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桃姐获了多少奖
获奖记录第33届南非德班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桃姐》叶德娴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桃姐》陈淑贤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桃姐》许鞍华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桃姐》刘德华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演员《桃姐》叶德娴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桃姐》
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桃姐》叶德娴
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 费比西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协会奖 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西格尼斯特别奖、平等机会奖
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桃姐》
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桃姐》叶德娴
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桃姐》刘德华
第15届爱沙尼亚塔林黑夜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桃姐》叶德娴
第15届爱沙尼亚塔林黑夜电影节最佳电影《桃姐》(10.000欧元的奖学金)FICC Jury Award FICC评审团奖
第1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电影《桃姐》
第1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女主角《桃姐》叶德娴
《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华语十佳电影第一名:《桃姐》
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叶德娴《桃姐》
第4届冲绳国际电影节《桃姐》获双料大奖:“Peace 单元”最高大奖“海人奖”、评委会特别奖“金石狮子奖”
第9届亚洲沃克电影奖最佳导演《桃姐》许鞍华
第9届亚洲沃克电影奖最佳女主角《桃姐》叶德娴
第9届亚洲沃克电影奖最佳男配角《桃姐》秦沛
第22届亚洲电影传媒奖最佳女主角《桃姐》叶德娴
第14届亚洲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桃姐》叶德娴
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桃姐》叶德娴
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桃姐》
第10届巴黎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最受观众欢迎奖、学生评审团奖
提名奖项
2011年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提名 刘德华《桃姐》
2011年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桃姐》
2011年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提名-陈淑贤《桃姐》
2011年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剪辑提名-邝志良/韦淑芬《桃姐》
2012年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刘德华《桃姐》
2012年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秦沛《桃姐》
2012年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秦海璐《桃姐》
2012年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刘德华《桃姐》
电影大事记
1. 代表香港地区出战2012年“第84届奥斯卡颁奖礼”角逐最佳外语片奖
2.《桃姐》将于2012年3月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最近华鼎奖桃姐已入围!可能还会那很多奖!
『贰』 当年帮助刘德华还款四千万,晚年被子女败光家产,刘德华是怎么报答她的
刘德华在娱乐圈里面,可是有着超高的人气,他在为人处事方面,真的是做得特别的好。很多的艺人,都非常尊重这位老大哥。要不是因为他那被所有人都认可的人品,他也不可能成为娱乐圈里面的常青树。
对此,你们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一下吧
『叁』 刘德华片酬不及王宝强贾玲一半背后,是一部港片败退史
听说最近很多影迷都在感叹刘德华的片酬,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太便宜了。
便宜是个相对概念,相对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刘德华2000万+的片酬,怎么都不便宜,但根据3月4日台媒的报道,正在热映的《唐人街探案3》,作为主演的王宝强拿到了约人民币8130万的片酬,贾玲达到了6000万。00后小花欧阳娜娜的片酬,都开到了近2000万。
相比之下,这位港片老牌天王的片酬不到王宝强贾玲的一半,当然就显得便宜。
但相对“便宜”这个词,我更愿意用一句粤语来形容刘德华的片酬:又平又靓。也就是又便宜又好,性价比高。
这么说当然不是说其他片酬几倍于刘德华的电影明星的性价比不高,也不是说在国产剧片酬巅峰期,按照著名编剧宋方金在一场公开演讲中所说的,国内部分一线演员的叫价曾达到2亿元规模的性价比不高,更不是说目前依站在女演员片酬金字塔顶端的baby等片酬性价比不高,只是作为港片黄金一代的巨星中,几乎硕果仅存依然当打的存在,刘德华,比较特别。
但刘德华的片酬其实是个变化的曲线,1983年,他和陈玉莲主演的《神雕侠侣》在无线播出,创下62点的超高收视率,最高收视人数320万,堪称万人空巷,刘德华的月薪不过数万港币。
1989年他主演赵良骏导演的《神行太保》,张家辉在片中还是一副青涩模样,
那是华仔第一次拿到百万港币片酬。
和刘德华的片酬同步向上的,是港片,90年代初,华仔片酬达到数百万港币,港片进入黄金时代,所有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仿佛那星光永不凋零。
但直到整个港片黄金时代过去,到那部堪称港片最后巅峰的《无间道》,刘德华梁朝伟的片酬依然只是千万量级,真正让刘德华片酬迈进一步的,是港片北上。
而港星的片酬,终不过随行就市,论片酬“造富故事”,老牌天王远比不上内地演艺圈名利场顶流们不断翻新的价码。
在新流量时代, 随着港娱势微,哪怕是港片天王,片酬其实也难望顶流向背。而港片的星光,也早已黯淡。
刘德华片酬“便宜”背后,既有他一贯又平又靓的个人特质,也暗含一部港片败退史,但又好像藏着港片不死的秘密。
据刘德华自己回忆,80年代自己被无线雪藏时期,剪一个头85块港币,真正的明星理发师,还是很贵的。
TVB的薪酬是出了名的平。
当年他刚出道时,有次他和梁家辉在电影《千王群英会》中扮演周润发的两个马仔。刘德华自费买了一双厚底鞋,结果开拍之后没走两步就崴了脚,但他仍咬牙坚持摆出一副随时要开枪的动作,结果被导演一通骂:“你们两个做什么啊!以为自己是拿破仑吗?”
