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国电影
善良的卢卡斯!一部优秀的电影
看一部好电影就像吃一口好茶,余韵袅袅,总有点什么让你不断回味。《L'homme que j'aime》给我留下的是马丁那支口哨——《Bandiera rossa》。片子结束了,口哨声犹在耳边盘旋,轻快自由却又带着点努力忘记悲伤的悲伤。这个片子并没让我觉得有多同志,反而不停地想起那句话:“我爱你,但我不是GAY。”
《L'homme que j'aime》中大概就是马丁追着有点不耐烦的卢卡斯问他是否经常这样低头走路,然后坦率得有点发傻地说自己是GAY,还一副无比单纯无比CJ的表情问他是不是,才发现这个原本很容易就被写成悲剧的悲剧并不会走煽情索泪的韩国电影套路,果然,看到马丁给“表演跳水”后的卢卡斯身边扔小鱼时几乎笑喷。
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不得不让从小丧母活得有些迷茫有些孤独有些拎不清自己的卢卡斯一点一滴地被他吸引蛊惑。卢卡斯不是GAY,他会在同性恋酒吧里不自在地找弹球机玩,他只是爱马丁,并在马丁想拒绝给他伤害的时候一步步向他走近过来。他对他说:“我爱你,就像我从未爱过一样。”这句话的催泪效果远远大过任何声嘶力竭海誓山盟,是你为我刷新了对爱情的印象,是你为我心灵词典中的爱情下出标准的定义,我不是GAY,我的这种爱只依你而存在,这已经不再是同性异性的问题,这是一种特定的爱情方式,无关乎性别。
整部片子马丁都在用他出其不意的孩童行为轻松着卢卡斯和妈妈,也轻松着我们的心,以至于在他临死的时候我居然还会因他的可爱举动而微笑出来,可心里那种沉重和惋惜是无法回避的。眼泪在最悲伤的瞬间反而缺席,当然马丁本来也不想把他一个人的死变成所有他所爱之人的悲剧。谢谢卢卡斯,他完全按照马丁的心愿选择了自己今后的生活,他穿上带着马丁古龙水气味的横条上衣,骑上了马丁那台破旧的黑色自行车,轻快地吹起了马丁最喜欢的口哨……
“那天,你将明了。”
“那天, 我们也将明了。”
“你是生命。”
“你是虚无。”
“死神将会来临, 取走你的双眼。”
那时,卢卡斯背对马丁安静地蜷着,两人轻轻吟出这首诗。
死神终于取走了马丁的双眼,但卢卡斯却把他活进了他的心里,这种怀念不是用眼泪和香烛来进行,而是一种气场的笼罩,只要他的气场围绕在他周围,死神永远取不走他对他的怀念。
有人问卢卡斯今后会跟男人还是女人在一起,我坚定地认为是女人。再罗嗦一次,因为卢卡斯不是GAY,他只是爱上了马丁,而马丁恰好是个男人,如此而已。
『贰』 如何评价电影《情人》
《情人》这部片子是根据法国的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自传小说《情人》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其实片子本来是一部很文艺和诗意的作品,但是在宣传的时候过多突出情色方面,这让这部电影还没看就有些掉价,但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虽未在中国公映过,但是他和大部分法国电影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是画面还是对白、旁白,直接进入观众的内心深处。看的时候会不自觉的随着情节发展,沉浸下去,没有杂念。电影也许没有小说来的详尽,但是依然具有细节性,不论是拍摄手法,人物的外貌,感情,表情都会让人产生共鸣,任何一部电影都不只是表述单方面的东西。《情人》这部片子除了讲述男女之间的感情,还有家庭,社会,人性,种族问题。在电影中,这些东西一览无余。
在相遇,沟通,纵情之后,两位主人公之间的邂逅与现实碰撞后产生裂纹。(好像有句话是:爱的本质是洞穿)。到此,主人公们发现原来并不可以为所欲为,我们还是被社会规则,被家庭所禁锢。在这些客观因素下,造成了随后的情节发展,一个是崇尚物质否定自己的真是感情,一个崇尚自我,去不得不向世俗低头。
后来他们的人生依旧照样发展,如同数亿的普通人一样,在她已经白发苍苍时,她接到一个电话,陌生苍老的声音说,他从来没有忘记过爱她。他并不是一部琼瑶一样的爱情故事,结局圆满。他是具有社会性的,有人性和时代性的。虽然结局伤感但却衬托出两人的深情。
『叁』 怎么评价法国电影《情人》
法国电影《情人》是一部突出电影美学的作品,剧中关于爱的命题如此动人心弦,有些爱情虽注定无果,但却能刻骨铭心,凄美的结局虽是一场悲剧,却也同给人以对爱无限的遐想。
该片改编自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自传体小说,因港星梁家辉与少女明星珍·玛琪在片中有大胆演技而轰动一时。
(3)如何评价法国电影被爱的人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在1929年的越南是法国殖民地,因此在越南的土地上有很多法国人。简就是一个17岁的法国少女,在西贡女子寄宿学校读书。
每逢假期简便回家,母亲办了一所很小的学校,收入甚少,简有两个哥哥,大哥比尔吸毒成瘾且横行霸道,二哥保罗生性懦弱,常受大哥的欺负。
一天简一如往常一样告别母亲乘上渡船回学校,在船上遇到一个坐黑色大轿车的阔少爷东尼。东尼是华侨富翁的独生子,东尼喜欢这名白人少女便去搭讪,俩人便搭上了,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
『肆』 如何评价电影《情人》
《情人》,是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原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1914年-1996年)在1984年写的小说。描写了一位在越南的法国殖民地生活的13岁法国女孩子和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国男人的爱情故事。该小说是杜拉斯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获奖
