出来一个有点像人的鬼子,哪怕那鬼子心一软,救下几个人的命,单这情形也是大不敬又卖国的,自然不能接受;对了,它们里面少数聪明些的还得给这不敬又媚外的情形按几个好听的名字,叫“对法西斯批判不够彻底”。
侵略鬼子老家的美梦也是得做的,且和鬼子侵略中国不一样,这叫昭昭天命。自然的,思想这么亲切,它们也喜欢鬼子的一些符合“不大不敬不卖国”的东西,像在瓜岛饿死病死之前鬼子的自杀冲锋,鬼子的杀降传统,鬼子的绝对服从就往往得到它们的认可。
这就是最丑陋的中国人每天干的事,一群乌合之众,日本鬼子的脱胎转世
『拾』 投资过亿的国产电影
本报讯 尽管去年票房达到了100亿,但是核对去年上映的国产影片票房数字和投入成本,发现投资电影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赚钱――去年国产片上映的数量是117部,如果按照制片方宣传的成本为准(某些影片有虚报成本的状况),共有101部票房成绩不及投资2.5 倍,难以回本,占整体片量的九成。 2010年,票房过亿国产片有17部,票房在5000万元左右的有8部,近五成中小成本影片票房成绩在2000万至500万左右徘徊,票房成绩在100万及以下的电影有20多部。其中,号称投资1.2亿的《精武风云》收1.36亿,刨去影院分成,光靠票房远不够回本;《全城戒备》号称投资1亿港元,但内地票房只收8800万人民币,香港票房收309万港元;投资7000万左右的《剑雨》虽口碑不错,但票房仅有6600万;而投资8000万的《西风烈》本期待票房过亿,结果只收入6600万;打着投资7000万、中国首部3D大片旗号的《唐吉可德》最后只收3400万;而分别高喊投资2000万美元的《苏乞儿》和过亿人民币投资的《东风雨》,如果投资数目水分不大,那前者4820万、后者2870万的票房成绩堪称全年最惨。 谈到2010年电影赔比赚多,《观音山》制片人方励分析:“如今电影是四六分成,投资人拿四,院线拿六。举例来说,一部电影票房是1个亿,分到投资人手里就只有4000万,那我要赚回这4000万得投入多少拷贝啊,起码得要投放500至1000个拷贝吧,一个拷贝制作费是8000元至1万元,你自己算算账,所以单纯从票房来达到赚钱的目的是不可能的,能收回成本就已经很不错了。” “繁荣只是表象”,新影联负责人高军呼吁,“目前电影业的亏损率已经高达70%,是时候给电影市场降降温了”。 望楼主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