加上刘德华时常在片场给人免费剃头,周润发就记住了这小子,有次跟他展现自己的劳力士。
当时华仔一场戏的片酬,最多几百港币,想买劳力士是不可能的事。刘德华以为发哥在炫耀,但周润发告诉他:我也跑过龙套,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做人最重要的,第一是对自己有决心,第二是要尽力。只要你尽力了,总有一天,你也会有劳力士。
果然没多久刘德华接到一个制片人的电话:“周润发跟我提起你,说有个小子很不错,叫作刘德华。外形讨好,动作戏也不差,最重要的是工作态度一流。我们现在有一部电影,你想不想来演?”
那部电影就是许鞍华导演的《投奔怒海》。
1982年《投奔怒海》上映,票房超过1500万港元,文艺片卖出了成龙功夫片的票房。第二年影片获得了第2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刘德华入围金像奖最佳新人奖,他的名字一下子被很多人知道了。
同年,电视剧《神雕侠侣》播出,剧集创下无线收视纪录。
金庸先生在世时接受采访说:“在七版《神雕侠侣》中,我最喜欢刘德华那一版,那最接近我心中故事的原型。”
刘德华一夜爆红,新艺诚和嘉禾都找上来要签他,他说能不能无线五虎一起签,对方说只想签他跟梁朝伟。刘德华甩下一句话:要签就五虎都签,一个都不能少。
可是接下来无线对五虎个个击破,和周星驰一起住村屋的梁朝伟家境不好,先续约了,最后刘德华被雪藏一年半,日子不好过的时候,只能重操旧业跑去给人理发。
好在他在影坛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片约陆续有来,1989年,王晶导演,他和谭咏麟主演的《至尊无上》爆了,华仔当年的片酬涨到了100万港币。
而港片的黄金时代,马上就要到了。
90年代初赵丽蓉和蔡明首演的小品《追星族》中,出现了一句耳熟能详的追星口号:学友黎明使人醉,富城德华你最美。
那是“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也是港娱的巅峰期。
而在四大天王中,最早在歌坛和影坛同时站上一线的,是刘德华。
从八十年代开始,港片进入百家争鸣、星光璀璨的时代。喜剧片、动作片、武侠片、警匪片、文艺片、僵尸片佳片连连,打出了“东方好莱坞”之美名,这巅峰盛世,在90年代初达到巅峰。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明星们飞涨的片酬。
成龙在80年代末片酬就达到1000万,在港星中独一份儿,而且他是嘉禾何冠昌的干儿子,很早就可以参与电影分红,主导电影制作发行。
等到他演出第一部好莱坞电影《尖峰时刻》,以1.17亿港元成为全球片酬最高的华人演员,那都是后话了。
当年在港片影坛片酬能紧追成龙的,一开始是周润发。
但周润发的片酬高峰期,也是在顶替李连杰演出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在国际影坛扬名之后创造的。
90年代不断刷新港片片酬纪录的,还是星爷。
1990年的《赌圣》打破票房纪录后,周星驰几部电影片酬不过70万港币。
1992年黄百鸣挖星爷拍《家有喜事》,星爷原本没兴趣,故意报了个800万港币天价,结果黄百鸣毫不犹豫答应了,只有来演。那部华语喜剧经典中张国荣的友情价才200万港币。
可到了1996年拍摄的《97家有喜事》,星爷片酬就是1500万了。
港片巅峰期另一个片酬能与两周一成抗衡的是李连杰,片酬在出走好莱坞之前就达到1200万,凭借的是武侠片在中国台湾,东南亚的票房号召力。
500—1000万区间的,当时就只有刘德华、许冠文和张国荣。
梁朝伟在凭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荣获戛纳影帝之前,片酬在200万左右,直到他临危受命接替周润发演出《赤壁》,影片在内地和东南亚各地大收,他酬才飞涨至2000万港元。
甄子丹片酬崛起,则要等他演出的《画皮》与《叶问》大获好评之后。
刘德华到1990年,已经是明星收入榜上仅次于梅艳芳的存在,靠的是“薄利多销”。
从1988年到1992年,刘德华每年接的电影都超过了十部。他说:“大我很笨,不知道哪部好,哪一部不好,哪一部会火,哪一部不会火。那我就多接一点。”
梁朝伟总结得妙:“如果像华仔那样不停地工作,我一定会死掉。”