1984年获龚古尔奖。
1986年获里茨-巴黎-海明威奖,被评价为“当年用英语发表的最佳小说”。
1991年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将该小说搬上荧幕。中国情人“他”由香港梁家辉扮演。女主角“我”则由法国女星珍·玛琪(Jane March)饰演。该片最终入选法国戛纳电影节,获得了比较好的评价。另外说一句,这部电影的旁白是由Jeanne Moreau 珍妮·莫罗完成的,这位参与过多部新浪潮时期大师作品的女演员,被誉为新浪潮女神。她的旁白深沉沧桑,为影片增色不少。
经典语句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我常常忆起这个只有我自己还能回想起而从未向别人谈及的形象。它一直在那里,在那昔日的寂静之中,令我赞叹不止。这是所有形象中最使我惬意、也是我最熟悉、最为之心荡神驰的一个形象。——杜拉斯
『伍』 新出的法国片子 缘分春色,又名被爱的人 这片子里的那几首法文插曲叫什么名字啊
你知道我没有你也能活下去,唯一的问题是,亲爱的,我没有办法活着而不爱你。
~~~ 同求歌名啊
『陆』 法国电影《情人》好看吗评价怎么样
首先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简评
根据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自传小说的改编,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的执导,那属于法式浪漫特有的气息,为《情人》添加了一份独有的魅力,不同文明的交融渗透构筑了电影时代的脉络气息,恬静优雅的摄影风格更形成了电影迷人的基色,而大尺度的激情戏码,实则是电影出色电影美学的表现,于此中关于爱的命题如此动人心弦,有些爱情虽注定无果,但却能刻骨铭心,凄美的结局虽是一场悲剧,却也同给人以对爱无限的遐想。
《情人》的另一大看点就在于这是一部充满了猎奇色彩的电影,一个生活在当时法国殖民地越南的17岁少女爱上了华侨富翁的独子,这段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注定不会拥有结果的爱情,却成为了电影借以去渲染浪漫最好的契机,电影虽然是一场悲剧,但爱的浪漫却得以了淋漓尽致的呈现,
『柒』 如何评价法国电影《呼吸》
世界上虽然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肯定可以找到两个都无时不刻都想着穿树叶的人。《呼吸》和《蓝莓之夜》恰巧被我刻意解读成了穿着一样树叶两部片子。金基德和王家卫都在树叶上刻上了一个红红的“爱”字。不同的是,金基德像是用的姑娘们的经血,王家卫用的是姑娘们初夜的血。
《呼吸》继续着金基德一贯的玄乎。出字幕的时候,我心里嘀咕了声“又被丫的震住了”。要是金基德在茶馆里像郭德纲那样来一段把剧情讲一遍的相声,不管我有没有听懂,都会一声“吁……”表示我心底无限的敬仰。跟家卫老师一样,金基德的水准已经固定在一个档次了,坏能坏到哪去呢?何况我还是第一时间心底做出了只属于自己的刻意解读——爱和恨的纠缠。这部片子在我心里有限的牛逼空间里争取了一个位置。
『捌』 法国电影《爱》结局到底什么没看懂啊
老头杀死老太后,也自杀了,老头就在老太边上,老头弄死老太是为了让两人都得到解脱。
《爱》是迈克尔·哈内克执导的一部探讨爱情的电影,埃玛妞·丽娃、让-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等主演。影片讲述两位退休的音乐老师,年过八旬的他们相伴多年却仍然相爱。直到妻子遭遇一场疾病,两个人的爱情也开始面临最大的考验。
(8)如何评价法国电影被爱的人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安妮
乔治斯的妻子,和乔治均为音乐教师,退休在家,由于身体原因引起中风,在丈夫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下,无比幸福。
2、乔治
与妻子安妮都是退休的音乐老师,在家休养,均年过八旬,的他们相伴多年却仍然相爱。直到妻子遭遇一场疾病,,依旧不离不弃,两个人的爱情也开始面临最大的考验。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
3、Eva
安妮和乔治斯的女儿。最后也得了中风,备受病痛的煎熬。
『玖』 法国电影爱 最后结局到底什么意思呀
影片的结尾那老头的确把他的妻子杀了,因为他不想看到他的妻子是现在这个样子,没有任何防备,没有人活着的尊严而且被疾病折磨着。老头好像是有了幻觉所以才看到了他的妻子,所以他跟着他的“妻子”走了。
『拾』 如何评价电影《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电影《回到被爱的每一天》是一部平淡、细腻,纯粹自然的情感的电影。
一部影片的好坏,不能人云亦云,有的人会大呼其好,有的人却不屑一顾,原因在于好坏只有亲眼目睹才知道。电影《回到被爱的每一天》,是一部很好的片子。
且不说他有什么创新与突破,单就从影片包含的情感来说,平淡细腻,看似波澜不惊,实质却情感暗涌,感人至深,这部影片突破了当今电影界的浮华、狗血或者急功近利的风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含蓄贯穿全部
影片中,“含蓄”这个特点贯穿始终,比如女儿对父亲亡妻后再娶的不满,实则父亲一辈子养着前妻心爱的花,看似不专一,却把自己的心早已交给前妻;比如男友的突然病发,仅用医院急救的仪器声音和女主缩在墙根表现……在这里很佩服导演何平,身为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
当所有导演为了迎合观众时,何平依然坚持自己对电影艺术执着的追求,只不过和以往何平或雄浑或独特或大开大合的感觉不同,《回到被爱的每一天》就是他的一首抒情小诗。