但当年的港片又确实需要像刘德华这样不要命的演员撑起来,80年代港片年产量还保持在百部左右,到了90年代初期,飙升至200部上下,武侠、动作和喜剧片等各类型影片产量颇丰。“你可以同时拍三部戏,早上拍这个,明天就换另外一部,晚上还能回家。”
虽然竞争激烈,但港片影坛又很神奇,不是相互拉踩,而是互相扶持,当年拍电影还是用菲林,拍着拍着胶片没了,剧务就跑遍港岛的剧组,借点胶片回来接着拍。
那个港片黄金时代,电影明星开公司也成了风潮,事后证明几乎都开垮掉了,包括刘德华和周星驰。
刘德华开的天幕电影公司,第一部《91版神雕侠侣》,开创了现代武侠片类型,大卖2000万港币,金像奖拿到提名。
但后面就拍一部亏一部,到93年的《战神传说》,集齐梅艳芳、张曼玉、钟镇涛拍武侠大片,结果赶上武侠片盛世的尾巴,直接血亏三千万,加上《天长地久》也亏了不少,到公司结业,刘德华背了4000万的债务,最终是向太不打借据借了他1500万,才解了燃眉之急。
那一年也是刘德华“打工还债”的第一年。此后几年,刘德华不再拿片酬,而是变身每月固定领取月薪80万的最红打工人,赚的钱直接拿去还债。
但刘德华又是一个妙人,别人接烂片他接烂片,别人是越接越垮,他却在烂片中磨练了演技。
当年有人问哥哥张国荣,最想跟谁拍戏。他说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最后补充一句:“刘德华越来越好了。”
然而光辉深处,亦有哀伤。
当年港片种种乱象,早就显现。
刘德华最后悔拍的一部电影叫《爱情梦幻号》,当年黄百鸣给了一千两百万片酬,他就接了这部戏。
“但当我拍完就后悔了,我不该为了钱去拍电影,记得有一场戏是在游轮上的,上面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我们是在拍电影,找个群演都找不到,之所以这么穷,是因为最后钱都落在了我的口袋里,根本没有用在电影上,我很后悔,花着也不安心。“
其实刘德华自己也是拿命在拍。
导演邱礼涛说起拍《爱情梦幻号》还心有余悸:“有一次在加勒比海拍戏,刘德华站在船头,前面什么东西都没有(护栏也没有),没有威亚,没有安全措施。船速有几十海里,如果一个不小心掉下去,真的找不到。”
当年的港片有点像后来内地电影的流量时代,钱都用在请大明星上,制作就因陋就简。
王晶回忆说:“写剧本四天都算多,为了拍得快,很多导演在片场想剧本,一些导演武指出身,根本不会写字,就找编剧在现场边写边拍。”
这么拍的后果当然是港片危机不断累积,到了好莱坞的特效大片《侏罗纪公园》攻过来,终于整个市场垮掉,东方好莱坞一夜成为明日黄花。
这期间刘德华的片酬是:400万一部。
这个片酬是向太陈岚采访中透露的:“当时我和刘德华签有合约,每部戏800万的价格,跟他签下八部电影。”
“但后来,刘德华却主动到公司来跟我说,只要给他一半的片酬就够了。那时候,整个港片的电影市场,只有我老公的公司还在撑着,所以他说出这样的话,就让我感到很窝心,我就想着一定要好好的捧他。”
也是那段港片最艰难的日子,刘德华开始赶鸭子上架当监制。
当年他看了两个我剧的剧本,觉得哇这个创意好,本来想自己当导演,但他开的公司正被人告,公司的钱没法动,所以才到处找投资人,最后他向投资人保证不亏钱,自己当监制,电影才得以开拍。
看在导演刘伟强和他的面子,所有演员都给了友情价,片酬最高的梁朝伟和刘德华两人加一起片酬也就1000万左右。
刘德华作为监制,拥有剪片权,但他总是把自己的特写剪掉,留别人的,结果第一部梁朝伟的角色大放异彩,林家栋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就是单纯的想把事情做好。
电影大结局的戏,原本是套路的双雄大打一场,但大家都觉得不打更好,投资人不放心,刘德华就说:“如果亏的话,就先亏我片酬。“
结果这部戏以5505万港币的票房成绩,拿下当年港片票房冠军,最后那场戏成为影史经典。
那部电影,是港片最后的荣光。
它叫《无间道》。
虽然2002年《无间道》出现让港片有了一些生机,但还是无法挽狂澜于既倒。
2003年,长久以来饱受抑郁症困扰的张国荣,从中环文华东方酒店24楼一跃而下,结束自己46年的人生。
张国荣去世第5天,金像奖的舞台之上,“四大天王”时隔6年再度合体,同唱一首《当年情》,纪念哥哥张国荣。
但很少人知道的是,张国荣的第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筹资艰难,加剧了张国荣的抑郁症。其实一部文艺片而已,能花多少钱?
就连巨星张国荣筹钱拍电影都如此艰难,本土市场守不住了,港片只有一条路:北上。
当年最有代表性的北上的港片导演,还不是后来大放异彩的林超贤,而是凭《甜蜜蜜》站上文艺片巅峰的陈可辛。
进入内地市场,陈可辛想拍一部前所未有的巨作证明自己,那就是《投名状》。
也是这部电影,重新测算了北上港星们的价码。
最贵的,是从好莱坞归来的李连杰。
当时李连杰在好莱坞的片酬是1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是1.2亿,他给了陈可辛一个友情价:1亿。
李连杰拿1亿,刘德华片酬1600万,金城武1200万,加上其他演员以及上千人的群众演员,演员费用就花了一半。
但3亿的成本里,依然有一半用于制作。
陈可辛要求这部戏必须全部是真实的战争场景,不允许使用电脑特效,电影拍得很苦,武术指导程小东几乎被陈可辛逼到崩溃,反过来说也可以。刘德华被真铁链把一根手指夹到骨裂。
电影上映后气势如虹,所有人都等着庆功,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上映了一部电影,直接让票房“暂停”,就是冯小刚的《集结号》。
最终,《集结号》以2.6亿位列当年的票房亚军。《投名状》票房两亿拿到第三名,加上本港票房2750万港币,陈可辛还是亏了很多钱。
为了还债,他和吴君如卖车、卖房。但影片横扫了当年金像奖,证明了港片电影人也能驾驭超级大制作。
当年港片北上,港星多半采取的《投名状》模式,合作的还是港片电影人,和内地电影人要合作,也是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
直到刘德华参演了内地新导演拍摄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失孤》。
刘德华在片中饰演骑车寻找被拐孩子十五年的雷泽宽,在片中被群演大妈薅着头发,狂扇了十多个耳光,一直扇到面部发麻,好几天才恢复。
这个镜头,刘德华没用替身,坚持要求自己被扇。
拍《失孤》还有个花絮:有位男歌手发现饭菜看相十分难看,大声嚷起来:“这都是些什么菜啊,叫我怎么吃得下口!”
就在这时候他余光一扫,发现刘德华和群演蹲在地上一起吃着盒饭,啥也没多说,消失了。
北上后,港星价码集体上调。
张家辉因为《澳门风云2》在内地大卖十亿,片酬三级跳,两年从400万涨到2000万,基本与刘德华同价,周润发梁朝伟也看涨,梁朝伟接演王家卫监制的《摆渡人》,成功达到个人片酬新高。
但北上赚钱易,反哺港片却难。
刘德华算一个。
当港片导演纷纷北上时,许鞍华没有走。刘德华说,不想看到这么好的导演,如此辛苦地找钱拍电影。他主动投了许鞍华新片3000万,还担任主演,这部电影,就是横扫金像奖的《桃姐》。
但刘德华也不是只拉扯港片。
2002年,他卷土重来创立映艺 娱乐 有限公司,把视野转向了新人身上:2005年他发起了“亚洲新星导”计划,由他一人出资约2500万港币,给6名新锐导演拍片。这个项目其实是失败了。
投的6部电影,5部都赔了。有的拍完就丢掉了,有的拍完上映不了。
只有唯一的一位内地导演,拿着他投资的350万,拍出了内地票房2350万的作品,许多年后,他拿到了《流浪地球》最初的版权,但听闻郭帆有意翻拍,拱手让贤,还把自己剧组的道具借给郭帆。这位导演就是宁浩。郭帆说我鸣谢一下你吧,宁浩说你别谢我,要谢,谢一个人。
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电影最后,打出了特别鸣谢:刘德华。
2021年春节档,《人潮汹涌》上映,郭帆跑去客串,在影片中拥抱着刘德华饰演的龙套演员说:感谢你为中国电影做出的贡献。
这些年的刘德华,的确为中国电影做出了不少贡献。
拍《扫毒2》他说,如果刘德华都不行,以后这种电影就更没人投资了。
拍《人潮汹涌》他又说,如果这样独特类型的片子都没有排片,没有人支持,那以后就没人愿意创新尝试了。
但我是没见过爱钱的人,这么不计较钱的。
拍《追龙》,你以为是双男主,其实王晶一开始跟刘德华说的是客串,结果剪啊剪,剪成主演,电影成为王晶回勇之作,国庆档票房逆袭达到了5.7亿,大家说,又看到老港片的韵味 。后来采访中主持人问刘德华片方补了片酬没,他说没。
这些年他支持港片,也包括文艺片,比如《热血合唱团》,票房不足几千万,被人唱衰他扛不起票房。
他坠马受伤,很长一段时间工作停摆,差点想要参加残奥会,花了一年多站起来,接受采访说,投资方说:“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投资刘德华会亏本”,他说:“我也没想到”。
说这话的时候,刘德华已经59岁了,但这个年过半百的大叔,依然是当年的刘德华。
拍《扫毒2》的,他一人身兼数职,每天亲自负责督工,小到换场景灯光,大到自己的戏份,都是亲力亲为。
开工时夏天,刘德华经常忙到满身大汗,剧组经常拍摄到凌晨才收工。
为了省成本,刘德华不收片酬,只要分红,如果电影亏本,一毛钱都收不到。
结果《扫毒2》票房将近13亿,一度成为港片内地票房冠军,直到被刘德华监制+主演的下一部《拆弹专家2》反超。刘德华大赚一把。
2017年坠马后,刘德华一度患上了创伤后遗症,怕马、怕开车、怕吊威亚,什么都怕。结果到了《拆弹2》,身为监制的他导演邱礼涛让他干啥他干啥,
跳天桥、被车撞、一路狂奔,都亲身上阵,和刘青云穿的拆弹服也升级了,一套就重达40公斤!
40 的高温下拍摄,两人经常一穿就是一整天,浑身湿透,体力耗尽。
手指拍摄中受伤,还是港媒后来报出来,写的是”血流如注”,可是电影路演那么久,刘德华自己一句都没提。
电影上映到最后,破了刘德华自己的港片票房纪录。
最新的《人潮汹涌》,从预售开始到春节档前半段都在垫底,直到春节档后半段开始逆袭,上映22天后单日票房逆袭了《唐探3》,位居春节档影片第二位,仅次于《李焕英》,累计票房达到5.2亿,猫眼票房预测更新到了6.75亿。
那么多人说刘德华快60岁了,扛不住票房了,我却想问,所有的国内一线明星,有一个算一个,像《人潮汹涌》这样的票房逆袭,多少人能做到。
入行40年,和他同时代的巨星,隐退的隐退、减产的减产,很少再有人能跟他一样,以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还在持续发热发光。
港片未来两年最大的投资,是《无间道》编剧庄文强导演的《金手指》,投资成本高达三亿五千万港币。刘德华和梁朝伟,《无间道》后再联手。
他还在《唐探4》结尾亮相,扮演Q组织的教主,陈思诚说,必须要有一个有分量的人物扮演这个角色,只能是刘德华。
缘分像一道桥。
当年王宝强第一次正式演主角就拿了最佳新人,那年他第一次去中国台湾领奖,在厕所排队时遇上了年少时的偶像刘德华,后来上完厕所洗手,搞了半天都不会用自动感应的水龙头,多亏刘德华“仗义援手”。
几个月后两人再一次见面,已经是《天下无贼》的片场。王宝强看到刘德华,噗通给偶像跪下了,刘德华也赶紧弯下了膝盖。
谁能想到,当年的少年王宝强,乘着国产电影的东风成为150亿票房先生,《唐探3》单片片酬,已经是刘德华的近三倍。
但刘德华最厉害的,从来不是赚,而是给。
江志强说:在电影圈刘德华是‘借’出去最多的人。别人碰到创作瓶颈,或者投资不够,都会找他去聊。
冯德伦拍《侠盗联盟》,临时被男主角放鸽子,一夜愁白了头。刘德华空出自己的档期,赶去江湖救急。
当年被“雪藏”时,洪金宝找他拍《夏日福星》。多年后,洪金宝拍《我的特工爷爷》,刘德华来当主演。洪金宝感慨,捧过很多明星,大部分人红了后再找他们拍电影很难,但还有一个刘德华,是“随叫随到”的。
2017年,林家栋摘下金像影帝,颁奖台上,他第一句话是:“感谢华仔,没有你,就没有如今的我”。
张卫健转述过刘德华的一句话很有名: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
去年港片萧条,上半年只开了两部戏,其中一部就是林家栋在“疫市”下零片酬演出的《手卷烟》,和刘德华一样,他笑言片酬等电影赚到后再说。果然是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
但这样一个刘德华,又是那个港片盛世时代的产物。
刘德华90年代拍了那么多烂片,但有一部戏,没人敢说烂,就是《天若有情》,而这部电影,又只会诞生于港片江湖,因为这部讲情义的电影,又刚好是港片师徒传承与情义传统的产物。
当年王晶的父亲王天林准备退休,徒弟们说拍一部片子挣点钱,让老爷子安享晚年。
那时候江湖片好卖,正好陈木胜有个故事的灵感,源自他年轻时的飙车爱好。当时他的车队,有一个车技很好的朋友,叫做华弟。
赛车和江湖片结合,有的搞。于是定了陈木胜当导演。找了刘德华演主角华弟,吴孟达本来想演黄光亮演的大反派喇叭,但陈木胜说:太保只有你能演。
电影里每次太保出了事情,总是华弟挺身而出罩着他。果然只有吴孟达,将一个苦涩的烂忠厚没用的中年古惑仔角色,演出了孩童般的惹人怜爱。
到影片在最后一刻,太保冲了出来,杀了喇叭。
华弟倒在血泊中的时候,将死的太保冲他大喊:我砍死喇叭了,阿弟啊......你看到了没?
最后达叔凭借这个角色拿了第10届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他说自己很少看自己的电影,家里只收藏了一部电影,就是《天若有情》。
当年港片影坛真有意思,不是好莱坞大工厂那套,更像个江湖,拍片的时候,杜琪峰林岭东都跑去帮忙,因为杜琪峰骂人声音大,片子拍了一半刘德华都以为杜琪峰是导演。
正是在杜琪峰陈木胜林岭东的联手打造,吴孟达黄光亮这些港片经典配角的演绎下,影片成为传世经典。
黄家驹为影片写下的片尾曲的悲伤配乐萦绕耳边,场面色彩浓烈,都市爱情、兄弟情及无助感、孤独感,感人至深,令人落泪。
如今,王天林、林岭东、陈木胜、吴孟达都不在了。
63岁的黄光亮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分享了一个视频,配文称:再会了,孟达兄。
此时港片四大恶人,只剩下他一个。剩下来的人中,吴倩莲早已息影。老杜好久没新片了。只剩一个刘德华,还在撑着港片。
数十年前,究港片之繁华,有时势造英雄,有风云人物造势。但最终离不开的,是每部电影拍摄时背后的故事,是那个日益远去的港片情义江湖。
如今的大工业电影时代,片酬多高,都只是这场流量和资本相互博弈的 游戏 中一个环节而已。
而港片黄金时代已逝 ,豪情只剩一襟晚照。
但刘德华始终还在。
年轻时刘德华最爱现场表演胸口碎大石。
大伙儿一打听才知道,华仔出生在香港一个偏远农村,6岁搬进城市后,一家人居住在名为“钻石山”的贫民区。他年少时早上四点起来拉水、准备卖早点,放学后在自家店里帮忙,十点再开始做功课,每晚差不多只能睡四个小时,当年他最大的乐趣就是TVB附近卖东西时,挤进去,看看里面的星光。
当年黄沾撰写金曲《狮子山下》,“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地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许多年后,刘德华身上体现的,也不过是港片巨星该有的样子:踏平崎岖,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哪怕一个黄金时代逝去了,那些用心坚持的人,总会得到时间的回报,不管片酬算多算少,刘德华真正的回报其实是八个字:华仔还在,港片不死。
『肆』 她帮刘德华还清四千万,华仔承诺养她一辈子 ,她是谁
她就是叶德娴,于1947年12月25日出生,人称Deanie姐。她以塑造各类低下阶层的妇女形象和出色的歌唱技巧而著名,多年来获奖颇丰,与刘德华搭档演出“母子”,先后出演《法外情》《黑马王子》等电影,成为华语片中最经典的“母子”银幕搭档,凭《桃姐》获得金像奖和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叶德娴年轻时风光无限,晚年之时,却是比较悲凉的,子女都是好吃懒做,不肯出去工作,就一直在家啃老,花光了叶德娴的积蓄,就这样还被子女给抛弃了,生活十分的窘迫,然而,华仔对于叶德娴的恩情从来没有忘记过,在叶德娴被子女抛弃之后,华仔就承担起了赡养叶德娴的责任,而且刘德华对于叶德娴十分的孝顺,十分的宠爱她,比亲生的还对她好,所以说,刘德华能火一辈子不是没有道理的。
『伍』 黎明和刘德华哪个更有钱
刘德华和黎明相比较,刘德华更有钱,因为刘德华既是歌星又是演员,还是一个投资者。开演唱会会赚很多钱,演电影也会有很多钱,投资了很多行业也都赚得盆满钵满。
开演唱会次数,刘德华远远不及张学友;论演唱会的名气,周杰伦的“地表最强”演唱会真的是有声有势。但实体演唱会上座人数,刘德华2004年重庆奥体演唱会以8万+5万共计13万人的歌迷到场数量,将华语歌星演唱会到场人次的记录保持了近20年。
刘德华,一个集歌星、影星、电视明星于一身的人;他主演的电影之“卖座”,令众明星望尘莫及;他的唱片销量之高,令歌坛天后天王为之逊色;他在娱乐界长期保持的极高人气,无人能企及。
据不完全统计,刘德华以主要投资方身份投资过不下40部电影。
除了投资电影,刘德华还投资发廊、时装店、百货、饮食、房地产和影城,此外还酷爱收藏古董表和钻石。学会投资理财的刘德华很快就成为亿万富翁。
刘德华(Andy Lau),1961年9月27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籍贯广东新会,中国香港影视男演员、歌手、制片人、作词人。
1981年出演电影处女作《彩云曲》。1983年主演的武侠剧《神雕侠侣》在香港取得62点的收视纪录[1]。1985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8]。1990年凭借专辑《可不可以》在歌坛获得关注。1991年创办天幕电影公司[2]。1994年获得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同年担任剧情片《天与地》的制片人。1995年在央视春晚上演唱其代表作《忘情水》[9]。2000年凭借警匪片《暗战》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3];同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获奖最多的香港男歌手[10]。
2004年凭借剧情片《大块头有大智慧》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262];同年凭借警匪片《无间道3:终极无间》获得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4] ;同年第六次获得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2005年获得香港UA院线颁发的全港最高累积票房香港男演员奖[5]。2006年获得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最有贡献电影人奖[6]。2012年凭借剧情片《桃姐》获得金马奖、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担任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主席[7]。2015年第5次登上央视春晚并演唱歌曲《回家的路》。2020年发行个人首张数字专辑《演·唱》[252]。
演艺事业外,刘德华关心公益慈善。1994年创立刘德华慈善基金会。2000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发起亚洲新星导计划[11]。2008年被委任为香港非官守太平绅士[12]。2010年获得第12届世界杰出华人奖[13]。2016年连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
『陆』 截至目前电影《桃姐》的总票房是多少
,《桃姐》的内地票房已超越6200万元人民币,香港2200万港元,台湾4300万新台币,新加坡16.7万美元,马来西亚19.3万美元;合计已冲破1亿港币,折合人民币总票房已过9300万
『柒』 刘德华开的映艺公司和梦造者,让他赚了这么多
天幕之后,又开映艺公司和梦造者公司
刘德华是个好偶像,但不是个好老板。提起他早些年自己开公司拍电影的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天幕公司亏损4500万。他为了还债,不得不一年接拍16部电影,出演很多烂片,每天睡两三个小时的事。烂片真是害死人啊,赔钱还赔口碑。
当然,这都是陈年旧事。4500万对天王刘德华来说,不是个大数目。如果你认为他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再投资电影就错了。2004年,他成立了映艺公司,推出亚洲新星导计划。2015年和马来西亚人合开了梦造者公司,《澳门风云3》、《王牌逗王牌》、《拆弹专家》等电影,都有这家公司投资的。
刘德华开公司赔钱,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自成立映艺公司以来,刘老板可是赚得多赔得少,投资的眼光相当精准。
映艺公司让他名利双收
映艺公司成立于2014年。当时,刘德华改变了天幕公司时大投入的做法,而是以小投入扶持小成本的新人导演,最著名的就是2005年推出的亚洲新星导计划。他拿出2500万元,支持6名导演,甚至无片酬客串。
宁浩《疯狂的石头》、林子聪《得闲饮茶》、陈惠姗《我的少女时代》、郭子健《打擂台》、乌尔善的《刀见笑》等,都受到过他的资助,有的导演和演员因此一举成名,甚至跻身一线。如宁浩、乌尔善、黄博等。乌尔善的电影取名为《刀见笑》,据说是为了向刘德华的《刀剑笑》致敬。
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投资300万,但票房近300万,按42%的票房分成,刘德华可得1200万左右,回报率将近400%,可以说是刘德华投资的电影中回报率最高的。
2011年的《桃姐》,是他为了报当年许鞍华《投奔怒海》的提携之恩而投资的文艺片,仅在欧洲的版权收入就收回投资。该片投资150万美元,票房近2亿,创文艺片票房纪录,映艺公司可是大赚了一笔。
除了票房大捷,《桃姐》更是横扫国内外各大电影节,拿奖拿到手软,更令刘德华拿到金马、金像影帝,消除了他不会演戏的质疑声。这是用钱无法恒量的。
当然,即使是小成本投资,也有失败的风险。《师奶唔易做》、《太阳雨》、《初恋未满》、《得闲饮茶》这样的文艺片,可能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看了,票房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即使在金像奖上颇受好评,被誉为纯正港片基因的《打擂台》,总投资800万,内地票房50多万,港台投资400多万,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映艺公司另一部票房超级大卖的电影是《我的少女时代》。这部电影投资不过8000万台币,即2000万元人民币,但票房达到3.61亿元人民币,盈利率达到1800%,创文艺片票房之最。
此外,映艺公司投资的《我的特工爷爷》票房3.3亿,《失孤》票房过2亿,都让映艺公司盈利不少。
梦造者公司投资都是大手笔
梦造者公司成立于2016年,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澳门风云3》。该片总投资1.5亿,票房过11亿,虽然口碑一塌糊涂,但绝对是赚得盆满钵溢。
梦造者投资的第二部电影是《王牌逗王牌》,票房2.6亿,虽然必亏,但好在多家公司投资,梦造者的亏损不会大,而且刘德华很可能又是以片酬分红票房。
梦造者今年还有两部大制作电影,一部是投资1.5亿,被寄予厚望的《拆弹专家》,一部是要打开欧洲市场的《侠盗联盟》。这两部片子的票房到底会是多少,能给刘德华带来多少收益,我们拭目以待。
『捌』 刘德华他是香港首富吗
不是,香港首富是李嘉诚,财经杂志《福布斯》2013年4月15日公布2013年华人富豪榜,港人李嘉诚以净资产310亿美元的身价,连续第15年蝉联华人首富。刘德华的资产大概在几亿港币左右。
几亿港币和310亿美元的差距不用说了吧,但刘德华出道30年,一直以敬业和人缘好闻名,虽然财富差距巨大,但和香港的部分富豪应该能有交际。而且他自己说现在的钱,自己已经够花了,花不完,所以就经常做慈善,拿出来一些帮助别人,虽然是个艺人、也算不上富豪,但为人还是很有口碑的,财富和人品不是一码事。
刘德华作为香港的艺人,虽然也开过几家公司,但当年开天幕公司背了三四千万的债,然后96,97,98年左右就一直在还债。还清之后就又重新开始积累资产,开了映艺有限公司,做自己的唱片和投资电影,比如《疯狂的石头》、《桃姐》等等,但是投资电影赚钱的很少,只能总体算是出入相抵,稍有盈余,主要是为了扶持新导演。他主要的收入还是在拍电影上,近几年片酬大约每部一千万,同时还有广告,唱片和演唱会的收入。另外他也投资房地产,不过买房算是他爱好而已,也常有赔钱,赚不了多少。总的来说他大概积累下的资产也就几个亿吧,在香港只能算有钱人,算不上富豪,距离传媒大亨也有很大的距离,更别提香港的顶级富豪了,房地产、高新科技、港口船业、商业地产、珠宝等才是香港的主流资本来源,娱乐产界主要是影响力大,利润没有那么惊人。
『玖』 刘德华为什么会零片酬出演许鞍华导演的《桃姐》
电影《桃姐》讲述了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罗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之间所发生的一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起初,导演许鞍华为这部讲述主仆情深的电影剧本所感动,但是她却遍寻投资不着。这可该如何是好呢?
『拾』 刘德华片酬仅为王宝强三分之一,不及黄渤邓超一半,对此你怎么看
据台媒报道,天王刘德华的片酬比一线影星还要低很多,在影院上映的影片中,票房最高的两部都由他主演,而刘德华所开的片酬非常实在,还不到2300万。 据业内人士透露,作为天王级别的大咖,刘德华从不会乱开天价片酬,一般来说他的片酬在8600万至1亿台币中间(约人民币1997万至2322万)。
其实对于这些明星们,我们应该理智的看待,不管他们的片酬是多少,只要他们能够有优秀的作品带给大家,那么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